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棘鼻青岛龙外,带顶饰的鸭嘴龙中比较著名的还有原鹅龙、鹅龙、兰氏龙、盔龙、副盔龙等。原鹅龙是一些小的鸭嘴龙,顶饰像植物的球茎,突起在头骨之上。鹅龙是中等大小的恐龙,顶饰很低。兰氏龙的体型较大,顶饰像一把斧头,在顶饰的后面还有一个向后伸的棘。盔龙的顶饰像士兵戴的钢盔。副蜥盔龙的顶饰形成中空的、弯曲的管子,而这个管子从头骨向外伸展到肩部,长度比头骨大两倍,是所有顶饰中最大的。这些形形色色的鸭嘴龙在白垩纪晚期生活在北美、欧洲、东亚的大陆上,为动物王国增添了一批独特的居民。
鸭嘴龙既不善跑,又没有自卫的装备,所以它们的大半时光是在池沼、湖泊中度过的。水中生活可以逃避霸王龙之类的肉食性恐龙的杀害。有的古生物学者认为鸭嘴龙的生活方式和习性与现代的河马相似,它们用特有的扁平的嘴和带角质的喙在湖边或湖底铲食植物。它们有一对大眼睛,眼圈周围有巩膜板,而且能够互相向上推动,正如照相机上的光圈锁一样;而且它们有较大的视神经,所以视力很好,对肉食性的恐龙经常保持高度的戒备。另外,鸭嘴龙有敏锐的听觉器官,在颚的颊部有颊囊或喉囊,某些种类可能会发出大吼声。
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它顶饰的用处。虽然已经提出了许多推测,却没有一种令人满意。比如,有人认为顶饰是打仗用的,但那么薄的骨头显然不能作为武器;也有人认为顶饰是为了储藏更多的空气,但实际上它也保存不了多少空气,根本满足不了肺对空气的大量需要;也有人认为顶饰是雌、雄两性区别的标志,正如现代的某些有蹄类以有角的为雄性,无角的为雌性一样。因此,设想鸭嘴龙也是这样,有顶饰的是雄的,没有顶饰的是雌的。但是,有顶饰的化石和没有顶饰的化石又发现在不同的地层里。最近也有人提出顶饰使鼻腔黏膜面积扩大,作用是增加嗅觉的功能;也可能是共鸣室,以增加发声的力量。1978年,在研究鸭嘴龙的生活史方面有重大的突破:科学家杰克·哈纳和马凯拉在蒙大创发现了鸭嘴龙蛋的巢穴和待哺的幼龙。这类鸭嘴龙称作慈母龙,杰克认为慈母龙有亲子行为,类似现代某些哺乳动物那样照顾幼子。它的结论是,鸭嘴龙是陆生动物。
晚白垩纪,鸟龙类中的甲龙异军突现。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防御装备达到顶点的要算甲龙了。它的头几乎被外面包裹的骨甲盖满。眼前孔没有了,上颞颥孔被封闭了,侧颞颥孔只剩下一个小裂隙,背上还有大大小小的骨甲。这些骨甲也可以叫甲板,是很重的。每一块甲板是五角形的,从脖子到尾巴,遍及全身。由于它有这样一层厚的甲板,非常像坦克,所以甲龙又被叫做坦克龙。这样的甲板是必需的,因为甲龙必须防备与它生活在一起的肉食性恐龙——霸王龙、暴龙的进攻。甲龙的甲板在那个时候是很成功的。
当然,没有一种武器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一种防御的装备是牢不可破的。甲龙尽管有较完善的甲板保护身体,但它还是有许多缺点,容易被攻击。假如有一只巨大的霸王龙遇到甲龙,用强劲的后肢踏住它,那可怕的带锯齿的牙齿是能够撕开甲龙的腹侧而把它吃掉的。生物总是在适应外界环境的,后期发展起来的甲龙在它的腹部朝后地方,增加了一排或几排大的骨刺,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攻击了。
甲龙除了有甲板和侧棘以外,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的末端粗大,形成锤子一样的东西。当甲龙和它的敌人进行生死搏斗时,会抡起锤子般的尾巴,狠狠地打击来犯者,使敌人负伤而狼狈逃窜。
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甲龙的时代可能是侏罗纪早期。甲龙发现在亚洲、欧洲和澳大利亚,最近在南极也有发现。
