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中国经济
150993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工商企业

本章在企业分类的基础上对中国工商企业的发展现状、基本特征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考察。首先,从企业的整体结构出发,考察不同产权类型企业、不同规模等级企业的分布和比重,初步把握中国企业的总体结构。然后,分别从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出发,考察不同领域和范围内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与比较这些企业的产业分布和产权特征。

第一节 中国工商企业发展概况

工商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由于工业企业无论是在企业数量还是在从业人员上都占中国工商企业的绝大部分,因此我们主要分析工业企业的情况。

一、当前中国工商企业总体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工商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企业生产迈上新台阶。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271835家,比1999年的162033家增加了109802家,增长速度为67.77%。2005年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6895.96万人,比1999年的5805.05万人,增加了1090.91万人,增长速度仅为18.79%。这表明我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是上升的。

(2)建筑业企业逐步增长。2005年全国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为58750万家,相比于1995年的24133家,10年间增加了34617家,增长了143%。2005年平均从业人员2699.9万人,相比于1995年的1497.9万人,10年间增加了1202.0万人,增长了80.24%。建筑业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优化劳动组合,采取减员增效、控制建筑队伍规模等措施,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的改善。

(3)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改善。2005年,中国拥有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47698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19366家,分别比2001年的25543家和4132家增加了22155家和15234家,增长率分别为87%和369%。2005年,中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及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的从业人员分别达到5194.66万人和2873.53万人。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分布、变化和发展

在中国企业的转轨和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所有制结构和等级结构的变化。以下从国有、集体、外资和私营个体企业这些不同产权类型企业的分布及其变化入手,分析中国企业的发展变化趋势。

(1)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经历了大幅下降的过程。从企业数量及其比重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从1998年的64737家下降为2002年的41125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从1998年的39.2%下降为2002年的22.6%,下降了约一半。同时,集体企业的数量及其比重也大幅度下降。企业数量从1998年的47745家下降为2002年的27477家,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28.9%下降为2002年的15.2%,约为原来的一半。从职工人数及其比重来看,国有企业职工在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也在下降,从1998年的57.2%下降为2002年的43.9%,下降了约13个百分点。集体企业职工的比重同样也在下降,从1998年的16.9%下降为2002年的10.6%。

(2)非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其中私营企业发展最快。外商投资企业在这一阶段发展较为迅速,企业单位数增加了8024家,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16.0%上升到2002年的19.0%,上升了大约3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最快。1998年企业单位数所占比重仅为15.9%,2002年所占比重已经达到43.2%,上升了约27个百分点。1999年私营企业单位数为14601家,所占比重为9.0%;2002年私营企业单位数为49176家,年平均增长率为50.3%,占全国工业企业比重达到27.1%。

三、不同所有者企业在各行业中的分布和发展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发现,除了垄断性行业外,中国国有企业正在大幅度从许多行业中退出。具体表现在:(1)在垄断性行业如木材采运、烟草加工、石油开采、电力、煤气、自来水等6个行业中,国有企业占有70%以上的份额,依然具有绝对优势地位。从国外来看,法国的国有企业在电力、钢铁、冶金等行业也占有绝对的控制力。1995年法国工业企业中,电力、钢铁、冶金、基础化学的国有控制力分别为90%、80%、62%和48%,但玻璃工业和制药工业的国有控制力仅为35%和22%。(2)中国在垄断竞争行业如煤炭采矿、有色金属采选、印刷、医药制造、交通运输等7个行业中,国有企业占有30%~50%的份额。这些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对非国有企业的进入有一定的政策限制和资金技术壁垒,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法国的国有经济在西方国家中是较发达的,1995年法国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国防工业中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的产值占全国GDP的15%,投资额占全国的21%,出口占16%,职工有2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18%。(3)中国在竞争性行业如食品、纺织、化纤、橡胶、机械等24个行业中,国有企业仅占有不足30%的份额,尤其是在服装、皮革、家具、文教用品、塑料制品等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中,仅占有不到10%的份额。与此相对应的是,非国有企业在这些竞争性行业发展迅速。据统计,三资企业在服装、皮革、电子通信、文教用品等行业中占有大约40%的份额。私营及股份制企业在食品加工、饮料、服装、皮革、石油加工、化学原料等23个行业中占有40%以上的份额,其中在纺织、木材加工、金属加工、金属制品、机械等6个行业中甚至占据了超过一半以上的份额。

