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解说
15070600000014

第14章 主客体相互作用决定行为(9)

显然,超我仅仅是自我的一部分,超我比自我要狭隘的多。另一方面,超我就其本质而言,绝不仅仅是外部世界强加于主体身上的道德外衣,而是有着深刻的与本我同根同源的神经生理基础的。因为,任何从外部内化来的东西,必须有内部的接收机制和同化基础,与本我激烈对抗的客观的东西是没有立足点的,是要被拒绝和排斥在外的。也就是说,主体是不会接收与其本能激烈冲撞的所谓的道德原则,更不会把其内化为对自我有着重要监督和约束作用的行为准则。换言之,本我并不是藏污纳垢黑窝点和垃圾站,它还包含着仁慈和善良的种子,能够产生正义和良知土壤,否则,善良与正义的人类个体和道德与理性的社会都是不可思议的。

总之,主体结构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我、自我、超我,仅仅是它的亚结构,或对它的某一部分所做的表征,而它们的具体内容则是主体内部具有不同性质的结构倾向。现实生活中,某一种具体的结构倾向要想获得表现和实现,从最根本上来说,必须符合现实环境的要求,但是,之前必须协调好主体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主体结构极其丰富的内涵,使得任何一个具体内容的兴奋和表现,往往都面临着与其他内容的相互冲突和斗争,每一选择和反应都不可能是万全和万能的,往往迎合了此,便违背了彼,使这方面伸展了,便会使那方面受到压抑,例如,顺应了本我,却违背了超我;顺应了超我,可能违背了现实。而且,在面对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时,本我的各成分之间,超我的各成分之间,乃至自我的各成分之间,都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而充当主体清醒意识和与现实接触的本体的自我,则应该努力调节好这些关系,尽量使主体的各内部成分之间、主体与现实之间保持协调的关系,使主体的各种倾向都获得满足和顺应。但是,由于倾向之间固有的关系,以及所面对的问题情境的要求,这种努力常常是行不通的,其结果往往要使某些倾向受抑和受伤,而得以表现和施展的往往是各种强势内容。

(三)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现代心理学最大和最重要的派别之一,其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其开创性的动物实验研究,为行为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但真正打起行为主义大旗的,则是后来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早期极端的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的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反应和腺体分泌,而这些又最终归结为相应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但华生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华生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可化为可控制的刺激-反应公式,心理学的研究就是要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的规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废弃意识从而使心理学丢掉主题的行为主义早已经被抛弃,但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借斯金纳的操作主义的创造性研究及其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指导力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在方法论上,行为主义心理学深受进化论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主张屏弃内省,而采用客观的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头脑只能看作是一个“黑箱”,人们只能观察进入“黑箱”的是什么和从“黑箱”里出来的是什么,至于“黑箱”内部的过程,则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测量的。不可测量的东西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因此,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只能是有机体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以及引起此行为的外部刺激,而刺激-反应就是解释行为的普遍公式。另外,行为主义还认为,心理学应该具有两种基本效用:预测和控制,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科学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所倡导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开创了科学地研究心理现象的正确途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改变有机体生存的外界条件,改变与其发生作用的客体,人为地施加相应的刺激和影响,然后考察有机体可观察到的反应和行为,借以推测其中的运行和反应机制,以及有机体的内部结构和属性。也就是说,通过可观察的外显的行为反应,间接地反映出主体结构的各种属性。

刺激-反应,是早期行为主义用以阐释行为规律的简要公式。其中“刺激”是客体对象、客观影响,相当于我们理论体系中的“客体”概念,“反应”是主体受到刺激的作用与影响后而产生的反应,相当于我们理论中“行为”的概念。至于说到“主体”的概念,在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也未明确地出现在刺激-反应公式中,但是,主体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已经暗含于作用的过程中,也就是说,虽然在公式中未见主体,但主体无时、无处不在,因为反应只能是主体的反应。难怪行为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不得不在S-R之间加上O,O即代表了主体的认知中介作用,也更集中地体现了主体结构的作用。

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达行为的规律,实际上已经潜藏着对主体结构是有规律的稳定系统的一种信念,正如具有稳定结构的化学物质在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反应对象面前会有相对固定的反应一样,人类主体是一种有着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性的生物结构,由刺激引起的反应,刺激与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有规律的,所以,刺激与反应之间才会形成某种特殊的对应关系,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是联结。而刺激与反应之间彼此的对应,以及由此而形成一个个特殊的联结,其实在泄露着主体结构的内部秘密,反映了主体结构的特征和特性,是主体结构的真正内涵,是主体现实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主体结构在行为主义眼中,就是一个复杂的联结系统,是无数具体联结的集合体。当然,行为主义不把注意的焦点放在行为的本体上,也不对行为本体的内部结构和内涵妄加猜测,而是注意有机体那些可观察、可测量的动态和表层的行为反应上,注意这些联结系统的现实表现上。

刺激-反应公式虽然简单,但是其内在的本质还是把刺激、主体和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主体的反应(行为)与刺激(客体)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刺激便没有反应,刺激的特征和属性规定、限定、决定了主体的反应性质和类型;另一方面,刺激所诱发或产生的反应还与主体的结构特征有关,是以主体结构为中介的,是通过主体结构的折射才产生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刺激-反应的公式、原理,本质上与主客体相互作用规律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表示方法,但这种表达方式有其固有的缺点和局限性,忽视或弱化了主体内部因素的作用,片面强调或夸大了刺激的作用、外部影响的作用,使得本来是主客体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成了客体、刺激的独角戏。

