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的穿着打扮看上去也很简单和朴素,并不追求奢侈品牌。
斯德哥尔摩的皇后大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却从没看到过Chanel、Armani等奢侈品店,平价的H&M倒是随处可见。
穿过王宫,就看到了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瑞典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或许是因为在欧洲见过太多的教堂,渐渐对教堂变得无感,所以没有停留太久,而是继续往前,走到了河边。
不知是否因为那天阳光太好天太蓝,我在河边的长椅上坐了很久很久,景色真的是美到让我醉心。
我什么也没做,就那么坐着晒太阳,看着河上停泊着的船只,看着河对面大气的建筑,看着不时跑步经过的欧洲男女,看着推着婴儿车的瑞典男人。
内心安静得没有一丝杂念,节奏慢得似乎让我听到呼吸的声音。
离开斯德哥尔摩前,我非常非常地不舍,还没离开就在想着下次不知何时能和李先生一起来。我用身上剩下的最后的克朗买了一张明信片和邮票,写了满满的话,寄给李先生。记得写了一句:“在斯德哥尔摩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期待有天能与你同来。”
2013年6月14日于斯德哥尔摩
“这绵延的旅程还未了。”
Dear journal:
5月中旬,我从慕尼黑结束一个人的旅行去萨尔茨堡,V从布达佩斯去,我们约好在火车站会合。
结果V的火车晚点,我的手机出问题打不了电话,公用电话也打不通她的手机。
我在火车站等了她很久。
等待的心情由最开始的开心到后来的紧张,再到后来的焦虑。
最后决定不等了,一个人费了好些工夫找到青旅,办理好入住手续,正准备回火车站,就在推门的那一瞬间,看到V。
两个东方女孩在欧洲人微笑的神情中紧紧拥抱。
萨尔茨堡(Salzburg)是奥地利第四大城市,真正让它闻名的是莫扎特和电影《音乐之声》。
市区面积并不大,我和V从青旅走路去老城区,一路上都很安静,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也没有喧嚣嘈杂的人群,行走其中,全身心都得到放松。
坐在露天咖啡馆悠闲喝咖啡聊天的人们,售卖各种有趣玩意儿的小店,随处可见的巴洛克建筑,都在散发着一种淡然优雅的气息。
走着走着,看到了萨尔茨堡大教堂。
历经一次次的扩建、翻新、大火损毁,后重建于1614年至1628年的大教堂,是阿尔卑斯山北侧的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或许年月已久,想到它曾遭受的历史,看着总感觉有些沧桑。
边走边看,我和V在路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我们要去的餐厅。
一进餐厅,就知道来对了地方,餐厅装饰充满了传统风格,就餐的看着也像当地人。
我们在侍者的推荐下点了有名的维也纳炸猪排和牛排。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对桌上的一块椭圆石头和蜡烛感兴趣,对着拍了又拍。
上菜后,我跟V一起分享各自的食物,举杯庆祝我们的旅行和友情。
看着她的笑脸,我心里很感慨。太久都是一个人在路上,这种一起旅行的快乐,真的太少拥有。
有人分享美食,互拍美照,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懂对方的默契,聊天开玩笑,怎么都觉得舒服。
用餐完毕,我们走到萨尔斯河时,一直阴沉沉的天突然就放晴了。
站在桥上,看着河两岸美得如童话般的风景,我们差点就手舞足蹈起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情侣们就很喜欢在桥上挂锁。
萨尔斯河上的桥也无一例外地被挂了很多写着名字的锁,大大小小的锁承载了许多人关于爱情的美好心愿。
绕着老城区转了一遍,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米拉贝尔花园。
米拉贝尔花园是曾经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他的情人所建造的宫殿和花园,并以这位情人的名字命名为“阿尔滕奥宫”。
