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15001700000029

第29章 铸造坚强自稳的整合主体——中国共产党(1)

面对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民主诉求增强、价值观念多元的复杂局面,面对社会整合的艰巨繁重任务,如果不铸造坚强自稳的整合主体,执政党将难以发挥整合社会的有效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是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主体。党要有效整合社会,必先科学整合自身、优化自身,这主要包括:坚持执政为民,增强利益整合能力;发展党内民主,提高权利整合能力;创新思想理论,夯实价值整合能力;改进党的作风和形象,增强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等。

第一节坚持执政为民,增强利益整合能力

党的******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181]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和体现当今中国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就必须进一步夯实执政理念,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能力。

一、夯实执政理念,增强执政为民意识

所谓执政为民意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执政活动的自觉意识。公共权力来源于广大民众的赋予,必须代表广大民众。在反对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等思想,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国家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力,社会民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政党执政的权力来源于民众的授权,是民众通过法定程序,将管理社会的权力赋予执政党组成的政府,由它来履行公共职能,以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执政党由此而拥有了执政地位。”[182]由此可见,公共权力与广大民众实质上是一种权力授受关系。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但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而且是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定位。这种关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其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授予的。

来自于人民的权力、人民授予和寄托的权力,只能用于人民群众。权力的受托者——执政党不能利用国家权力谋取一党一派的私利,而要按照权力委托人的意志和利益来运用权力。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对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以******为例,他曾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讲道:“有个美国记者问我:‘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我说:‘人民给的。’……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同志们,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183]执政为民,最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和权力观,最简洁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最鲜明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与其他性质国家政权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只有执政为民,才与情理相吻合、与本质相一致。

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证人民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一次质的飞跃。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转变“人治”的观念。“人治”会使很多当权者无视党纪国法,会使我们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会使很多人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使党纪国法成为一纸空文。“人治”也会产生很多贪污腐败,会使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搞权钱交易,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只有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才能使夯实执政理念,增强执政为民意识落到实处。

二、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成果是由大多数人共同创造的,而不是少数人创造的。首先,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每一个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活动形成了历史。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历史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所以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其次,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其创造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发展首先是物质资料的丰富,理应由人民共享。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切文学艺术,归根结底来自于人民的实践。发展也是精神生活的发展,所以发展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最后,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在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变革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正如******同志多次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发明的。我们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江****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也深刻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184]由此可见,发展成果不是少数人奋斗的产物,而是广大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理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来源于大多数人的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宗旨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任何一个政权、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例外,这已成为一个历史的铁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人民之所以拥护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拥护和支持,成为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和发展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共建共享的事业,就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185]如果人民享受不到发展的成果,得不到实惠,人民对党和政府增加的只会是不满与怨气,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宗旨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得到了深刻的验证。当前对中国而言,“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立得稳;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执得好。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能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就会动摇立党之本,削弱执政之基,阻塞力量之源”[186]。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客观上要求执政党必须在执政时期创造出成果,要有成果让人民共享。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理所当然应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体现。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主题、人民的意志,能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的存亡。如果没有发展,执政为民就无以实现,执政兴国就无从谈起。”[187]因此,党和国家的一切事务都要始终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要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使命要集中于发展,执政的成效要体现于发展。

第二节发展党内民主,提高权利整合能力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188]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力量,担负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责任。领导民主政治的党,自身也应当是民主的。“民主政治所要求的一系列原则,首先应当在党的活动中体现出来。自身缺乏民主的党,往往意味着党员的利益、愿望、要求得不到恰当的表达,往往意味着各种信息在执政党内无法得到传递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完成建立民主政治的任务是很难的。”[189]可见,党内民主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

一、发展党内民主的主要根据和重要意义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巩固执政地位、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对其他国家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

(一)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巩固执政地位、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官僚主义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更需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更需要发扬民主,更需要推进与发展党内民主。早在1945年,黄炎培应******之邀访问延安,他触景生情,感慨地说道:历史上许多朝代在建立之初很廉洁,但不久就腐败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成了一条周期率。共产党执政后能跳出这周期率吗?******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0]因此,中国共产党要保持生机和活力,打破和跳出这个“执政周期率”或“历史周期率”,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不断推进党内民主、扩大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

(二)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目标之所在。民主没有统一的模式,中国的民主政治必然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其中一个很重要很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繁重的发展中大国,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使民主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稳步地向前推进与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在我国民主政治实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着引导带动和示范作用,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推进社会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坚持党内民主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水平高,党内全体成员能够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享有参与党内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的权利,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有序进行,才能保证民主体制和民主机制的正常运行。总之,要想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是重要保证和基本前提。

(三)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

党内民主是影响和决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党内很好的防错纠错机制。因为只有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党内出现的各种失误和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只有在民主的机制下,才能不断改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切实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动员能力,才能进一步反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适应社会转型期执政要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下,才能尊重和保障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把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全党的智慧集中起来、把全党的意志凝聚起来。总之,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必须不断扩大和发展党内民主,离开党内民主,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会失去保证、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