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5034300000021

第21章 旅游建筑文化(5)

3.石窟建筑

石窟是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石窟文化艺术是佛教的重要遗迹,它源于印度,有学者研究其形成原因是印度炎热的夏季较长,崖窟地处偏僻,不但窟内冬温夏凉,而且环境幽静,适宜修行,同时修建石窟节约费用,又坚固耐用。佛教石窟有礼拜窟和禅窟之分,前者雕塑佛像供人瞻仰礼拜,后者供僧侣修禅和居住。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也于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或者更早些时候,从北印度传入我国新疆、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从最初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到其后逐渐中国化,成为我国佛教建筑的一部分并进入世界艺术宝库。石窟寺一般为建筑、壁画、彩塑组成的综合体。我国著名的石窟寺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二)道教建筑

道教祀神和做法事的场所有“观”、“宫”、“庙”、“祠”、“院”几种建筑形式,其中以“宫”、“观”、“庙”使用最广。“观”原是一种楼阁建筑,后为道教建筑所沿用,成为候神之所。“宫”本为帝王居住,在封建时代,统治者尊崇天神,故祀神的庞大的道观又称“宫”。“庙”的本意是大房子,《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古人薄养厚葬,重祭祀,作为大房子的“庙”,遂被征用于“尊先祖貌”。后世所及,供神之所也称为“庙”。“宫”、“观”、“庙”的建筑群落一般都很大,被称做“院”的规模最小。传说群仙居住的地方称为“洞天”、“福地”,世上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这些地方就是今天的道教名山胜地。由于道教是多神崇拜,因此,道教建筑除了“观”、“宫”、“庙”、“祠”、“院”外,还有东岳庙、关帝庙、城隍庙和土地庙等建筑。

由于道教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建筑上,比佛教寺院更具有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总的来看,我国的道教建筑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以木为建筑材料

从文化思想上看,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形成,同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有关。儒家和道家,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两大支柱,它们都讲五行。五行最早是和人们使用的材料相联系的。《左传》中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所谓五材,即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相生相克,共同构成世界的万物。砖石不属五材之列,所以不能用砖石来做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另外,道教主张“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认为树木是大自然中富有生命的物质,因此,木结构能深刻地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情感。人生活在木结构的房屋里,就意味着同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时时进行着信息交流,以期达到“物我合一”的目的。

道教的宫观布局,也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根据乾南坤北、天南地北的方位,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讲究对称,两侧日东月西,取坎离对称之意。选址重风水,以便于“聚气迎神”。

2.注重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自然美”是道教的最高境界。为了体现“以自然之为美”的“自然之道”,道教宫观建筑十分注重与大自然的联系,许多宫观建在依山傍水的山峦之中,楼台池榭、山石林苑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一审美情趣,对陵墓、宫廷祭祀、园林、民宅等所有古代建筑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运用数的等差关系造型

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存在着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这是道教观念影响所致。道教对数的观念,是在《周易》基础上形成的。《周易》有“阳卦奇,阴卦偶”之说,其中“九”是天数,阳数之极,为最大。因此,古代建筑房屋间数,则以九间为最大,依次递减为七、五、三、一。

祭祀建筑也非常重视数字关系,如象征天道以及人对天的崇拜的北京天坛圜丘。圜丘呈圆形,共有三层。第一层中心的“太极石”被九块嵌有扇形的石板环绕着。以此逐圈扩展,所用石料都是九的倍数。三层一共27圈,每圈铺设的石板数,都与“九”字有关,强烈地表现出古人崇尚“九”的文化主题。

建筑物的数字等差关系,虽然意在体现道教的信仰观念,但在艺术表现上,数字的等差所造成的有规律的节奏,却形成了和谐的艺术形式美,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4.建造反翘的曲线屋顶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具有浪漫情调的反翘曲线大屋顶为显著特征,呈现出飞动轻快、直指上苍的态势,体现了道教飞升成仙的追求。因建筑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展轻快的韵律,给人们以美的愉悦,成为充满审美情趣的建筑艺术杰作。汉代以后,随着道教的传播,这种式样的屋顶在社会上迅速流行起来。