四、不同规模等级企业的分布

大企业数量虽少,但是创造的总产值最多;小企业数量最多,吸纳的员工也最多。2002年,我国共有大型企业8752家,从业人员1905.55万人;中型企业14571家,从业人员804.64万人;小型企业158234家,从业人员2810.47万人。大企业的数量虽然还不到5%,但是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4.5%,创造产值比重达到44.4%;小企业数量最多,吸纳的员工占总人数的50%以上。

从1998年以来,我国大型企业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8%,2001年增长最为迅速,比2000年增加了7.6%。中型企业的数量从2001年才开始增加。小型企业的数量从2000年开始增加,且增长速度逐步加快,2002年的增速最快,比上年增长了6.7%。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体制演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这意味着必须加快发展速度。然而在原有计划管理的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各种难以克服的制度性约束。因此必须突破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一、原有国有企业的分布格局及其体制特征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1949年以后在接收原国民党政府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买办资本的基础上创建的【1】,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对民族资本进行了“公私合营”运动和“国有化”运动【2】,使国有经济扩展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在中国城镇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在1966—1976年“**********”期间,许多由街道、公社创办的合作性质的集体企业也加强了“地方国营”的经营特点,进一步强化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到了1978年,私有经济完全消失,这一年也是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时期,国有企业职工总数达到7451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8.4%,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8%(国家统计局,1984)。

传统体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是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的产物。其特征与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企业,企业的任何决策都必须体现国家的产业发展意图。国有企业的资金、原料、能源、生产、销售等都被纳入了政府主持的计划经济的轨道,盈利或亏损都由政府负担。企业领导干部由政府任命和调动,企业无经营决策权,仅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投资计划【3】。由于企业所需资金长期由政府拨给,因此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把“贷款”视为“无偿拨款”【4】。贷款使用不合理和浪费严重,造成企业巨额亏损、“负债经营”和“资不抵债”。(2)从企业内部经营的具体过程来看,企业的各个部分又分别接受政府不同机构的指令,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就是说,政府作为“所有者”的各项职能是由政府内部不同系统的行政机关分别行使,如计划委员会管投资,经济委员会管生产资料,组织人事部门管干部,劳动部门管工人,商业部门管产品销售,财务部门管收益等等【5】。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并容易造成决策失误。(3)国有企业存在着“企业办社会”的问题。企业承担着大量原本应当由社会性机构来承担的保险与福利职能,包括企业职工的全部保险(失业、养老、残疾工伤、医疗等)【6】和福利(住房、交通、价格补贴等)【7】。这些属于社会福利和保险职能的负担落在企业身上,大幅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国有企业职工都有“铁饭碗”,享受“铁工资”,企业的管理者坐着“铁交椅”。职工的工作调换、晋升、住房、学习机会都由企业领导决定,甚至职工结婚、离婚也需要企业领导批准。这种体制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十分僵硬,并且人浮于事,形成了大量冗员,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

从1978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4年)。20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是“企业留利制度”和“职工奖金制度”,也就是政府向企业“让利”,允许企业留下部分利润自行支配,向工作出色的职工发放奖金。在“让利”的同时“扩大企业自主权”,把原来由主管部门行使的一些权力下放给企业,给企业“松绑”,借此提高企业经营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然而,“放权”、“让利”后出现了企业力图少缴利润给政府的倾向,连续四年国有企业利润出现了负增长。为了强化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义务,1983年开始试行“利改税”和“拨改贷”。但是,这两项措施的后果并不令人满意。至1986年底,国有企业应上缴的利润连续拖欠22个月,企业拖欠银行贷款和利息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第二阶段:实行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3年)。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是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实现两权分离,试图以此促进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鉴于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巨大成功,全国各地国有企业陆续推行了企业“承包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特征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到1987年底,全国预算内企业的承包面已达78%,大中型企业达80%。但是,经营不力后承包人实际上无法做到“确保上缴”和“歉收自补”,只能不了了之,称为“包盈不包亏”。出现亏损后,或者拖欠银行贷款,或者调低承包基数,甚至政府给予补贴。1990年,国有企业中1/3亏损,1/3暗亏,只有1/3真正盈利(杨启先,1997)。

