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二场工副业门类,主要有化工、建材、脱水菜、粮棉油加工、饲料加工、种子加工、编织、供电等。
一 化工类
红星二场由于盐碱土地广阔,1958年冬天,副业队抽调40多人到西碱湖工地开采盐碱和芒硝,运往上海、沈阳、重庆、福州等地销售。至1963年,累计开采芒硝和土碱53万多立方米,成为农场工副业生产主要项目,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末。
1970年创建化工厂,生产硫化碱。开始以大锅熬碱起家,有职工25人。1971年建成日产4.5吨反射炉1座。1977年扩建化工厂,有职工200多人,其设备有单面四眼平面反射炉3座,成品锅12口、碱泵15台,产品销往内地十多个省区。
1988年硫化碱产值178.2万元,利润26万元;1989年产值210万元,利润56万元;1990年产值206万元,利润55万元。20多年来,硫化碱成品率年年提高,1990年达到98%,利润也呈逐年增长。1992年进行年产5000吨硫化碱厂技术改造扩建。1993年搬迁新厂房后,投产不顺,新设备故障较多,成本加大,市场不好销售。当年只生产549吨(年计划5000吨),亏损83.2万元,被迫停产。后来采取种种措施未能打开局面,1997年后处于停产状态,职工下岗后逐渐转为农业开发。
1968年经哈管处批准,红星二场在七角井原红星盐场辖区内开采湖盐。有盐池79口,盐台43座,湖盐年产可达1万吨,年产值40多万元,至1987年共生产湖盐16.8万吨。从1982年起,由于当时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受哈密地区盐化总厂挤压,4万吨湖盐堆积如山,无法销售。直到1987年报经自治区与兵团领导疏通,经自治区盐业公司协议收售,终于得以解决。但是已经无法继续生产,只好交出全部盐池,于1989年7月撤点。
1985年农场建设二化厂(元明粉厂、纯碱厂),到1990年,产品积压滞销而停产。
1990年化工工业总产值达206万元。
二 建材类
1952年,四十七团在修建红星二渠时,烧石灰、烧红砖,用陶土粉和石灰制造代水泥。1960年,工业大队下设一个石灰厂,有职工76人。1970年,哈管处决定将雅尔石灰厂及工作人员47人转交给红星二场(二一四团)管理。1987年,农场聘任朱正坤为石灰厂厂长,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石灰厂年产值10万元左右,效益较差,于1991年停产。
1976年,红星二场在头堡火车站附近建水泥厂。1977年8月投产,有职工30余人,主要生产325号水泥。1987年实行租赁承包经营。1994年实行对外承包。1995年因销售困难而停产。
红星二场砖厂由孙志平和王新发等人集资创办,于1992年5月经哈密工商局批准为集体企业。1993年转为农场国有企业,砖厂投资35万元建成年产1000万块红砖生产线,有一台450型打砖机与其配套的42门轮窑一座。主要是招收季节工80人,农场派有管理人员。1997年由孙志平承包经营。从1998~2001年由丁效田租赁承包,此外,农场工程队生产建筑工程方面的多种预制件,有石灰板、水泥空心板、槽形板、U形板、水泥管等,满足农场工程的需要。
三 脱水菜生产
红星二场脱水菜厂始建于1984年,主要生产脱水菜系列产品。洋葱系列包括葱片、葱丝、葱粒、葱粉,还有甜椒粒、胡萝卜粒、葫芦片等。
这个工厂的前身是啤酒花加工厂,由于当时生产的啤酒花滞销,导致经营亏损而下马。后来,到内地市场考察,农场决定转产,利用原来加工啤酒花的一幢烘干楼及其附属设备生产脱水菜。主要原料是洋葱,农场可以大量种植。随着产品销路逐年拓宽,于1986年和1987年相继与福州外贸和天津外贸联营,1988年投资300多万元扩建了两个车间,年生产能力1000吨左右,厂区面积3000平方米,有固定职工180人,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生产旺季招收内地季节工1000人。产品主要出口销往国外。
脱水菜厂建立十多年间,生产一直红红火火,实行昼夜两班制,食堂24小时工作,全厂灯火彻夜通明。1987年获利59.79万元,占农场全部利润的61%。1988年,脱水菜厂三条生产线产量计1015.34吨,产值590.73万元,利润93.3万元。由于脱水菜厂生产形势连年较好,拉动了农业连队洋葱种植承包户的经济收入,洋葱每亩收入增长两倍多。
四 粮棉油加工业
红星二场粮油加工业初始于20世纪50年代,只能供应全场计划粮油。1953年,建立磨面房,开始用马拉石磨加工面粉。1958成立副业队,由马拉石磨改装成小钢磨,工效由日产面粉350公斤提高到1500多公斤。副业队用木质榨油机榨油日产50公斤左右。
1966年12月,副业队并入机耕队,1971年分离出来成立面粉厂,1972年面粉厂扩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1984年后又陆续更新一批老设备,厂区扩大达到25200平方米,面粉厂成为粮棉油综合加工企业,主要设有磨面、轧棉花、榨油三大车间。1988年投资21万元新建面粉车间,日加工能力20吨。同时,轧花车间更新设备,年加工能力可达1500吨皮棉。1990年面粉厂更名为粮棉加工厂。1992年,新装200型榨油机一台,可以年加工食用油300吨。
