尹喜说:“一切有形之类,非道不生。可见道是一切有形之本,而‘本,何由而见呢?那就是‘非德不明’,是通过‘德’体现出来的。‘德’是‘道’显现于有限事物之共性。可以这样说,没有‘道’则事物之‘德’无由立,没有事物之‘德’,则‘道’无由现,故‘道’与‘德’不相离,由‘道’生‘德’,由‘德’现‘道’。”
文子说:“统观老师所讲的‘德’,可以分为三:一是道之德,亦即道的本性,这样的德与道同体,就是老师讲的‘道生之,德畜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二是物之德,亦即物的本性,这样的德是物之所自得,可以名之为物性,故‘天得一以清,万物得一以生’。三是人之德,亦即人的本性,这样的德是人之所循以行者。”
尹喜说:“人既是自然的产物,那么,人类的社会生活应尽量接近于自然。这就是说,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要合乎‘道之德’,故而老师在讲‘德’时分为‘常德’、‘上德’和‘下德’。那什么是‘常德’呢?”
李耳说:“什么是常德,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就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在这段话里,我使用了三个‘常德’,‘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其意是很明白的。”
文子说:“老师强调的这三个‘常德’非常重要。拿第一个常德‘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来说,溪为何物,受于谷而输于江海,受污垢而不拒,常运输而不积,常垢则谦,常运则柔,既谦且柔,则常德不离散。常德不离散,则复归于婴儿,复归于婴儿,则人不失赤子之心。婴儿能静、和、柔而不离自己的德,这种德是道表现出来的自然本性。婴儿自然无欲,智慧未开,也没有奸巧诈伪。万物依道而生存。婴儿无所用心,纯任自然生长,故婴儿是德又体现道。溪就是水,天下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了,而更坚强的东西却没有超过它。水的无形力量能透入没有间隙的东西里。水能随自然运行的变化而变化,它在方能方,在圆能圆,顺自然而成形。古人认为太阳在夜晚所经行的是另一个世界,由于该世界处于地底和水下,故而第二天早上,太阳又能高高升起。这就是为天下溪的道理:知道雄的道理,却不与人争雄,反而甘心守雌的一方,犹如天下的溪,必然众流归注。得到天下人的归注,他所禀受到的道,自然也不会离散,不但如此,他更能回返原有的赤子之心,达到纯真的境界。”
尹喜说:“我来说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道光明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明,而甘居黑暗,才能作为天下法则,既能为天下人的典范,德性也无错失。不但如此,他更可归于无极,而回返道体。还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谁都知道荣誉高贵,屈辱低下,但不要忘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知荣守辱,虽极天下之所恶,而皆容焉,故日‘为天下谷’。谷之何物,空虚而能容,因应而不藏,能为天下谷,则无物而不容,无藏故有余。能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这就是说,德至于此,则至矣尽矣,故日‘常德乃足’。”
文子说:“老师说的守雌、守黑、守辱,并不是一味的消极退守。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知雄、知白、知荣。重要的是知,而不是闭着眼睛去守雌、守黑、守辱。知雄才守雌,知白才守黑,知荣才守辱,这是常德的三点。”
“鱼,鱼上钩了,快提杆儿!”尹喜对李耳和文子叫道,“别只顾论常德,把钓鱼忘了,快提杆儿!”
李耳和文子听到尹喜的喊声,看到鱼已上钩,猛往上一提,果然都钓着了一条鱼,把鱼摘下放到身后的篓子里,重新安放好鱼饵,把鱼杆伸到水面上。
文子说:“现在该说说‘上德’和‘下德’了。”
李耳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失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尹喜说:“老师说的‘上德不德’,是指道德高尚的人不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之外的东西上,那么自己的身体就能保全了。自身得到保全就叫有道德,道德是自身取得的。大凡道德这东西。因为无所作为才得以凝集,因为没有欲望才得以成全,因为不加以思索才得以安稳,因为不加以使用才得以稳固。如果不努力去造就它,主观去强求它,那么道德就无法停留而游荡到身外;道德无法停留而游荡到身外,那么自身就得不到保金。如果花力气去使用它,费尽心思去思索它,那么道德就不能稳固;道德不能稳固,那么就会劳而无功。自身不能得到保全,尽心竭力而没有功绩,这种不良的后果便是产生于人为地去求取道德的行为。人为地去求取道德,就没有道德;不去人为地求取道德,就属于有道德的人了。所以,老师说,道德高尚的人不去人为地求得,因此有德。”
文子说:“换句话说,就是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由此可见,上德的特征就是无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是谓上德;万物作而不辞,为而不恃,是谓不德;畜养万物,万物以成,是谓有德。”
尹喜说:“文子一下子把什么是上德说清楚了。什么是下德呢?为之欲之,则德无舍,用之思之,则德不固。而为之欲之’用之思之,都属于私,可见下德与上德正好相反。可以说,凡杂私意,不尽随自然的规律者,是谓下德。”
文子说:“老师在这段话里,还提到仁、义、礼,‘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师对所谓的‘仁’和‘义’是反对的。因为天下是‘道之尊’,‘德之贵’。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仁然后才有义,失去了义然后才有礼。天下万物同出于道,一律平等,无需特别提倡‘仁’和‘义’。倒是应该提倡‘善’,‘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善之。’礼,是老师所抨击的,它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所谓礼这个东西,标志着忠信的浅薄,而且是祸乱的开端。因此,大丈夫要立身淳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尹喜说:“老师之所以反对礼,是有原因的。一、礼是法权的形式,即区分贵尊贱卑上下的法度,这与老师主张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截然相反的。二、礼是繁文缛节、拘锁人心的东西。三、礼为争权者所盗用,而沦为箝制人民行动的工具。四、礼,违反自然,是强加于人而要去实行的,实际上是愚弄人的。”
文子说:“老师在《道德经》中还提到‘玄德’,那什么是玄德呢?”