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阶段(1994年至今)。1992年5月,******发布《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同年7月,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条例》,并且在一些城市实行“优化资产结构”试点工作,许多亏损企业被兼并。这一阶段提出了“打破大锅饭”和“砸三铁”。1993年,政府决定把中小企业放开,实行承包、租赁、兼并、联合、拍卖等多种方式,或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这个思路被称为“抓大放小”。1995年国家选择100户不同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并开始组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希望凭借这些大型国家控股公司的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重建中国国有经济的主干企业。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现有体制

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三个层次构成。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第一层次。******和各省、市(地)地方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实行“分级所有、分级监管”。2003年4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监管范围为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企业)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是第二层次,包括: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投资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等。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含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为第三层次。

总的来说,所有企业的等级隶属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在原来由中央直属的具有垄断性资源的部门,例如邮政、电信、铁道、电力、石油和有色金属等,以及原来由国家经贸委直接控制的具有一定垄断性的大企业,如汽车、钢铁等,现在都由******国资委管理。例如在石油部门,主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中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两家大型企业。(2)到1998年底,除少数特大型企业以外,原来由经贸委下属各局如煤炭局、冶金局、轻工局、机械局等实行行业管理和控制的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现在大多都已下放到各省地级国资委管理。这个过程被称之为从“条条”到“块块”的转变。这种转变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了商品市场的供给,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块块”之间的竞争带来了市场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和重复建设问题。例如钢铁行业,1998年全国钢产量为11458万吨,全国共有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1000多家。其中,年产钢在50万吨以上的重点企业共46家,占全国钢材产量的91.8%。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产量都不高、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

四、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企业获得了日常生产经营的决策权、部分收益分配权和人事任免权等,但是,由于在一些根本性的产权体制上尚未有所突破和改造,还存在着种种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1.政府干预太多,人治大于法治。国有企业的发展由当权者作出个人决策,而不是根据一套市场公平竞争规则来决策,使得人治的力量大于法治的力量,从而为当权者提供了设置寻租的机会。在国有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为了能保住自己的位置,把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作为首要任务,而忽视企业的经营管理,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差,亏损越来越多。

2.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中央集权制的分权化使得原先的“条条”经济转化成为“块块”经济,这些行政性分割的“块块”与市场交易关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不利于企业的自主竞争。如汽车行业的竞争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向性。上海曾规定,凡外地车入沪要交8万元的牌照费。这个土政策使得湖北神龙公司的“富康”汽车1999年上半年在上海仅售出24辆。于是湖北在1999年10月规定,凡企业、事业单位买车,要买本地生产的“富康”汽车,若买外地车,需交7万元“特困企业解困资金”。政府在市场竞争中不能作为公平竞争的中立者的状况比比皆是,各种或明或暗的壁垒和税费导致企业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企业负债经营,经营风险加大。据统计,1995年底,中国29.1万户国有工商企业的资产总额为9.6万亿元,其中2/3是由负债(银行贷款)形成的(吴敬琏等,1998)。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率为65.8%,其中流动资金负债率高达96.7%。1996年资产负债率高于90%的国有企业约占总数的20%,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占总数的12%,“空壳企业”(资产损失与资金挂账之和大于所有者权益)的企业占15.6%(金碚,1997)。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约有高达12000亿元的不良资产。

