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冥想的力量
15111100000019

第19章 冥想对象(8)

冥想伟大的吠陀圣言

灵性求道者可以选择其中一句圣句,也就是伟大的吠陀圣言,作为冥想的对象,每一句圣句(mahavakya)都是一个精炼的句子,阐述了奥义书教导的真正本质。圣句总共有四句:

Prajnanam Brahma:意识是梵。

Aham Brahmasmi:我是梵。

Ayam Atma Brahma:这个阿特曼是梵。Tat Tvam Asi:你是那。

Prajnanam Brahma:意识是梵

首句圣句是出现在属于《梨俱吠陀》的《爱列多雅奥义书》里。它指出了终极实在的真实本性:梵是所有形式的可见意识中的超意识。因此,它是光中之光。诗句如是说:

他是[限定的]梵,他是因陀罗,他是众生之主;他是所有的神;他是五大元素——地、风、空[以太]、水和光;他是所有的小生物和[与它们]混合在一起的其他生物;他是[活动与非活动]的根源——卵生、湿生、胎生和化生;他是马、牛、人和大象——不管是在世上呼吸,还是用腿走动,或者是在空中飞翔,或者是静止不动,所有一切皆受意识(Prajnanam)指引,由意识所支配。[宇宙的]基础是意识,意识即是梵。【120】

在诗句中,至上意识的意义如下:

梵,或无属性的纯精神——无染、平静、自足、非二元和超验性——当受到名和色限制的时候,便成为无所不知的主(自在天),宇宙显现的源头。所有被创造出来的生命都在那里享有它们的欢乐。作为一切生命的内在控制者,它称为大我(Antaryamin)。它与宇宙的智慧,可触知宇宙的种子相连,被称为金胎(Hiranyagarbha);它由宇宙的金卵所生,受到所有形体的限制,被称为Virat;它与火、语言等等相连,成为了提婆(devas,天神)。因此,梵与不同的形体相连的时候,是被冠以不同的名字和形象,从造物主梵天到昆虫不等。那唯一的存在,超越了所有的限制,被不同的思想家根据他们头脑所构想的,以不同的方式来给予描述。【121】

在《大林间奥义书》的加纳克国王与祭皮衣仙(Yajnavalkya)的对话中,祭皮衣仙指出梵是自明和永恒的。但是,由于要突显无上自我的光,世界会显得黑暗。太阳、月亮和恒星,以及银河——由于无上自我之光,所有一切都在闪烁。此外,这种光依然在人类存在的所有三种状态里不断地闪耀——清醒、做梦和深眠。

“祭皮衣仙,什么会充当人类的光?”

“国王陛下,是太阳的光,”祭皮衣仙说,“因为有了太阳的光,他休息、出外、工作和回家。”

“正是如此,祭皮衣仙。祭皮衣仙,太阳下山了,什么会充当人类的光?”

“月亮是人类的光,因为有了月亮的光,他休息、出外、工作和回家。”

“正是如此,祭皮衣仙。太阳和月亮都下山了,祭皮衣仙,什么会充当人类的光?”

“语言(声音)是他的光。有了语言作为他的光,他休息、出外、工作和回家。因此,陛下,一个人连自己的手也看不见的时候,只要有声音发出,还可以走到那里去。”

“正是如此,祭皮衣仙。太阳下山了,月亮下山了,火熄灭了,声音也停止了,什么会充当人类的光?”

“事实上,自我是他的光。有了自我做他的光,他休息、出外、工作和回家。”【122】

商羯罗进一步解释:

在清醒状态下,人是靠太阳、月亮等光的帮助来活动。没有了光,身体和感官无法发挥它们的作用。这种光在他的身体之外,是不同部分的组合。但是,当一个人处于做梦和睡眠中的时候,什么会充当他的光?没有了光,人无法看到梦的对象。一个人在梦中也见到了朋友,与他们在一起,去了不同的地方——一切都是某种光的帮助。此外,一个人从深眠中醒来,记起自己睡得很香,除此之外就一无所知;这表现了某些光也作用于深眠中。因此,加纳卡(Janaka)问:太阳、月亮等不再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入睡的时候,什么是他的光呢?祭皮衣仙回答说自我(阿特曼)是那种光,在所有活动中帮助他,不管他是清醒还是做梦,或者是体验着深眠状态。自我不同于身体和器官,它的光照亮了所有一切,就像太阳、月亮等外面的光一样;但是自我本身并不被其他任何的光所照亮。自我是在身体里,尽管是与身体和器官分离。外在的光,例如太阳、月亮和火等都被自我的光所照亮。自我,本身非物质,并不被眼睛和其他器官所感知。【123】

