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二场工业、副业和矿产业,统称工副业。从1953年以来的近50年时间,红星二场工副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职工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走过了迂回曲折的发展道路,如今工副业成为农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1953年3月,四十七团成立被服厂、鞋厂、磨面房、铁木工组。
50年代初期,农场主要从事粮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全团战士生活需要。
1958年“大跃进”时期,农场组建副业队。开始支起一口大锅用甜菜熬糖,经过十几次失败,熬出二三公斤黄沙糖向八一建军节献礼。后来在一栋旧房子里成立了熬糖、磨面、榨油、补鞋等几个作坊。磨面是马拉石磨,榨油使用木质榨油机。
1959年,红星二场开始采挖土碱和芒硝,发展化工业。到1963年,累计开挖53万多立方米的芒硝和土碱。接着又兴办原料加工业项目,土碱提纯、云母加工、石灰石烧制、制革等。1970年,哈管处将头堡硝地、雅尔矿、石灰厂划归红星二场(二一四团)经营。红星二场投资5.2万元建起硫化碱厂(九连),当年6月投产,生产硫化碱241.4吨,盈利5.6万元。红星二场芒硝、土碱资源丰富,硫化碱生产在原来的基础上于1971年建成日产4.5吨硫化碱反射炉一座。1981年又建成硫化碱大炉一座。
1975年6月,红星二场在头堡建成一座水泥厂。
70年代,红星二场工副业生产项目有:硫化碱、芒硝、石灰、水泥、食盐、面粉、榨油、酿酒、做醋、副食品、铁木工等。
1981年3月,农场投资45万元兴建啤酒花烘干楼,两年后由于产品滞销而停产(后转产脱水菜)。
1982年,兵团哈管局恢复,红星二场为兵团哈管局下属单位,并成立工交科。当时农场的工交商建各行业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大大增强了工业企业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尤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场工副业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4月,年产50吨的“红星大曲”白酒在兵团展销会被评为优质酒。
1984年5月,成立脱水菜厂,9月份开工生产,以洋葱等作原料,切片烘干脱水后出口外销。通过几年的引进、联营、扩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时成为西北最大的脱水菜厂。最高年产量曾经达到1000多吨,经营利润上百万元。
1985年,农场采取国家信贷,农场筹资,以资代劳等方式,集资108.9万元,利用联合与承包等形式,新建元明粉(无水硫酸钠)厂、纯碱厂、纸箱厂、酒厂等,扩建脱水厂和水泥厂。
1987年,红星二场通过自筹和集资,经营地毯编织。同时化工厂组建了分厂烧碱厂,开发纯碱和元明粉生产。地毯厂于1994年经营不利而停产。纯碱厂和元明粉厂也相继停产。
1989年3月,农场为了实现“工业产值上千万、利润一百万元”的奋斗目标,开展以厂为单位创高产、高利润的竞赛活动。1992年,脱水菜厂利润突破100万元。
1990年,红星二场第一轮场长承包经营结束时,工副业和乡镇企业取得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和化工生产为龙头,以建材、饲料生产为后备的工副业体系。全场工副业总产值达到1513万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53%。
1992~1993年,农场先后成立乡镇企业科和乡镇企业经销公司,对发展乡镇企业做出8条有关政策规定,以促进全场工副业发展。
随着吐哈油田基地在哈密建设,1992年农场投资14万元在六连附近兴建年产600万块红砖轮窑生产线。1993年投资35万元扩建年产1000万红砖生产线;投资80万元建成年产5000吨饲料加工厂,由于市场不佳,效益较差。
1992年,红星二场制定二、三产业发展目标与方针,即“八五”计划后三年到“九五”计划期间,也就是从1993~2000年,农场在巩固和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重点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到20世纪末,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6.39%,达到1938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20%,达到500万元。
1995~1997年,市场出现疲软。硫化碱成本提高,售价减低,销路不畅,效益较差,化工厂于1997年停产。此后,水泥厂和石灰生产也相继停产。
新东食品厂从1998年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价格降低,销路不景气。1999年,脱水菜不好销售走向低谷。2000~2001年,脱水菜产品大量积压,连续两年亏损。
粮棉加工厂紧紧依托农产品加工,至2001年一直平稳发展,成为农场支柱工业。2000~2001年由于棉花价格大幅下调,粮油副食市场竞争激烈,效益有所下降。
种子加工厂自1998年建成投产以后,效益较好,是红星二场的另一支柱工业企业。
红星二场历年主要工副业产品产量统计。
综观红星二场工副业发展历史,20世纪50~60年代是起步打基础时期,70~80年代是发展时期,改革开放20年是大发展时期。1998~2001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一部分中小企业倒闭,中国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部分产业包括农副产品受到冲击,市场竞争激烈。赖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场乡镇企业,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将经受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