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冥想的力量
15111100000035

第35章 冥想中的进步(5)

圣典里描述的冥想进展

奥义书中关于冥想的进展

当知识的五个器官,再加上心意,不再活跃,当理智不再运动,这被称为至上的状态。稳定地控制感官,被称为瑜伽。一个人必须警惕:因为瑜伽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

——《羯陀奥义书》2:3:10-11

今世有什么,来世也有什么;来世有什么,今世也有什么。从死亡走向死亡的人看不出有任何的分别。

——《羯陀奥义书》2:1:10

一个能够分辨出他的车夫,并且牢牢握住心意缰绳的人,来到路的尽头;那是毗湿奴至高无上的宝座。

——《羯陀奥义书》1:3:9

把奥义书视为弓,伟大的武器,用冥想来把利箭放置在它上面。然后,用一颗指向梵之思想的心意拉起弓,击中那目标,哦,我的好友——这是永恒不灭者。

——《蒙查羯奥义书》2:2:3

当心意意识到只有阿特曼才是真实以后,才会从幻想中解脱,因此不能识别任何事,因为如果客观对象想要被识别,它就不再是心意了。

——《蛙氏奥义颂》3:32

阿特曼,比渺小的还要渺小,比伟大的还要伟大。隐藏在所有生命的心里。不受欲望束缚的人会通过平静的感觉和心意来看到自我的威严形象,也变得不为贪婪所束缚。

——《羯陀奥义书》1:2:20

通过阿特曼,一个人可以感知到所有的客观对象,睡梦状态或清醒状态的。领悟到这广阔无边、遍布一切的阿特曼,平静的灵魂不会感到悲伤。

——《羯陀奥义书》2:1:4

这个阿特曼不会被缺乏力量与真挚的人,也不会被欠缺伴随弃绝而来的知识的人所获得。但是如果一位智者运用这些辅助手段来努力,他的灵魂会进入梵之居所。

——《曼都卡奥义书》3:2:4

哦,我的好友,认识了梵——隐藏在心穴中的至高无上者和永恒不朽者——即使在此生也能够砍断无明的死结。

——《蒙查羯奥义书》2:1:10

梵不被眼睛所领会,也不被语言或其他感官,也不被忏悔或善行所领会。一个人通过智性所带来的平静而变得纯洁;因此,在冥想中,他看到无分裂的神(Him)。

——《蒙查羯奥义书》3:1:8

梵的世界属于那些通过节制(无欲)的手段来领悟它(Him)的人——对于他们,在所有世界中都是自由的。

——《唱赞奥义书》8:4:3

不是通过工作,不是通过繁衍,不是通过财富,而是通过弃绝,使一些人获得永生。

——《解脱奥义书》第2节

《薄伽梵歌》中关于冥想的进展

当一个人对感官对象和感官活动无所执著,当他完全弃绝了他的意愿,可以说他已经达到瑜伽。

——《薄伽梵歌》6:4

心意不在控制之下的人没有自我知识,也没有冥想。没有冥想,他无法拥有宁静;没有宁静,他如何能拥有快乐?

——《薄伽梵歌》2:66

控制活动感官,但是仍然让心意居于感观对象中的人,只是欺骗他自己,被称为伪君子。

——《薄伽梵歌》3:6

如同隐藏在烟雾里面的火,如同蒙上了灰尘的镜子,如同子宫里的未出生婴儿,知识也隐藏在无知里面。

——《薄伽梵歌》3:38

哦,昆缇之子,知识被欲望的贪婪之火封藏着。那火是智慧的宿敌。

——《薄伽梵歌》3:39

完全弃绝一切由意愿所生的欲望,用心意的力量把来自各个方向的感官收回,以坚韧为装备,在菩提(理智)的帮助下,让人一点一点地获得平静。一旦心意确立于自我中,他不再去想其他事。

——《薄伽梵歌》6:24-25

随着罪被摧毁,疑惑被驱散,感官被控制,圣人们奉献自己于众生的福祉中,在梵里面获得了解脱。

——《薄伽梵歌》5:25

那些崇拜我(Me),冥想自己与我为一体和永远奉献于我的人——我会为他们带来他们欠缺的,为他们保存他们已经拥有的。

——《薄伽梵歌》9:22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谈论冥想的进展

在深度冥想中,感觉器官停止运作;心意不朝外。这就像关上一间屋子里通向外界的庭院大门一样。感官对象有五种:色、味、香、触和声。它们全都留在外面。【121】

我抱着一个愿望。我对神圣母亲说:“哦,母亲,我要成为奉献者之王。”再者,这个想法涌现在我心中:“那些真诚地向上帝祷告的人一定会来到这儿。他一定会。”你看,这就是现在所发生的。只有这样的人出现了。【122】