Aham Brahmasmi:我是梵

第二句圣句是表示对个体自我和梵为一体的直接认识。“我是梵”中的“我是”是指我内在深处的自我和梵,也就是宇宙的无上自我为一体。作为阿特曼的梵依然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最隐蔽处。作为阿特曼,梵是眼睛中的眼睛,耳朵中的耳朵,声音中的声音,思想中的思想。梵与阿特曼之间的不同之处只是名字,而不是本质。梵与阿特曼为一,而且还是相同的本体。自我知识——所有的自我控制和冥想的目的,是发现与认识这种同一性。

这句圣句出现在属于《夜柔吠陀》的《大林间奥义书》中,诗句如下:

这个[我]事实上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梵。只有在“我是梵”的时候,它才会认识自己。因此,它成为了一切。众神之中,无论谁有了这种觉悟,也会成为那[梵]。它等同于知微者(仙人),也等同于人。知微者涡摩提婆,认识到这[自我]即是那,明白到:“我是摩奴和太阳。”直到今天,无论谁用正确的方式知道自我即是“我是梵”,都会成为这[宇宙]。甚至众神也无法阻止他成为这,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自我。现在,如果一个人敬拜另一个神,想:“他是一个,我是另一个,”那么他并不知道。他对于众神来说,就像一头动物。正如很多动物侍奉神一样,每一个人也在侍奉神。即使一头动物病倒,也会[使他的主人]极度痛苦;更何况是如此多的动物[病倒];因此,这是神所不悦的,人应当认识到这一点。【124】

通过冥想“Aham Brahmasmi”,“我是梵”,探索者意识到阿特曼,他内在深处的自我,也是梵,所有一切的自我。作为梵知者,他也成为梵本身。探索者现在把自己视为与所有生命为一体。由于他成为了所有生命的真正自我,没有人可以对他表现出敌意,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会对自己的本性产生敌意。阿特曼是近中之近,亲密中的亲密。在《大林间奥义书》里面,祭皮衣仙指出,任何的人和事离我们都是如此亲近,并不是因为这人或事,而是因为这个阿特曼,所有生命和事物普遍的内在自我。【125】作为不朽的内在精神,自我是唯一的实在:它独一无二地存在。它是所有真实中的真实,所有存在中的存在。因此,自我比任何其他东西还要真实。“应当要把自我冥想为亲近者。把唯一的自我冥想为亲近者——他所拥有的亲近者不会凋谢。”【126】《潘查达悉》用数个陈述来解释祭皮衣仙的话:

一位妻子渴望跟她的丈夫在一起的时候,她会寻找她的丈夫。但是,如果丈夫受到饥饿、疾病等的影响,他便没有了跟妻子在一起的欲望。因此,妻子爱她的丈夫,并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她自己。丈夫和妻子相互的爱其实是满足他自己或者是她自己,并无其他。一个被父亲所吻的孩子会被父亲那粗硬的胡子刺痛而大哭起来。父亲继续吻孩子,并不是为了孩子的缘故,而是为了他自己。宝石和财富既没有喜欢,也没有不喜欢;但是一个人拥有了它们,就非常小心地保护它们,不是为了它们,而是为了他自己。(对他来说,他对财富的爱从来不会是为财富着想)……一个人想去天堂和梵天的世界,不是为了促进那些世界的幸福,而是为了他自己的欢乐。湿婆、毗湿奴和其他的神是为了清除崇拜者的罪而受到崇拜。这些崇拜并不是为了那些神,那些神本身无罪,而是为了崇拜者自己。【127】

圣句“Aham Brahmasmi”指出阿特曼,最内在的自我,不是别的,正是梵,宇宙的自我。因此,梵是我们真正的身份。So'ham,意思是“我是他”,是“我是谁(Koham)?”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除非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否则我们无法知道其他人。由于我们是通过我们意识的光谱来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对待不同事物的知识取决于我们个体的自我。

自我知识,或者是阿特曼的知识,不同于多元性的知识。后者是分析,试图通过把它们分解来认识事物,而前者是通过把破裂的碎片再次重新组合而获得知识。梵,作为阿特曼,是所有事物的观看者、认识者和享受者。它是内在意识永远存在的见证,在清醒、做梦和深眠三种状态背后,发出闪耀的光芒。