(三)******教建筑

清真寺是******教建筑的典型代表,它是用敲钟的方式召唤教徒来做祈祷的场所。初期的清真寺无尖塔,后来发展成尖塔状,并有灯塔的含意,可以用来给航船导航,还可作为沙漠中的迷途者辨明方向的参照物。

******教建筑与其他宗教建筑相比较,有着明显的特色。按******教规定,教徒礼拜时须面向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圣城麦加,具体到中国,就要面朝西方。因此,礼拜殿一定要坐西朝东,为使教民做礼拜时面向西方的麦加。教徒除每日礼拜五次外,每周五为聚礼日。所有教区内教徒须集中在礼拜寺礼拜。因此,礼拜寺内的礼拜殿要有足够的面积。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在殿西壁的后窟殿内设立装饰精丽的圣龛。******教认为真主是独一无二的,能创造一切、主宰一切,而真主是无形象、无方所的,因此,教徒要做到“心里诚”但又不作偶像崇拜。

中国******教建筑经千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回族和维吾尔族两大不同艺术特点的建筑。回族清真寺建筑是在大量吸收汉族传统建筑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宗教建筑特色。它强调主体建筑的表现力,寺院中一切建筑都要服从和衬托主体。维吾尔族清真寺,天花顶为白色,墙壁为乳黄色或灰色。艺术风格简洁、明快、开敞,较少有神秘感。大量使用几何纹样,采用并列、对称、交错、连续、循环等组合手法,形成两方或四方连续的构图,变化无穷。这种刚直又纤巧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建筑装饰中独具一格。

我国的清真寺一般为宫殿式建筑,主要由大殿、望月楼、宣礼楼、经堂教育讲堂、浴室等组成。在新疆、广东、福建等地也有少数清真寺是阿拉伯式建筑。

(四)基督教建筑

基督教教堂建筑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

罗马式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筑形式。它的主体建筑为一个长方形大厅,入口在西端,大厅被两行圆柱分隔成中殿和侧廊。在教堂的正面,有一个半圆形的空间,教堂里称为“圣所”,祭坛就设在这里。墙上刻有以“最后的审判”为题材的浮雕。光线从中殿顶上的天窗照射进来,映照在浮雕中的耶稣身上,耶稣的头上有一圈“灵光”。

拜占庭式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在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建立圣索菲亚大教堂时所形成的“拜占庭风格”。建成于公元537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主体呈正方形。但在中央部分的屋顶由一个直径为33米的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从地面到顶端高66米,规模宏伟。建于公元1555—1560年的莫斯科瓦西里大教堂,也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

哥特式是12世纪后半叶首先在法国出现的尖顶教堂建筑形式。它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与建筑中利用尖拱券、飞扶壁、修长的立体及新框架结构来加大支撑券顶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它直升的线条、巍峨的外观和教堂内的高广空间,给人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和浓厚的宗教气氛。

我国基督新教的主要教堂有上海国际礼拜堂和北京崇文门教堂等。

六、民居建筑

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形式,它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每一种民居都有一个深远的文化背景。我国各地区民居都有自己的独特样式,世代传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文化。

1.北京四合院

传统四合院式建筑南北皆有,四面围合的对称、封闭、自给自足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江南四合院多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型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则有大有小,大则数亩,小则数丈。大四合院可以数户、十几户合居。

北京四合院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

考究的四合院,有石雕、砖雕、木雕,多以动物、花卉构成吉祥图案,“鹤鹿同春”、“富贵寿考”、“四季平安”,表现出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显现出其凝聚力及和谐气氛。

2.黄土窑洞

黄土高原窑洞是指在黄土崖畔开掘的拱形窑洞或住房,一般有3米宽,7~8米深。窑洞类型很多,多见为靠山崖黄土窑洞、土坯土块砌筑的窑洞、就地采石砌筑的窑洞、平地挖土坑再向四壁开洞的下沉式窑洞、覆土式半地下窑洞。

