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鱼类世界
15042600000008

第8章 游鱼也“疯狂”(2)

其实并不是凤梨鱼鱼体本身会发光,而是藉助一些会发光的微生物的着生来发光。凤梨鱼自身的特定部位分泌的一些成分简单却很特殊的物质,能够吸引这些微生物前来并维持它们的生存。

怪形怪状的炸弹鱼

鲣鱼,属金枪鱼亚目舵鲣亚科鲣属,因为形状酷似炸弹,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炸弹鱼。

鲣鱼的身体非常的粗壮,多呈纺锤形。它们的背鳍具有8~9个小鳍,有14~15根臀鳍条。体背一般呈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呈浅灰色,尾鳍呈新月形,体侧具4~7条纵条纹。大的鲣鱼长可达1米以上,一般的鲣鱼体长也有400~500厘米。

位于西太平洋的一大片极为温暖而荒芜的水域——暖池有最大的鲣鱼种群之一,这些鲣鱼在暖池西部边缘觅食最为活跃,那里有两股水质完全不同的洋流系统交汇,造成一个汇聚带,在其周围营养、浮游生物和小鱼都很集中。本来四处游荡捕食的鲣鱼只要随着食物跟着洋流迁移即可。春夏之际,鲣鱼会成群而来,在沿岸各地均可捕获。

鲣鱼分布范围较广,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温高于15℃以上的水域都有鲣鱼的踪迹。鲣鱼为暖水性上层洄游鱼类,多集群于辐射区冷暖水团的交汇处及水质澄清的海区。它们白天一般出没于表层至260米水深,夜间会上浮捕食沙丁鱼及其他鱼类的幼鱼、乌贼、软体动物及小型甲壳类。鲣鱼出现的海区常伴有海鸟群,在鱼群上方追捕食物。

鲣鱼的成鱼和仔鱼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3龄全部性成熟。在我国的南沙群岛,鲣鱼的产卵期为3~8月,产浮性卵。鲣鱼同金枪鱼一样为大洋性重要经济鱼。可供鲜食或制成咸干品,利用鲣鱼加工成的罐头制品在欧美市场十分畅销。

筑巢精致的刺鱼

刺鱼属刺鱼目刺鱼科。

刺鱼的体型较小,最长的也只有15厘米左右。它们的尾柄细长,尾鳍方形;无鳞,体侧有数目不定的硬甲片;背部在背鳍鳍部前方有一行棘,腹鳍各具一锐棘。

刺鱼以其生殖行为而闻名。刺鱼一般在5~7月繁殖,到了繁殖季节时,刺鱼会从海洋洄游到江河中去产卵。雄鱼会先找好适合产卵的地点,然后筑巢。

刺鱼筑巢的方式在鱼类中是比较独特的,它们会先用口衔来水草的茎、根等植物碎片,然后将其肾脏中分泌出的一种透明黏液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这种黏液遇水或空气会凝成固体的细丝,雄刺鱼就利用这些“缝合线”将衔来的水草细茎粘织成适于产卵的鱼巢。

雄鱼在完成筑巢后,会为了求得雌刺鱼的青睐而改变自身的颜色。繁殖期的刺鱼雄鱼体色会变得鲜艳起来,背部变成青色,腹部呈淡红色,眼睛也闪着蓝色。雄鱼就利用华丽的外表吸引雌刺鱼跟自己“回家生子”。

雄刺鱼会在雌刺鱼将卵产满巢穴后,负责育婴护子的工作。这时候的雄刺鱼不仅是鱼巢的守卫,还是一个全能“奶爸”。它们在负责鱼巢安全的同时,还要负责为鱼卵输氧,直到孵化完成。

孵化期间,雄刺鱼从一个殷勤忠实的伴侣变成了慈爱的父亲。它每时每刻左右不离地在巢穴周围巡视,守护着它的小宝贝们,并随时清扫或用新材料加固巢穴。

无甲无鳞的亚东鱼

亚东鱼又名花点鱼,周身无甲无鳞,有着雪白的肚子、泛青的脊背。

亚东鱼形似鲫鱼,少有大鱼,一般仅重0.5~1公斤。

亚东鱼生长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亚东县至上亚东乡之间15千米的河域中,是一种身着七色斑点的珍贵鱼种。亚东鱼的生活环境优良,水质奇特。

亚东鱼尤其好动,最爱在奔涌不息的激流中穿梭畅游、追波逐浪。

亚东鱼主要以寄生在水中石块上的一种似飞蛾卵的寄生物为食,这类寄生物有着坚硬的外壳,两端分别有两个小孔,一般鱼类很难咬开卵壳,而亚东鱼有三排坚硬的牙齿能咬开卵壳食用虫卵。

亚东鱼除了具有美容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能够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A、D、E等。鱼肉中还含有多种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够防止血糖增高,可有效防止心脏病的发生,并能强健大脑、神经组织以及眼睛的视网膜。

水中的“发电体”

鱼类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外形,还有着千奇百怪的能力。例如很多鱼类就是水中的天然“发电体”。

电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那么鱼类真的能放电吗?它们又是如何放电的呢?