只要昆达里尼还在沉睡,就不会获得上帝的知识。你可能花上数小时去阅读书本或者讨论哲学,但是如果你内心没有对上帝不停的向往,你就没有上帝的知识。【123】

一个人必须持续多长时间的桑迪亚(sandhya,正式崇拜)?只要他还未发展出对上帝的莲花足的爱;只要在他念诵上帝的名字的时候,还没有流下眼泪,毛发还没有直竖。【124】

你越靠近上帝,推敲和争论就越少。当你达至上帝,那么所有声音——所有的推敲和争吵——都结束了。接着你进入三摩地——沉睡——在沉默中与上帝恳谈。【125】

领悟上帝的方法是分辨、弃绝和渴望上帝。这是什么样的渴望?一个人渴望上帝要像母牛,带着渴求的心去追随着它的小牛。【126】

人们会为妻子、为孩子而痛哭流涕。他们为了钱而洒泪。但是谁为上帝而流泪?用一种真正的哭泣来呼唤上帝……渴求就像黎明时的玫瑰色。黎明过后太阳出来。渴求是跟着上帝之异象而来。【127】

瑜伽士试图明白超灵,至高无上的灵魂。他的理想是让具体化的灵魂与超灵合为一体。他将他的心从感官对象中收回,设法让它专注于超灵。因此,在他灵性训练的第一个阶段,他退居至僻静处,专心致志地,以一种固定的姿势来练习冥想。【128】

一个人要花多长时间来推敲?只要他还未认识上帝。但是,光是语言是不行的。比如我自己,我清晰地看到上帝本身已经成了一切。内在意识必须通过上帝的恩典来唤醒。通过这种觉醒,人进入三摩地。他经常忘记了自己有一个身体。他不喜欢任何的谈话,除非是关于上帝的。世俗的交谈使他痛苦。透过内在意识的唤醒,人会认识到那遍布一切的至上意识。【129】

上帝是劫波树(Kalpataru),即如愿树。无论你向他(上帝)要什么,都一定会得到,但是你必须要靠近劫波树来祈求。只有这样,你的祈求才会得到满足。不过你必须记住另一件事。上帝知道我们的内在感受。当一个人练习萨达那(规范修习)时,他抱着的愿望会实现。所求皆遂。【130】

上帝无法用这双肉眼来看见。在灵修过程中,一个人会得到一个“爱的身体”,被赋予“爱的眼睛”、“爱的耳朵”等等。一个人要用这些“爱的眼睛”来看到上帝,用这些“爱的耳朵”来听到上帝的声音。【131】

当想着上帝时,求道者可能会感觉到一种对物质享受的渴望。这种渴望使他从求道路上滑倒。他无法在现世生活中把灵性转化成行动。在他的下一世,他会带着灵性的倾向而出生。【132】

如果你没有分辨智和不动心,光靠课堂和学问会得到什么?只有上帝是真实的,其余一切皆虚幻。只有上帝才是实在的,其余一切都是非实在的。这就是分辨。【133】

没有纯净的心无法认识上帝。人要通过克服激情——****、愤怒和贪婪等来获得上帝的恩典,然后他会看到上帝。【134】

首先第一步,要把上帝放置在内心的神龛里,然后随你所欲来发表演说。如果你不是充满着分辨智和不动心,仅是重复“梵天”一词有何益处呢?那是一个像海螺壳般的空洞声音。【135】

有三个层次的奉献者。最低层次的说,“上帝高高在上。”他指着天空。中等层次的奉献者说上帝居于心中,如同一位“内在的控制者”。但是最高等的奉献者说:“唯有上帝已经成为了一切。我们感知的一切都是上帝的众多形式。”【136】

临近黎明,东方的地平线变成了红色,然后就马上知道很快要日出了。同样地,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会为上帝而感到不安,你可以确定他用不了多久就会看到上帝之异象了。【137】

Prema,对上帝心醉神迷之爱,有两种特性。第一,它会令一个人忘记了尘世。他对上帝的爱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会对外部事物失去知觉。第二,他没有对身体有“我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所有人又是如此重要。他完全摆脱了“身体是灵魂”的感受。【138】

