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当“旅行者号”飞船飞越木卫二上空时,人们曾非常惊奇地注意到,木卫二具有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外貌,分布着许许多多纵横交叉的条纹,犹如一大堆乱麻。经分析,这些条纹应是木卫二冰壳上的裂纹,其中有些裂缝的宽度可能有数十千米,长达1000千米,深为100—200米。更有意义的是,人们还注意到,这种像乱麻一般交叉的裂缝具有褐色的基调,与其周围颜色浅得多的部分相比,显得轮廓分明。对这种褐色物所作的光谱分析表明,它们很可能是有机聚合物。据此,人们推测,当木卫二从原始星云中形成时,可能也和地球等天体一样,聚集有一些来自原始星云的甲烷和氨。以后,这些气体可能在内热的作用下不断地释放出来,当其渗透到表面时,便会在太阳紫外辐射和来自木星的带电粒子的激发下,合成为有机物。尽管同样的辐射也会摧毁这些有机物,但液体水却能保护它们,甚至还会促使它们进一步水解,复合形成氨基酸,为生命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来自地球的一项发现也启发着人们的思考。那是在南极的干谷,有一些常年冰封的湖泊。极其微弱的阳光在透过上部厚厚的冰层以后,到达湖底已是微乎其微。然而,当人们潜入这冰冷的、幽暗的湖底时,却意外地发现那里生活着一大片蓝绿藻。它们就靠这微弱的阳光生活。木卫二尽管离太阳比地球远得多,温度低,阳光弱,但并不比南极冰湖下的环境更差。而且由于自转和公转的耦合关系,它有长达60小时的白昼。因此在一些裂缝刚刚破裂开来的地方,水体里将有可能接受到较充足的阳光,从而使生命在那里繁殖生存。一直到5—10亿年后,当裂缝重新为厚厚冰层所覆盖时,生命也就暂时地潜伏起来,等待另一次机会。
当然,以上所述还只是一些推测,要证实这一猜想,需要有一个能潜入木卫二冰壳下的太空潜水装置。
其实,不仅是上述三个天体,就是对金星、木星、木卫一,甚至我们的月球,是否完全没有任何生命形态,人们也没有完全排除怀疑。
金星以其表面具有高达400℃以上的温度,而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不适宜生命生存的。然而,1977年以来,人们在调查洋底的地壳裂缝时,却发现在一些温度高达300℃甚至更高温度的海底喷泉旁,生活着许多可耐高温生物。这使人们认识到,生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人们想象的大许多。因此,我们不能保证金星对生命来说就是绝对的禁区。何况,即使金星表面没有生命,也不能排除在它的大气层里温度适宜的地方,就没有漂浮着一些含微生物的云层。
木星是一个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天体。理论分析表明,它的云层厚约七百三十公里,下面是厚约二万四千公里的液态分子氢组成的木星幔,再下面是具有金属特性的原子氢组成的下部木星幔,然后才是一个可能由硅和铁组成的石质木星核。木星距太阳较远,理论计算表明,其云层顶的表面温度应在-168℃左右,但实测的结果比理论值高出20—30℃,这表明它有来自内部的热量。
因此可以算出,在云层底部,温度可高达5500℃。
1979年,“旅行者号”飞船飞临木星上空所作的光谱分析表明,木星大气中除了氢、氦、氨、甲烷和水外,还可能有乙炔、乙烷、硫化铵、硫化氢铵、磷化氢等各种有机或无机聚合物。人们还发现木星上不时发生闪电。这使人们推测,在木星的大气层里完全有可能合成复杂的有机物,甚至出现生命。一些研究者指出,由于木星大气存在着垂直湍流运动,来自云层底部的高温、高压气流会对生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所以气流运动相对平稳的两极地区,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要比木星赤道地区大一些。
木卫一是木星的另一颗卫星,具有石质的表面。根据对其红外反射光谱的研究,没有水的痕迹,但富含硫质。1979年,“旅行者号”飞临它上空时,曾观察到它的上面有活跃的火山活动。木卫一上这种强烈的火山活动,和伴随火山活动喷溢出来的硫,使一些人猜测,在它的上面有可能存在像太平洋底热喷泉周围的那种以硫为食料的生物。换言之,这种生物可以不必依赖阳光来提供能源,也无须依靠光合作用来生活。
至于月球,尽管已有阿波罗6次登月和苏联2次月球自动站的考察记录,但仍有一些人对月球生命问题不肯轻易罢休。他们提出了种种怀疑,并猜测是否会有生命隐居在月面之下。
综上所说,我们对太阳系中其他天体是否拥有生命的讨论远远没有结束,人们正期待着今后更深入地探索。
失踪的星星1672年1月25日一大早,杰出的天文学家卡西尼首次看到金星附近有一个小天体。在此之前卡西尼还发现了木星的大红斑。
他仔细观察了10分钟,但并不打算立即宣布发现了一颗金卫,以免引起一场轰动。
在1686年8月18日早晨4点15分,卡西尼又看到了这个小天体;这颗卫星很大——足有金星的1/4体积那么大,它位于距金星3/5个金星直径处,这颗金卫的相位与其母行星金星的相位相同。卡西尼对这一天体研究了15分钟,并作了完整的纪录。
然而观察到金卫的并非仅卡西尼一人。
1740年10月23日,英国人吉姆·肖特也在金星附近发现了一个天体,他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个小时之久,他说这—天体有1/3个金星那么大。
1759年5月20日,德国人宏德里·迈耶尔在近金星处同样观察到一个天体,他观察了半小时。
再看一下杰奎斯·蒙泰格尼,他是法国利摩日社团的成员,他曾发现过一颗彗星,但他对观察到金卫的说法一直持怀疑态度。
使他不得不信服的是,1761年3月的3日、4日、7日、11日,他也看到了这颗卫星。
1761年2月10日、11日和12日,法国马赛市人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格声称他曾几次看到了这颗金卫。此人后来成了德国柏林科学院理事,他的结论颇具权威性。
同样地,1761年3月15日、28日和29日,法国奥赫里人蒙特巴隆通过他的望远镜也发现了这个金星的“幼仔”,而同年的6月、7月、8月间,美国科佩汉根人罗德科伊尔对这一天体也曾观察了8次。这些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最后得到了官方的承认: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大帝提议,将金卫命名为D日阿里姆博特CD日AlemD日bert),以纪念这位法国学者。后来在1768年1月3日,科佩汉根的克里斯坦·霍利鲍又仔细研究了这颗金卫,继而发生的事要比联邦调查局受理的悬而未决的绑架案更为神秘离奇—金卫这个爱神之子失踪了整整一个世纪!
可是在1886年,这个金卫又出现了——天文学家Houzeau曾7次看到了这个小不点的阿佛洛狄特(阿佛洛狄特是爱与美的女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他把这颗金卫命名为尼斯(Nei-th),以示对这位埃及知识之神的敬意。
1892年8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爱德华·埃默森·伯纳德在金星附近看到一个七星等的天体。过去他压根就不相信金卫的故事,这回眼见为实了。他的报告有很高的可靠性。因为伯纳德教授曾发现了木星的第五颗卫星,并确定它是一颗位于Ophiuchus星座的恒星,人们还给木卫五取名为伯纳德恒星,以示对他的敬意。
然而正当木卫五围绕其母星欢乐地运行,这颗伯纳德小恒星在不停地闪烁之时,爱神之子金卫却又悄然走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