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真的是件奇妙的事情。没有谁可以完全预知未来,也没有任何一条路可以保全你的未来一片光明。
Dear journal:
结束工作后,在欧洲独自旅行了一大圈,然后终于从欧洲回了国,回了家。
每天早晨醒来后,不会再恍惚问自己我在哪里。
回国飞到广州,去深圳看了三个好友,被“包养”了四天,心和胃都大大地得到满足。
然后回家,每天妈妈都换着花样做好吃的给我,我陪着父母吃饭聊天散步,他们就开心满足得不得了。
老同学知道我回家后,也纷纷约见面请吃饭。
那天晚上,和皓皓吃完饭,回到高中的田径场,走了一圈又一圈,聊了很多很多。
高中毕业,已经六年;大学本科毕业,也已经两年。
生命中两个重要的毕业,都是在夏天。
由于出国,研究生要延期半年毕业,所以这个夏天,终于与毕业无关,于是我又多了一个暑假。
所以这些天,一直在思考,未来毕业后何去何从;一直在问自己,到底想要怎么样的生活。
我算是比较早熟的人,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我就常问自己想要什么,想过怎么样的生活。
这么多年,我一直喜欢给自己定目标,大目标再细化成小目标,然后一步步往那个方向努力。或许是不够聪明吧,所以这样让我觉得很有安全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最怕的是,我问自己我在干什么,而我不知道。
许多年过去了,生活一直在变。关于想过怎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直在变。
年少的我们爱做梦,幻想白马王子,幻想优渥的物质,幻想体面的工作,幻想一大帮子闺蜜死党在身边,幻想自己能改变世界,等等。
而一次次幻想的破碎,我们体会到现实的残酷。渐渐开始了解自己,了解生活,也了解这个世界。
这次回国,见到很多初中同学,有些是三四年都没见过的。
大家在一起,聊天的内容开始变成了工作和婚姻。一向是同学聚会中活跃分子的我,这次在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沉默。
十二年的同学,我们都不再是青葱岁月中的少男少女,大家都开始有稳定的工作,有谈婚论嫁的男朋友女朋友,甚至有些已经结婚生子了。
简而言之,他们都开始走一条主流的大多数人都走的路。
而我还在找,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走哪条路。
爸爸妈妈都很希望我能尽快找到稳定的工作,然后考虑结婚生子。可是我依然觉得,那离我很遥远。
前些天,一直有点处在迷茫的状态中,因为对比一下大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成熟,还是很抗拒去走大多数人走的路,而我又还没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
一直到今天,我翻出以前的日记本,坐在沙发上看了一个下午。
看完后,我突然就豁然开朗了。
生命真的是件奇妙的事情。没有谁可以完全预知未来,也没有任何一条路可以保全你的未来一片光明。
就如三年前的我,怎么会知道自己提前就完成了那些心愿。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去探索,探索的过程,也同样是财富,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对世界的认知;不知道自己想过怎么样的生活,就先过好当下每一天的生活,只是永远别忘记坚持和努力就好。
越发觉得,坚持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它可以决定你走多快走多远。
不用与别人去比较,就像李先生跟我说的,可以欣赏,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无须向往别人的。
生命只有这么一次,不想活得雷同,就要保持好清醒的头脑,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有很多人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很难去评判谁对谁错。
这个世界也很小很小,因为很多路,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
我们这一生,都要去面临这个问题,就是探索我们要走的路,探索我们到底要怎么与这个世界相处,怎么与自己相处。
而这个过程,是不能贪心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什么都能拥有,总是要失去一些东西,总是要有一些遗憾,总是会有一些伤痛,只有拥有这些,才是真正的人生。
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都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要从这些经历中,吸取到教训,慢慢地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丰盛,让自己成为一个聪慧睿智的美好女子,才不枉在那些遗憾伤痛中流过的眼泪和丢失的睡眠。
我还是爱着生活,爱这有去无回的人生,这样就很好。
所以,勇敢一点去尝试,勇敢一点铸就自己的盾去接触真实中的不完满。
要记住,幸福属于勇敢的人,懦弱的人只能将就。
希望自己一直是勇敢的姑娘。
2013年7月3日于北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可能会有人给你提供一点帮助,但最终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解决,我经常有那种感觉,如果这个事情来了,你却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真是这样,它会让你一次一次地去做这个功课直到你学会。
——廖一梅,《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Dear journal:
中午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他问我,回国后的生活跟欧洲比如何?