心意是分散的。一部分去了达卡(Dacca),一部分去了德里,还有一部分去了库奇比哈尔(Coochbehar)。要把心意集中起来,它必须专注于一个客观对象上。如果你想要价值16安那的衣服,那么你得付给商人足够的16安那。即使有最轻微的障碍,瑜伽也是不可能的。倘若电话线上有一丁点儿的破损,就不能够传递信息。【139】

完美的知识有一种迹象。当人获得了它,就会变得沉默。然后这个“我”,可被比喻成一个盐娃娃,融化于存在—智慧—喜乐之海中,与之成为一体。没有留下最微小的区别。【140】

除非心意变得稳定,否则不会有瑜伽。心意可比作蜡烛的火焰,总被世俗之风打扰。如果那烛光丝毫也不动摇,那么可以说此人已经达到了瑜伽。【141】

只要一个人还有欲望,只要他还追求世俗之事,解脱是不可能的。【142】

这完全是心意的问题。束缚和解脱也只是心意的问题。心意会呈现你涂上的颜色。这好比是刚从洗衣房出来的白衣服……上帝不能通过感官或者这个心意来得知;但是上帝能通过纯洁的心意来得知,那是从世俗欲望中解脱的心意。【143】

对于那些感到被三种吸引力吸引到上帝那里去的奉献者,上帝会向他显现其自身:世俗之物对世俗之人的吸引力,母亲对其孩子的吸引力,贞洁妻子对丈夫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感到被这三种吸引力的综合力量吸引至上帝那里,那么此人可以到他(Him,上帝)那里去。【144】

除非一个人不狡诈,否则他无法轻易地相信上帝。对于沉浸于世俗的心意,上帝真的是遥不可及。世间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疑惑和各种各样的骄傲——学识的、财富的,还有其他的骄傲。【145】

许多事物确实都被记载在经文中;但是没有直接体会到上帝,没有奉献于上帝的莲花足,没有纯洁的心意,所有这一切都是徒劳的。【146】

随着对上帝的爱在增长,感官享乐变得越来越乏味。【147】

除非你的灵魂无休止地向往上帝,否则你将永远不能成功地认识上帝……一个人必须热切地进行灵修。【148】

分辨是辨别真伪的知识。它让人认识到,只有上帝是真实和永恒的实体,其余一切皆是虚幻、短暂和非永恒的。【149】

世俗之人的心意,毫无疑问,如同浑水;但是用清洁剂可以使它变得清澈。分辨和弃绝是那清洁剂。【150】

一个真正弃绝的人无法享受任何事,除了上帝。他会离开任何人谈论俗事的地方;他只听灵性的话题。一个真正弃绝的人从不谈论任何事,除了上帝。为了啜蜜,蜜蜂只停落在花朵上;它们不喜欢任何其他东西。【151】

没有爱和渴望,不能认识上帝。除非一个人已经学会爱上帝,否则他不能认识上帝。【152】

如果一位奉献者百分之一百地相信他的择神是上帝,那么他便到上帝那里,并且看到他。【153】

看到了上帝之异象后,人被喜乐压倒。他会变得沉默。谁会开口?谁会解释?【154】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谈论冥想的进展

坚持你的理性,直至你到达更高处;你将知道那是更高处,因为它将不再与理性冲突。超越意识之上的阶段是灵感(三摩地);但是不要错将歇斯底里的出神当作真实境界。【155】

在我们外面的地方是不可能找到上帝的。我们把自己的灵魂贡献了所有在我们外面的神灵。我们是最伟大的庙宇。客观对象只是含糊地模仿我们内心所见的东西。

心意的专注力量是帮助我们看到上帝的唯一方法。如果你知道了一个人的灵魂——你自己的灵魂——你会知道所有的灵魂,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意志力使心意专注;某些东西使人兴奋,且能控制这种意志力,例如理性推断、爱、奉献和呼吸等。专注的心意是一盏灯,让我们看到了灵魂的每个角落。【156】

