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解说
15070600000084

第84章 行为的控制系统(1)

人的任何行为都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发生在主客体之间,同样也发生在主体内部的各成分之间,主客体各种变量的综合作用决定了行为的实际内容和实际的运行状况。行为运行的各种参数都可以从主客体两个方面获得完整的说明和解释。然而,众所周知,主体结构是极其复杂的,外部的环境、刺激和诱因更是异常的复杂纷乱,所有这些,都使得主体内部经常处于混乱无序的不确定状态,也因此注定了主体的意识流和行为流不可能是一条清晰、顺畅、明朗的线条。我们很难把握某一时刻会出现怎样的状态,也很难预测下一时刻又会冒出怎样的兴奋内容,也正因为如此,人的心理也就成为世界上最复杂多变、最隐秘难测的事物之一。

但是,另一方面,在纷乱无序、变幻不定的基本底色下,通过某种因素的参与和某种力量的干预,人的心理活动毕竟在各种干扰、争斗、冲突的伴奏下,在不断的内容转换中,仍然勉强、顽强地维持着一种相对有意义的流动状态,许多情况下,人的意识和思维又显得那样严谨和缜密,既有工作效能又富于创造力。那么,人的心理究竟是怎样运行的?遵循怎样的兴奋和变化规律?主体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使得一个行为发生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向着特定的目标运行呢?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个概念——控制有关。也就是说,人要想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完成其所承担的工作和任务,展示和表现其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都离不开对行为的控制。否则,如果完全地放任开来,一味地由着人的自然波动和自然兴奋,听凭客体对人的控制和摆布,那么,人将会一事无成。因此,能够对自我行为实现一定程度的调节控制,是主体结构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完成任何有意义的活动的基本保障,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本章中,我们主要谈的是人的心理控制,或者从控制的角度、以控制的观点来分析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运作机理和运行规律。

一、心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及运行规律

(一)心理活动的一般特点

谈到人的心理,人们是既熟悉又陌生,由于它是存在发生于自我身心的事件,尽管普通人难以对它形成明晰完备的科学认识,但每个人所具有的天赋的自我感知能力,已使我们对它的特性有着许多经验性的认识和体验。例如,中国的成语中就有所谓的心乱如麻,心如止水,心潮澎湃,心猿意马等等,这些词语本身就是在表达“心”所具有的种种特性,表达了人们对心理的隐秘性、飘忽不定性、难以驾驭性等心理特性的理解与把握。

的确,人的心理活动是异常复杂多变和难以把握的,如果深入到我们的内部心理,将会看到一幅变动不居、难以描述、甚至嘈杂混乱的动态图画,这其中有言语,有图像,有声音,有内心感受,有对过去事件的片段回忆,有正在思考的某个问题,有对自身某方面体征现状的觉察,也有来自外部的某种知觉,还有许多朦朦胧胧、片片断断、似是而非的边缘状态和模糊感觉等等。总之,主体身心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一系列的事件(内心产生,外界映射),其中有一部分会传入我们的意识中心,而成为我们心理的内容和意识活动的对象。随着各种身心事件的不断发生以及进入意识中心内容的不断转换,这些不同形式与内容的信息便在我们的心理纷纷攘攘、川流不息、往复交替,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也便由此形成和产生。同时,在清醒的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不会有空白,不会有断流,它不是被这种内容所占据,就是被那种内容所占据;不是心理内涵的生发,就是外部信息的进入;不是表现为某种活动,就是处于某种状态。难怪一些人把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称为“意识流”,意思是说,人的意识和心理就像河流一样连绵不断、奔流不息,这一比喻非常生动地反映了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特性。既然人的心理有如奔腾不息的河流一样连绵不绝,总被这样那样的内容充斥和占据着,那么,要认识人的心理,就需要我们认识和把握这种意识流、行为流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组成意识流、行为流的内容都是什么,它们都是怎样兴奋的,彼此之间是怎样连接和转化的,遵循怎样的运行规律等等。