《曼都卡奥义书》把梵形容为图利亚,永恒不变,是我们存在的第四维度。梵是至尊神性。它没有特定的形象。正如一件东西在燃烧的时候呈现出火的形象一样,梵也呈现出它所显现之物的形象。不同的神圣传统和经典对这种至尊神性的不同名字和形象的描述,是人类心智企图为无名无象者加上名字和形象的无力尝试。《奥义书》这样说道:

作为永恒和至上之主,它代表的是所有不幸的终结。它在所有实体里面,是独一无二者。它被称为是图利亚(第四),光辉灿烂和遍布一切……阿特曼被想象成是生命之气和其他没完没了的形象。这是由于发光体(阿特曼本身)的摩耶(maya,无知),它因此(宛如)是被迷惑。只知道生命之气者称它(阿特曼)为生命之气;知道元素(bhutas)者称它为元素;知道基质(gunas,自然的限制)者称它为基质;知道宇宙法则或范畴(tattvas)者称它为宇宙法则或范畴。得知各部分(padas)者称它为各部分;携带对象的便是那对象;携带楼卡(lokas,存在的平面,界)的便是楼卡;携带提婆(闪光的生命,devas,天神)的便是提婆。懂得吠陀的称它为吠陀;熟悉献祭(yajna)的称它为献祭;那些熟知那享受者的人称它为那享受者;那些带有享受对象的称它为那享受对象。精微体的知晓者称它为精微体;粗糙体的知晓者称它为粗糙体。熟知一种位格的(有形象的)就称它为一个人;不相信任何形象的就称它为虚空。时间的知晓者称它为时间;空间(以太)的知晓者称它为空间。精通辩论的称它为辩论中的问题;世界的知晓者称它为世界。心智的知晓者称它为心智;菩提(buddhi,觉,觉性)的知晓者称它为菩提;心质(chitta)的知晓者称它为心质;法(dharma公义)与非法(adharma)的知晓者称它为法或非法。一些说实在是由二十五个范畴组成;其他的则说是二十六个;还有一些认为它是由三十一个范畴组成;最后,人们不愿想想谁会认为这些范畴是无限的。只知道如何取悦其他人者称它(实在)为那种取悦;认识到生命的四个阶段(asramas)的就称它为生命的四个阶段;语法学家称它为阳性、阴性和中性;其他的人把它称为Para和Apara(上梵和下梵)。知道创造的人称它为创造;知道消亡的人称它为消亡;存在的信仰者就称它为一种存在。真正地【128】

这种非二元的梵,感知为内在的阿特曼,是所有伦理和道德的基础。我们只能通过利益他人来利益我们自己。罪被认为是黑暗,因为它阻挡了这种阿特曼,我们普遍的自我之光,把我们从他者中分离。灵修并不创造或产生自我的知识;它们仅仅是通过净化我们的感官之门来使我们感知到那不断发光的自我。尽管我们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身体和心智也彼此不同,但是在这种阿特曼中,我们所有人都连成一体。

梵作为内在的居住者——阿特曼,接受我们的崇拜,倾听我们的祷告,成全我们的愿望。正如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所说:

没有书,没有经文,没有科学,曾经能够想象出那种自我的光辉。这种自我表现为人,是那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和将会永远存在的最光辉灿烂的唯一上帝。因此,我不是拜别的,而是拜我的自我。“我敬拜我的自我,”不二论者说,“我该向谁顶礼呢?我向我的自我顶礼。我该向谁寻求援助呢?宇宙的无限生命,谁可以帮助我?”不要做这些愚蠢的梦了。谁曾经帮助过任何人?没有。每当你看到一个弱者,一个二元论者,一个来自天上某处的哭泣和哀诉,都是因为他并不知道天堂也在他心中。他想要来自天上的帮助,帮助也来了。我们看到它来到;但它是从内心而来,可他却错误地认为它是从外面而来。这好比是一个病人躺在床上,不时会听到敲门声。他起来,打开门,发现没有人在那里。他回到床上,又再次听到敲门声。他起来打开门,又没有人在那里。最后他发现是他自己的心在跳,却想象成是敲门声。所以人在外面徒劳地找遍不同的神以后,走了一圈,又回到了他出发的起点——人的灵魂上;他发现那个找遍山脉和溪谷的上帝;那个在每条小溪、每座寺庙、每座教堂里所寻找的上帝;甚至是他想象成是坐在天上和统治世界的上帝;都是他的自我。我是他,他是我。我是神;而不是别的;这个小我(little I)从来就不存在。【129】

