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们自认为记得很清楚时,记忆也并不像完美无缺的照片,而是更像从几根骨头还原成的恐龙模型,只是一个大概的估计。美国哈佛大学记忆专家丹尼尔·沙克特认为,人们回忆的时候,就好像考古学家从一些遗迹重塑出一个个场景。研究人员曾经从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取走一幅名画,并对天天与画打交道的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每个人只能记住该画的某些方面:馆长记住的是画的主题,维护人员主要记住了画的尺寸和清洁难度,保安人员记得画颜色鲜艳。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描述这幅画。
这样的反常现象,使得对大脑工作机理的研究复杂化,但也提供了重要线索。不过在目前,用于扫描大脑的摄影技术还远远不能定位某个记忆的存在位置,它们分别不出大脑的相邻区域,而且速度太慢,也捕捉不到高速运行中的神经元的闪动。即使科学家们能够收集到所有这些数据,他们仍然面对更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记录1亿个神经元的活动,并弄清它们之间几亿亿个联接的实质。
记忆的奥秘,还远远没有被清楚明白地揭示出来。不过不要紧,这并不妨碍科学家们做一些和记忆相关的尝试。比如,移植记忆,就是科学家们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1965年,美国、丹麦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些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以此来观察记忆是否可以移植。这些实验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康纳尔的蜗虫实验:他反复亮灯并用微弱电刺激蜗虫,这些蜗虫最终形成了触电避光的记忆,随即将其磨碎,喂饲给没受过训练的蜗虫,后者吃后同样获得了触电避光的记忆。当时麦康纳尔认为,特殊的记忆,不仅存在于脑中,而且遍及全身各细胞。
1966年,麦康纳尔考虑到蜗虫属于低级动物,与人类的进化水平相距甚远,他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开始用哺乳动物来做记忆移植的实验。他想到,哺乳动物不能像蜗虫那样“吃”进记忆,因为他们有发达的消化道,会将记忆与食物一起消化分解掉。于是;他对大白鼠进行了“注射”记忆的实验:他在笼子底部给予电击,大白鼠立即逃到笼架上,等它跳下来时再行电击,大白鼠又逃上架子。如此反复训练,大白鼠终于记住了这个“教训”,再也不肯下来。然后把这些大白鼠的脑磨碎,将其脑提取液抽出含有核糖核酸的物质,注射到从未接受过电击试验的大白鼠体内,结果后者也像尝过电击的滋味,呆在架子上不肯下来。
稍后,加拿大神经科学者斯克里玛以大鼠拒饮糖****作为味觉厌恶行为的客观指标,进行了记忆移植实验:大鼠在五天内被剥夺饮水的权利,每天只给它们供应自来水30分钟,并于第六七天改饮糖****,动物由于条件反射而厌恶糖****。之后把这些大鼠处死并制出其脑的提取液,经硬脑膜注射到对糖****不厌恶的正常大鼠体内。结果表明,这些正常大鼠也对糖****产生厌恶反应。
最引人瞩目的是1978年原联邦德国生物学家马田做的蜜蜂记忆移植的试验。他先选了两只健康的蜜蜂,训练它们每天在一定的时间从蜂房飞出,到另一个蜂房去寻找一碗蜜糖。过了一段时间,这两只聪明的蜜蜂长了记性,每天到了一定的时间,都要做一次这样的飞行。马田从它们的脑神经中取出一点物质,注入两只没有经过训练的小蜜蜂神经组织中,结果,奇迹出现了:这两只从未去过新蜂房的小家伙居然像受过训练的长辈一样,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毫不犹豫地飞向放有蜜糖的那个蜂房中去。马田的记忆移植成功了。
实验结果给人以有趣的启发:动物后天生活过程中学得的行为、经验、体验等记忆,能够经脑的提取物移植给另一个体。科学家由此设想,可能有一些特殊物质能携带信息将记忆转移。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和田纳西大学的生物学家曾对大鼠进行了“反向实验”,即训练它们一反常态地喜欢光明、害怕黑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把大鼠杀死并对其脑中化学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受过训练的鼠脑中产生一种十五肽的化学物质,称之为“恐暗素”。随后又用人工方法在实验室中合成了这种“恐暗素”,用之注射到正常大鼠脑中,这些大鼠果然像接受了天然的十五肽一样,由喜黑暗变成怕黑暗。
对动物进行的脑移植试验启示科学家,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记忆完全可以在不同大脑之间实现传递。
动物记忆可以移植,人应该也不例外。当然科学家们不可能从一个人的脑中取出一些物质移入另一个人的脑中,看看有什么效果。但却设想了一些从一个脑中拷贝知识到另一个脑中的模式:用一种仪器记录下一个人的大脑活动情况,然后用另一种仪器将信息输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去,就像给电池充电一样,因此科学家们称其为“充电”模式。当然,科学家们还设计了另外一些模式。也许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种突破式的获取知识的新方法,让我们不再停留于书本知识共享的时代,而要进入一个脑资源共享的新时代。