事实上,某些鱼类的身体确实能够放电,甚至有时候这种电压比我们生活用电的电压还要大。

在世界已知的鱼类中,具有发电能力的鱼大约有500多种。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如电鳐、电鲶、电鳗、长吻鱼、象鼻鱼等。

我们以电鳐为例,来看一下鱼类发电的原理。

电鳐这种栖息在海底的鱼类,其头胸部的腹面两侧各有一个肾脏形蜂窝状的发电器。它们排列成六角柱体,生物学家称其为“电板”柱。电鳐身上约有2000个电板柱、200万块“电板”。在这些电板之间充满着胶质状的物质,可以起绝缘作用。每个“电板”的表面都分布有神经末梢,一面为负电极,另一面则为正电极。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到负极,也就是从电鳐的背面流到腹面。在神经脉冲的作用下,这两个放电器就能把神经变成为电能,放出电来。

电鳐身上的这些“电板”的单个电压是非常小的,但是当集合所有“电板”的电压后,就会产生非常强的电压。

电鳐的身体发电器的“中央控制器”,就是其器官的神经部分。电鳐不仅能随意放电,还可以非常准确地掌握放电的强度和时间。

电鳐发出的电流不仅可以击退敌人,还为其取食带来了方便。它们可以利用电流将水中的小鱼、小虾及其他小型海洋生物击毙,然后轻松进食。

深海里的“夜灯”

在海洋世界里,有很多能够发光的生物,它们就有如漆黑深海中的一盏盏“夜灯”,给不见天日的海底世界带来了些微光明。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深海水域生存的鱼类中至少有44%的具备发光的本领。这些能发光的鱼类,可以利用自身发光的特点,完成觅食、求偶等活动。

针对一般发光的鱼类,可根据其发光的方式分为两类,即“自发光鱼”(利用本身发光)和“它发光鱼”(利用身上附着的发光细菌发出光)。

美国的光头鱼就是“自发光鱼”。它们的头部背面扁平,全部被一对很大的发光器所盖,好似“探照灯”。光头鱼的发光器能够起视觉作用。其在夜晚发光的亮度通常要比白天时明亮得多。此外,光头鱼还有一套奇特的捕食本领,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奇异的渔夫”。它们常常把自己隐蔽起来,张着巨口等待时机,伸出鳍上的长丝慢慢摆动,丝末端的发光器好像游动的小虾一般,吸引着好奇贪吃的小鱼前来“品尝”,但还没等小鱼们反应过来,就已经成了光头鱼的腹中美餐了。

在红海和印度洋的闪光鱼则为“它发光鱼”。闪光鱼也叫“光脸鱼”“灯眼鱼”,体长约7~8厘米,它发出的光十分明亮,照射范围也十分广泛,因此潜水员常把它捉住放入透明袋里,作为自然的照明灯。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闪光鱼有一层暗色的“眼脸”,附贴在发光器的下面,好像电灯开关一样,一会儿上拉,遮住了发光器官,熄了光;一会儿又下拉,露出了发光器官,闪出了光。其实这种鱼自身并不会发光,而是一种滋生在它头部的数以千计的特殊细菌发出的光。一方面,这些细菌借着汲取鱼血里的营养和氧气赖以生存,另一方面则散发出光能。一般闪光鱼死后,这些细菌仍能继续发光一段时间。我国东南沿海的带鱼和龙头鱼发光也属此类。另外,一些鲨鱼、烛光鱼、光睑鲷等也可以发光。

鱼类中的“步行者”

攀鲈俗称步行鱼,分布在东南亚多水草的河口、湖泊、沼泽等地区,以能在陆地上行走而出名。

攀鲈的外形酷似罗非鱼,但体长较小,仅10厘米左右,椭圆形,呈淡褐色或绿色。

当水体干涸或环境不适时,攀鲈常常以胸鳍支撑躯体,摆动尾鳍和鳃盖,如同海豹一般向前挪进,爬越堤岸、坡地,移居到新的水域,或者潜伏在淤泥中。

攀鲈的鳃上器官非常发达,鳃呈玫瑰花瓣般的皱褶状,上面密布着毛细血管,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排出血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这种鱼在水体缺氧、离水,或在稍湿润的土壤中,都可以生活较长的时间。通常,它主要以小鱼、小虾、浮游运动、混虫及其幼虫等为食。有时,为了捕食空中昆虫,攀鲈常依靠身体器官攀爬上岸边树丛。

喜欢飞行的鱼类

我们印象中,鱼类都是以游动形象出现的,但是有的鱼类也是可以像海鸥一样飞翔在海面上的。在鱼类家族中,渴望成为“飞行员”的鱼类约有40多种。它们一般是热带及暖温带水域集群性的上层鱼类,尤以太平洋的种类最多,印度洋及大西洋次之。

飞鱼体型皆小;一般背部体色较暗,腹侧呈银白色;胸鳍色各异,有黄暗色斑点,或淡黄色、或具淡黄白色边缘,或条纹;具有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