商羯罗谈论冥想的进展

在感官享乐的丛林中,有只巨大的老虎在徘徊,叫做心意。让渴望解脱的善人永远不要到那里去。

——《分辨宝鬘》第176节

不动心的结果是知识,知识的结果是从感官快乐中收回,它带来自我喜悦的体验,和平也随之而来。

——《分辨宝鬘》第419节

超灵的真理是极其精微的,不能被外倾的粗钝之心所达到。只有高尚的灵魂用完全纯洁的心意,用一种极其精细的精神状态达到的三摩地才能获得。

——《分辨宝鬘》第360节

哦,智者,要知道,分辨和不动心对一位求道者来说好比是一只鸟的双翼。除非二者兼备,彼此互助,只具备其中之一不能登上解脱的顶峰,也就是,一座大厦的屋顶。

——《分辨宝鬘》第374节

觉悟了的圣人,只会体验到自我的快乐,不管是走或站,坐或躺,或者是处于任何其他环境,都始终安逸而居。

——《分辨宝鬘》第528节

愚昧的人会认为他是这个身体,博学的人会认为他是身体与灵魂的结合,而觉悟的圣人由于有了分别,会视永恒的阿特曼为他的自我,并且相信:“我是梵。”

——《分辨宝鬘》第160节

达到圆满境界和从生命中解脱的瑜伽士,作为结果——他在自己心中享受着这种永恒的喜悦,既是内心喜悦,也是外在喜悦。

——《分辨宝鬘》第418节

对认识了自己本性的人,喝下了纯粹的自我喜悦之酒的人,再也没有其他比从无欲状态而来的平静更令人兴奋的了。

——《分辨宝鬘》第527节

《圣典薄伽瓦谭》谈论冥想的进展

现在我要向你们解释冥想瑜伽。

这种瑜伽的第一步是遵守道德规则,它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包括:

不管你在生活中的地位是多么低下,都要忠诚履行你的职责。把你的行为的结果奉献给上帝。寻找神圣的社团,为他们服务。尤其重要的是,要对公义、真理和自由有挚热的渴望。

在你的喜好中实践中道。不要伤害任何生命。

不要违背真理。不要贪图别人财富。

只接受每日足够所需。

实践自我控制和自我否定,那样你会过着一种纯洁、节制的生活。在做其他事之前,身、心、灵都要保持清洁和纯净。

最后是,努力学习经文。

要练习冥想,应要选择一个隐蔽的地方,此地方只用来冥想。当一个人坐着时,必须要保持身体挺直,但不绷紧。然后,他必须在呼吸练习的帮助下,练习调息。然后,心意必须专注,不要让它居于外界对象上。

接下来,心意必须固定在身体内的其中一个意识中心上。这个最后的举动被称为专注的修习。

准备好了,应该要冥想神圣的属性。

通过这些练习,灵性的成长会非凡地来临。通过控制呼吸,你会得到身体的健康。当你练习制感时,你将停止对外界对象的执著。练习专注将给你带来内心的纯净,冥想将使你与神圣者合一。

这样,当你的头脑和心意渐渐平静和纯洁,你将学会居于上帝意识中,然后你会发现神圣之爱。【157】

《乌达瓦之歌》谈论冥想的进展

挺直身体,轻松地坐在一张平稳的椅子上,将双手放在膝上,双眼直视鼻尖,运用吸气、屏息和呼气来将生命之气的通路净化,也要用相反的次序来慢慢地练习,同时要控制感官。

通过控制呼吸(调息)的方法从内心渐渐发出音节唵,要在上面加上元音。这个唵好比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响亮钟声,以一根细线来延伸,好像莲花柄上的一根线一样。

这样,人在练习控制呼吸的同时要伴以唵声十遍,每天练习三次。在一个月之内,他会控制生命之气。

在身体内有心莲……

要冥想这朵向上盛开的莲花……

布施、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遵守誓言、闻经听法和善行,还有所有其他的工作,不管是普通的还是特殊的——所有这些都是在对心意的控制下达到顶峰。控制心意是最高的瑜伽。

对于一个心意已经受控制和净化了的人,布施和其他行为还有什么用?这布施和其他行为对于一个心意浮躁或者败坏于愚钝中的人,又有什么用?【158】

注释:

【1】Svetasvatara Upanishad 2.11,in The Upanishads,vol.2,p.93.

【2】Svetasvatara Upanishad 2.12,p.93.

【3】See Patanjali,Yoga Aphorisms 1.35,in 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640.

【4】Quoted in Swami Saradananda,Sri Ramakrishna,the Great Master,p.739.

【5】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p.604 and 744-745.

【6】Ibid.,pp.161 and 544.

【7】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500.

【8】Ibid.,pp.829-830.

【9】The Complete Works of Swami Vivekananda,vol.7,p.253.

【10】Ibid.,pp.254-255.