直接感知住在所有生命里的梵才是所有灵性寻求的目标。祷告与苦行,忏悔与自我控制,朝圣与施舍,都只是心意的净化。在净化了的心意这面镜子中,光明和遍布一切的梵会显现。只有通过这样一种启示,死亡会变成不朽,他心中的结也永远地解开,他也克服了悲伤与忧愁。正如商羯罗所说:

让人们引经据典和向众神献祭吧,让他们履行仪式和崇拜吧,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与阿特曼为一体,即使一百个梵天的寿命加起来[从人类的观点来看,几乎是没有终结的时间],也不会解脱。【130】

《白净识者奥义书》里说:

非二元和光辉灿烂的主就隐藏在所有生命里面。所有生命的最内在自我,遍布一切,是行动的推动者,住在一切里面。他是见证,是鼓舞,也是绝对,不受基质所束缚。在众多的非活动中,有一位非二元的统治者;他让一颗种子变得具有多样性。永恒的欢乐属于智者,感知到他就在他们里面——而不是别的。他是永恒中的永恒,意识中的意识,尽管是非二元的,却履行了众多的愿望。通过数论和瑜伽来认识他,光明之主,伟大的源头,便在所有束缚中得到解脱……在这个宇宙里面,只存在着天鹅[至高无上的自我]。他,跟火一样,住在水[身体或心]里面。只有认识他,一个人才可以越过死亡。没有其他的方法达到[至上的目标]。【131】

Ayam Atma Brahma:这个阿特曼是梵

“Ayam Atma Brahma”出现在属于《阿闼婆吠陀》的《曼都卡奥义书》中,指出那自明、遍布一切的梵如同所有生命的内在本性一样,是直接的体验。遍布一切的自我和内在的自我是一体的。

诗句是这样的:“事实上,所有一切皆是梵。这个阿特曼是梵。同样的阿特曼有四部分(Pada)。”【132】《大林间奥义书》上说心即是梵:

生主(创世神)是这——心(理智)。它(心)是梵。它是一切。Hridayam(心)由三个音节组成。一个音节是hri(意思是“来”,“聚集”);明白了这一点,会为他的子民[器官]和其他[对象]带来[恩赐]。一个音节是da(意思是“给”);明白了这一点,他的子民和其他对象会给予[它们的力量]。一个音节是yam(意思是“去”),明白了这一点,他会上天堂。【133】

因此,心是理智之宝座。在心里面,融入了所有的名字、形象和行为,心与众生为一体。心是我们感知到的所有事物的设计者。感觉器官和由它们所感知的对象,通过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力量的形式,为理智带来了贡献;理智又依次地把它们带到了内心深处的自我上。因此,一个明白了心是如此的人,也会获得力量。《唱赞奥义书》把心形容为梵的宝座:“唵,在这座梵城[身体]里面有一座住宅,是[心中]那朵小小的莲花;它里面的是一个小小的空间(akasha)。现在要寻找的,也是一个人要渴望明白的,是那小小的空间里究竟存在着什么。”【134】在这句诗句里面,心被比喻为梵城里的皇宫。它的形状像一朵莲花的花蕾。尽管梵遍布全身,但是它的存在却特别地在心里面感受得到,因此心又被看成是梵的一个最有力象征。《奥义书》说,由于名字和形象的显现,梵如同活生生的自我般地进入了心里。那些通过控制感官而认识到梵就在心中的上进者,不受对外界执著带来的束缚,也专长于冥想。《奥义书》继续说:

假如他们问他(老师):“现在,在这座梵城的居所里,那小小的莲花和莲花里的小小空间——要在里面寻找的,也是人要渴望明白的是什么呢?”那么他(老师)会说:“真正来说,只要这个大空间(akasa)在伸展,心里的小空间也在伸展。天和地,火和空气,太阳和月亮,闪电和星星,都包含在它里面;在这个世界里,凡是属于他的(也就是被赋予了形体的生物),凡是不属于他的,都包含在它里面(也就是内心的空间里面)。”假如他们(学生)问:“如果存在的一切——所有生命和所有欲望——都包含在这座梵城里面,那么当衰老降临于它的时候,或者是当它死亡的时候,还留下什么呢?”【135】