结节龙的体长约为3.7米,样子像剑龙。背部拱起,四足行走,但后肢与前肢的长度基本上差别不多,有短而宽的脚。头比剑龙要大一些,嘴部短而圆,外部覆盖的骨片比较厚。身体短而扁平,外覆的甲板都比较大,但也有一些小的甲板,而且身躯后部的甲板连成一个结实的甲胄,好像古代武士穿的胄衣。在我国发现的宁夏绘龙就属于结节龙类。中加考察队于198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包音满达呼找到了两窝幼年的甲龙——绘龙,证明甲龙也是喜群居生活的。
甲龙中最著名的就是背甲龙,它是一类看起来十分笨拙的四足行走的恐龙。它的体长约6米多,背部不像剑龙那么拱起。头部很宽,在头部及背部布满了五角形的大小不等的甲板,在身体两侧还长满了骨质的刺棒。尾部也布满了甲板,而且在尽头有一块隆起的像锤子一样的骨块。它只要把肚子紧紧地贴在地上,就真的成了难以攻打的坦克了。当来犯的敌人接近时,它会猛然扬起尾巴,落下骨锤,给敌人以致命的伤害。
所有甲龙的嘴的前部都已没有牙齿,与龟鳖类一样,有一个角质的套。嘴后部牙齿也极小,呈小佛手状,在磨食时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根据牙齿估计,它吃的是嫩的枝叶或多汁的根、茎。甲龙从侏罗纪早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末期。在白垩纪,甲龙占领了剑龙的生存空间,将剑龙排挤出局。
角龙是鸟龙类中最晚出现的一种,也是最后绝灭的一群。在白垩纪晚期,它们曾经“多子多孙”,繁殖成各种类型。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它们的骨化石绝大多数发现在北美,但它们的早期祖先却在亚洲发现。由于角龙的形状特殊,所以,尽管人们已经知道了不少奇异的恐龙,但最初发现角龙时,人们还是不大相信,在恐龙世界中竟然会有这样一群奇特的动物。
角龙中最早被发现的是三角龙。1877年,在北美丹佛某农场,当工人们整理土地时,发现了一对大角,后来,这一对角被送到当时美国耶鲁大学的古生物教授马什那里去了,他有点含糊,但又认为是一种野牛的角,时代为新生代第三纪的上新世。他的这种说法受到了一个叫克罗斯的年轻人的怀疑,因为克罗斯在化石发现地区做过沉积岩的地质年代的研究工作,他确信,那一带地层应该属于白垩纪。但是许多人迷信权威,认为发现的化石真的是野牛角。直到后来,又有人从白垩纪的地层中采到了带角的头骨,马什才承认它是头上长角的恐龙,叫角龙。
某些古生物学家认为,角龙类可能由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鹦鹉嘴龙发展起来的。虽然没有更直接的证据,但原始的角龙有许多特点接近于鹦鹉嘴龙,特别是头骨。新的发现证实,鹦鹉嘴龙与角龙类是姊妹群,而不是直系祖先。最早的角龙是我国甘肃省马鬃山地区发现的古角龙。后期的角龙类是完全四足行走的动物,它们的体型、大小适中,相差不多。人们对角龙最感兴趣的是它们的头部,这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恐龙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头骨的前部深而窄,有鹦鹉嘴龙式的喙嘴;头特别大,约为身体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是,头的一半并不是真正的头,而是由于头骨后部的顶骨及鳞骨向后延伸、扩大成带孔的骨板被称为颈盾,也有人把这种折皱状的突起叫颈肩翼,或者叫襞状部。它是起保护作用的,保护它的颈背区,同时,也起附着肌肉的作用,巨大的颈部肌肉在此处附着才能使笨重的头抬起,而且方便颚骨的闭合与切割食物。角龙的另一特点是头上有角,角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角的外面覆盖着角质套。角龙的脚短而宽,适于走路,前脚有五趾,后脚有四趾,末趾退化,趾上有蹄状构造。