【11】Patanjali,Yoga A phorisms 1.19,quoted in Swami Prabhavananda and Christopher Isherwood,How to Know God,pp.195-196.

【12】Ibid.,p.196.

【13】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619

【14】Patanjali,Yoga Aphorisms 3.9 and 11-12,ibid.,pp.668-669.

【15】Narada Parivrajaka Upanisad 4.25.

【16】Swami Mokshadananda(trans.),Jivan-Mukti-Viveka of Swami Vidyaranya,pp.253 and 230-231.

【17】Patanjali,YogaAphorisms1.17-18,inVivekananda:TheYogasandOtherWorks,pp.631-632.

【18】Shankaracharya,A p arokshanubhuti,pp.54-67.

【19】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p.248 and 344.

【20】Shankaracharya,V ivekachudamani,vv.79,80,84,367-370,372-376,419-422,and 424,pp.29,31,139-140,141-143.

【21】Bhartrihari,V airagya Satakam(One Hundred Verses on Dispassion),v.31,in The Satakas or Wise Sayings of Bhartrihari,translated by J.M.Kennedy(London:Wernie Laurie,n.d.),p.124.

【22】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214.

【23】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680.

【24】Ibid.,p.77.

【25】Patanjali,Yoga Aphorisms 4.1,in 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679.

【26】Ibid.,p.680.

【27】Swami Saradananda,Sri Ramakrishna,the Great Master,p.470.

【28】Ibid.,pp.470-471.

【29】Ibid.,p.467.

【30】Ibid.,pp.467-468.

【31】Ibid.,p .469 .

【32】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p.459 and 547.

【33】Swami Saradananda,Sri Ramakrishna,the Great Master,p.514.

【34】“Inspired Talks,”in 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549.

【35】In 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abridged ed.,pp.180-181.

【36】Swami Saradananda,Sri Ramakrishna,the Great Master,pp.453 and 454-455.

【37】The Life of Swami Vivekananda,pp.346-347.

【38】The Complete Works of Swami Vivekananda,vol.5,pp.346-347.

【39】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p.614-615.

【40】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p.481-482.

【41】Bhagavad Gita 2.54,p.92.

【42】Svetasvatara Upanishad 2.13,in The Upanishads,vol.2,p.94.

【43】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610.

【44】Ibid.,p.604.

【45】Talks with Swami Vivekananda,pp.152-153.

【46】Uddhave Gita 4.27,p.68.

【47】Bhagavad Gita 6.16-17,pp.166-67.

【48】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630.

【49】Bhagavad Gita 2.50,p.90

【50】Swami Turiyananda,in Spiritual Talks,p.171.

【51】Uddhava Gita 18.46-47,p.282.

【52】Bhagavad Gita 2.66-67,p.98.

【53】Bhagavad Gita 5.23,p.157.

【54】Bhagavad Gita 6.36,p.173.

【55】Shrimad Bhagavatam 11.8.21,quoted by Swami Turiyananda in Spiritual Talks,p.169.

【56】Swami Turiyananda,in Spiritual Talks,pp.168-69.

【57】Ibid.,pp.170-71,242,and 320.

【58】Katha Upanishad 1:3-4,1:9,and 2:10-11,in The Upanishads,vol.1,pp.148,150,and 184-185.

【59】Shankaracharya,V ivekachudamani,vv.84 and 367,pp.31 and 139.

【60】Swami Trigunatitananda,in Religion and Its Practice,p.42.

【61】Patanjali,Yoga A phorisms 2:32.

【62】Patanjali,Yoga A phorisms 2:40.

【63】Bhagavad Gita 6.14,p.166.

【64】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606.

【65】《马太福音》19:11-12。

【66】In Swami Trigunatitananda,in Religion and Its Practice,p.42.

【67】Bhagavad Gita 6.34-35,p.172.

【68】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995

【69】Bhagavad Gita 6.34-35,p.172.

【70】Shankaracharya's commentary,in Swami Nikhilananda(trans.),Bhagavad Gita 2.59,p.95.

【71】Shankaracharya,V ivekachudamani,v.14,p.6.

【72】Bhagavad Gita 18.67,pp.369-370.

【73】Mundaka Upanishad 3.1.5,in The Upanishads,vol.1,p.300.

【74】Kena Upanishad 4.8,in The Upanishads,vol.1,p.247.

【75】Mundaka Upanishad 3.2.10-11,in The Upanishads,vol.1,pp.310-311.