另一方面,刺激—反应公式还有一个重要缺陷,那就是它只适用于“应答性反应”,而不适用于“操作性反应”。所谓的“应答性”反应,是指由刺激引发的反应,是一种被动性反应,而由有机体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前者往往是一种不随意行为;后者大多是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动引出的反应在重要性上程度上比主动发出的反应要逊色得多。因为,在应答性行为中,有机体是被动得地对环境做出反应;而在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

传统的经典性条件作用只能用来解释机遇性的应答性行为的学习,即所谓的S类条件作用,而操作性条件作用模式则可用于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即所谓的R类条件作用。后者在人类的行为中占有更大的比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就是通过对操作性行为的研究,而开创了行为主义研究新局面的奠基性人物,它的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和传统的行为主义者一样,斯金纳回避有机体内部的东西,如认知、生理过程等,而把注意力放在环境事件与行为的关系上,他认为对可测量的经历和可测量的行为做机能分析可以得到全部信息。而操作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能够引起我们行为的环境事件上,这些事件既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也可以是当前出现的。斯金纳觉得虽然环境因素很重要的,但它的作用却还不为人所知晓,环境是在选择有机体的行为。

斯金纳注意到,人们通常都是以一种增加愉快、减少痛苦的方式来行事的。也就是说,如果一种行为反应带来了某种愉快的感受或结果,这种反应就会得到加强,反之,这一反应就会削弱。但是,愉快和痛苦都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这在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斯金纳体系中是没有地盘的。因此,在斯金纳体系中,则是从客观的角度考察和分析这一过程和机制:如果一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之后伴随着一种强化物,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会增加(反应得到加强)。也就是说,如果有机体由于某种反应的结果,作出这种反应越来越多,那就是说这种反应被强化过了;如果有机体由于某种反应的结果,作出这种反应越来越少,那就是说这种反应被惩罚过了。而且,强化物与实施强化的环境一起,都是一种刺激,我们可以以此来控制反应。在斯金纳看来,重要的刺激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而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若用公式来表示,那就是:S-R-S,其中,第一个S表示引起反应的前提性事件,后一个S表示与反应相关的结果性事件,而结果性事件比起前提性事件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总之,人的行为是与随后的强化作用直接相关的,得到强化的行为会得到加强,而受到惩罚的行为则会受到削弱。而作为强化物的刺激,从主观的角度来说,是能够给人带来愉快感受的东西,但在斯金纳这里,则是指那些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

鉴于斯金纳对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所做的操作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行为主义对人格的解释,对人的身心发生的原因和动力的解释。按照斯金纳的观点,人格完全由此人的条件作用的历史决定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换句话说,人的行为产生于先前的强化,曾经强化过什么,他的行为就是什么,个人的差别只是不同的强化史的结果。儿童的各种行为全都具有无限度的可能性。这就是说,行为可以根据进行中的条件作用直接形成。行为可以塑造,行为可以矫正,行为可以治疗。由于稳定的行为模式是通过控制强化条件得到的,所以,改变强化条件,就能改变行为模式,行为的获得和行为的表现,可以通过控制强化条件而导引到我们所需要的方向上来。因此,斯金纳的理论在实践中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比起传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更强调基于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相结合的行为的操作分析,突出了强化作用对行为的影响,但是与桑代克的效果律不同的是,强化不仅仅是用来解释刺激-反应联结的一条主要原理,如何安排强化才是核心所在,也就是说,突出了强化程序的安排和强化作用的具体应用。这样的话,斯金纳更突出了强化原理实际应用,是把强化原理更加的具体化和程序化了。

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来看,强化原理本质上反映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规律。根据主客体相互作用原理,只有既符合主体结构,又符合客体规定的行为才能发生,才能保持和保留,否则,将会被淘汰和废弃。得到强化的行为,从主观角度来说,说明一定符合人的心理倾向,否则就不会给人带来愉快的体验和奖赏性的利益。这是因为,不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动物,奖赏和惩罚实际上都是针对有机体的结构特征和属性来说的,哪些内容能够成为强化物,一定要根据有机体的结构特征来设定,一定要参考有机体特有的需要。能够成为强化物的东西,一定是迎合有机体的身心需要、能够给有机体带来快乐和满足的东西。相应的,得到强化的行为,也就得到了某种快乐和良性体验,而人类趋乐避苦的天性,自然会使该行为得到有效的加强。

而从客观角度来看,某种行为获得了强化,也表明它获得了客观的允许,说明它符合客观要求,否则,它将被客体禁止,甚至会受到惩罚。这是因为,一个旨在展开自我的行为,只有符合相关的客观规律和操作规则,只有客观上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和便利(允许了),才能够成功的实施并顺利的达到目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愿的进行。而成功地实施和顺利地达到目的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就是一种直接的强化,至于由此所带来的进一步的好处和利益,则是一种附加的奖赏和强化,是表达允许和强化的更功利的方式。可见,强化本身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的支持和允许。强化了的行为,一定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的行为,是被客观允许了的行为,而行为被允许了,也表明被强化了。现实中,人们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强化作用,来表达客观现实中的允许和禁止,进而用于行为的导向和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哪些行为被强化的事实,我们也可以间接获知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的有关信息。

总之,凡被客观允许的行为和操作将会被强化,将会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而被客观禁止的行为和操作,被惩罚过的行为,将具有越来越少的出现概率。另一方面,符合主体结构的动作和行为才会发生、才会被保留,才有更多的出现概率,而违背个体倾向的动作和行为将会被废弃和淘汰,将表现出越来越少的出现概率。只有既符合主体结构,又符合客体规定的行为才会发生,才会形成——这便是斯金纳的强化原理的内在本质。

纵览人类的行为,人们行为的产生和获得,都不是偶然的、无原因的,都是在特定的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机制而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