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场初期,人口结构单一,多为男性未婚青年,且文化程度低。随着各类人员的输入,人口结构渐趋多样化、合理化。
一 性别结构
四十七团进疆初期,人口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女性人口很少。1950年,全团2139人,家属和小孩只有19人。1951年,全团人口1713人,男1663人,占人口总数的97.08%,女50人,只占总人口的2.92%。1951~1952年,湖南、山东等地的参军女战士230余人,1954~1955年,山东、上海支援边疆建设的女青年170余人到团(场)后,男女比例有所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发展,男女比例逐渐正常。1964年人口普查全场总人口为2899人,男1709人,女1190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44.1977年总人口6612人,男3429人,女3183人,性别比1:1.08.1986年总人口6114人,男3035人,女3079人,性别比1:0.99.1996年总人口6915人,男3580人,女3335人,性别比1:1.07.
二 年龄结构
1950年部队进疆时,四十七团除极少数老战士和随军小孩外,绝大多数是青年人,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1950年15岁以下的小孩只有3人,占总人口的0.14%;46岁以上14人,占总人口的0.65%;16~45岁的青壮年2122人,占全团总人口的99.21%。
1959年,全场2829人,0~17岁624人,占总人口的22.06%;18~45岁的青壮年2107人,占总人口的74.48%;46~60岁的91人,占总人口的3.22%,60岁以上的7人,占人口总数的0.25%。
1963年,全场2764人,0~6岁的620人,占总人口的22.43%;7~17岁的378人,占总人口的13.68%;18~45岁的1419人,占总人口的51.34%;45~60岁的312人,占总人口的11.29%;60岁以上的35人,占总人口的1.27%。1964年人口普查时,全场2899人,0~6岁的711人,7~17岁的392人,18~49岁的1650人,50~60岁的116人,60岁以上的3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4.53%、13.52%、56.92%、4.00%、1.03%。全场人口在年龄结构上仍处于年轻型。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原来的青壮年人逐渐变成老年人,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至2000年,全场7433人,0~5岁的婴幼儿538人,占总人口的7.24%;6~14岁的1254人,占总人口的16.87%;15~64岁的5169人,占总人口的69.54%;65岁以上的472人,占人口总数的6.35%。
三 婚姻家庭结构
1950年部队进疆时,四十七团只有少数干部和年龄较大的老战士有随队家室,家庭数和已婚人口很少。随着男女性别比例的逐渐平衡,团场内结婚人数增多。20世纪50~60年代,有较多的参军、支边女青年和从内地迁来的农业工人,场内男性与内地女性成婚者亦多。1953年5月底,十三团总人口2537人,婚姻状况是:女方随队的60人、男方随队的53人;女方在家的84人、男方在家的1人。1953年12月底,十三团1548人,婚姻状况是:女方随队的148人、男方随队的158人,女方在家的162人。
1954年12月底,十三团1932人中婚姻状况是:女方随队的287人,男方随队的328人,女方在家的116人,男方在家的1人。
1957年1月,十三团1807人中15岁以下的358人,16~45岁的1422人,46岁以上的27人。已婚833人(男426人,女407人)。
此后,结婚人数、家庭数继续增加。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5岁以上人口4221人,其中未婚1149人,已婚有配偶的2905人,丧偶的133人,离婚的34人。全场总户数1482户,总计6598人,其中家庭户1465户5965人,集体户17户633人,家庭户平均每户4.07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场总户数1583户,总计5938人,其中家庭户1568户5860人,集体户15户78人,家庭户平均人数3.74人。2001年全场总户数2456户,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
四 文化结构
部队进疆时,指战员文化水平很低,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20世纪50年代开展扫除文盲运动,指战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大多数达到小学文化程度。1950年全场人口2139人,大学毕业的1人,占总人口的0.05%;大中专毕业的为零;高中毕业的26人,占总人口的1.22%;初中文化程度的107人,占总人口的5.00%;小学文化程度的1141人,占总人口的53.34%;文盲864人,占总人口的40.39%。
60年代,国家分配了几批大中专毕业生来场工作,人口中的文化构成发生很大变化,高等学校毕业生和中等专科毕业及中学毕业生人口比例明显上升。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场总人口2899人,其中大学生39人,占总人口的1.35%;高中毕业的122人,占总人口的4.21%;初中文化程度的311人,占总人口的10.73%;小学文化程度的863人,占总人口的29.77%;不识字和初识字的文盲、半文盲802人,占总人口的27.66%。12岁以下不在校儿童762人(其中7~12岁的53人)。
