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封闭式的夏令营。
地点在市郊的一个山庄。
原定人数是100人,但报名火热,连着几天,电话声此起彼伏,前台忙不过来,我们也跟着去帮忙,从早到晚,电话没停过。还有很多人托了各种关系,要求给孩子报名。最终,确定的参加人数是120人,增加了20人。
招募到的中国老师有20人,外国老师有10人,这120名学生,被分成了10个小组,每一个小组12名学生,2名中国教师,1名外国教师。学生分组是随机的,年龄从10岁到16岁不等。
出发前,社领导出面在附近的一所中学借了个报告厅,举行了一场由家长和学生以及全体教师参加的开营式。
梁老首先发了言:“同学们、家长们,请大家安静一下!我姓梁,梁山好汉的梁(场下传来一阵笑声),我是《爱未来》杂志的总编,有人叫我老梁,也有人叫我梁老,怎么着,我都逃不过一个‘老’字!(场下又一阵笑声)我非常羡慕大家,羡慕什么呀?年轻呀!不管是你们,这些上午八九点钟,也许是六七点钟的太阳,还是你们的父母,中午十二点的太阳吧,(听众们又笑了)孩子们生机勃勃,父母们意气风发,大家都在努力,努力什么呀?孩子们努力学习,争取考高分,家长们努力挣钱,为孩子提供尽量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目标在哪里?在未来!为了未来更美好!为了谁的未来更美好?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未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梁老越说越激动,场下一片寂静。
我看到很多的家长都静静地认真地听着。
我也认真听着,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为自己是一个妈妈感到自豪,也为自己是一个妈妈感到责任重大。
夏令营的名字就叫“爱未来”,每一个小组也都在爱的名义下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爱家、爱学校、爱伙伴、爱自己、爱自然、爱时间、爱礼貌、爱学习、爱艺术、爱劳动。
假如有第11个小组,孩子们说,一定要叫“爱玩”!
我抽签抽到了“爱伙伴”,我们这个小组最小的孩子10岁,最大的15岁,5个女孩子,7个男孩子。和我搭档的是市实验中学的程敏老师,她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年轻女孩,已经教了两年书了,还没有男朋友。我们这个小组的外教是一个个子很高的美国小伙子,名字叫迈克,迈克两年前从耶鲁毕业,他不急着找工作,而是一边游历世界各地,一边教书谋生。
程敏和迈克年龄相仿,性格又都很外向开朗,和孩子们相处得非常融洽。这些小家伙也老拿他们两个开玩笑,他们说程敏是迈克的女朋友,迈克是程敏的男朋友。他们还想象着,他们会生下一个怎样的混血宝宝。
孩子们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
但是,迈克和程敏似乎并未有谈恋爱的迹象。迈克有一个相恋很多年的女友在美国,她还在斯坦福读硕士。迈克的打算是明年申请斯坦福的研究生。
孩子们忘了先前的乱点鸳鸯谱,兴致勃勃地问迈克看他女朋友的照片。迈克也一点不见外,取出了照片就给孩子们看。
“哇!这么胖!”
“没程老师好看!”
“太丑了。”
“迈克的女朋友这么难看!”
…………
好在,迈克还听不懂太多的中文,他向孩子们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讲他的女朋友有多么了不起,多么可爱,他有多么爱他,他们在一起有多么快乐!
“‘爱伙伴’的同学们,大家到我这边来!”我召唤着他们,让他们聚拢到我身边,“我们这个小组的名字是什么?”
“爱伙伴呀!”孩子们齐声回答。
“‘爱伙伴’是什么意思呀?”我接着问。
“就是要对自己的伙伴好,他不高兴了,我们要去陪在他的身边,安慰他。他取得成功,有高兴的事情了,我们要替他感到高兴。”有一个孩子回答,其他人点头。
“你们喜欢迈克吗?”
“喜欢!”
“他是我们的伙伴吗?”
“是!”
“他找到了一个女孩子,他们在一起很快乐,很幸福,我们应该怎样做?”
“为他感到快乐!祝福他们!给他加油!”
