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5034300000007

第7章 旅游历史文化(3)

第二节中国历史的文化积淀及贡献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这些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科技文化以及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常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和现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是历代哲人的哲学思想和理念,是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品格,它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虽然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民主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这些传统而优秀的思想文化仍然在心灵深处影响和支撑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一)先秦诸子学

1.孔孟之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了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学派——儒家学派。儒学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高居“显学”之首,其思想更在后世成为主宰中国封建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学说内容丰富,包括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等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久、程度最广最深的重要学说。在海外,儒学几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孟子的一支。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使破产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并给其一个比较安定的生产环境,具有浓厚的富民思想。在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上,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要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此,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2.老庄思想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因老子的《道德经》而得名。道家学说虽然在历史上不曾有儒家独尊那般显赫,但其思想上承古代文化、下启百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中汲取学术思想的养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老子所创的道家思想与儒家学说有着很大的区别。儒学是“入世之学”,讲究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则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而道家是“出世之学”,强调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他们的出世态度是消极的,提倡“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社会自由发展。

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亦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在政治上,庄子亦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从而与天地相通。

3.墨家理论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前期曾与儒家并称为两大“显学”。其创始人为墨子,他出身贫民,曾师从孔子,因不满儒学而另立学派。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子》一书是墨家的代表作,由墨子的弟子编辑而成。墨家学派的成就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则在逻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墨家思想更多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其基本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墨家同儒家一样倡导“仁爱”,其不同之处在于墨家讲究的是“兼爱”即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即要反对侵略战争,因为战争不管是对失败者还是胜利者在身体、物质和精神上的伤害都是巨大的,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墨家的“尚贤”也以“兼爱”为标准,只要他能兼爱,则无论什么出身的人,只要有才能都能做官,所以“官无常贵,民无常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是对世袭制的有力声讨,具有可贵的阶级平等的意识。“尚同”指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墨家还主张节约财富,节制人的欲望,因而反对儒家所主张的“久丧、厚葬”,反对无益于民众的金钱和时间的浪费,提倡“节丧”、“节用”、“非乐”。而“非命”则要求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尊天”和“明鬼”是墨家思想局限性的表现,它企图通过“天志”和“鬼神”的存在来威慑和警戒统治者。

4.法家学术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也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流派之一。他们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法家思想是同中国封建土地关系的产生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理论表现。在奴隶社会中,“礼”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春秋以来,周礼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威力,旧有的典章制度随之衰落,为适应封建土地关系发展的需要,奴隶主贵族中出现了一批改革家,如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进程,成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

法家是中国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等,而战国末期的韩非子则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法家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从这一点上说,它的思想是先进的。但是其发展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一统天下,法家的作用应该给予肯定,所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更以强制手段推行法家政策,使法家学派的统治地位达到了高峰。

(二)汉代经学

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它是对先秦儒学的发扬和传承,是在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经学,主要是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之学,因《乐》早已佚失,实际只有五经之学。儒学在先秦时虽为“显学”,但仅作为诸子百家的一派而存在。到汉武帝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借助道家哲学,又以阴阳五行融入儒学,通过注解儒家经典来阐述“三纲五常”的理论。他倡导“天人感应”说,以向集权者讲谏的方式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实则是为皇帝特制了统治民众的精神枷锁,得到了汉武帝的欢迎,所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一度是先秦“显学”的儒家又被推上了独尊的地位,而董仲舒也成为自汉武帝以后对历代封建统治者影响最大的一代儒宗。而他的这些思想,不仅成为汉武帝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此后两千多年,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独尊的时代从此开始。

(三)魏晋玄学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玄学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它是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烦琐的经学中解放出来,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

魏晋玄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抽象理论则需要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因此魏晋玄学使关于中国哲学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关系的探讨大大发展起来,尽管许多概念在以前的思想中也使用过,但魏晋玄学家却给了它们以新的意义。此外,在命题、理论及其方法上魏晋玄学也有了极大发展。同时玄学所倡导的人生态度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形成了“魏晋风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魏晋玄学飘逸自然的特殊作用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和开阔,使得魏晋时期的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都具有了超凡脱俗、超然尘世、自乐逍遥的风格以及对自然的爱好与崇尚。正是这些因素,使魏晋风度与魏晋文艺得以成为美学的永恒的话题。

(四)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在经历了先秦儒学、两汉经学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它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有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尤其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对于日本、朝鲜的历史发展,理学也曾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所以在后期发展中,反对声音越来越强烈,在思想界开始了又一轮的博弈。

(五)清代朴学

朴学又称考据学,是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的。它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通训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以训诂通义理,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它是对儒学思想的一次批判,是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使得作为封建秩序维护者的儒家思想变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而产生的。顾炎武是开启这一思潮的先导大师,他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作为自己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他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政治上反抗异族统治,思想上高扬反理学大旗,敢为天下先,他引领经学走出哲学化域地,力开朴实学风,奠定了朴学的学问基础,影响卓著,光照后人,被后世公认为是“清初三大儒”中奠定清代朴学思潮的第一人。在他和黄宗羲等一些学者的影响下,朴学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

朴学的成熟与鼎盛期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因而又被称为“乾嘉学派”,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当代,尤其是其“实事求是”的客观治学原则更是影响深远,引领经学走出主观臆断的哲学化域地。但到了清代后期,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们以原始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为武器,开始反对儒家思想,同时士大夫中的一些先进人物,如严复、康有为等人则引进了西方的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即所谓新学,使得儒学思想显得更加无力。统治中国思想长达两千余年的儒家思想开始走向了它生命的最后时刻,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儒家学说被彻底地批判后,儒学作为独尊的统治地位终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