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解说
15070600000092

第92章 行为的控制系统(9)

(二)控制的本质是动作程序的自我联结和自我显现控制,由于其总是站在意识与行为活动的身外充当指挥与调度的角色,因而常常被人们当成独立于动作模式之外的一种机制或力量。其实,主体的各单元结构和动作模式自身就有一种自我发动和调节机制,当某部分内容兴奋并占据主体时,它就按照其自身的程序展开工作,或张或弛,或起或伏,或转换内容,或变换速度和强度等等。当运行过程中有偏差时,会激活预存的正确模式,在综合比较和对照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输出以符合规范。换言之,某种心理动作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静止的、图片式的动作图式,而是以某种节奏、速度、强度等参数状态运行的动作流,它会按照其自身的规定和设计,结合活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主客观状况,自然地调节行为运行的各种参数和变量。这种调节就是融入技术动作本身的所谓的理智和意志成分,是心理动作自身对自身的保护和纠正。因此,经过客体雕琢和自我训练的主体程序自身就有自调功能,控制是活动程序中自带的,是与整个活动融为一体的,是为了程序与动作的顺利完成,而不得不采取的动作程序对自身的规导和提示,是动作的自记忆,是程序的自我联结!这种自记忆使得我们的动作链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功能的固着性,会在运行时自动地抑制与预存结构发生冲突的不和谐的其他内容的兴奋,于是,动作链自身就带有监控、调节和纠错功能,这样就能保障程序和动作的顺利运行而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因此,所谓的控制只是主体动作的解析成分,是复合活动的某一侧面、某一机制的特征描述,控制是和整个动作、活动分不开的,而控制中的调节性意念也只是整个程序中某一侧面、某一角度的表征,是程序自身的自我调节。研究控制的模式和结构时,实际上表征的常常是整个活动的结构,只是由于任何活动的进行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控制的成分,都离不开控制,控制才被单独提出来。从更本质上来说,一活动之所以是该活动,正是经过活动对自身的控制和限定而产生的,活动就是经过控制、经过规定的心理内容。动作模式自身带有控制、导向功能,不需要额外的所谓控制。

正是由于任何控制都是与一定的具体活动相联系的,控制性意念都是带有某种具体内涵和内容的,因此,我们就不可能预先学会一种应付一切的控制操作和控制程序,而必须通过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际的具体活动才能实现对相应活动的操控。对a活动的各种控制操作,原则上只适用于a活动,不能按部就班地去指挥控制b活动,不存在万能的适用于各种活动的控制程序。换言之,动作怎样做,如何操作,如何控制,这是动作本身规定的,不是额外的什么力量。具体的动作模式是依靠自身的操作程序、依靠动作程序的连续性来控制意识和行为的流向,控制各内容之间的连接转换。不存在独立的、超越具体加工和操作动作之上的指挥系统,也不存在万能的、知晓一切的理智和评价系统,某一操作动作的学习训练过程就必然加上了分析、评估、比较、调节等所谓的指挥和控制的学习,把这两者分开是不可思议的。动作和对动作的控制是某一动作学习和技能训练不可分开的整体。

总之,一项心理活动之所以能够按照设定的规程顺利运行而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源于结构对自身的强制规定,是有机体功能固着性的表现,是程序自控制之故。一组动作程序兴奋了、展开了,它必然要依循自身的模式和规定运行,原则上不会产生其他兴奋,即便偏离了,高强度的动作结构和自我联结仍然会使行为自动回到原有的路径上来。因此,控制是主体结构各种具体操作动作的自带功能,而不是一个外来的强加的东西。动作就是经过控制的动作!所以,动作的实施过程中就不可能离开控制。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本质上是不同的心理内容和行为程序对主体的占据和控制。因此,行为之所以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顺利地进行,许多情况下,与其说是主体对行为施加引导和控制的结果,不如说是某种指向特定目标的行为程序和动作模式控制了主体所致,而活动中各个阶段的调控指令,可以看成是整个操作程序的一个缩影,是整个程序进入意识空间的前奏。这一点,无论是开始时的整体指令,还是过程中的局部指令都是如此。

