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泉地区是一块盐碱特别重的一望无际的大碱滩,1953年,人们说这里是“无风一片白,风起白满天”,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这里土壤贫瘠,含盐量在10%~20%,最高达到40%~60%。碱土层一般为30~60厘米,往下还有一层10~15厘米厚的芒硝结晶体和苏打结晶体凝成坚硬的板块。前苏联土壤专家来此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土壤根本无法耕作。
摆在四十七团干部、战士面前的是战胜盐碱,在火石泉扎下根,还是畏缩退却被盐碱赶走?指战员们选择了前者,坚决苦斗盐碱!
十六师党委号召四十七团战士们:要做我们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号召指战员们和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比艰苦、比斗志,群策群力,战胜盐碱。
指战员们从来没有治过碱,也不知怎么干,但是,他们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干中学,学中干,决定用水洗碱,而洗碱必须挖渠平地,打埂,当时没有测量仪器,就用步枪瞄和迫击炮的瞄准器测量,在玻璃瓶里装上水制成土造水平仪,战士们就用这些土办法解决了问题,摸索出一套土方工程的施工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火石泉地区方圆几十里,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开挖出71条全长250多公里的排灌渠道。
洗碱是最艰苦的工作,水放到地里,盐碱溶解了,原来清凉洁净的高山雪水,变成了酱色苦涩的液体,腐蚀性很强,把战士们的腿脚上的皮肤侵蚀成一个个的小口子,太阳一晒,往外渗血,战士们往上抹点油,打上绑腿继续干。
有的条田,大水灌一整天,地面都见不到水,原来是兽穴和老鼠洞及腐朽的芦苇根形成的无底洞使大量的水从地下面流走了,而上面的碱土层泡不上水,必然造成水的浪费,必须堵漏洞。灌水的战士将身上拴上绳,就去踏洞垫土,陷到坑里,其他战士帮着从坑里拉上来,继续干。
碱滩上一有水,芦苇长起来了,蚊子就有了孳生地,大量繁殖,一到傍晚,蚊虫肆虐,穿上两件衣服,它都能扎透,吸人的血,无数的蚊虫围着人骚扰,只有不停地驱赶,弄得人没法干活。战士们用草帽将周围缝上纱布,眼睛前面用铁纱缝个小窗,阻挡蚊虫的叮咬,有的干脆把泥巴糊在身上,抵挡蚊虫。就这样,战士们拼命地干,在治理盐碱中,力争不跑掉一滴水,不漏掉一个碱包。兵团二级劳模薛兴玉那时是三连的战士,为洗净西二斗条田的碱,在地里搭一个草棚,住在地里,吃在地里,干在地里,整整一个月后,条田洗碱排灌正常,才放心地回到队里。
1953~1954年,连续两年洗碱,放水二三十次,地面上没有碱了,但能不能种庄稼,谁也说不上。要化验土壤,没有化验用的仪器和药品。战士们就用嘴尝,咸味是盐,涩味是碱,凉味是硝,三种味道都没有了就可以种庄稼了。可是问题又出来了,由于从机耕作业角度考虑,条田面积设计过大,最大的条田有900亩,不利于排水排碱,只有把大的条田一分为二,将大改小,小块的也在中间加上临时排碱沟,又加深了原来的排水沟,重新洗碱。
苦战四年,到1956年洗出了近万亩地。当年,六连的四支东二斗条田平整,出苗齐,产量高,被誉为农五师第一田。
和盐碱做斗争,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劳永逸。1956年,出现了次生盐碱化,地下的盐碱又泛到地面上来,很多地方出现了白色粉末、硬壳,种什么都不长,多次重播,也不长,全场有4000多亩地遭受盐碱危害。这一年全场粮食单产只有50多公斤。
场党委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找原因,研究办法,充分发动群众,农场上上下下,从场长、政委到战士,掀起了钻研治碱办法的群众运动。有的用扫把扫泛起来的碱,挑到地外,有的把结起来的碱壳铲掉运到地外去。但是过了一夜碱又泛上来,白茫茫一片。有人用苇草盖在泛碱的地方,但碱还是越泛越多。
劳动模范杨振国,他管理的麦田里也出现了一块块的盐碱,使麦苗危害得又黄又瘦,杨振国和别人一样扫碱,一遍不行,再一遍。有一次,扫把不在手边,他就随手在地边弄一棵白刺扫,用白刺扫过的地方泛碱很少,引起了杨振国的高度注意,他到种菜组借来铁耙,用铁耙把泛碱的地方耙一遍,耙过的地方效果更好,他在其他地方做试验,情况也是防碱效果很好。原来这里有个科学道理,就是春天阳光照射田野,土壤深层中的水分就要随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被阳光蒸发到空中。那土壤深层的盐和碱就随着水分通过毛细管升到地表面,水分蒸发了,盐和碱就留在地面,危害作物,只有破坏毛细管使水不能上升到地表面,也就不可能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根据这个道理,农场每年都要耙地防碱。1957~1960年红星二场在治理盐碱的同时,大量积肥造肥,平整土地,创造标准田。1961年春天突然下了一场当地少有的大雨。雨后,太阳一晒,农田里结了一层碱壳子,全场大面积的麦地需要普遍耙地防碱。工具不够,就到处借,借不上就自己制。薛兴玉连夜找来大铁钉、粗铁丝做了七把防碱耙,解决了本排的防碱耙地问题。以后经过不断的改进,防碱耙地成为红星二场一项农业技术措施,防碱耙成了每个职工必备的生产工具。
1961~1965年,红星二场对有些盐碱重的泛浆的土地,一开始只有挖临时排水沟(简称临排),降低地下水位,但是临排将一块条田一分为二,给机械作业造成很多困难,而且临排两边也成为盐碱最重的地方。于是职工们又设法改进,将临排改成暗排,即将临排填满树枝,在树枝上棚上芦苇,再填上土盖好。开始只是为了让机车好通过,其结果是“三全其美”,不仅机车畅通无阻,并且可以种上庄稼,排水沟的排水作用也很好,春夏秋三季水长流,基本上解决了泛浆的问题。70~80年代,红星二场为彻底消除碱患,创造稳产高产田,主要是培养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采取“农牧结合”的方针,以农养畜,畜多肥多,肥多粮多,沤制草肥,种植绿肥。加上每年冬季拉沙改土,精耕细作等一系列措施,使地力越来越肥,为农业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6~2001年,红星二场为扩大农场规模,在红星二场东南新建两个开发区,新增耕地9511亩。
红星二场经过50年的开发建设,开挖干、支、斗排渠道共计366条,总长396公里,修建桥涵61座,中型闸门4座,开垦良田39510亩,果园面积5790亩。200亩以上的条田183块。配套机井240眼,年提水量1800万立方米。拥有农机总动力8847千瓦,耕作机械动力2620千瓦,大中型拖拉机47台,配套农具170架,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