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管理沟通实务
15033800000021

第21章 非语言沟通(4)

二、空间暗示的解析

在沟通中,不同的沟通方式表达了不同的含义。通过控制交际双方的空间距离进行沟通,称为空间沟通。人们交谈中掌握距离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信仰、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文化内涵。例如,德国文化崇尚次序井然和等级森严,所以德国人倾向于划分出界线分明的私人领地,从而表露了他们保留个人隐私的需要。美国人要求拥有自己的办公室以掩饰自己的隐私,通过使用巨大而且能够升降的办公桌以与别人保持距离。相反,阿拉伯人在公共场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隐私,他们在谈话时是那样的亲密无间。阿拉伯人的沟通被描述为:目光的直接接触,手的互相触摸,沐浴在对方温暖而潮湿的呼吸中,这些都代表了深层次的有感觉器官参与的交谈,这种沟通方式对很多欧洲人而言是不可忍受的。

(一)沟通距离的解析

通常,根据不同需要,沟通距离被划分成四种: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一般在0~0.5米之间。在亲密距离内交谈者可以与对方频繁地进行身体接触。适用对象为父母、夫妻或知心朋友等。

2.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一般在0.5~1.2米之间。往往是人们在酒会交际过程中与他人接触时的距离。在这种距离下,常常会发生更进一步的人际交往。人们习惯性设定的私人距离会反映出人们的自信心强弱和保护个人隐私需要的心态。成功的沟通者在与他人接触时,会对他人设定的私人距离保持足够的敏感性。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一般在1.2~3.5米。用于商业活动和咨询活动。这种距离的控制基于沟通者是站着还是坐着,以及是与一个人交谈还是与一群人交谈。

4.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一般在3~5米以上。从社交距离到公众距离的变换对人们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当距离在3.5~7.5米,人们对非言语信息的理解会千差万别。当公众距离超过7.5米以上,人际间交往就十分疏远了。

(二)沟通距离的影响因素

沟通距离的把握时常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个:

(1)地位的影响。当两个人之间地位距离拉大时,那他们之间的沟通距离也会随之增加,地位低的人常常下意识地与地位高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2)个性因素。与性格内向的人相比,性格外向的人在与他人接触时能保持较近的沟通距离;与缺乏自信心的人相比,自信心强的人在与别人接触时,沟通距离也较近。

(3)人与人之间的熟知程度。通常,人们总希望与自己熟悉的同伴或好朋友保持较近的距离,而尽量远离陌生人。

资料卡

惠普的敞开式办公室

惠普公司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周游式管理办法”,鼓励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直接接触广大职工。为此,惠普公司的办公室布局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房间”,即全体人员都在一间敞厅中办公,各部门之间只有矮屏分隔,除少量会议室、会客室外,无论哪级领导都不设单独的办公室,同时不称头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上下级和同级通气,创造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

单打独斗、个人英雄的闭门造车工作方式在现今社会是越来越不可取了,而团队的分工合作方式正逐渐被企业认同。管理中打破各级各部门之间无形的隔阂,促进相互之间融洽、协作的工作氛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良方。

不要在工作中人为地设置屏障分隔,敞开办公室的门,制造平等的气氛,同时也敞开了彼此合作与心灵沟通的门。对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营造一个快乐、进步的环境:同事之间可以上下公开、自由自在、诚实地沟通。

空间受到两种互相竞争的需要(友好协作的需要和保留隐私的需要)的影响。大体上来说,通过形体上的接近可以表达人们想发展更密切关系的愿望。因此,形体上的接近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反,我们通过与他人保持距离以满足自己保留隐私的需要,这时我们常常寻求形体方式来确认这种距离的存在。例如,使用肘部以防止他人靠得太近。使用空间的方式以及对他人使用空间方式的反应,会给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友好、亲密、霸道、诚实以及同情等。事实上,面试、销售、跨文化的沟通都与人们掌握空间的方式密切相关。

简而言之,作为代表个人和企业形象的管理者必须明白在不同场合中什么样的空间行为是合适的,什么样的空间行为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行为举止在企业形象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

三、时间暗示的解析

与空间暗示一样,时间暗示在沟通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通过对把握时间的观察,可以了解到人们的职位高低及其对事件的重视程度。例如,从一个人是否坚持准时赴约的态度,就可以反映出他对这次约会的重视程度。至于谁等谁、等多久都反映了二者间的从属关系。一般来讲,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体,都对迟到或等待有一定程度的容忍范围。如果没有准时赴约让他人等得太久,则会引起对方不满,同时也会降低自己的信誉度。对于是否守时赴约的心理准备取决于双方的价值估量,如果是与自己的上司赴约,一定不会让他等自己,而应早到以恭候对方;如果是与同事或下属赴约,人们对按时赴约的心理准备就显得轻松随意。

在对参加会议的到会时间控制上,通常,会议成员提前到会等待,而会议主持人或主席则准时到会。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职位对时间把握上的差异。时间暗示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说话的语速或手势挥动的频率会反映出人们内心情绪的紧张程度和感受,走路的快慢则反映了人的性格心理、年龄和健康状况。

