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二场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其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的部队。1937年8月25日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红军整编为八路军。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侦察连编入一一五师,陕北红二十八军编入一二〇师,他们取得平型关大捷后,赴华北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43年,为了挫败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和进攻,党中央决定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抽调由黄永胜、邓华率领的机动旅,于1944年4月开赴延安,执行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开展大生产的任务。1944年秋改编为教导第二旅,代号“红星部”。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1945年9月,教导一旅和二旅抽调部分部队开赴华北、东北。10月,留在延安的部队整编为教导旅,旅长兼政委罗元发。原教导二旅留下的部队(九团、三十团、骑兵团)编为教导旅二团,代号为“前进”,团长王季龙,政治委员关盛志。1947年3月,教导旅二团与教导旅独立团二营、三营各一部合编,仍称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二团。
1947年3月13日,7天7夜的延安保卫战打响。胡宗南以2个整编军的6个整编师,15个整编旅共计14万人向延安侵犯。延安的教导旅加上警卫七团,只有5000余兵力,弹药缺乏而且防御阵地很长,有100公里宽,设立了3道防线,教导旅一团、二团英勇抗击敌人,掩护中央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在兄弟部队和边区政府的支持协助下,完成了保卫延安的光荣任务。同年10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教导旅和新四旅合编为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罗元发,政治委员徐立清,教导旅旅长陈海涵、教导旅政委关盛志。11月,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后,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进攻作战。教导旅二团与兄弟团共同参加了瓦子街战役、洛川战役、西府战役、澄合战役、荔北战役。1948年12月,进行冬季整训。1949年1月为适应大兵团作战,便于统一指挥,全军从纵队到旅、团统一改变番号,教导旅改为十六师,二团改为四十七团,团长王季龙,政治委员王蔔。同年5月20日,十六师四十七团这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参加解放西安的战斗。6月11日击败胡(宗南)、马(步芳)反扑西安、咸阳,7月12日参加扶眉战役,和兄弟部队共歼敌43000人。8月21日,兰州决战开始,十六师四十七团担任主攻二梯队,血战皋兰山的营盘岭,26日兰州解放。部队在兰州作了短暂休整,迅速西进,翻过冰雪严寒的乌鞘岭,闯过风沙弥漫的大漠,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上徒步行军。1950年3月,穿过星星峡,抵达哈密。这支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部队奉命剿灭土匪,协助地方建立政权,维护社会安宁。1953年,执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就地转业。四十七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第五师十三团,担负“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