李耳说:“故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文子说:“这就是说。道化生了它,而德畜养了它,使它成长,使它发育,使它成熟。而它却生长而不占有,协助而不自恃,导引而不主宰,这就叫做深奥的玄德。”
尹喜说:“依我看来,老师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三句话贯穿于老师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道的作用是生畜万物而不以为私有,施泽万物而不以为惠德,领导万物而不作为主宰,这种作用就叫玄德。而人的行为准则,也应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法自然,无为无私,宽容于物,不削于人,这就是做人的玄德了。”
他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完全处于话德性的境界之中,都忘记了钓鱼。
而此时夕阳已经如坠,殷红如血,把西边的半个天空都映红了,把交汇处的水也映红了,把他们的身体也映红了,一切都处在红彤彤之中,鱼杆被鱼牵动得一跳一跳的,他们竟没有觉察出来。
常大欢虽然在离他们较远的地方钓鱼,但时刻牵挂着这边。几次他都看到这边的鱼杆被鱼牵动着跳,想喊他们提杆收鱼,可又怕打断他们的谈话,所以几次话到嘴边都收了回去。过了一会儿,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便轻轻地走过来,帮着他们提杆收鱼,这才把他们三个从谈话的境界中收了回来。
李耳望着常大欢麻利的收鱼动作,抱歉地说:“你看我们三个真成了话匣子,连钓鱼都给忘了,倒要你帮着收鱼。”
常大欢憨厚地一笑,“你们这种钓鱼,才真正是道钓,所以每杆儿都钓到了一条大鱼。”
文子不解地问:“钓鱼还有道?”
常大欢说:“钓鱼当然有道。你懂不懂?钓鱼分五个境界:胡钓、平钓、正钓、道钓、神钓。胡钓,就像蜻蜓点水,这里钓一下,那里钓一下,总想让鱼儿快些上钩,其实呢,换的地方越多,越钓不上鱼;平钓,就是钓技水平一般,懂得一些鱼的知识,生般硬套地照着书上说的技法去钓鱼,而不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运用。正钓,就是精通钓术,讲究器具,经验丰富,杆儿入水后,马上就能钓到鱼。道钓,就是钓鱼者把自己的心态和水、鱼完全融化为一体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要钓多少鱼,而是把钓鱼做为一种养性来钓的。并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处于一种无为的状态,而恰恰在此时,才能钓到大鱼。瞧,你们刚才就是道钓的神态,完全议论着你们自己的事,而不管鱼上不上钩。可就是怪,每人都钓着了一条大鱼。神钓,那是更高的境界了。钓鱼者天目开朗,能洞视水底,见鱼上钩,指鱼上岸。河中有几种鱼,他要钓哪种鱼,哪种鱼就会上钩,这钓鱼的就是有这种神奇劲。”
常大欢一番话犹如惊雷贯耳,骇得他们几个呆呆愣在那里,想不到钓鱼还有如此渊博玄奥之洞天。文子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迟疑地问:“这么说来,你一定是神钓了。”
“不错,我刚进入神钓阶段。”常大欢给他们的鱼钩装上鱼饵,抛到水中说,“你们几个继续道钓吧,我到那边去神钓,今天准能钓到新奇的东西来。不过我觉得时机还没有到。”说罢,他便走了。
李耳、文子、尹喜接着又继续他们的讨论。
刚才不是说,艺术的人生观也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吗?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李耳说:“道者,万物之所必由;德者,万物之所自得。天道之运行如是,人生之行动亦然。因此,我在《道德经》中讲:‘圣人不积,圣人无藏’;‘既以为人,既以与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就是说,一个人要尽自己的力量,为百姓服务,有一百份力,决不出九十九(不积、无藏);尽量施人,不求报酬,尽以予人,而不以恩;埋头工作而不矜能,有所成就亦不居功。这样的人只是完成自己的本性,发挥自己的生命力,以尽其职责。”
文子说:“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首要的问题是‘至公’。俗话说得好,‘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藏也,日月无私蚀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我记得老师和孔子对待一个事物,有这么个故事:世上的事有得也有失,丢了东西,有的耿耿于怀,有的人却不当回事。有个楚国人丢了十石(容量单位)级的弓,这弓非常精美不说,而且要有担起十石的力量才能拉开。这样一个好弓丢了,却丝毫不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看来,在楚国境内丢的东西必被楚国人捡到,为同胞所有,这怎么算得上是损失,又何必费神去寻找呢?孔子听了这件事后,说:‘去掉‘楚,字就可以了。’是将它的概念扩大到整个社会,天下为公,只要对他人有利,那么自己受到的损失也就说不上损失了。老师听说这件事后,说:‘再去掉个‘人’宇就可以了’。老师则更将它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宇宙,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人与自然同为一体,生生灭灭,循环往复,又谈得上什么得,什么失呢?从这三个人置得失于度外的言论中都蕴藏着一个‘公’字,这就是‘小公’、‘大公’和‘至公’。老师谈的则是更高层次的公了。因此,人生观首先应该是‘至公’,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