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九五〇年十月八日于北京******决定抗美援朝是和斯大林商量过的。
斯大林同意******和****的决策,并答应苏联派空军支持、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但是,当******和****中央于10月8日正式做出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调兵遣将,准备出征的时候,斯大林又犹豫了,动摇了。他突然通知******和****,说他们的空军还没准备好,要暂缓出动。
斯大林说的没有准备好,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斯大林对刚过周岁的新中国能不能战胜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帝国主义有怀疑,害怕把苏联卷入与美国直接对抗的地步,害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强调《金日成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广播演说》的合理性,强调南朝鲜人首先发动进攻,而北朝鲜的军队则是在奉命反击。9月15日,美军和所谓“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接着向北推进,斯大林沮丧地通知北京,金日成将不得不在中国的领土上建立流亡政府。然而,******领导的中国政府不肯示弱,准备抗美援朝。
斯大林长期怀疑******,怀疑中国革命的军队。现在,他觉得中国的军队虽然在国内战争中胜利了,但装备那样差,现代技术少,到底能不能打败美军,心里没有底。而战争是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如果苏联出动空军掩护中国志愿军,一旦中国军队被打败了,就把苏联给卷进去了,就会有苏联与美军直接对抗的危险,甚至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在紧要关头,斯大林退下来了,托词说没准备好。
对于斯大林和苏联态度的变化,******和****都感到很突然。友好的国与国之间哪有这样的事情,已经达成的协议,怎么能临时改变?然而,事已至此,现实如此,******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考虑自己的抉择。10月12日20时,******发出了一份电报:
彭高、邓洪韩解:
(一)10月9日命令暂停执行,13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
(二)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美军侵朝,气焰嚣张。就在******电令暂不出动的同一天,金日成派朴一禹从朝鲜到安东,请求中国尽快出兵援朝。朴一禹说:目前美第1师、第2师、第24师、英第27旅及伪军第1师已集合在汉城以北三八线上的开城、金化地区作进攻平壤的准备。金日成首相指挥的朝鲜尚能战斗的部队仍在三八线坚持抗敌,南部人民军撤至三八线以北的有5万余人,其余大部分还滞留在南朝鲜,情况十分危急,请求中国尽快出兵。
彭德怀将金日成首相的意思报告了******。******认为军情紧急,刻不容缓,一面致电在苏联的******总理去与斯大林进一步协商,争取他们执行诺言,一面召集彭德怀、高岗等人研究下一步如何行动,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
再说在莫斯科的******将******的来电转给了斯大林。14日,得到了斯大林的复电后,又致电斯大林说“根据毛13日给我来电”提出:
“苏联志愿空军在出动16个团的喷气式飞机之后,可否继续出动轰炸机至朝鲜配合中国军队作战?”
斯大林知道,出动空军就等于国家的宣战。而要苏联这个经过多年苦战,作出了巨大牺牲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又要去和美国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强的帝国主义国家直接交战,这不意味着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吗?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危险的。斯大林考虑再三,仍不答应按原来的协议,出动苏联空军支持、援助中国人民志愿军。话不好讲,他只能推说苏联空军还没准备好,不能出动。
******得知这个消息后,对苏联出动空军掩护中国志愿军就不再抱什么希望了。他的希望、计划、设想,从来是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办事,自力更生。他希望外援,但绝不主要地依赖外援,而主要的是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他是顶天立地的大树,不是左右摇摆的小草。他是滚滚中流的砥柱,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他高瞻远瞩,权衡利弊,分析了各方面的形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与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商量后。******毅然作出了历史性决策,不管有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我们仍按原定计划抗美援朝。
决策作出后,******很快地给在莫斯科的******总理,发去了如下指示:
(一)与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总理接到毛主席的指示后,马上再次约见斯大林。在斯大林的别墅里,斯大林抽着他那特制的烟斗,慢慢地踱着步子,陷入困难的沉思。在不长的几天里,******连续约见,要他实践诺言,派出苏联空军掩护中国志愿军入朝抗美。这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抉择。不答应吧?说不过去。自己作为苏共和苏联人民的领袖,曾明确地给******许下诺言:由中国出兵援助朝鲜,苏联派空军支持、掩护。现在,******不怕风险,说干就干,调兵遣将,马上就要出征援朝抗美了,自己怎么好说话不算数,临阵失信呢?何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墨迹未干,作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自己怎么能眼看着兄弟的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被美帝国主义侵略、蹂躏而不去援助呢?但是,派苏联空军去掩护吗?太危险!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科学技术先进,军队装备精良,而且有原子弹;它侵略朝鲜,不仅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而且有英国等十来个国家参加,气势汹汹,连连北上,锐不可当。自己如果派苏联空军掩护,实际上等于参战。中国那装备极差、缺乏现代技术的军队,万一抵挡不住美军的进攻,败下阵来,岂不把苏联全亮出来了吗?那时候,欲退无路,只好由苏联和美军直接开战了,这就是不自觉地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想到这里,斯大林禁不住不寒而栗。不,不,他绝不肯走这条路,绝不肯陷入这种危险的境地。于是,他下定决心,这次******无论讲多少理由,提什么条件,他绝不再同意派苏联空军去掩护中国军队入朝抗美。
******审时度势,没有坚持同斯大林再次会谈的要求,而是用电报向斯大林通报了******已经作出的决策:不管苏联是否出动空军支援、掩护,中国都照样出兵援朝抗美。
简直是晴天响霹雷,出乎意料!斯大林看着******转来的******的电报,几乎眼花了!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位中国农民的儿子,这位从来也没有到苏联学过马列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这位长期被自己怀疑的****领袖,竟会有这样的魄力、勇气和胆识,在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持掩护下,派兵入朝抗美!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民族意识很强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一直在怀疑其要走南斯拉夫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国际共运面临严峻挑战、兄弟友邦遭受侵略蹂躏,连他这位国际共运和被压迫民族公认的领袖也不敢公开支持的时候,他们竟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不怕流血牺牲,毅然决定出兵援朝抗美,和那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开战!这是多么高尚、多么可敬而又多么危险的决策呀!想到这里,斯大林禁不住站立起来,激动地说:“好!好!”