沃尔夫·迪特里希的继任者马尔库斯·西蒂库斯为了抹去这段不光彩的故事,将其改名为“米拉贝尔宫”,“米拉贝尔”是个意大利女子名,意思是“惊人的美丽”。
我知道这个典故时,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欧洲人真的是浪漫,统治者动辄给情人建个花园或者宫殿。
想到几个世纪前的爱情故事留下了这样的一个美丽花园,对萨尔茨堡的好感又上升几度。
在米拉贝尔花园,葱郁的树木都像是一种工艺品,喷泉在阳光下肆意奔放。
还遇到外国人要跟我们合照,可能是没怎么亲眼见过东方人吧,一听来自中国更对我们好奇。
跟V拿着地图,就这样慢慢看,一路走一路逛。
重要的不再是那些风景,而是两个人一起出行的心情。
第二天和V去了德奥边境的国王湖。
从车上看到沿途的风光就已经觉得美不胜收,心里对国王湖的期待值更是一点点增加。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期待值太高不是件好事。
然而国王湖用它那超脱的美丽回应了我们的每个期待。
坐在游船上,从窗外看过去,有种被大自然深深征服的感觉,那种大气的不动声色的美让人觉得人类妄图征服大自然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
被白色雾气笼罩的高山,清澈见底的湖水,层次分明的颜色。
水气氤氲之间,清脆的鸟鸣声回荡在山谷,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洒落在湖面上,和V行走在其中,似乎感觉都沾了仙气。
游船靠岸,看到圣巴多罗买礼拜堂,同船的一个老爷爷告诉我那是国王湖的标志。
这座坐落在国王湖西岸中段半岛上的礼拜堂小巧而别致,红色圆穹顶呈洋葱形,礼拜堂半圆形后殿分成对称的三瓣。跟以往见过的教堂都不一样。
我和V去买明信片,我买了三张,一张寄给爸妈,一张给李先生,一张给自己。
写明信片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期待有天和李先生一起再来。
但是我也知道,即使此生都不再来,也没关系。因为在我的生命里,它已经足够美好成为永恒。
最后一天的旅行,和V去了我们心中念想很久的哈尔斯塔特(Hallstatt)我不太相信一见钟情,可是我却非常相信对一个地方一见钟情。
记得是在计划第一次去奥地利旅行时,看到了哈尔斯塔特的照片,从那天起,它就在我心里,没有离开过。
第一次去奥地利时,由于我在维也纳逗留时间太长,导致时间不够去哈尔斯塔特。
后来把这个地方介绍给V,她也是一眼就爱上。
于是,我们把这个地方作为一定要一起去的旅行地。
从计划到最后我们乘船到达这个美丽的湖边小镇,其间波折不断,假期、票务和住宿,等等。
所以,当我和V到达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感叹这趟旅行来得太不容易了。
哈尔斯塔特是奥地利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小镇,位于哈尔斯塔特湖湖畔,壮美的山峦和美得让人窒息的高山湖泊,将这儿装点成一个风景如画的仙境。
小小的集市广场就是小镇的中心,周围有一圈色彩鲜艳造型有趣的小房子。
建于1785年的新教堂,钟楼尖顶和它所处的位置,让它毫无争议地成为哈尔斯塔特的标志性建筑。
无论是漫步在小镇上,还是从山上俯瞰全景,都不自觉沉醉于这样一份安静的美丽中。
我和V不停地拍,不停地惊叹这个美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甚至感叹,此生来过哈尔斯塔特已经无憾。
很短暂的三天旅行,就这样结束了。
回来后整理那些照片,满心都是意犹未尽的快乐。
一年365天,我们未必记得住每一天,可是我想我和V都不会忘记,2013年5月20日到23日,我和她在萨尔茨堡、哈尔斯塔特和国王湖的旅行。
能够被记住的带着幸福味道的日子,便成为了回忆中闪亮的星星。
2013年6月17日于德布勒森
P.S.虽然回国后,我和V不再在一座城市生活,联系都很少,可是我们的心里都无比地确信,那不会是我们最后一次旅行。我们的旅程还未结束,将来的岁月里,还会有两个人、四个人,甚至六个人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