1997年以后,由于粮食加工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粮油加工产量大幅降低。再加之红星二场种植结构的调整(农场职工“购粮本”早已取消,转向购买外地粮油),粮食种植面积缩减。因此,面粉加工从过去年产1000多吨,降到最近几年年产量只有100~200吨。
2001年,粮棉加工厂在岗职工96人,其中业务管理人员11人。粮棉加工厂对棉花的加工能力逐年提高,从1990年加工皮棉486吨,至2001年加工皮棉3900吨,棉短绒产量从1989年的10吨到2001年的504吨,其粮棉生产情况。
五 饲料加工
1994年,红星二场建成饲料加工厂,厂房和机器设备分别投资40万元。设备是北京工业大学设计生产的成套机器,年产5000吨。加工生产猪饲料和鸡饲料。有职工20人,生产效益较差,其生产情况。
六 棉种加工
1998年10月,红星二场与哈管局种子公司联营,利用红星二场原化工厂的库房作厂房,化工厂化验室作棉种检验化验室,从新疆兵团石河子市华农种子机械厂购入加工设备,12月1日安装完毕,正式投入生产。1999年9月,国家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确定红星二场为国家“九五”第二批优质棉良种繁育基地,种子加工厂为该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2000年,红星二场独资经营种子加工厂,农场投资84万元将种子加工厂搬迁到粮棉加工厂内北侧,新建厂房447平方米;搬迁化验室,投资40万元增添新设备。
2001年,因厂房布局不合理,农场又投资171万元,在粮棉加工厂的西边重新建厂房657平方米,增添不少新的设施器具。
种子加工厂采用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进行生产,经技术检验,加工出的棉种质量高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残酸率<0.15%,破损率<5%,发芽率>80%,良种纯度>95%。
七 编织业
1987年,农场为解决待业青年就业,投资1万元成立地毯厂,隶属于脱水菜厂。派6人去外地学习技术,培训3个月回厂,当年建厂,当年生产见成效。
地毯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人工操作为主。建厂初期有职工24人,后来发展到40多人,厂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主要生产360道地毯,也能够生产500道和540道多品种的中高档产品,年生产能力500平方米,产品主要外销,地毯厂于1995年因经营不善而停产。
八 电力
1968年,哈密至红星二场高压线路架通,农场建立变电站,地址是现在的三支渠,变电容量580千伏·安。1978年,变电站搬到农场变电所以北50米的地方,在十二连以南位置,是一座简易农村变电站。变电容量增加到2800千伏·安,安装两台容量为1800千伏·安和1000千伏·安变压器。供电方式由原来二线一地改为三相三线高压输电线路。
随着农场的高速发展,原有的陈旧落后的电力设备已经不能承担安全可靠的正常用电。因此,在“九五”计划期间,即1996~2000年,逐步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新建。
1995年,投资165万元改建变电所。1998年,投资200万元扩建变电所,到1999年由2800千伏·安增加到3500千伏·安,增加容量700千伏·安,成为兵团先进变电所之一。
随着兵团农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红星二场于2000年圆满完成第一期电网改造。10千伏高压输电线有6条出线,输电变电线路长度133公里,配电变压器146台,变电控制为电脑监控自动化操作。2001年供电总收入519.67万元,职工平均收入7100元。
红星二场供电所在1994年以前划归水管所统一管理,隶属农场基建科领导。1995年水电分家,改称供电所。其1995~2001年电网线路统计,供电所承担全场供电管理、电力工程设计、安装、架线和维修,对全场电工统一管理、培训。
九 其他
红星二场从1958年到60年代末,工副业生产项目不少,但形不成规模效益。有制革(熟马皮、皮绳、皮条、皮袄)、酿酒(连队就有酒房)、造纸、熬糖、制奶粉、轧花、制肥皂、熬碱、弹棉花、补鞋、网套、莫合烟、烧石灰、制饼干、制豆腐、制粉条、开采云母等。到70年代后,能够坚持下来的项目,只有:制烧酒、挂面、酱油、醋和糕点。但随着商品经济竞争激烈,到2001年,隶属粮棉加工厂的糕点面包房、酱醋生产也基本上停止。
此外,1985~1986年有酒厂,两年总产值47万元,亏损8.7万元。1986~1987年创办纸箱厂,总产值9万元,亏损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