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红星二场志
15063500000022

第22章 居民生活

一 饮食

20世纪50年代初期,实行供给制。建场初期多种植小麦、水稻,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种植蔬菜,职工主粮以小麦为主,主食为馒头、面条,改善伙食或节日时,一般吃包子和饺子。副食品主要有牛羊肉、猪肉、鸡蛋和牛奶。1954年以后,职工在食堂吃大锅饭。农场为了让职工吃饱、吃好,调剂职工生活,减少伙食费用,按人口的多少给每个单位划分20~30亩菜地,种植各种蔬菜供应食堂。各单位食堂都养猪,基本上每星期宰一头猪改善伙食。冬季是牛羊的屠宰期,冬季和夏收季节,食堂伙食中荤菜肉食相对较多。除了在1960~1962年、1968~1974年生活困难时期,农场职工食堂饮食较差之外,其余阶段生活相对较好。

80年代中后期,农场经济有较大发展,小麦种植面积大,单产、总产高,人们主食以白面为主,副食供应充足,饮食多样化,这时大多数单位职工食堂撤销,留有食堂的多用于三秋大忙季节或平时供夜班工作人员用餐和招待餐。就餐方式以小家庭为主、食堂为辅,吃炒菜、馍、面条、稀饭、糊糊、咸菜等。南方来的居民喜吃大米,粮店供应的食品较为丰富。

90年代,大量种植棉花,农场经济有较大发展,职工收入逐年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有了很大变化,尤以米、面为主的单一化,变为米、面粉、肉、蛋、奶、鸡、鱼等“丰富化”、“营养化”。特别是场部单位,由于市场繁荣和电冰箱的使用,每天都有大米、白面、鱼、肉、新鲜蔬菜、海鲜食品等。柏油路通到连队给职工改善生活带来了方便,场部居民常到饭馆吃早点、用餐。也有居民到哈密夜市吃各种火锅、烧烤的,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较大,可与中小城市媲美。

二 服饰

1953年以前,着军装。1953年转为农业部队后,穿着无军队徽记的黄军装,戴黄军帽,穿解放鞋。冬季戴栽绒帽、棉帽或皮帽,穿毛皮鞋或毡筒,妇女多围头巾。除军装外,男性多穿蓝色或灰色中山装,女性多穿小翻领的列宁装。服饰整齐、朴素、大方。80年代以后西装、夹克、牛仔服等逐渐流行,女式服装款式尤多。戒指、耳环、项链等饰物也日益增多。

(一)布料

1955~1979年,团场买衣凭票(每人每年5米布票)。居民普遍穿着简朴,工作场合穿补丁衣服者较普遍,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两件较好的衣服,只能节假日外出时穿。布料多为平布、线哔叽、咔线斜纹布料、的确良、涤卡等。1985~2001年,呢绒、绸缎、毛料、皮革、丝麻、羽绒制品日渐增多,棉制品因无副作用重新走俏。2000~2001年,冬春季穿保暖内衣成为时尚。

(二)样式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男穿军便装、中山装,女穿军便装、列宁服。服色单一,黄色为主,灰、黑、蓝次之。80~90年代,衣服式样更新很快,如喇叭裤、喇叭裙、百褶裙、健美裤、运动装等,色泽也趋向多样化。少数女性也穿西装裙、超短裙、旗袍等。

(三)鞋帽首饰

20世纪50~70年代,居民穿自制条绒布鞋者居多,夏天穿单鞋,冬天穿棉鞋。1950~1955年,严冬在室外工作的人多穿毡筒靴,虽笨重但保暖性好。60年代劳动者多穿翻毛皮鞋,冬季穿大头鞋,部分青年夏穿解放鞋、球鞋、翻毛皮鞋,冬穿大头皮鞋、胶底棉鞋。80年代后,自做鞋者渐少,大都买鞋穿。青年人多穿皮鞋(夏穿皮凉鞋),部分老年人喜穿布鞋。青年人一般不戴帽子,部分青年人夏天戴遮阳帽;一些老年人入冬戴皮帽或自织毛绒帽子,夏季戴遮阳帽或礼帽。首饰从1985年后兴起,银戒指、银耳环、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金项链、宝石戒指、其他项链等逐年增多。1999年后,铂金饰品受青睐,人们开始讲究生活的质量,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三 居住