4.经营状况普遍较差,亏损严重。国有经济占用着70%左右的社会经济资源,却长期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的资金占有率高,投资收益率较低。在资本使用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占了41%,是最多的,但在资本收益率上,国有企业较低,为4.9%,而乡镇集体企业最高,为18.49%。1995年,“明亏”企业占国有企业总数的45%,“暗亏”企业约占30%,共有职工2000万人,仅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总额就达到639.57亿元(吴敬琏等,1998)。1997年,国有企业亏损比例达到43%,亏损企业职工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50%(董辅礽,1997)。

5.企业违规经营,国有资产流失严重。2004年1月9日,财政部公布了对152户国有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23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82户利润不实28.72亿元,16户企业违规设置账外账。部分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通过违规拆借资金、资产置换等手段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损失等问题。

6.企业负担沉重,冗员过多。国有企业的富余职工据统计约有2400万人,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24%(高尚全,1997)。另有离退休人员1000万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人事制度下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冗员,难以从企业中淘汰出去,吞噬了企业的各种资源,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这是国有企业亏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7.技术设备严重老化,效率低下。许多企业设备由于购置较早,设备折旧率低,严重老化。据调查,国有企业技术设备中应淘汰的约占55%~60%(董辅礽,1997)。与此同时,由于各部门、各地区的重复建设,在3万多亿的国有资产存量中长期闲置的占1/3,其中电器和纺织工业有33%~50%的生产能力闲置(张建华,1998)。此外,国有大型企业的问题还表现在横向产业跨度过宽、纵向产业链过长、核心产业虚弱、公司层次过多、结构松散等方面。

第三节 乡镇集体企业

由于中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成分的来源比较复杂,政府对企业的划分标准有很多,其中主要参照所有制形式分类,即分为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

乡镇集体企业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作为农业的附属企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农村经济的有利支柱,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化解了城镇贫富分化带来的矛盾,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2001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2930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8%,出口交货额940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8.4%,利润总额690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6.5%,上缴国家税收220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0.1%。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及变化

中国乡镇企业是伴随着中国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改革而成长起来的,其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首次飞跃阶段:1978—1991年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原来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通过农业资金积累和社员劳动积累起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作为农业的附属企业出现的,身份仅局限于农业生产的补充,独立性比较差,一般实行“社办社有,队办队有”。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社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丰富的农村劳动力,社队企业开始打破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走向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相结合、家庭经营为主的双重经营模式。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出现了农民个人办企业,联合办企业,打破地区、所有制、隶属关系和不同行业的界限合资联营的企业,甚至各种“三来一补”企业。1984年农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明确将以上几种企业统统归入“乡镇企业”范畴,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给予积极引导和必要扶持,同时强调对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应一视同仁。

1989—1991年期间,受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政府对乡镇企业进行了全面整顿治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发展过程有挫折、反复,但是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决定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各地乡镇企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涌现出以“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为代表的一批自力更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的乡镇企业在乡镇政府的指导下,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中型企业为主、以工业为主、依托大中城市发展,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而浙江省温州地区乡镇企业则以个体、私营或联户等非集体经济为主、多元化发展,以专业化市场分工与专业化市场为导向,走的是一条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格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企业则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及国家优惠政策倾斜的优势,充分利用“三来一补”发展成为香港加工业的外迁地。

2.第二轮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5年

1992年年初,******在视察南方讲话中给予乡镇企业高度评价,他指出:“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乡镇企业从此摆脱“整顿治理”的歧视待遇,突破“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发展模式,在短短数年内飞速发展,实现了从产品、资金、技术、管理到市场占有率、企业规模、经营领域等一系列飞跃。这四年期间,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52.9%,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总产值、利润增长率达到高峰。

3.整合与提升阶段:1996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仅靠外延扩张的战略受到了挑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机制弱化、政策优势消失、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急需创新等问题出现,乡镇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新一轮的整合和改革势在必行。企业开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重视产品开发、人力培养、技术更新,经营规模转向大、中、小并举,同时调整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积极利用乡镇企业的集聚效应,实现“块状经济”发展。同时乡镇企业突破传统模式,实施资本经营战略,由一般的市场经营发展为规模化、国际化、资本化经营。

