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水平
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载体、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建成“布局合理、体系完整、发展均衡、质量一流”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合理优化学校空间布局。按照集中优势师资、办学设施,办好重点学校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市区学校建设的进程,加快城乡学校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合理优化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集中优势资源办好中心城镇的教学设施。
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扩大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尝试推行包括3年幼儿教育在内的12年义务教育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拓宽教师选聘渠道,改革教师任用制度,逐步实行教师聘用合同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优化教师职务结构,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革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现代教育体系。
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围绕建立“以新市区为中心的教育新框架”,根据新市区人口增长变化,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建玉门镇寄宿制初中,扩建高级中学、石油中专,适时启动玉门市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建设工程,满足新市区群众子女的教育需求。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引导,实施花海民族中学和花海、柳湖、独山子以及四个团场的中心小学建设项目,完成花海区域“一镇三乡”和四个团场的布局调整目标。按需调整老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加大校舍维修改造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力度,解决学校办学规模小、效益低和运转难的矛盾,保证老市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五、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丰富居民生活
以适应新时期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文化体育生活需求为目标,以建设文化体育大市为抓手,继续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力打造繁荣、健康、活跃、有序的文化体育阵地,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积极发展特色文化,繁荣文化事业。推广文化传播,繁荣文化事业,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树立开发文化新品、精品的意识,加大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鼓励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推动各种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带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新建玉门市数字影剧院,重点推进以文化“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图书室、组文化活动室等为核心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内容充实、功能齐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引入和学习优秀外来文化,优先扶持和促进优秀民间艺术和地域特色文化的发展,提升文化底蕴。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政府和民间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质量,着力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全民体育运动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玉门市体育场(馆),构筑以玉门市体育场(馆)为龙头,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及学校体育设施为骨架和立足点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全民健身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具有玉门特色的全民健身组织服务体系,宣传、普及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群众体育普及程度,增强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提升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六、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进步
深入实施“科技强市”战略,以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加强科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程,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为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提供智力、技术支撑,实现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良种化,科技进步对工、农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69%。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培养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行业工程技术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巩固行业优势地位。加大财政科技引导力度,改善科技风险投资、担保、信贷机制,培育资本市场,健全科技资金保障体系,推动企业与社会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大力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科技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健全知识创新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发挥基层科协科普主力军作用,健全科普宣传、科普教育和科普服务有机结合的科普网络体系,为科技开发与创新打下群众基础。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重点做好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广泛应用农业节水技术,加强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培植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啤酒原料、棉花、果蔬、枸杞深加工等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建设,推进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酒泉市民营科技型企业25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个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七、强化公共安全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安全为重点,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公共场所应急体系及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普及防灾减灾救灾,深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项措施,加快完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提高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增强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和公众互救自救能力。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力度,强化地震监测能力建设,抓好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推进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设,稳步提高抗震应急能力。加强抗旱防汛减灾设施建设,全力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城乡防洪工程、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建立健全抗旱防汛预警体系,完善抗旱防汛减灾专项应急预案,不断增强抗旱防汛减灾能力。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制,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测监控,加强安全设施投入力度,搞好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煤矿等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抓好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保障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着力构建打、防、控、疏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创建“平安玉门”。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等的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信息预警、应急处置机制,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加强对公共利益的管理,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提高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注重社会公平,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切实维护贫困群众、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积极疏导、说服教育、合理安排、统筹兼顾,调整好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十一章 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障碍
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大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以区域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经济调节职能、强化市场监管职能、落实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坚持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健全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重大决策公示制度,促进民主科学决策。加强编制管理,合理划分事权,规范政府机构设置和权限配备,明晰政府部门的职能边界,消除部门职能交叉,积极推进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促进公务人员依法行权履责;切实开展行政问责制,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鼓励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单位全面公开办事制度、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工作公开化、透明化,依法接受人大、政协、公共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改进审批工作方式,加快建设简洁、高效、便民、公开的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绩效考评体系,制订考评方案和实施办法,建立考评奖惩机制,加强对行政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提高行政效能。
二、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民营经济
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一门受理,集中办理,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办事制度,创造企业满意的服务环境。严格控制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继续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营造最低经营成本环境。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逐年加大财政对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为新上项目提供政府收费项目减免、贷款贴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传统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小企业加快发展。深入贯彻******《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放宽对经营主体、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的限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实施“税收减负、收费减负、利息减负”等减轻投资负担的配套政策,降低民间投资的综合成本。推行“公开审批、公开交易、公开收费”的配套权益保障政策,规范民间投资的市场秩序。采取“资金先导、政策引导与信用引导相结合”的投资引导政策,引导民间投资合理流向。每两年专门举办一次以民营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中心的交流会和表彰会(免收会务费)。
三、加快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公共财政
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与监督。严格执行《甘肃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分离的新预算管理制衡机制。抓住石化和新能源两大基地建设的大好时机,努力扩大税源,实现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优化支出结构,扩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支出比重。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通过开征价格调节基金,进一步提高政府调控价格的能力,不断完善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平抑价格的调控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按项目建设进度下达投资资金计划,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
四、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消除金融约束