团场职工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场部所在地、各连队(站、所)。部队初入垦区,基本上无房可住,指战员们便自己动手,就地取材,砍芦苇搭棚子或挖地窝子以栖身。1953~1954年,在火石泉(现场部)建起6319.84平方米的土木结构苏式永久房做宿舍。以后,又在水管所、三连、十二连修建永久房,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但大多数人仍住草棚、地窝子、土窑洞以及简易土木结构的临时房。60~70年代,土木结构的临时房有所增加。80年代居民住房条件有所改善。1983年,农场根据兵团党委“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给683户职工划分了宅基地和自用地,共1529亩;同时将原公建临时房、永久房共2.9万平方米作价归户。1987年全场住宅面积57996平方米,人均住房9.56平方米,当年新增住宅面积10350平方米。至1988年,农场采取自盖公助和贴息借款的办法鼓励职工盖房,有500户盖新房屋,占总户数的28.3%,房屋结构多为土木结构,少数是砖混结构。1989年6月,农场决定职工建房费用全部自理,单位不再垫付和补助。90年代,农场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职工收入增加,职工掀起建房热。特别是1997年以后,农场职工住宅楼、商住楼的兴建,职工危旧房改造、安居工程、小康连队建设工程的实施,使职工住房条件得到迅速改善和提高。大多数职工家庭住进100~2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或一砖到顶的住房。每户宅基地1~2.5亩不等,大都盖有一套带有客厅、卧室、卫生间、伙房、库房及封闭过道(过厅)的房子。室内装修较豪华,地面铺地板砖,室内天花板多为石膏板、宝丽板,配以各式别致灯具,职工真正住上了宽敞、明亮、舒适的住房。而且住房环境也大为改观,一般住户前有院、后有圈,前院栽上各种果树、蔬菜等,春暖花开,香气宜人,秋季果实累累,想吃什么水果,随手可摘。后圈养鸡、羊、兔、牛等,发展庭院养殖。2001年底,有150户居民住进水、电、暖配备齐全的住宅楼。

四 出行

50~60年代行路困难,上工、外出大多步行,也有少数顺便乘大车(牛车、马车),领导外出、开会多由师部派汽车接送,自行车和机动车较少。1955年全场只有6辆自行车,多为通讯班使用。1962年底,因上缴粮食多,农五师奖励汽车1辆,红星二场开始有了汽车。60年代自行车数量逐渐增加,70年代自行车普及。人们到哈密去,50年代多步行,60~70年代多步行到泉西火车站乘火车往返,也有骑自行车去哈密的。到1979年,农场将一辆汽车改装成大篷车,开通去哈密的班车,早去晚归。80年代,客运班车渐多,远道骑自行车者渐少,摩托车开始进入职工家庭。90年代,客运中巴车、面的和出租车增多,摩托车骤增。加上柏油公路的铺通,人们的出行变得十分方便,摩托代步,进城“搭的”成为普遍现象。2001年,一连至四连的柏油公路铺通,柏油路铺到了多数连队职工的家门口,更加方便了连队职工的出行。

五 家具

50~60年代中期,团场居民白手起家,一无所有,桌、床铺系土块垒成,上铺报纸,衣服装在纸箱或柳条编制的筐篓内;1966年后,小家开始增添小饭桌、板凳、木箱之类家具,多为自己手工制作,几乎不刷油漆。炊具简陋,职工多在集体食堂就餐,所用炊具为脸盆、水桶、茶瓶、饭碗等。1959~1966年,大批支边青年进疆,有从内地带小木桶和托运箱、柜等家具的。70年代,农场兴起做家具之风,以写字台、方桌、条桌、立柜、高低柜、五屉柜为主。80年代时兴沙发、圆桌、席梦思床。90年代,时尚壁橱、高矮组合柜、烤漆家具、仿红木沙发、真皮沙发、铝合金组合柜等高档家具进入居民家庭。90年代末期到2001年,时兴大理石、钢化玻璃做面的椭圆形饭桌及条几,布艺沙发等受到人们的青睐。各种家具式样新颖,色泽光洁。

六 取暖

农场传统的取暖设备是土火墙、土炉子,50~60年代一直沿用。70年代,有条件的家庭起初使用铁火墙、铁炉子。机关、学校、办公室和集体场所起初使用铁火墙、铁炉子。1993年机关大楼、锅炉房建成后,招待所、机关、医院、学校、商贸中心、职工住宅、职工教育中心大楼相继安装了暖气,农场直属单位部分家庭安装土暖气。基层连队大部分家庭仍以铁炉子、土火墙或铁火墙取暖。

七 照明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团场基本上用煤油灯照明。场部及个别单位由一台发电机在晚上限定时间内发电照明。1965~1966年,沈阳军区复员转业军人到农场后,成立由10人组成的电工架线班,架设哈密至红星二场及场内高、低压线路,于1968年5月完工通电,农场部分家庭用电灯照明。70年代,连队陆续用电灯,灯具多为白炽灯、荧光灯,个别家庭用台灯。80年代,电灯普及,灯具多样化,吊灯、壁灯、装饰灯也进入居民家庭。1998年,职工教育中心大楼落成后,用上反射灯、彩灯等。