角龙中原始的原角龙发现在亚洲戈壁地区上白垩纪地层的下部,除蒙古国以外,我国的内蒙古、甘肃都发现过原角龙的标本。这是一类不到两米长的小恐龙,它还没有长出真正的角来,只是在鼻部有点凸起,在应该长角的地方显露出有些粗糙的样子,是角的雏形。它的颈部折皱所形成的颈盾是很大的,有一个尖的像鹦鹉似的喙嘴,前颚还有牙齿,这也是原始的特征。从牙齿构造上看,原角龙可能吃的是植物的根、茎、或小的嫩牙嫩叶。角龙是三角龙和其他角龙的祖先,可能喜欢群居,因为曾经在同一个化石坑里发现过从成年到幼年的许多原角龙的骨架。在发现原角龙化石的地方,还找到了成窝的恐龙蛋化石,显然有些是原角龙下的蛋。
比较原始的另一类角龙是秀角龙,在北美发现,是一种体长约为1.8米的小型恐龙,完全用四足行走。前肢已次生性地变大,前、后脚都有趾,但第四、五趾变小。嘴很像鹦鹉嘴龙,它的颈盾比起原角龙要发达得多,与原角龙的角一样,也不很明显,秀角龙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
从原角龙出发,角龙类可能沿着三种趋势进化,即体型增大、各种颈盾发展以及头上各种各样的角的发展。这三方面的进化,大有百花齐放,使人眼花缭乱之感,这说明角龙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角龙体型的增大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非常恰当地增大。不过,独角龙的颈盾却很短,而且每边有一个大的孔洞。独角龙在鼻子上有一只大角,在眼睛的上边各有一只小的角,这种古怪的打扮确实是令人难以想像的。
生活在同时代的美丽而硕大的另一种角龙是戟龙,这种动物看起来非常像独角龙,有一个大角长在头顶上。在大角的两旁,眼睛的后边,各有一个很小的角。但是,在它的颈盾上却长着和钉子一样大的棘,从边缘向外伸出,越在中间越大,两边较小,好像我国古代兵器中的戟,所以把它叫做戟龙。这种戟状物由颈部向背部伸出,不仅威武壮观,而且是战斗的锋利武器。
最后的角龙是最有名的三角龙和大的刺甲龙。这两种角龙都有两只长在眼睛之上的眉角,但鼻子上面的角却很小。这两种恐龙都有长长的骨化颈盾,刺甲龙的颈盾在角龙中是最长的,从吻的顶端到颈盾的尽头约有2.5米长,这样使刺甲龙仅头部就有2.5米,将近体长的一半,这在角龙中的确是别具一格。三角龙颈盾中的孔穴已经封闭,这也是很独特的。
角龙的角和颈盾为什么如此多样?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显然,角龙与哺乳动物中的犀牛有类似之处,它们都是体型巨大、在高原生活的食植物的动物,角就是它们变成凶猛动物的标志,在它们巨大的头骨上装备的各种各样的角可以像刺刀一样地向前冲刺。角龙凭借它那强壮的颈部肌肉和壮实的体躯的力量御敌,若是它的敌人霸王龙要想吃它,两者之间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的搏斗。此外,现代非洲的羚羊的角也是多种多样的,也许,我们能在这些羚羊和角龙之间找到一些相似之处。总之,可能由于地理隔绝的关系,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恐龙在各自独立的进化支系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角,但这些角的功能都是相同的。
角龙是白垩纪中最繁盛的恐龙,但它们也终于在白垩纪之末全部灭绝了。三角龙是这些恐龙中最后灭绝的。角龙从地球上的消失,彻底宣告整个恐龙世界的灭亡。从此,生物的进化翻开了又一个新的篇章,新生代的哺乳动物统治地球的时代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