从“苏南模式”发展而来的“江阴板块”为我国区域经济的资本运作及其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江阴板块,顾名思义,是指江苏省江阴市的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江苏振新、兴澄股份、华西村、江苏阳光、南京中达这几个乡镇企业控股或持大股的上市公司。实际上,江阴板块式的企业并不仅仅局限在江阴,在苏南其他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类似由乡镇企业转而成的上市公司,例如江苏吴中、鼎球实业、综艺股份、永鼎光缆等,它们都代表着一批绩效优秀的乡镇企业。江阴板块代表了原来苏南模式的部分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化的雏形,它的崛起说明混合所有制、资本化运作、统一市场、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将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走向。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特征

总的来看,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征:

1.产权形式多样、运行机制灵活

1984年以前,乡镇集体企业是农村企业的唯一表现形式。1983年,中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其影响,乡镇企业内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承包责任制度。最初由内部管理人员承包企业,实行利润分成、利润包干、超额分成;后来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一包三改”模式,综合实行承包责任制、干部聘用制、工人合同制、工资浮动制。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的乡镇企业采取承包经营方式的企业占60%以上(张晓山,2001)。

1985年国家实行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同时为了解决乡镇企业的资金困难,允许乡镇企业接受多种形式的集资入股。在该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城市企业与乡村企业合股、个体企业之间合股,以及多方合股的股份合作企业,既承认股金个人所有、按股分红,又采取股金联合、共同劳动和共同经营。股份制为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了一股活力,企业逐步与政府分开,取得了干部任免、利润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经过股份制改革的乡镇企业具有可交易的产权机制,自主权大,经营灵活,存在着与当地政府讨价还价的空间,因而比国有企业效率高,更有竞争优势。

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在专业化协作与横向联合发展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支柱产品为纽带,改变主体企业“小而全”的自我配套形式,形成“大而精”的多层次配套网络系统,走企业集团发展路线。以集团内部分工代替市场分工,以一个合同代替一系列合同,利用规模经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发挥群体优势,提高集团内各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大大增强了乡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快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增强,乡镇企业同样需要采取国际化战略以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乡镇企业素质和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升员工技术素质和质量观念,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出口创汇额大幅度上升),外贸生产超前增长,出口商品档次不断提高。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增多,规模扩大。乡镇企业获得了部分自营进出口权。乡镇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厂。乡镇企业中合资合作企业增长快。

三、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乡镇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产权不清晰的现象,阻碍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大多数集体性的乡镇企业来说,在其创业初期,地方乡镇政府往往成为企业的名义所有者,而企业为了获得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也愿意戴上“红帽子”。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自身资金积累的增加,企业家所控制的企业价值不断升值,使得这些企业产生了重新界定企业产权结构的要求。企业与政府的产权关系成为双方争夺企业控制权的过程,如横店集团的徐文荣为了抵制乡镇政府的干预,“赶走”了好几任乡镇政府领导人(周其仁,1996)。在这个讨价还价的产权交易过程中,如果乡镇政府不愿意放弃对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对政府的初期投入或所作贡献补偿不足,就会导致作为名义所有者的政府与作为实际所有者的企业之间发生冲突和摩擦,影响企业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从而导致企业的失败。

2.乡镇企业依然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乡镇企业虽然摆脱了农业附属物的地位,但在融资信贷方面仍然无法享受和国企一样的待遇,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乡镇企业无法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措资金,仅仅依靠银行贷款。从企业自身来看:(1)部分企业缺乏资金约束,在资金使用管理上控制不严,导致盲目投资、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无法通过银行的资产评估。(2)部分企业缺乏诚信约束,出现拖债、讨债现象,极大地损害了乡镇企业的集体声誉,降低了乡镇企业的信用等级。(3)乡镇企业产权不清晰造成了抵押贷款的困难。正规渠道的融资困难导致部分乡镇企业走向民间融资,通过集中亲朋的资金、收集员工风险金、社会集资、民间借款等方式取得资金,不仅数量有限,更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风险。