四、音质暗示的解析

声音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具有表达情感、加深印象和调节的作用。音质暗示主要包括声调、音高和重音。讲话富于激情的人,一般会经常变换声调、音高和重音,而且他们的讲话听来更加有力和充满智慧。如果说话只有一个声调,则听起来显得缺乏智慧且冷漠。音质暗示的策略大致包括下列几种:

1.声调的变化

不同的声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鼻音重的人给人不坚决的印象,哆声哆气的声调则让人有声色方面的联想。不同的场合应该运用不同的声调。

2.声音的印象

声音分为中、高、低音。声调高的人给人以紧张、缺乏自信与情绪化的负面印象,声调低的人则让人感觉稳重、老练。

3.语速的选择

适时地放慢语速可以给人认真、权威和思虑周密的良好印象,同时,也给对方恰当措辞赢得了时间;适时加快语速则给人以充满热忱与活力的印象。说话时把握一定的速度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4.音量需适中

声音太大通常给人以粗鲁或没有礼貌的感觉,令人有不适之感;声音太小则表明讲话者害羞、内向或缺乏自信。

5.重音

重音指的是句子中要强调的一个词或一组词。下面这些例句显示的重音部分不同,其含义可能大相径庭:

(1)我会给你涨工资。

(隐含义:根据音高和速度得出“别的主管是不会的”或“我才有权决定你的工资涨落”。)

(2)我会给你涨工资。

(隐含义:根据音高和速度得出“它并不是你挣的”或“好吧,你赢了,我并不同意,只是答应你从而摆脱你罢了”或“我也是刚刚才决定给你涨工资的”。)

(3)我会给你涨工资的。

(隐含义:“本部门没有其他任何人得到了这种待遇”。)

(4)我会给你涨工资。

(隐含义:“你就不再可能得到提职或其他想要的东西了”)

(5)我会给你涨工资的。

(隐含义:“这是你应该得到的”。)

本章小结

非语言沟通技巧是管理沟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解读非语言信息,可以在了解他人口头或书面所表达的信息的同时,揣摩其“心思”,从而正确把握和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因势利导,作出合理的决策。本章在讲述人际沟通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非语言沟通概述。非语言沟通是使用除语言沟通以外的其他各种沟通方式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语言沟通在实际沟通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比通过语言表达的信息更为重要。概括起来,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非语言沟通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非语言沟通所包含的信息远远超出语言所提供的信息,非语言沟通能够影响并调控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能表明情感和态度。

(2)常见形体语言解析。在一般的人际沟通过程中,许多手势都是无意识的。当说话者激动时,手臂的快速动作表示强调。利用头部、肩部、手臂、手指表示的姿势形式也很丰富,尽管常常只起辅助作用,但手势也可被有意识地用来代替说话。本章主要介绍了形体暗示、空间暗示、时间暗示和音质暗示。

复习思考题

1.何为非语言沟通?

2.如何理解“不仅听你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你怎么说”这句话?

3.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有什么差别?

4.非语言沟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5.谈谈非语言沟通与有效沟通的关系。

案例分析

老李为何气恼

小王是新上任的经理助理,平时工作积极主动,效率又很高,很受上司的器重。

一天早晨,小王刚上班,电话铃就响了,为了抓紧时间,她边接听电话,边整理有关文件。这时,员工老李来找小王,他看见小王正忙着,就站在桌前等着,小王则一个又一个地接着电话。最后,他终于等到可以与她说话的时候了。小王头也不抬地问他有什么事,并且一脸的严肃。当他正要回答时,小王又突然想起一件事,与同室的小张交代了几句……这时的老李已忍无可忍,发怒道:“难道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就是这样对待下属的吗?”说完,他愤然离去……

讨论题

1.在这则案例中,问题主要出在谁的身上?如何改进其非语言沟通技巧?

2.假如你是小王,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实训设计

排除非语言沟通障碍设计

【实训目标】

(1)了解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2)排除非语言沟通障碍,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实训内容与要求】

实训内容:

有职权的人或自信心很强的人,喜欢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这类人好争辩,喜欢开玩笑,说话声音也比较响亮,面对困境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乐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无职权的人则倾向于听他人讲,不喜欢参与辩论,更多地体现在肢体语言方面,如以微笑、点头、耸肩等来表示赞同或无奈。这类人喜好揣摩问题而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试以调研员的身份参加一次讨论会,仔细观察讨论者的风格,辨别出其中的典型人物,并加以分析。

实训要求:

(1)将班级同学分为5~7个小组,每个小组对某一沟通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沟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实现良好沟通的建议和做法。

(2)每个小组上台展示实现良好沟通的建议和做法。

(3)对每个小组的提案进行评比和辩论,由教师进行点评。

(4)通过现场观察、询问、实习等方法,完成调查报告。

【成果与检验】

每位学生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学生调查的实施情况(30%)和调查报告(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