控制,是主体为了保证行为程序的顺利展开和顺畅运行而施加的主观引导和干预,而这一操作的具体过程,就是通过一些关节点上的提示和指令为形式、以一定的意志努力和精力贯注为特征的控制性意念的特殊影响,来维持和保障某种意识流或行为程序对主体的占据和控制。但是,从某种意义或者从某一层面上来看,控制性意念的产生其实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意念的激活,而是整个程序的兴奋,只不过这个意念是整个程序的浓缩、先导和引子,只是由于空间的限制和程序性知识的特点,因而只能逐渐展开,先出现一部分,一个头绪,实际上它里面往往已包含了十分成熟或尚在酝酿、正在探索的具体的细节内容,只不过尚待展开,后续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正是这些具体内涵的展开。控制性意念本身就是某种操作动作的表征,是一种浓缩性的动作链,是一种概括化的程序。那么,该怎样看待我们对控制本质的这种形式的解析呢?

我们知道,主体中枢的加工和反映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主体所进行的活动或认知的客体对象,往往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一般都会超过主体瞬时的加工和反映能力。所以,要完整地表征并反映活动的内容和对象的属性,只能一步一步地系列展开。例如,从我们对一棵树的知觉把握来看,我们其实是想一下子把握该树的全貌的,而且也确实看清了这棵树的一些宏观的易感特征或关键特征,如整个树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冠的大小,枝叶的繁茂程度等,但是,这棵树的全部信息,决不仅限于此,要知道树干的颜色、上面的纹理和疤痕,以及各枝条的具体形状、走向等众多更具体的细节,以主体即时的感知能力是无法一下子完全把握的,只能通过不断地变换和转移注意的焦点和中心,进行更细微的观察和审视。因此,不能说我们见到一棵树后所形成的生动的树的影像,便把握了树的全部特征,瞬间所把握的,瞬间展现于意识中的,只能是由主体瞬间有限的知觉加工能力所决定和限定的有关树的部分信息,是以这些轮廓和概貌等关键信息来代替和表征树的全体,而对树的全部认知则依赖于后续进一步的观察而逐步填充。可见,知觉场瞬间所反映出的内容,虽说只是一个概貌和局部的映象,但其实质则是整体信息的代表,剩下的信息,则需要在时间序列中细细展开。而从思维等问题解决的过程来看,当我们面对某个问题情境时,不论我们是当下的直觉构想,还是经过苦心思辨后的顿悟;不论是针对整个问题的宏观构想,还是指向某一具体步骤的方案;不论我们的观点是已经成熟的果子,还是仍在探索中的猜测,一般来说,这些针对问题所产生的思想构想都是以某种整体轮廓或引子的方式来表征,其间可能伴随着清晰的言语,可能只是表现为一种意象,随后,才是更具体的内容展现,上来涌现出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开头或片段,而是整个构想的代表和轮廓,只是由于构想的复杂以及意识场的空间局限,这个构想只能逐步进入意识空间。

可见,由于意识场空间的限制和主体加工能力的限制,主体所进行的各种加工操作,往往都是先产生大致的轮廓、概貌和方向性的引子,然后才是细节内容的展开和具体内容的填充。无论多么复杂的东西,它们对意识的占据,都要一步一步来,当然,随着大致轮廓的进入,随后跟进的可能是成熟的设想,也可能仍然是片段的草图,可能是正确的思想定型,也可能仍然是需要放弃或改进的尝试性建构。

具体到我们所谈的控制,其实也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的。这是因为,控制的本质是正确的程序或动作程式对意识的占据和控制,但是,由于主体中枢意识的空间限制,尽管兴奋的常常是整个的程序,但整个动作程序不可能一下子便涌现在意识中,无法瞬间实现对意识的占据和控制,只能在时间序列中逐步展开。所以,无论主体所从事的活动或施加的操作内容有多复杂,结构多庞大,也得有一部分内容先进入意识空间,开头出现了,概貌露头了,由于程序固有的联结以及动作图式的内在关系,其他部分就会依次而出。而这一充当动作程序先锋而进入意识的内容,应该是能够代表整个动作图式而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内容,如整个动作程序的概括化、简约性的操作表征,动作模式的开头部分,动作内容的祈使性或意动性表征等等,都是可以以概貌或局部形象代替整个动作图式的代码和引子,进而成为形形色色的指挥与控制性意念。而它们所起的作用便是形形色色的引导和控制功能。因此,引发性意念、起始性意念,仅仅是某种内容或图式占据、控制主体的最初形式,概括性、简约性的意念先占据,随后再展开具体细节,这便是控制的具体过程。换言之,控制性意念的显现是整个程序进入意识的前奏,控制性意念只是整个行为程序的先兆性展示。