那么他(老师)会回答:“随着身体的衰老,那(也就是梵,被形容为内心的空间)并不衰老;随着身体的死去,那并不会死去。那梵(不是这身体)才是真正的梵城。它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愿望。它是[一切的]自我——不受罪的束缚,不受衰老和死亡的束缚,不受贪婪、饥饿与口渴的束缚;它的欲望变成了真实,它的想法也变成了真实。这个尘世上的人在跟随着,他们如同受到[一位领袖]的命令一样,依赖他们所想的对象,把它变成一个天国或一片领土[那些对自我无知的人也一样,依赖于其他对象以及它们行为好坏的体验结果]。【136】《蒙查羯奥义书》把心形容为无上自我的焦点:

光明的梵住在心的洞穴里,也知道它在那里活动。它是所有一切的伟大支持者,因为它集中了一切,移动的、呼吸的和闪烁的。弟子们,要知道那是你的自我——既是粗糙也是精微,至高无上,令人敬慕,超越了所有生物所能理解的。所有的世界及其居民都由那支柱——真正地说,那是坚不可摧的梵;那是呼吸、说话和心意;那是真理,那是不朽。那是唯一要穿透的[也就是,要用心意来认识的]。我的朋友,穿透它[也就是,把你的心意集中在梵上]。【137】

《羯陀奥义书》说:

原人,拇指般大小,住在身体里。他是过去和未来之主。认识了它,它就不再把自己隐藏起来。真正地说,这就是那……(此岸即彼岸)。有一座城,十一道门,是属于未受扭曲意识染污的未出生的阿特曼。冥想他,不会再有贪婪,会[从无明的束缚中]得到解脱,变得自在。真正地说,这就是那。【138】

十一道门的城是身体。十一道门是十一个孔: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一张嘴,肚脐,两个下身的器官(生殖器和****),还有头顶上的囟门。瑜伽士在死亡之际,他的生命之气会由头顶上的囟门而出。此外,《羯陀奥义书》还说:

要知道,阿特曼是战车的主人;身体是战车;菩提(分辨力)是车夫;心意是缰绳。他们说,感官是马;客观对象是道路。智者称阿特曼——与身体、感觉和心意为一体——是享受者……阿特曼,比渺小的还要渺小,比伟大的还要伟大。隐藏在所有生命的心里。不受欲望束缚的人会通过平静的感觉和心意来看到自我的威严形象,也变得不为贪婪所束缚。【139】

通过这句圣句,奥义书传达了住在内心的自我是遍布一切的宇宙自我,即梵的焦点这个思想。阿特曼和梵只是同一实体的两个不同名字。这种自我并不依赖于任何事物而存在。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它,它依然还会存在。探索者把他内在深处的自我冥想为梵。不间断冥想伴随着分辨智而来,摧毁了所有无明的真正根源。

Tat Tvam Asi:你是那

“Tat Tvam Asi”,出现在属于《娑摩吠陀》的《唱赞奥义书》里,是灵性教导的指引者。该《奥义书》在同一章节里重复出现这个圣句九遍,象征个体自我与宇宙自我最终为一体。这种一体是《奥义书》的最终教导。

这诗节,记载了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内容如下:

“现在,那本质——里面存在的一切都有其自我。那是真实者,那是自我。你是那,斯瓦塔克徒(Svataketu)。”

“尊敬的先生,请给我进一步的指引。”儿子说。

“我亲爱的,正是如此。”父亲回答。【140】

自我为一,且独一无二,单独地存在。名字和形象,彼此间各不相同,是作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而附加到自我上去的。多元性是果,而自我是它们的因。因和果本质上并无差别,因为因也单独地存在于果里面。只有通过了解因,果的本质才会被知晓。因此,通过了解自我,便可知道所有一切事物。正如一棵树的胚胎本质上仍然留在种子里;盐水里的盐仍然不被视觉或触觉感觉到一样,同样地,自我,万物的本质,尽管留在身体里,却仍然隐藏起来,不被察觉到。自我是我们真正的身份,它也会被知晓。唯有通过这种自我知识,所有的不幸与悲伤才会终结。由于对其真实本性的无知,赋予形体的灵魂在忍受着痛苦。一个人忘记了他的真实本性,会成为身体和心意的俘虏。他把自己看成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拥有特定的名字和形象。他认为自己是被生下来的,也会受制于死亡,正如愚昧与明智,欢乐与不幸等对立面一样。受到了对立状况的困扰,他大声叫道:“我完蛋了。”“我该如何活着呢?”“要到哪里去?”“谁会拯救我?”正如商羯罗回答:

愚昧的人会认为自己是这个身体,博学多闻的人会把自己认同为是身体与灵魂的混合,而拥有这种意识的圣人,由于分辨智的作用,会把永恒的阿特曼视为他的自我,并且会想:“我是梵。”【141】