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创新融资方式,打通融资障碍,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约束。做好项目规划和储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政策性资金的支持,特别是要积极争取甘肃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加强与各商业银行上级行的沟通、协调,争取各商业银行扩大在我市的信贷审批额度和信贷投放力度,协助商业银行做好信贷投放规划,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定期召开银企见面会和银企项目对接洽谈会,做好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落实有效担保政策,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快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改革、规范和发展,培育平台在市场上独立融资的能力,充分发挥现有融资平台在支持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引导社会资金方面的作用。积极争取依托城投公司发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债券,尝试依托地方财政信用发行市政建设债券。加强与省、(酒泉)市两级投资开发公司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多种形式的融资合作机制。借助BOT、PPP、TOT、BT等新型项目融资方式,吸引国内外民间资金在管理权和所有权上全面介入城乡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营运,建立混合经营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围绕石油、新能源、矿冶建材、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发展,以政府资金为引导,联合民间资本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支持1~2家规模实力比较雄厚、市场前景比较广阔、技术优势比较明显的优质企业进行股权重组,积极推动其在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融资。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五、积极改革公共管理,统筹城乡发展
打破城乡规划分割格局,加快撤村建居步伐,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户籍人口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快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与户籍制度脱钩的步伐,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坚持城市设施建设与农村设施建设并重、生产设施建设与生活设施建设并重、产业设施建设与生态设施建设并重,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统筹机制,通盘谋划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做到布局统一规划、项目统筹安排、功能同步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联合共建、联网共享,加快城乡对接空间联系。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探索土地流转机制,规范流转行为。加快制定农村房屋登记管理和产权流转管理办法,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屋产权流转制度。建立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政策机制,进一步理顺市级政府与乡镇、街道的关系,加快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权限下放,形成城市工作、农村工作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管理格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六、着力健全用人机制,强化智力保障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发展环境建设,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保障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紧紧围绕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需要,整合玉门石油机械学校、省经贸委人才培训学校玉门分校等教育培训资源,研究探索两校合并或联合办学的可行方式;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育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和实训基地,着力培养一批为石化、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服务的实用技术人才,支持高新技术人才以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获得合法收益。在发展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真正懂经济、会管熟悉项目、踏实肯干、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加强引智工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引进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智力资源。采取“引进外来人才、盘活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策略,培养引进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初步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档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积极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注重乡土人才的培育。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培育和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
七、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促进经贸合作
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突破自我发展瓶颈。坚持境外资金与市外资金并举、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按照选商引资的原则,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外资来源多元化;完善扶持政策,培育重点企业,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外贸出口,壮大出口队伍。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以精细化工、优质建材、新能源、绿色食品为重点,培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出口产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开发利用国内其他地区和海外资源。加强劳务人员技能培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成果。加强与邻近地区的沟通、协作,逐步建立政府与民间双向互动的区域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打通区域合作渠道,实现与毗邻地区的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把玉门打造成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上的节点城市。
◎第十二章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规划落地
《玉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全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为促进规划的贯彻和执行,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体系,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确保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一、明确职能分工,加强组织落实
切实明确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认真编制好年度计划,落实好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综合运用规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信贷、投资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用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围绕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管理和服务,确保规划发展目标的实现。《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市政府将通过组织实施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以落实。市直各部门、乡镇要根据《规划纲要》,对所负责的领域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各专项规划作为全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和延伸,突出反映市委、市政府在这些领域的政策意图。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编制并实施好专项规划,确保发展目标、工作重点、重点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不断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
二、把握转型试点,争取政策优惠
围绕转型试点,抢抓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甘肃省对玉门的城市转型在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在项目上予以重点倾斜,在政策上予以特殊优惠。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牢牢把握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争取和落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符合行业市场准入的重大项目、国家重点支持的生态环保和社会发展项目。争取省级财政每年给予玉门一定比例的财力性转移支付配套资金。争取国家省市在财税、土地、项目、环保、社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争取省政府出台支持玉门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政策。争取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吸纳就业专项项目列入国家投资。
三、抓好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带动
突出项目建设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树立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观念。以石化和新能源两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选准投资方向,筛选凝炼一批具有吸引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吸进国内外客商来玉门投资,以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深化“招商选资”理念,优化引资结构,充分考虑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对财政的贡献率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注重提高引资项目中工业项目、高附加值服务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比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性。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高、经济效益好和成长性强的项目来玉门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整合存量资产,盘活闲置资源,抓好引资企业增资扩股。依托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吸引外来资金投向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带动存量,发展投资强度高、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
四、建立公告制度,强化监督检查
健全规划实施定期公告制度。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应予公开发布,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引导企业和群众自觉关心和参与规划的实施工作。市政府、有关部门、乡镇要将规划实施情况按年度向市人大报告,并向市政协通报,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检查;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告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广泛听取企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促进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建立规划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制,明确乡镇和部门责任,把其作为每一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发改委负责跟踪、分析《规划纲要》执行情况,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监督预警,定期向政府报告执行情况。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要将规划执行情况作为每一年度督查的重要内容,及时通报完成情况,提出督办建议,确保规划任务全面完成。
五、加强跟踪分析,适时调整修订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建立健全市场分析预警机制,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敏感问题和不确定因素的监控、分析和把握,增强政府的应变调控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特别要加强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商品和服务价格等宏观调控目标的监测预警。当宏观环境发生不可预见的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原因致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市政府要适时提出规划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做好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请有关专家及部门参与对规划执行期间(3年左右)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对策措施,上报市政府。经中期评估,若需要对《规划纲要》进行修订,由市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