我们知道,人的任何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人的任何行为,不论是外显的还是内隐的,不论是自我生发还是外部激发,都是主体结构某种成分的兴奋造成的,人的心理内容尽管花样繁多,但都离不开主客体相应内容在心理的兴奋。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哪些内容正兴奋着、占据着此时的心理空间,心理便被该内容决定、控制着,行为便显现相应的内容,而这些片段内容的连接和连缀就形成了我们现实中的各种各样的意识与行为活动,藉此我们便可以通过分析和列数主体结构的众多内存以及客观事物的无数样例和具体形态,来获知我们心理的内容都是什么。但是,众所周知,主体所储藏的信息是极其丰富的,而客体所包容的内容也是异常繁杂的,在某一时刻,主体往往受着多种刺激因素的共同作用,外部世界各种自然的和社会性的刺激和要求,各种光亮、色彩、音响的诱惑,主体内部的欲望需要以及各种各样的随机兴奋都会跃跃欲试,主体中枢意识因此会面临许许多多试图兴奋内容的冲击和干扰,从而使主体每时每刻都处于刺激的洪流和斗争的漩涡中。也就是说,在心理运行的每一时刻,纷繁多样的主客体内容中有许多都相对具备兴奋的条件,它们都想兴奋和显现,都试图争夺进入意识的通道,都想进入意识活动的中心。然而,主体意识的反映能力是有限的,中枢系统所能容纳的信息是有限的,主体的资源和能量也是有限的,所有这些特点,都使得冲突与竞争成为心理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某一内容在兴奋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阻力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各种内容的交替变化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因此注定了在同一时刻,在众多的可兴奋内容中,只有部分内容能够闯入意识的中心,只有部分内容能够被清晰地意识和反映,相应的,同一时间内,主体只能进行有限的工作,完成有限的任务,其他内容只能在时间上被推后或从根本上被拒之门外。那么,在这些可兴奋的内容当中,哪些内容能够通过竞争而优先占据并控制主体,从而进入意识中心呢?

(二)进入意识空间的条件

首先,凡是能够进入我们意识中心的内容,不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从总的方面来说,一定是具备了充足的主客观条件,是主客体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自然产物。正如认知理论家西蒙所说的那样,心理结构是一个产生式系统,只要条件具备,便会自然产生某种特定的反应。其次,这些兴奋并控制主体的事物虽然内容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定具备了某种特定的强度,否则,它便不可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从而占据并控制意识的中心,进而被我们意识到。因此,心理内容的兴奋遵循强度律,只有最强的内容才能优先进入中枢意识,进而获得显现的机会,这就是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现实当中,任何一个内容的心理强度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有它自身的升降起伏,当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时,便从众多的准兴奋内容中突显出来,而当其处于相对弱势状态时就有可能被其他内容所取代,如此往复交替。所以,任何一个兴奋的内容总要让位于新的强势内容,心理活动就是由这些不断变化的强势内容所组成,而意识与行为的流转变化,实际上就是各种具有一定强度的结构倾向相继占据意识、分别发挥作用所致。那么,该怎样理解心理内容的强度及其对心理实际运行状况的影响呢?

关于心理内容的强度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和界定,一是从宏观的、静态的方面来考虑,另一方面是从具体的、动态的角度来考虑。从宏观和静态的角度来说,主体结构中的各种内容,是具有不同的身份、角色和功能作用的,有些内容注定比另一些内容对主体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在特定的冲突情境和生存竞争中,这些重要的、高价值的内容与其他内容相比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它们也自然更容易占据意识、控制主体,使主体更多地表现出该内容所决定的行为。这便是由人的价值体系所决定的心理内容的一般强度。例如,有些内容非常迎合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热衷、爱好和感兴趣的东西,因而这些内容就比其他内容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竞争力,更容易吸引主体的注意,也就更容易进入并把持意识的空间。再如,有些内容事关主体的前途和命运,如高考,因而会引起主体极大的关注和精力投入,相应的,与高考有关的各种内容和活动都更容易闯进和占据主体的意识中心,而成为主体心理生活的主要内容。所有这些,从宏观角度来说,都是对主体具有较高强度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起其他内容具有更高的出现概率,会更容易更频繁地光顾和把持我们的意识。