3.乡镇企业还面临着技术创新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挑战。从历史来看,乡镇企业的原始积累主要来自农业,启动资金有限,企业大量使用廉价非熟练劳动力,忽视技术进步,而仅以产值速度为目标,大搞粗放经营,无序外延扩张。从行业选择看,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传统行业中,其产品处于标准化阶段,技术储备主要靠引进获得,缺乏产品创新和技术独立性。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成长背景,长期以来,乡镇企业大量使用的是“乡土人才”,不仅基层的车间工人,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甚至高层领导都来源于地方乡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际化的压力逐渐增强,“乡土人才”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迫切需要补充高层次人才,以实现从技术到管理再到经营理念的新一轮大换血。

第四节 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范畴,具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资产属私人所有;二是雇佣较多的工人和职员;三是以营利为目的。中国社会对私营企业的认识和接受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这在宪法对私营经济地位的界定演变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指出:“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企业,人民政府应该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植发展。”1988年通过的宪法第1修正案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性,该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并确认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的地位提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和政府态度的转变,中国的私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全国有私营企业202.85万户,比上一年增长15.14%,户均雇工11.79人,企业规模分布为:注册资本100万~500万元的企业26.72万户,500万~1000万元企业3.8万户,1000万元以上企业2.31万户,上亿元企业383户。总产值12316.99亿元,销售总额或营业总收入11484.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5亿元,分别增长14.69%,16.19%,7.42%。出口创汇企业1.64万户,创造外汇折合人民币913.47亿元。走过萌芽成长、加速发展、成熟壮大三个阶段,私营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私营经济中较为活跃的力量有: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私营企业,其特点是主要利用港澳台资金和海外侨资发展加工贸易;以温州地区为代表的私营企业,其特点是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基本按照市场经济自然演进过程发展壮大;以苏南地区为代表的私营企业,其特点是传统的乡镇企业进一步剥离政府资本,摆脱政府干预,走独立自主的经营道路;以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高科技私营经济,其特点是私人资本进入高科技行业,成为推动新兴行业发展的主干力量;还有经过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私营经济,典型代表有海尔、康佳、TCL等大型企业。

一、私营企业的主要形式和分布

私营有多种组织形式,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各种形式的分布也不尽相同。

1.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按照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分类,目前中国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三种。独资是指一人投资经营、企业财产归投资者一人所有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盈利性组织。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组成,股东以其所持有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1998年独资企业44.1734万户,增长13.99%,比重36.78%;合伙企业13.7661万户,增长5.35%,比重11.46%;有限责任公司62.1583万户,增长40.46%,比重51.76%。2001年独资企业51.72万户,增长3.8%,比重25.5%;合伙企业13.11万户,减少24.96%,比重6.48%;有限责任公司137.99万户,增长26.95%,比重68.02%。

2.私营企业的产业分布特点表现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一产业发展缓慢,所占比例仍然很低。1989年以来,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数及职工人数所占比例逐步增加,2001年企业数更是达到了60.33%,占绝对多数。第二产业的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退居次要地位。第一产业的私营企业数及职工人数所占比例虽然有所增加,但进展不大。

3.私营企业的地区分布特点表现为:东部地区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发展速度最快。从1989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私营企业发达地区,企业数及职工人数都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实施“大开发”战略,私营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数及职工人数逐步增加。中部地区私营经济则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

二、私营企业的产权特征

1.私营企业产权清晰,是独立的市场化竞争主体

私营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不受国家编制、国家经费的束缚,本着“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原则独立经营、决策,自产生之初就具有较明确的产权关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较为完善,企业在内部管理实行与效益挂钩的分配制度和择优录用的人事制度,在对外政策上具有较强的获取利润的动机和承担风险的意愿,这些特点使之能快速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积极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2.私营企业具有十分明显的家族制特征