【76】Prasna Upanishad 1.1.6,in The Upanishads,vol.2,p.162.

【77】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356.

【78】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564.

【79】Swami Trigunatitananda,in Religion and Its Practice,pp.34-35.

【80】Ibid.,pp.32-33.

【81】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356.

【82】Quoted in Swami Yatiswarananda,Meditation and Spiritual Life,p.168.

【83】Quoted by Swami Brahmananda in Swami Prabhavananda,The Eternal Companion,p.244.

【84】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551.

【85】Bhagavad Gita 2:62-63,p.96.

【86】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168.

【87】Swami Turiyananda,in Spiritual Talks,pp.323-325.

【88】In Swami Prabhavananda,The Eternal Companion,pp.279-81.

【89】Shankaracharya,Aparokshanubhuti,v.144,p.78.

【90】Shankaracharya,Vivekachudamani,vv.374-375,p.142.

【91】Bhartrihari,Vairagya-Satakam,v.49,translated by Swami Madhavananda(Calcutta:Advaita Ashrama,1976),p.30.

【92】Shankaracharya,Vivekachudamani,vv.29-30 and 79,pp.10 and 29.

【93】Swami Nikhilananda,Holy Mother,pp.210 and 232.

【94】Ibid.,pp.214 and 210.

【95】Talks with Swami Vivekananda,p.253.

【96】Ibid.,p.191.

【97】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p.410-11.

【98】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864.

【99】The Complete Works of Swami Vivekananda,vol.5,pp.395-397;Teachings of Swami Viveka-nanda,pp.244-45 and 249-250.

【100】Bhagavad Gita 6.10,p.165.

【101】Shankaracharya,Self-Knowledge,v.68,p.171.

【102】The Complete Works of Swami Vivekananda,vol.7,p.120.

【103】Uttara Gita,quoted in 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388.

【104】Narada Pancharatra,quoted in 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410.

【105】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147.

【106】Quoted in Shankaracharya,Self-Knowledge,p.172.

【107】Bhagavad Gita 6.31-32,p.171.

【108】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427.

【109】Ibid.,pp.426-427.

【110】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p.503 and 680.

【111】Ibid.,pp.426-27.

【112】Taittiriya Upanishad 2:5:2,quoted in The Upanishads,vol.1,introduction,p.46.

【113】Taittiriya Upanishad 2.8.1-4,quoted ibid.,p.47.

【114】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p.178,103,204,265,756-57;abridged ed.,p.311.

【115】Shankaracharya,V ivekachudamani,vv.419-20,p.139.

【116】Ibid.,v.482,p.180.

【117】Bhagavad Gita 6.20-23,pp.167-168.

【118】Narada Bhakti Sutras,vv.4-6.

【119】In 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95.

【120】Shankaracharya,V ivekachudamani,vv.540,543,544,440,442,542,and 536,pp.201,202-203,166,202,and 199.

【121】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745.

【122】Ibid.p.832.

【123】Ibid.,p.611.

【124】Ibid.

【125】Ibid.,p.735

【126】Ibid.,p.485.

【127】Ibid.,p.83.

【128】Ibid.,p.134.

【129】Ibid.,p.734.

【130】Ibid.,p.481.

【131】Ibid.,p.115.

【132】Ibid.,pp.533-534.

【133】Ibid.,p.125.

【134】Ibid.,p.161.

【135】Ibid.,p.125.

【136】Ibid.,p.396.

【137】Ibid.,p.674.

【138】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abridged ed.,p.245.

【139】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612.

【140】Ibid.,p.148.

【141】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abridged ed.,p.167.

【142】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p.534.

【143】Ibid.,pp.138 and 328-329.

【144】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abridged ed.,p.130.

【145】Ibid.,p.865.

【146】Ibid.,p.476.

【147】Ibid.,p.203.

【148】Ibid.,pp.607 and 608.

【149】Ibid.,p.140.

【150】Ibid.,p.503.

【151】Ibid.,p.957.

【152】Ibid.,p.172.

【153】Ibid.,p.408.

【154】Ibid.,p.218.

【155】“Inspired Talks,”in Vivekananda.The Yogas and Other Works,p.546.

【156】Ibid.,pp.545-546.

【157】Swami Prabhavananda(trans.),The Wisdom of God(Srimad Bhagavatam),pp.55-56.

【158】Uddhava Gita 9.32-37 and 18.46-47,pp.135-137 and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