圣句“你是那”,以无误的方式指出,无上自我(梵)与个体自我本质上为一体。唯有认识这个事实,才说得上是真正的解脱。也只有这样的解脱,才可以让无休止的生死循环终结。

在这句圣句里面,“那”和“你”两个词有双层意思——直接和间接。例如,我们说到“烧红的铁球”这个对象的时候,直接意思是指球本身,充满了火,还烧得通红;但是,间接意思是指球里的火在燃烧,而不是球本身。“你”这个词直接地传达了个体灵魂的思想,再加上在它之上的纯自我。“你是那”中的“是”传达了“你”和“那”为一致的意思。但是,也许还会看到,“那”和“你”被赋予了相反的特性,不能说是字面上的一致性。上帝和个体灵魂——海洋和井——无法一致。这里说的一致性,是来自间接意思的观点。

比如,好久没见一个名叫汤姆斯的人,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会大声叫起来:“这就是那位汤姆斯。”这个人也许在1960年的纽约见过汤姆斯,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1988年的伦敦。1960年在纽约见到的汤姆斯,确实是与1988年在伦敦见到的汤姆斯明显不同。两个场合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同;但是这句话的间接意思是汤姆斯本身是同一个人,因此无须理会字面意思。类似地,在“你是那”这句话中,无须理会名字和形象的不同,而间接意思——遍布一切的自我和个体的自我为一体——被确认,是这句话的意思。正如商羯罗所说:“就像‘这是提婆达多(Devadatta,逆行道)’这句话一样,说出了其一致性,排除了相反的观点,因此在‘你是那’这句话里面,智者必须放弃两者的相反要素,确认自在天(宇宙自我)和吉瓦(个体自我)为一体,小心地留意两者的本质,那是绝对知识。”【142】

圣句“Tat Tvam Asi”或“你是那”三个词中,总结了吠陀和吠檀多的整个教导。对一句圣句的真正意义的认识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体验,永远地转变着体验者。只要求道者对身体、感觉、心意、自我和由它们而来的享乐有任何的执著,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只有认识到“你”和“那”,也就是个体自我和无上自我为一体,才说得上是真正的解脱,这解脱不仅仅是所有悲伤与不幸的终结,而且是一种纯粹喜悦的体验。商羯罗说:

获得了圆满,并且在此生得到解脱的瑜伽士会得到这种结果——他会在精神中享受着永恒的喜悦,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不动心的结果是知识,知识的结果是收敛感官享乐,引致自我喜悦的体验,平静也随之而来。如果欠缺了相继的环节,先前的实践也会变得无效。[当一系列过程都正确完成的时候,]客观世界会终结,极度的满足感和无与伦比的喜悦会理所当然地随之而来。【143】

冥想圣句

商羯罗这样教导灵性求道者去冥想圣句:

梵超越种姓和信条,宗族和世系,没有名字和形象,优点和缺点;梵超验于空间、时间和感官对象——梵就是你。在心意中冥想梵。那至高无上的梵,无法用语言去领会,但可用纯粹的觉照之眼去接近它;梵纯洁无垢,是知识的具体表现,梵是没有起始的实体——梵就是你。在心意中冥想梵。它不被六种风浪[也就是,侵袭身体和心意的衰老与死亡、饥饿与口渴、悲哀与幻觉]所触及;瑜伽士在心里冥想它,但它从来不被任何感觉器官所抓获;菩提(buddhi,理智)无法知道——无可置疑的梵是你。在心意中冥想梵。那是宇宙的基础,它的各个不同部分,是所有创造物的摩耶(maya,幻象);而它本身没有其他支持;不同于粗糙与精微;没有局部,也无与伦比——梵就是你。在心意中冥想这。梵不受出生、成长、成熟和衰老,疾病与死亡的影响;坚不可摧;是宇宙创造、维系和毁灭的源头——梵就是你。在心意中冥想梵。梵尽管是唯一,却是万有的源头;胜过所有其他的源头,而它本身却没有源头;不同于摩耶,即宇宙,及其影响,永远地自由——梵就是你。在心意中冥想梵。梵不受二元性的影响;是无限和坚不可摧;是至上、永恒和不灭;是纯洁无垢——梵就是你。在头脑中冥想梵。那实在尽管是唯一,却因为无明而表现出其多元性,呈现出名字和形象,属性和变化,而它本身却总是不变,就像用金子修饰一样——梵就是你。在心意中冥想梵。梵超越一切,却一无所有;闪耀在摩耶之上,比无穷的宇宙还伟大,是万物最内在的自我;是独一无二者;真正的自我;绝对的存在—知识—喜乐;无限,不可变更——梵就是你。在心意中冥想梵。【144】