我说,在欧洲的生活,孤独、清净、没压力、单调;在国内的生活,丰富、充实、有压力、累。
他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体会还挺深刻的。
可是,我却丝毫笑不出来。
从最初的不想念到现在的时常怀念,从最开始回国时的激动开心到现在的忧虑和不安,回国不知不觉都过去五个多月了。
我偶尔都会怀疑,是谁把我们的钟表调快了吗?
从早到晚,从夏到秋,从西到东,流逝的或许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有天坐在西什库教堂里,似曾相识的气息瞬间就掀起了怀念的浪潮。
我怀念那个可以让我独自面对所有喜怒哀乐的公寓;我怀念那个对着一片绿树林子的阳台;我怀念那个可以让我自由发挥烹饪厨艺的厨房;我怀念那么多我走过的国家,行过的大城和小镇,看过的山山水水;我怀念那份被我自如掌控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我甚至怀念那条在周日时走半个小时遇不到一个人的小路;其实,我最怀念的,是那个时候的自己。
那时候的自己多勇敢,独自一人在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工作生活;那时候的自己多独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全靠自己搞定,不依赖不幻想;那时候的自己多淡然,一壶绿茶一本书,一个人在阳台吹风看书可以安静愉悦地坐一个下午;那时候的自己多乐观,不管遇到什么样糟糕的境况,总相信着一切都会好起来;那时候的自己……如果说大学毕业那会,有压力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而现在,是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却在起点时开始知道这条路有多难走有多辛苦。
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论文日语考试,工作和书稿,每件事都不能掉以轻心。
想在这样大的一座繁华城市中扎根,到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诸多事夹杂在一起,让我总是时不时处于一种焦虑、悲观的情绪中。
有天因为一些事跟李先生聊天,他说:“你只看到阳光的一面,那并不是真的乐观,只有阳光和黑暗的面都看过,你还能再阳光,那才是真正的乐观。”而我离他说的真正的乐观,还有好长一段路。
不够克制,不够冷静,不够平和,不够包容,这些被之前清净生活掩盖的缺点,如今在亲近的人面前,终于暴露无遗。事后反省,只觉羞愧无比。
这些一直没有学会的功课,如今除了正视它学习它,已别无他法。
就如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中写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可能会有人给你提供一点帮助,但最终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解决,我经常有那种感觉,如果这个事情来了,你却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真是这样,它会让你一次一次地去做这个功课,直到你学会。
这些年,我一直在学习独立,学习坚强。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
可是老姐在打电话给我时,一针见血地说道:“学业和工作,你是很独立,不依赖谁,可是你在精神和情感上却非常依赖人,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独立。”很多次,我在心里默默说过:再等等我,等我真正成熟独立;再给我多一点的时间,等我学会平和与忍耐;再给我多一点的时间,让我强大到可以承担得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可是那番话,我终究没有说出口。
因为我知晓,没有人会永远等自己的。父母不会,恋人也不会,因为光阴经不起等待。
前阵子,找了份工作,于是开始了每天备课教课,早上6点半起床7点坐车去上班的日子。
薪资很低,要不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真不是特别想去,而且之前的旅行计划也只能取消。
当我走在清晨的校园里,看到在田径场跑步踢球的大学生,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更有活力了。当我教的国际班留学生,在下课后说我的课“very very good”,甚至有个学生说“too good”把我逗笑时,我觉得工作让我快乐了很多。
当我对很多事降低希望和需求时,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多失望。
《悲观主义的花朵》里有段话说得特别好:人对他人的需求越少,就会活得越自如越安详,没有人,哪怕他愿意,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唯一的办法就是令自己的需求适可而止。
我很喜欢一本书,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其中有句话:真实的命运比起这些暂时的忧郁使人更多地担受痛苦,但也给人以更多的机会走向伟大,更多的勇气向着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