窑洞民居是先人开发地下空间的一个创造,窑洞有利于长寿和健康,因其室内温度为10~22℃,相对湿度为30%~75%,是最适合人居住的生活环境,长期生活在窑洞中,外界气候及大气中放射物质对人影响较小。

窑洞这一类居住性建筑在用材上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而在文化观念上,则表现出一种极端的、令人感动的亲地倾向,即所谓“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人们掘土而居,以土为生,世代繁衍,窑洞是大地养育了生命、生命还原于大地的一种居住类建筑。

3.晋商大院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对山西的古建筑饶有兴趣,曾多次亲自前往山西考察。20世纪30年代他们在山西察看了晋中的几处晋商大院后,曾描述:“高大雄伟的石造外墙,琳琅满目的古典陈设,雕梁画栋的艺术奇迹,富可敌国的生活画卷。”

山西出商人,自古就出过继然、猗顿、白圭等中国商业的鼻祖式人物,但形成国内最著名的商帮则在明清两代。那时,山西人到全国各地经商,赚了钱,就回到家乡修建宅院。晋商大院遂出现,并逐渐增多。

现存于世的晋商大院几乎都是明清两代的建筑,而以清代的居多,分布于全省,且多集中于晋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大院、孔家大院,榆次市的常家庄园,灵石县的王家大院等。

4.徽州古民居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个成熟的建筑流派。徽州古民居以清新淡雅为其基本色彩,马头墙和漏天之井别具风味,木质结构的梁架构件坚固稳定、造型奇巧、雕刻精美,室内装饰和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徽州民居木雕精美,早在明代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其木雕的重点部位,是围绕天井的楼层栏板、栏杆、檐柱、柱梁节点或叉手、驼峰以及门、窗、挂落等处,刀法圆熟,线条流畅。此外,砖雕工艺也达到很高成就,门罩、窗楣以及墙面等处的砖雕有清雅、浑朴之美,其题材有龙凤、松石、梅竹与人物之类,富于文化意蕴。徽州民居也时以彩画装饰,装饰部位以在楼板天花之上为多见,图案以“团窠式”花卉为多见,体现了一种民间情调。

在皖南,大部分地方都保留着或多或少的古民居。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黟县境内,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村与宏村古民居。除此之外,在绩溪、歙县、屯溪、祁门等地,也有很多古民居建筑聚落。

5.福建土楼

闽西永定,闽南的南靖、漳浦、平和以及闽中的闽清等地山区,有数以千计造型独特、构筑精巧、气势非凡的古堡式建筑,即独特的民居土楼。这些建筑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防野兽和盗匪,当地居民聚族而居,建造了形同要寨的庞大坚固住宅。

土楼是以竹片、木条为筋骨,以生土、细砂、石灰为主要原料,再拌以糯米饭、红糖,经过反复揉、舂、压而夯筑成墙的土木结构楼房,有二至五层高,上用火烧瓦盖顶,三四代人或数十户共楼而居。其外观式样主要有圆形、方形、交椅形三种,也有三角形、曲尺形、扇形、五边形、综合形等。

圆形楼最为典型,呈圆柱状,如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直径多在30~60米,高13~16米,内分3~5层,每层30~50个房间,中间设庞大天井、环形走廊、水井及各种生活设施。其中最大的是平和县芦溪镇芦丰村的叶姓圆楼,建于清康熙年间,外径77米,底层墙壁厚近两米,分内外两圈,外圈为平房,内圈为楼房,高15米,有4层,楼内居民最多时达700多人。

另有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的承启楼,总面积为5376.17平方米,分内外三圈,外高内低,圆圈中心还建有一座四方形大厅,是全楼族人举办婚丧喜庆典礼的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赞叹:“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生土建筑——神话般的居民住宅,也是世界住宅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