70年代后期,农场培养的高、初中毕业生逐年增多。
80年代以后,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风气上升,在职职工学习和脱产学习进修人员不断增加,入校学习或在职学习人口中的文化比例构成有很大的提高,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毕业生都不同程度呈上升趋势,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五 民族结构
红星二场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土族和回族人口较多,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甚少(参见)。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中,总人口2899人,其中回族12人,占总人口的0.41%,壮族9人,占总人口的0.31%,其他民族4人,占总人口的0.14%。2001年,总人口7386人,由10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7255人,占总人口的98.23%;回族36人,占总人口的0.49%;土族43人,占总人口的0.58%;壮族17人,占总人口的0.23%;哈萨克族11人,占总人口的0.15%;土家族9人,占总人口的0.12%;苗族6人,占总人口的0.08%,蒙古族5人,占总人口的0.06%;藏族3人,占总人口的0.04%;侗族1人,占总人口的0.01%。2001年全场少数民族人口131人,比1964年增加0.83%。
六 职业结构
从建场到2001年12月,红星二场职工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工人占的比例很大,这是总的特点。但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所不同。创业初期,开荒造田,场部、连部和住宅建设都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因此,搞基本建设的人员比例较大,职工的职业分布也仅仅是基本建设、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场部机关及托儿所、卫生队、学校这几大块。
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变细,职业增多,职工分布也在变广。1986年,全场从业劳动力总计3300人,其中农、林、副、渔劳力1491人,占总劳力的45.2%;牧业劳力是56人;场办工业劳力785人;建筑业劳力218人;运输业劳力54人;商、饮服务业35人;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是215人;管理、科研是164人;其他劳力为282人。与1954年相比,职业范围虽扩大,但是仍以农业职工为主。
2000年,从业人员2555人,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员1432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6%,其中国有企业职工1263人,个体劳动者112人。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从业人员392人,国有企业职工308人,个体劳动者70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31人,其中国有企事业职工466人,个体劳动者248人。其他管理人员和社会服务人员285人。
2001年,从业人员2452人,其中第一产业1452人,第二产业355人,第三产业645人(见)。
七 籍贯
红星二场人口来自全国各地,人口籍贯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1951年,四十七团官兵籍贯有当时全国30个省区市中的人(含台湾省1人),在全国34个省区市中,仅无内蒙、松江、黑龙江、西藏四省区的人。当时全团人口来自较多的省是:陕西籍271人、甘肃籍268人、河北籍201人、山西籍197人、四川籍187人、河南籍116人、广东籍102人,分别占全团总人口1713人的15.82%、15.65%、11.73%、11.5%、10.92%、6.77%、5.95%。1952年以后,人口调动频繁,河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青海、安徽、湖南、河北、陕西等省籍人口有所增加。2001年,全场人口除无吉林、云南、西藏、台湾省区籍人之外,其余省区(市)人均有。其中人数较多的是如下几省,即河南籍1627人,甘肃籍1597人,四川籍780人,湖北籍390人,江苏籍267人,陕西籍227人,青海籍207人,山东籍203人。
八 姓氏
截至2001年底,红星二场人口姓氏共有279个,其中王、李、张、刘、杨、陈、赵、马、徐、周、孙姓人口较多,人数均在百人以上,分别占全场总人口的10.03%、8.47%、7.75%、4.79%、3.66%、2.6%、2.05%、1.79%、1.67%、1.58%。有52个姓氏人口数只有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