中国社科院、全国工商联对我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中小私营企业的调查表明,有近80%是家族式或泛家族式企业。可以看出,在家族企业中,单个企业主往往占有企业的绝大部分收益权和控制权,承担着企业的主要风险。家族企业不仅在中国具有普遍性,全球绝大部分企业也是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中家族企业占1/3。美国80%的企业为家族所有,占美国雇员人数的65%。

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在原始积累过程中以家庭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创业主体,宗法关系、伦理关系、家庭关系笼罩企业产权。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除了取决于各自在企业权利网中的位置,还取决于其在家庭中的影响力。与其他组织形式相比,家族制企业具有资本筹措、管理效率、信息搜集、监督成本上的特殊优势。但是,家族制企业也具有其根本的劣势:虽然早已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但是其发展仍然受中国人“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摆脱不了地域性限制;虽然在原始积累时期具有融资优势,但在高速发展时期经常遭遇宗族分化带来的产权纠纷;虽然结合家庭伦理进行内部管理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但是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纵横拓展。

三、私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私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私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准入问题。当前,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仍然存在若干“禁区”,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一是有些行业仍被某些政府部门及其所属企业所垄断,私营企业往往不能进入或不能充分进入;二是有些早已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如金融业,至今没有真正对私营企业开放;三是有些行业由于体制性障碍导致私营企业不能公平参加竞争;四是行业进入的前置审批环节繁多,准入条件苛刻,而外资企业却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办事手续简化等所谓引资优惠政策。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在进入某些行业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2.融资问题。目前,各级金融机构对私营企业,尤其是对私营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现有的信用担保服务机构也远不能满足私营企业大的担保需求,私营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担保难的现象。于是,不少私营中小企业被迫把地下钱庄、拖欠贷款等非正式融资渠道、非正规融资手段作为补充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证券市场对私营企业的开放度较低,能通过证券市场直接募集资金的私营企业仍是少数。此外,私营企业也不能享受各级政府提供的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等财政优惠政策。由于中长期发展资金的匮乏,使私营企业难以做强做大。

3.维护合法权益问题。私营企业不仅不能像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那样享受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而且其合法权益也经常被侵犯。首先,乱收费现象严重。政府对私营企业经常开出各种名目的收费单据,收费部门和收费项目繁多,重复收费、搭车收费、超标准收费严重,罚款、摊派泛滥,大大加重了私营企业的负担。其次,财产制度不稳定。一直到2002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才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私营企业的财产权利才第一次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在这之前,私营企业主经常要为财产所有权担忧,导致企业非理性短期近视近利行为。

4.劳资关系问题。私营企业中劳资关系存在着不平等、不公正、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劳资关系不规范,员工利益得不到有关法律的保护;违反《劳动法》规定,随意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经常克扣和拖欠员工工资;劳动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在养老、失业、医疗等主要劳动保障方面,私营企业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劳资关系问题是埋藏在私营企业中的一根导火索,若不加以充分重视,一旦劳资矛盾激化,不仅影响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危及社会秩序的稳定。

5.制度与管理问题。经过几十年扩张,私营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种种困境,早期的经营方式、发展思路、人才储备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无法帮助企业再续辉煌。有些企业在不清楚市场行情,对自身估计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多元化、过度扩张,导致财力、精力分散,企业经营业绩下降;有些私营企业没有引入系统的制度进行内部管理,而过分依赖企业主的人格魅力、创业经历、权威、才干和业绩,不可避免地造成企业经营混乱、管理无序等问题,使其无法与正规管理的大企业相抗衡。

第五节 外商投资企业

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新趋势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国外(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在中国内地投资兴办的合资、合作以及独资企业。相比入世前后,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的投资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规模强劲增长,新一轮投资热出现。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比上年同期增长30.72%。来华投资设立企业的国家和地区现已超过180个,其中亚洲10国/地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合计为24626家,增幅为30.86%;美国为3363家,增幅为29.05%;欧盟为1486家,增幅为22.41%;部分******合计2691家,增速最快,达到了31.98%。截至2002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4196个。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在华设立了企业,而且外商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也多达400家。