八 炊具

50~60年代,居民炊具有碗、盆、桶。70年代职工家庭开始做饭,增添锅、瓢、刀、缸、铲、勺等,所用土灶配手摇鼓风机;80年代改为电动鼓风机,炊具以铝、不锈钢、塑料制品居多,锅灶用砖砌,白瓷砖贴面。90年代,场部居民开始用液化气灶,富裕家庭购进电饭煲、高压锅、热水器、抽油烟机、微波炉等高档炊具,特别是1997~2001年,部分职工住进住宅楼后,注重厨房操作台的制作、配置,讲究干净、方便、快捷、省力。

九 家电钟表

1964年,家住三连的钱志芳购买了全场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60年代后期,收音机开始进入一般居民家庭。1980年,三连职工魏旺进买回一台12英寸东芝牌黑白电视机,成为农场的第一台电视机,但当时接收不到电视信号。1981年4月,哈密地区电视录像转播台建立后,农场职工购买电视机的渐多。80年代,黑白电视机增多并出现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饭煲、电吹风、电风扇陆续增多,部分家庭用上照相机、放像机。90年代,彩色电视机普及,电冰箱、VCD进入大部分家庭,一部分富裕家庭购买大屏幕彩色电视机(29英寸以上)、家庭影院、电脑、空调等高档电器,数码智能电器增多;少数家庭购置了摄像机。2001年除了建安五分公司、场机关办公用电脑或上网外,个别家庭家用电脑联接上因特网。

50~60年代,手表只有个别干部和少数职工享用,职工大多用太阳、物影计时。起床、上工听哨声、钟声或号声。60年代后期,小闹钟进入家庭。70年代,戴手表者渐多。80年代,时兴电子表、石英钟,手表已普及。

十 通讯工具

1949~1952年,部队通讯工具主要是号、哨、信号弹、信号枪、手摇电话机。团、营、连吹号人员分别称为号长、号目、司号员。建场后,通讯工具除号、哨外,主要用军用铁匣子手摇电话机,团场机关各科股室、各连队、红星二渠渠首、各分水闸、各支渠的办公室均安装一部手摇电话机,总共50门,由单线相连,摇任何一部电话,其他电话机都响,团场设电话班维护,编制3人,归管理股管辖。70年代,电话机100门,主要用作办公联络。

1989年1月,农场投资5.8万元开通红星二场至哈密6JDD-8型特高通信电路7条的载波电话,从1月起先开通单向自动电路两条,双向自动电路一条,仍用于办公联络。1993年5月,开通农场至哈密的程控电话。农场领导、科室领导、连队领导首先安装住宅电话,安装费用由农场垫付,后作价归户;职工群众随后安装住宅电话,当时安装费每部1500~2000元,给学校教师优惠价每部1500元,以后安装费用逐年下降。1997年全场住宅程控电话总数达730部;2000年春,电信局住宅电话初装费用大幅下降至300元,职工群众安装住宅电话的热情高涨,3个月内有800户居民家庭安装了长途直拨住宅程控电话,全场2000余户居民家庭中平均1.4户就拥有一部电话。一连、三连、五连、粮棉加工厂等16个基层单位的居民装机率在75%以上,成为“电话连”;五连、食品厂等单位装机率达99%以上。1997年农场还投资40万元购进一套400门电话程控交换机设备,安装了300部农场内部住宅电话机及办公电话机。居民信息沟通联络更加方便了。1997年,个人拥有传呼机者较少,主要是领导干部和个体户拥有,少数人享用手机(移动电话)。1998~2000年,购买使用传呼机的干部、职工逐年增多。2001年后,手机价格、话费的下降及其功能的增多,居民手机拥有量大增,配带传呼机者逐渐减少,甚至搁置不用。2000~2001年,中国移动哈密分公司、中国联通哈密分公司先后在农场场部建成微波网络站,通信质量变得更好。

1953~1954年,居民邮寄业务由团部收发员田绍先代办。1955年,哈密邮电局在团场设邮电代办所,安排一名邮递员负责邮寄信函、包裹、汇款、发电报等业务。1958年,红星二场邮电所成立,人员编制增加,业务范围扩大,属驻场单位,归哈密邮电局管辖。

十一 居民储蓄

1956年以前,部队实行供给制,官兵节衣缩食支援农场建设。1956年9月实行工资制后,广大军垦战士的工资较低,基本无储蓄。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个人、家庭货币有所增长。银行在农场设立储蓄代办点。1964年,中国农业银行哈密县支行在农场设立储蓄所,居民储蓄平稳增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居民存款下降。70年代中后期有所回升。80年代,居民储蓄增幅较快。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职工收入增加,储蓄猛增。200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场居民储蓄近5000万元,仅在中国农业银行红星二场营业所的储蓄金额就达3200万元(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