而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主体每时每刻都处于不同的主客观环境中,其身心状态及其环境的各影响因素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由此便使得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一些内容必处于相对高的强度,另一些内容则处于相对低的强度,其中,哪一内容强度高,那一内容便能脱颖而出。这种强度的衡量,一方面要参考主体在一般的静态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强度状况,另一方面更要在其动态变化中看其当下所具有的即时强度,而这种即时强度与主体所面临的问题情境有关,与主体眼下的身心状态有关,也与心理的各具体内容的相互引导、相互作用有关。任何内容都可以表现为即时的高强度,从而突破意识的阈限而进入到意识的层面上,而绝不仅仅限于那些静态状况下的强势内容。

至于说到在某一特定的时候,哪一内容能够具有即时的高强度,或者说某一特定的内容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处于即时的高强度,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当然,这些处于高强度进而突显于意识中的内容,尤其是各种微观的具体内容,本身是极不稳定的,它们很快就会让位于新的强势内容,而这些“新”的强势内容,很快又会被后续的强势内容挤出意识的空间,如此连绵不断。人的心理活动也在这种往复交替的流转变化中不断地更新着内容,纷乱而有序地向前推进。

那么,现实中,究竟哪些内容表现出了高的心理强度,这些高强度的内容是怎样相互依托、相互连接地进入到意识的空间,进而决定我们心理活动的内容及其走向?

我们暂且以人在相对的自然状态下(而非工作状态、趋向某一明确目标的状态),人的自然流动的内隐意识是怎样一种情形和状态来进行分析。假使我们现在静下心来,尽量控制自己的思绪什么都不去想,也尽量避免新的外界刺激的干扰,然后仔细审视自己现在的意识活动状况,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很难真正处于清静无为的空白状态,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意念和信息都会纷至沓来,变幻不定。这些进入意识空间的内容,从时间上来看,更多的是与新近发生的事件有关的一系列意念,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曾经作用于我们心理的内容的强度就会逐渐削弱,它们也就更不易进入意识空间,因此,除非新的触动,遥远的经验总要比新近的内容更少地光顾我们的意识;从内容本身来看,那些我们关心、在意和造成了强烈影响的事件总要更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结构里,更容易地进入到我们的意识中。当然,由于主体结构及其客观影响的复杂多样,这些对主体造成强烈刺激和影响的事件的类型是五花八门的,它们或是人生的某种重要机遇,或是生命旅程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诸如高考,中大奖,结婚,亲人亡故等,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生的各种给你刺激、引起你关注的事件,如和某人吵架,他人一句由衷的赞美,听到的一件非常有趣的消息,令你很难堪、很丢面子的事,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特征突出并具有相对强度的,都比那些无关紧要、浮皮潦草的内容更容易进入并占据我们的意识,从而不断地袭扰我们,构成我们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当然,能够闯入我们意识空间的决不仅限于以回忆再现为主的消极的往事追忆,也绝不仅仅是过去经验的残迹和余波,更多的则是现阶段、甚至此时的想法、意愿、牵挂以及对未来的揣测、希冀和担忧。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任何时段的心理活动都是前一阶段心理活动的延续,前期的心理经验是因为影响和改变了现实的主体结构才间接影响到现在的心理活动,而现实的主体结构状态才是决定此时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前期的活动只有对主体现在的心理产生深刻影响时,才能对现实的心理活动构成实际的影响。总之,凡是能够进入我们现实意识区域的,无论是自身主动的兴奋,还是因外界力量的牵动而激活,无论是偶然的机缘,还是必然的因素,一定都是我们无限丰富的主体结构库中兴奋活跃到足以突破意识阈限的内容,是此时处于最高强度的内容。当然,导致这些内容兴奋并使其领先于其他内容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欲望需求的蠢蠢欲动,有观念之间的固定连接,有某种意念和诱因引起的偶然联想,有过去活动的继续延续,有宏观目标下的具体动作,也有核心内容的震颤所引起的相关扩散和连锁反应,等等。另一方面,这些兴奋着并进入意识空间的心理内容,其种类和形式也是极其多样的,例如,针对某一特定的事件而言,可能是对该事件的再现或表征,可能是对该事件的感受和评价,也可能是对该事件结果的猜测和反思,以及由其而引起的种种情绪反应,所有这些,尽管形式各异,但都属于同一范畴,是同一范畴内容的整体兴奋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