******将此情况很快地报告了******。******和彭德怀等同志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战略方针和具体部署,并向志愿军领导机关发出指示:“我先头军最好能于17日出动。”
10月17日上午,******又发出指示:“(一)先头两军请准备于19日出动,明(18)日当再有正式命令;(二)请彭高二同志于明(18)日乘飞机来京一谈。”
彭德怀和高岗当即飞回北京,向******汇报了最新情况及部队部署。18日晚,******即正式发布了命令:
邓洪韩解并告贺副司令:四个军及三个炮师决定按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自明19日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守秘密,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四时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为取得经验,第一晚(19晚),准备渡两至三个师,第二晚再增加或减少,再行斟酌情况,余由高岗德怀面告。
******10月18日21时
这时候,朝鲜战争的形势已经十分紧张。17日,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达了“联合国军第4号作战命令”,改变了原定美第8集团军和美第10军在平壤——元山峰腰部汇合的计划,命令这两支部队继续向北疾进,直到鸭绿江边。18日,美伪军根据这个命令,以三面包围的态势,向平壤发起了强攻,到19日,已突破了朝鲜人民军的两道防线,并在空军和炮兵的支持下,以坦克为先导,向平壤发起了总攻……据当时金日成派来的朴一禹说:“平壤的陷落,也就是一两天的事了!”当时,美伪军狂妄地叫嚣说要在感恩节前(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饮马鸭绿江。
对于中国是否会出兵朝鲜的问题,美国当局也做过分析。据外电报道,10月15日,即在中国出兵的4天之前,美国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威克岛和美国总统杜鲁门会晤时,曾明确断言:****不可能出兵朝鲜。
麦克阿瑟对杜鲁门说:“总统先生,可能性很小。中国在满洲有30万部队,其中可能不超过10万到12万5千人部署在鸭绿江边,只有5万到6万人能够渡江作战。我认为****无意参加这场战争。当今是我们强大而****孱弱的时代,倘若****部队渡过鸭绿江,我就要使他们遭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指挥官会冒这样的风险,把大量的兵力投入已被破坏殆尽的朝鲜半岛。”
杜鲁门问起胜利的把握时,麦克阿瑟洋洋得意地保证:到感恩节,正面抵抗在整个南北朝鲜就会停止。我本人希望到圣诞节能把第8集团军撤到日本。
麦克阿瑟不了解新中国,更不了解******。******掌舵的****永远不是怕风险的弱者,他不但敢于逆流而上,顶风破浪,勇敢地出兵和美国侵略军打,而且气魄宏伟,善出奇兵,一次出兵就是20多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黄昏时分,悄悄从安东、长甸河口和辑安等地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向美国侵略军作战。义军天助。当时鸭绿江上浓云密布,细雨如丝,像在给人民志愿军作屏幕。直到美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时,才知道中国人民铁拳的厉害!从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道,举行了第一次战役。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敌人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歼敌15000余人,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具有高超领导艺术的******,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他不但顶着美国侵略军的疯狂北进和斯大林临阵退缩的巨大压力,毅然决然地出兵朝鲜,援朝抗美;而且领导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把战争变成了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巨大动力。10月26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的统一领导机关——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在北京成立。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并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引起了美国政界、军界的不安和猜测。但是坐镇日本东京、遥控指挥的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仍不相信中国军队的主力已过鸭绿江。亲临战场指挥的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曾几次向麦克阿瑟报告:****的主力部队已经参战。但麦克阿瑟听不进去。他因为资格老、战功大、地位高而变得主观、傲慢,目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