这一段小插曲拉开了今天“爱伙伴”小组演练活动的序幕。
学生们被带到葡萄园,他们今天的任务是和葡萄园的工人一起采摘葡萄,4个人搭档,工作从下午1点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要求:保护葡萄园,维护葡萄园的整洁。工作结束时,老师们对学生的工作效率、配合默契度进行考核。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工作了,在具体的活动中,他们出现了分歧,甚至是矛盾,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有人累了,想要休息;后面的人叫前面的人慢点,他跟不上了;左边的人嘲笑右边的人,他们停下工作,开始吵架了;有人想要指挥其他人,被搭档们孤立起来;有人一不小心弄断一根葡萄藤,被其他人指责;有人哭了,有人骂人,有人气愤得涨红了脸,有人偷偷地笑着,有人沉默不语……也会有学生想起他们是“爱伙伴”小组的成员,他们正在学习如何“爱伙伴”,于是,他提醒其他的人;学生们相互提醒,老师也在一旁鼓励他们。渐渐地他们换了一种工作的方式,他们开始关心起身边的小伙伴,有人问身边比自己小的伙伴:“你累了吗?休息一下吧。”被落下的孩子会对伙伴们说:“对不起!”……学生们的脸上多了宽容和笑容,他们相互鼓励着,彼此支持着。
下午5点,工作结束了,学生们已经累得不行了,但他们感到非常快乐。
一个学生说:“赵老师,我想哭!我没有想到爱伙伴的感觉是那么好。以前,我总希望别人爱我,让着我,我不知道其实我也应该爱他们,关心他们。现在我懂了,明白了,我觉得好开心!”
…………
我从一位“爱家”小组的老师那里听说了一个故事,那天他们小组吃中饭的时候,每个人手里都得到了一只苹果,老师先让学生们来描述自己手里的苹果,有人说:“苹果大大的,圆圆的。”有人说:“苹果甜甜的。”有人说:“每天一个苹果,可以使我们远离医生。”……
老师又问:“这么好的苹果,让谁吃,滋味最好?”
学生们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在我家,都是我妈妈把苹果削好了,放到我面前,让我先吃的。”
“我爸爸妈妈总是逼我吃苹果,可我不想吃。”
“我奶奶都是把最好的那只苹果给我吃。”
…………
可是,学生们手里的苹果只有一个,这个苹果该让谁吃味道最好呢?
“我想给我妈妈吃,因为,在家里,她是最辛苦的!”
“我想削好了皮,切成薄薄的一片片,给我奶奶吃,她牙不好。”
…………
“老师,我明白了,这个苹果给我妈妈吃,我觉得滋味最好,比我自己吃滋味好!”
“老师,我也明白了,这个苹果给我奶奶吃,她会很开心,我会更开心,那滋味好得不得了!”
…………
葡萄园、西瓜地、养鸡场、稻田,有时候只是餐桌上、床前,关于“爱”的夏令营充满了浓浓的温情。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且表现得也很好。孩子们懂不懂爱,会不会表达爱,关键是我们是否提供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在生活中让他们去感悟这些道理。
要让他们做好,前提是先得让他们知道,知道的最好途径是在生活中引领他们去“悟道”。
我也感动得不知所以然了。
理想妈妈语录:爱的意义
爱从家里出发,播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爱的地方就会像家一样温暖。
可是,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孩子只会爱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丰盛的饭桌旁,妈妈夹的第一筷子是给孩子的,她对孩子说:“这菜有营养,多吃点!”
爸爸夹的第一筷子也是给孩子的,他对孩子说:“多吃点!”
如果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在旁边,他们也一定是把孩子最爱吃的那道菜摆在了孩子的面前,说:“这是孩子爱吃的!”
如果还有客人在,妈妈可能一边给孩子夹菜,一边对客人说:“吃啊吃啊,不要客气!”
如果很多人在一起聚餐,妈妈们也许怕孩子够不着,于是,替孩子夹许多菜放到他们的面前。
时间一久,孩子会认为大家都应该让着他,把好的东西留给他。
慢慢地,孩子长大了,离开了家庭,来到人群中,他总认为别人应该对他好,当他发现,别人并没有对他好,他便开始生气,好像别人真的做错了。这个孩子可能怎么也交不到朋友,因为他不懂得什么是爱!
日常家庭中的细节其实都是教育的机会,引导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孩子们都能够做好。还是拿吃饭作为例子,这第一筷子夹给谁可有学问了!如果有长辈在,一定要夹给长辈,如果有客人在,一定要夹给客人,如果有好吃的,也一定要先让长辈和客人。还可以让孩子给长辈和客人盛饭,舀汤。
爱的意义很广泛,但最重要的是,替旁人着想,照顾旁人的感受。会爱人的孩子更快乐,也更容易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