正如灵性箴言的教导那样,求道者在冥想他的自我与遍布一切的无上自我为一体的时候,他的心意会产生出一种状态,让他感到自己就是梵,永远纯洁,永恒不变,发光和非二元性。这种精神状态,受到了纯意识的映像照射的时候,摧毁了他的执著和无知,消除了他对自己真正身份的疑惑。这种体验对他来说,依然只是一种精神状态,或者说是心意的波动,摧毁了所有其他不同的精神状态后,最终也会消失。最后的精神状态消失后,其映像又回到了无上自我本身,就像当镜子被打碎或移走的时候,镜子里的脸孔又回到了脸孔本身一样。因此,在最后完成冥想的时候,会感觉到求道者的意识融入纯意识里面,并且与之成为一体。在那种状态下,留下的只有无上自我,是遍布一切的纯意识,独一无二者。

商羯罗建议一位求道者首先应该去体验无上自我与他自己的内在自我为一体,然后体验所有事物都同样是无上自我的展示。先前的状态是通过瑜伽来获取的,起初在《奥义书》中,后来在钵颠阇利的《瑜伽经》中也有描述。瑜伽意识的高潮是我—意识完全融入梵——无上自我里面。这样一位无上自我的知者在三摩地里唯一地被称作解脱。商羯罗这样来描述通往这种至上意识的步骤:

瑜伽的第一步是控制语言,不要接受[多余的]礼物或恩惠,不要抱着任何期待,不要受活动的影响,总是住在一块隐蔽的地方。住在隐蔽的地方是为了控制感官,控制感官有助于控制心意,通过控制心意,自私会被摧毁;又再次地给予瑜伽士一种持续不断的梵之喜乐。因此,思考中的人应要始终控制住心意。用manas(心意)约束语言[这里暗指所有感觉器官],用buddhi(菩提)约束manas(心意);而这又在buddhi(菩提)的见证中得到约束,也融入无限的绝对自我里,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平静。

平心静气(vairagya)的人适合这种内在的,同时也是外在的弃绝;因为平心静气的人,不受欲望的影响,既停止了内心的执著,也停止了对外界的执著。只有平心静气的人,通过植根于梵,才可以停止感觉器官对外界的执著,以及自我[也就是,心意的所有造作]对内心的执著。明智的人,要知道,平心静气和分辨智,对一位求道者来说,宛如一只鸟的双翼。除非两者兼备,只有其中之一,无法达到解脱的顶峰,如同爬上一座大厦的顶端一样。只有极为不动情的人才得到三摩地,只有得到三摩地的人才会得到稳固不变的意识;只有认识到真理的人才不受束缚,只有自由的灵魂才体验到永恒的喜乐。【145】

直接或间接途径

四圣句构成了奥义书教导的真正本质。它们用某些术语,最简明地表达了奥义书对人生、对宇宙、对终极实在(Ultimate Reality)的本性等方面的看法,还有生命的目标以及实现其目标的方法。每句圣句都声称个体自我与遍布一切的无上自我为一体。它们的间接意思是,所有实在中的唯一实在是梵,是恒常不变、非二元、遍布一切的纯意识。圣句用一种最直接和最明确的方式来传递《奥义书》的最后信息——自我知识。

这些圣句通过强烈地肯定个体自我(阿特曼)只不过是梵这个事实,首先抓住了所有无明与幻觉的真正根源——我们是有限、不完美的,会死亡和受束缚。然后,它们宣称我们的真正本性是不死,永远自由和永远发光的纯自我,而不是受到时间束缚的灵魂,永远地迷失在不仁慈的律法世界里,注定要受苦而死亡。此外,圣句还向我们保证,梵,所有生命和所有事物的自我,被冠以不同的名字和称号,并不是任何遥不可及和含糊不清的实体,对人类冷淡和漠不关心,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是近中之近,不断地显现,刹那而又直接。

正如《蒙查羯奥义书》所说:

梵,闪闪发光,辽阔无边,自明,不可想象,比精微体还要精微。他遥不可及,却依然近在咫尺。真正地说,在此处可见到他,他就住在有意识生命的心之洞穴里。梵不被眼睛,不被语言,不被其他感觉器官,也不被忏悔或善行所领悟。透过宁静的智慧,一个人会变得纯洁;因此,在冥想中,他会视他(梵)为整体,不可分割。【146】