还有一些科学家们相信:记忆不仅可以移植,而且可以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人们设想,经过若干年后,也许专门制造特殊记忆物质的专业化工厂,也将像制造录音带或光盘一样投入生产,并为人们的学习和创新服务。那时,人们就真正生活在记忆的“自由王国”中了。
人体为什么会有“生物钟”
在世界上,整个生物界好像都在按着同一个时刻表在有规律地运转着,例如夜晚万物入眠,清晨鸡啼鸟鸣。当你每天都需要在某一特定时刻内醒来,在开始几天可能必须借助于闹钟之类的提醒,可是,日子一久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当不再借助闹钟时,你仍然能在大约这个时刻里醒来,中间的误差甚至相差不了几分钟。
这说明,人体内部有一定的生命节律,有一种类似时钟的机构,这种结构不依赖外部条件而自行运转,指挥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就是人体的生物钟。可是,究竟是什么使人体产生了生命节律,这个控制节律的生物钟在哪里?
有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提出了进化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人类之所以有生物节律,是因为生存的需要,人类只有在生理上、行为上适应了环境的节律,才能得以生存。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使得体内有利的基因能够得到遗传,这样,就使后人出现天生的生物节律来,而这种节律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另有一些人认为,人体的生物节律是外源性的,也就是说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是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月球引力以及光的变化等特别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能够引起人体生命节律的周期性。也有人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所决定的,因为人即使在恒温与隔绝的地下,也能够表现出近乎于24小时的节律。还有人认为这种生物节律是由人体内的激素调节控制的,诸如女性的月经等等。
最近几年中,美国科学家又提出了一个更加接近完美的学说。他们发现人类的脑垂体下部有一小串神经细胞,如果它受到损伤,生命节律就会被完全打乱。所以他们认为生物节律的正常运转是由大脑内某些专门的神经元控制的,可是这种看法到目前没有得到明确的证实。
日本科学家也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原来人类的生物钟同时钟并不同步。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钟,也就是说人类生物钟每天比时钟慢18分钟。
既然人体生物钟每天会晚18分钟,那么为什么生物钟与时钟这种不同步现象不会累计起来最终打乱人们的生活规律,从而让人醒来得一天比一天晚呢?研究者说,光线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体温等多重因素来不断重新设定生物钟,这种解释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哈佛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已确定了生物钟所在的部位,它位于大脑的后部,由特殊的细胞组成。它的两大部分分别位于大脑的两个半球。
人死后细胞还能存活多长时间
死亡不会一下子来临!确切地说,每个器官都会自行死亡。例如,一个人死于急性心脏病后,医生就说:“这个病人已经死了。”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很正确。
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躯体在一定时间内还处于生与死的中间状态(专业术语为“中间生命”)。不同的躯体细胞和器官的死亡时间有先后,需要氧气越多的细胞或器官彻底死亡的速度就越快。
细胞或器官能活多长时间?专业界对此有争议。有关工作人员翻阅了法医学专业书籍并询问了科学家。得出的结果是:3分钟后脑部细胞死亡;15分钟后心脏细胞死亡;35分钟后肝脏细胞死亡;60分钟后肺部细胞死亡;90到120分钟后肾细胞死亡;2至8小时后肌肉细胞死亡,手指甲要经过20小时才会死亡。精子、软骨和牙细胞生存时间最长,最多达到4天之久。
上述时间是平均值。如果尸体被冷冻,某些细胞(如精子、软骨)还能活得更长。
此外,有时男性在死后几天还能长胡茬子。但这与活细胞无关,是因为皮肤下陷导致胡茬子冒了出来。
人体变矮之谜
众所周知,人在从孩童走向成年过程中,向来都是由矮变高的。可是关于人越变越矮的事例也是古已有之。究竟是什么会导致某些人由高变矮呢?在神话故事《西游记》中,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他与妖怪斗法时既能变成顶天立地的巨人,又会变得小如芥籽,人不可见。然而,现实世界中却发生人由高变矮的奇怪事例,着实令人惊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