其中,有些种类具有双翼,胸鳍较大,如分布广泛的翱翔飞鱼;有些则有四翼,胸、腹鳍都大,如加州燕鳐。

飞鱼由于发达的肩带和胸鳍,以及尾鳍和腹鳍的辅助,能够跃出水面,滑翔可达百米以上。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当鱼类到达繁殖期的时候,其体内会产生一些能刺激神经的东西,使其处于兴奋状态之中,这个时候它们会异常喜欢跳跃飞翔。另外在外界环境刺激下,飞鱼也会跃出水面进行飞翔。

有时它们在空中飞翔时,会被同时飞行在空中的海鸟所捕获。一些飞鱼还会“飞”上甲板,而成为人们的腹中餐。当然了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在飞鱼进行夜间盲飞的时候发生。

飞鱼中的某些种类有季节性近海洄游习性,易形成渔汛。此外,飞鱼具有趋光性,夜晚若在船甲板上挂一盏灯,成群的飞鱼就会寻光而来,争先恐后地撞到甲板上。

鱼类中的“垂钓者”

大西洋的海底里生活着一种叫“海洋羽毛”的鱼,其外表与一般鱼类几乎无相似处,第一眼看上去,它就像一根细长的钓竿。它一头插在海底的淤泥中,另一头顶着一只“圆碟”,周围伸出许多触手。通常,“鱼竿”会发出耀眼的蓝色荧光,与此同时,“圆蝶”也随着闪闪发光。

虽然“海洋羽毛”非常细长,但是人们可不要小看它,它可是捕食小鱼的能手,具有十分厉害的捕猎手段。只要周围稍稍有点儿动静,“鱼竿”和“圆蝶”就会突然发出蓝光来。小鱼被光亮引诱过去后,只会看见发光的“圆蝶”,完全无法发现“海洋羽毛”伺机而动的藏在黑暗中的触手。当小鱼刚游到光亮处时,就被触手缠住,成为“海洋羽毛”的食物了。

大海里,这种会钓鱼的“渔翁”还有很多,其中尤以、钓鱼鱼和穗鳍鱼最为有名。

栖息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里,身躯圆圆的,嘴巴大大的,头部伸着一根长软且灵活的背鳍骨线;尖端长着的发光穗子,活像一根钓鱼竿。常常把身躯藏在泥沙里,把线伸到泥沙外面,模样就像一个提着钓竿的“老渔翁”。

此外,在太平洋万岛周围的深海里还生活着一种“钓鱼鱼”,顾名思义,即是会“钓鱼”的鱼。它全身漆黑,长约10厘米;全身长满刺;牙齿生在嘴唇上,可以灵活运用,还能随着嘴唇向外翻。一旦猎物被吸进口中,其就会马上咬紧牙关,闭起嘴来。它的前额有一根细长的肉柱,上面又有一支更细长的钓竿,它的顶端长有3只钩形爪子,每个爪子都长有一小块“肉饵”,能发出荧光。通常,这种天然的“钓竿”是靠体内的6条基本肌肉控制动作的。当敌害来袭击时,它将“钓竿”朝前一挺,让“探照灯”追射敌手,对方会被突然地吓一跳,而“钓鱼鱼”便趁机逃跑啦。一般,它们生活在水深1600米以下的深海里,很难捕捉到,特别珍贵。

与、钓鱼鱼相比,穗鳍鱼的“鱼竿”则更为奇妙了。它的背鳍骨线变化得很多,仿佛是好多根鱼竿,每根竿上尖端地方都长有一小块穗子——“肉饵”,能发出荧光来。穗子闪闪发光,引诱小鱼游去。当小鱼游近时,穗鳍鱼便张开大口,把小鱼吞进肚里。

鱼类中的“神炮手”

在印度洋到太平洋一带的热带沿海以及江河中,有一种鱼能从口中射出水滴,射猎水面悬垂植物上的昆虫,它就是人们所说的“射水鱼”。

射水鱼身体侧扁,嘴比较大,可以伸缩;下颌突出,在头的前半部,它们身体颜色搭配非常美丽,身体呈橄榄绿色,有几条粗的石青色条纹横在背部,尾部淡黄色,是一种欣赏价值很高的鱼类。

射水鱼身长只有20厘米左右,长着一对水泡眼,眼白上有一条条不断转动的竖纹,在水面游动时,不仅能看到水面的东西,也能察觉到空中的物体。

射水鱼爱吃动物性饵料,尤其爱吃生活在水外的、活的小昆虫。水面附近的树枝和草叶上的苍蝇、蚊虫、蜘蛛、蛾子等小昆虫,都是它的捕捉对象。

射水鱼常常会贴近水面四处游动,当搜索到停歇在水面附近树枝、草叶上的猎物后,便调整好体位,选择合适的角度,瞄准目标,利用其独特的捕食本领,从口中喷射出一股水柱,将小虫击落水中,然后美食一顿。可以说,这样的捕食方法在鱼类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整个动物界中,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了。而且在将近1米距离内,命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故而有“神炮手”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