同时,圣句也教导,自我知识是对我们内在深处的自我的一种渐进认识。通过了解我们内在深处的自我,我们了解上帝——众生的伟大自我。对这种伟大自我的质询是一次内在的旅程。自我知识是生命的至高目标。

有两种进入无上自我的途径: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途径是让一个人的心意专注在“个体自我与无上自我为一体”的事实上,然后确定那个事实。这种直接途径是单刀直入,急剧,而且不妥协。这段旅程的途中需要强烈的不动心、完全的弃绝、完全的自我控制,还有强烈的灵性渴求。

但是,通常的灵性求道者都存在着局限性。对这样的人,需要的是间接途径。这时候,无上自我看成是一位人格化的神,被赋予了神圣的品格。在这种间接途径中,梵,无上自我,表现为受制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冥想有德之梵,例如是一个人格神的形象,最终会带领求道者去认识那无限,或者是无德之梵。商羯罗在他的《〈梵经〉注》中说道:“吠檀多的经文教导,唯一而且相同的梵,在与乌帕蒂(限制条件)产生联系的时候,是被崇拜的对象;不与乌帕蒂产生任何联系的时候,是知识的目标。”【147】阿南达吉利(A nandagiri)在评注商羯罗的《〈薄伽梵歌〉注》的时候,说道:“有德之梵的知识是通向无德之梵的知识之门。”【148】在一部吠檀多著作【149】中指出:

通过集中心意,冥想有德之梵也是认识无德之梵的一个前提。因此,据说:“普通智慧的人,无法认识无德之梵,有德之梵的轮廓会大大地助他一臂之力。当他们的心意通过练习冥想有德之梵而得到了控制,真正的无德之梵,会卸下超负荷的乌帕蒂,直接显现其自身。【150】

在直接途径中,求道者会冥想:“我是梵”或“我是他”。在间接途径中,求道者会想:“我是他的。”直接途径是强调合一;间接途径是强调共享。共享会导致合一。直接途径会导致对无德之梵的直接感觉,那就是,梵不受所有名字、形象和属性的影响;在间接途径中,梵,原本无形无象的终极实在,会被感觉到是拥有名字、形象和大小,是求道者头脑的超级重担。同时,这样的间接感知取决于求道者的信仰、奉献、努力和想象。那与它原先履行的祈祷实践密不可分,已经缺乏了这样一种特质,但是梵并不因此而缺乏梵知。这种直接途径被证实太难了,接下来的间接途径被推荐为是最好的。

正如《潘查达悉》所说:

履行经典上的条令更胜于从事世俗事务。比此更胜一筹的是敬拜一个人格化的神,而所有一切中最好的是冥想无德之梵。三种敬拜方式中,各自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对梵知的接近程度。对无德之梵的冥想会渐渐融入知识里面。【151】

冥想一句圣句就是冥想梵。经常有人争论,冥想超越语言、心意和思想的梵是不可能的。为了回应这种争论,《潘查达悉》说梵是要这样来冥想的:

《阿米塔宾奥义书》(Amritabindu Upanishad)已经声称,通过冥想无德之梵,真正的知识会出现。因此,即使作为一道知识之门,冥想无德之梵也优越于其他类型的冥想。那些放弃冥想无德之梵和从事朝拜圣地和背诵经典的人,就像丢了手上的一小块食物,而宁可去舔那没有食物的手……

心意被过多的担忧和焦虑分散的人从来无法通过质询获取梵知。冥想无德之梵,对这样的人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它能驯服心意……

那种状态既可以通过献身于知识(数论哲学),也可以通过献身于冥想(瑜伽)达到。他会正确地看到,知识的道路与冥想的道路是一致的……

正如冥想人格化的神会导致人格神的知识一样,冥想无德之梵也会导致拥有梵之直接知识的力量,摧毁轮回的源头——无明……

《塔帕尼亚奥义书》(Tapaniya Upanishad)说一个冥想无德之梵的人不会有任何想要解脱的欲望。《六问奥义书》说,一个带着对天堂的渴求来冥想的人会得到梵天(创造者)的世界。《六问奥义书》还说,借助圣言“唵”(带着对天堂的渴求)来冥想的人会得到梵天(创造者)的世界,他在那里还会进一步地得到无德之梵的直接知识,超越了金胎——所有活着生命的总和。【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