2.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项目技术含量提高,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在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加工制造业中,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电子通信制造业、汽车行业、石化等产业成为外商投资重点,资金、技术密集型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大幅度增加。外商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等服务业的投资日益活跃。

3.投资地点集中化,东部依然是外商投资重点,西部投资进一步下降。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集中于以香港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及闽南地区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西部地区跨国公司极少。如IB M、英特尔、思科、索尼、理光等大公司纷纷将其生产基地转移至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面向全球进行生产和销售。2002年东部地区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占全国的比重为88.72%,中部地区为7.42%,西部地区为3.87%。截至2003年一季度,全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2820家,东、中、西部地区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353053家、49832家、29935家,所占比重分别为81.57%、11.51%、6.92%,。

4.投资方式日趋多元化。在传统方式中,外商独资大幅度增长。2002年全国新设立外商独资企业2.2万多家,占新批外企总数的65%。而新设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减缓。另外,过去进展缓慢的跨国并购初露头角。如法国通用水务公司收购上海浦东水厂和管网项目等。

5.投资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一是建立和加强了中国地区总部。如法国电力公司2002年5月宣布其亚太区总部正式落户北京;2002年7月西门子公司宣布将手机的亚太区总部从香港迁往上海。GE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目前,已有7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1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北京。二是建立和加强了在华运营中心,如投资中心、制造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售后服务中心、财务中心、结算中心等。三是实现管理体制一体化,把分散的企业形成企业集团,或者按照行业和地域进行重组。

二、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出口额、税收、银行结售汇顺差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大大提高我国的出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我国外汇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增加了我国的就业机会。

但外资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全民招商搞得轰轰烈烈的地方,问题更加严重。

1.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结构仍欠合理。首先是产业分布不均。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较少,且大多为房地产业,而金融、电信等服务领域的企业很少。其次是地区分布不平衡。长期以来,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甚至有所下降。

2.逃避税收,使国家和国内企业蒙受损失。一些外商投资企业非法转移经营利润,造成账面上大面积亏损,从而进行违法“避税”。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官员称,跨国公司每年“逃避”税收约在300亿元以上。北京地税稽查分局对北京涉外企业税收稽查的结果显示,被检查企业中80%以上存在着税收违法行为。另外,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还采取高价低报等方式,有意压低进口设备和材料价格,偷漏关税,造成国家关税外流。

3.中外合资与合作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力,中外合营时,外方往往利用中方缺乏经验、急于寻求外资的心理,压低中方合资实际股率,导致中方资产流失。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引进外资改造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

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开拓中国市场,纷纷来华投资设厂。面临着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良好机遇,我们需要积极营造有利于跨国公司投资的良好软硬环境,大力吸引和引导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同时加强规范化运作、规避伤害,充分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思考题

简述中国工商企业的结构特征。

你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张晓山.中国的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与现状.学习与探索,2001(1)

宗寒.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说明了什么.江汉论坛,1999(6)

关克政.对钢铁行业发展实施总量的思考.冶金管理,1999(10)

宗锦耀,陈剑光,袁若飞.21世纪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张厚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3)

注释:

【1】①

【2】1949年底,新政权没收的官僚资本的工业企业有2585家,拥有职工75万人(江瑞平等,1996:404)。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有12.3万多户,商业企业402万户(潘强恩等,1998:83)。

【3】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提出“中国不存在企业,或者几乎不存在企业”的说法。

【4】②

【5】③

【6】有些企业经营者说:“借贷款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要还。”这种管理体制被形象地称为“一个媳妇要侍候许多向她发号施令的婆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不但负担职工全部医疗费用,而且负担职工直系亲属医疗费的50%。自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推行医疗体制改革,职工开始负担少量医疗费。

【7】据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如包头钢铁公司)介绍,除了监狱和火葬场之外,企业承担着与企业职工有关的全部社会性事务,凡是一个城市所应当设置的机构,企业都设置了并承担全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