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扑朔迷离的海洋之谜
14999500000062

第62章 鹦鹉螺之谜

鹦鹉螺是生活在海底的头足纲软体动物。它的壳很大,灰白色的壳表面有许多橙红或褐色的花纹,壳内面有极美丽的珍珠光泽。它有数十条丝状触手,白天潜伏海底,夜间群游海中,肉可供食用,壳可做装饰品或制作器物等。

在古生物学和天文学研究领域,鹦鹉螺可说是大名鼎鼎。这是由于一种大胆而新奇的理论——可以从鹦鹉螺的化石中得知月球的发展史所引发的结果。

提出这种理论的是德国古生物学家卡恩和美国天文学家庞比亚。卡恩研究鹦鹉螺的生长史,庞比亚研究月球发展史。月球和鹦鹉螺这两种东西,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海底,相距十万八千里,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两位探索者就在这两种毫不相干的东西之间,发现了一种料想不到的联系。

你只要取一个鹦鹉螺来观察,就可以看到螺壳内分隔成许多小室。最末的一个小室是它居住的地方,称为“住室”;其余的小室可贮存空气,叫做“气室”。鹦鹉螺在慢慢地成长着,小室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加。每个新小室筑成后,鹦鹉螺就抽出海水充入空气。它通过调节室内的水分使身体在海里浮沉。小室与小室之间有隔板隔开。小室的壁上有一条条清晰的环纹,这就是它的生长线。

卡恩考察过不少鹦鹉螺,发现它们尽管种类不同,但只要是生活的地质年代相同,那么每个小室壁上的生长线的条数就都一样。拿现代鹦鹉螺来说吧,平均每个小室壁上都有30条生长线,这个数字刚好与当前月亮绕地球一周(即太阴月)的天数相符合。

卡恩马上意识到,是不是这种海螺的螺壳每天产生出一条生长线,而每个太阴月又形成一个小室呢?假如是这样的话,那鹦鹉螺的化石一定记录了古太阴月时间的长短,而至今尚不清楚的月球逐渐远离地球的历史也就能从中得知了。

为了证实这个设想,卡恩把多年来从各地收集到手的鹦鹉螺都逐一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这些鹦鹉螺从4.2亿年前的化石到今天的活体都有。

有趣的是,它们生长的地质年代越古老,每个小室壁上的生长线的条数就越少。例如,6950万年前的鹦鹉螺每个小室壁上有22条生长线,而3.26亿年前的鹦鹉螺化石每个小室壁上只有15条生长线。如果按照鹦鹉螺每天产生出一条生长线的假设来计算,那么6950万年前每一个太阴月的时间可能是22天,而3.26亿年前则是15天。

使卡恩感到鼓舞的是,这个推断与天文学家庞比亚发现的月球过去离地球较近,因而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日较少的情况是一致的。这也就是说,在鹦鹉螺壳的小室里,记录着月亮在亿万年漫长岁月里的变化,说明月亮原来离地球是比较近的,那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15天,后来它越转越远了,绕地球一周需22天,而现在月亮绕地球一周约需30天,将来还会不断地远下去。

但是,这是否就是揭示月球发展史奥秘的钥匙呢?目前还缺乏更有力的证据,例如鹦鹉螺究竟是不是每天产生出一条生长线,是不是每30天形成一个小室?现在还无法从实验研究中加以切实证明。另外,使人遗憾的是,过去曾经分布较广的鹦鹉螺,如今只剩下生存在西南太平洋洋底的几个极少品种了,因而要完全揭开鹦鹉螺之谜也就更加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