总之,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控制的参与下进行的,而这些活动一般表现为以控制性意念为先导的某种特殊的意识流动,其典型特征是在各个关节点上的控制性指令和提示性意念。但是,控制的实质其实不是主体去控制行为的发生、规导行为的运行,而是某种特定的内容和动作程序对主体中枢意识的占据和控制,而控制性指令只不过是整个程序的先导形式!

综上所述,控制是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来审视的,相应的,控制过程的本质和心理机制也就有着不同的思考和解释。我们对控制的研究,是基于三种取向:第一种,把控制当成一种操作指令和操作动作对主体的掌控和对后续行为的引导,这是目前人们最常规的理解,但是,这种操作指令对行为的指挥和引导在我们这里并不是特殊的,无论从它的内容、来源以及产生和兴奋的原理来说,与各种活动中的具体操作动作具有完全一样的特点和功能,体现了主体结构倾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尤其凸显了先表现的内容、在意识中心正兴奋的内容对后续行为、对主体身心状态的强烈影响。第二种,把控制作为动作程式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活动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动作模式的自我联结和记忆,是活动本身的自控制和自我调节,而控制只是在关节点和重要关头的一种自我唤醒和提示。第三种,控制还可以看作是有意义的操作动作和程序对意识中心的占据,不是动作的一部分控制或引导另一部分,而是整个动作的整体浮现并完成对意识空间的占据,之所以把控制单独提出来,只是因为它是整个动作的先导或代码,而动作本身是徐徐展开的。

在这些控制的模式和解释中,第一种是把控制的过程分成两个部分,把控制性指令看成动作的外源部分,这是对控制最常见的一种看法和解释。第二种是把控制与动作结构合为一体,控制已经溶解在动作结构中了,控制是动作程序的组成部分,活动中的控制性操作就是动作本身的自我调节。而第三种,则是比较极端的看法,是把控制和行动看成完全的一体化的,控制本身就是一个动作程序,控制就是整个动作程序的兴奋和对意识空间的占据,进而实现对主体的控制。其中,第一种说法适应的范围比较宽泛,可以说明任何宏观或微观的行为控制问题;第二种说法则比较适宜说明熟悉或熟练的动作模式中的控制问题;第三种说法则是对控制性指令及其发挥作用的本质的一种全新的解读,比较适宜说明熟悉的和局部性的控制问题。三种说法具有不同的理论视角,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本质上都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主体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是不同内容之间或同一内容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引发了特定的行为,也调节控制着行为的顺利运行。而且,三种取向都淡化控制的特殊性,把控制当成一种普通的心理机能,而不是超越于其他心理机能之上的特殊的指挥控制。

(三)控制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我们对控制的研究,是把控制当成一个普通的心理机能,而不是一个居高临下可任意施为的万能的指挥系统,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控制的随意性及其效能上得到论证。首先,各种控制性意念不是随意产生的,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掌控的,它和普通心理内容的兴奋一样,都是有条件的。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下,只有特定的内容能够进入到意识空间,其中就包括各种意愿性和指令性内容。也就是说,控制性意念和指令不是可以随意施加和随时唤醒的,是需要特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它们都来源于长时记忆或主体结构的功能库,而不是一个在中枢意识范畴内可随取随调的东西。有些东西之所以显得可以随意取用、任意调配,只是因为它们被经常地和频繁地使用,而处于心理结构的表层,与中枢意识保持着最密切、最通畅的联系渠道,因而,容易激活也容易唤醒,太容易了就似乎可以随意调控了,其实,这些内容的兴奋同样是有条件的,是遵循强度律和相互诱导律的。另一方面,控制的效果,也不是随控制性意念而随意掌控的,要取决于更复杂的身心条件和背景,取决于主体其他的结构倾向与这种指令的关系。特定的条件和关系下,主体便“顺从”、便“听话”,反之,主体便拒绝、便对抗,便达不到控制的效果。绝不存在可以随意发号施令并让主体完全“言听计从”的指挥控制系统和“自由意志”。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