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情,比如:早恋、逆反、厌学等情况时,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所呈现出来的任何状况都是表象,父母要关注的是表象背后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孩子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性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父母需要好好地反思,进而作出调整,只有父母的改变才会引起孩子的改观。
孩子没考好怎么办
孩子没考好时,父母该怎么办?父母自己也有事业不顺的时候,父母自己是怎么办的?父母的朋友有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是怎么办的?当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得到什么,那就在孩子没有考好的时候,给孩子什么。
『经典事例』
有个孩子,他的同桌每次都考第一,而他总是考20名左右。一次考完试,他问母亲:“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母亲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不同,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但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
于是,母亲带孩子去看大海。母亲和他坐在沙滩上,母亲指着前面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飞,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海鸥。”
就是母亲的这几句话,让他明白,智力不是影响成绩的根源,而是毅力。后来,孩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教育感悟』
作为父母,大可不必为孩子一两次的考试分数不理想而惊慌失措,大动干戈。虽然孩子的考试成绩很重要,但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他的心理压力已经很大了,父母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宣泄。这种过激的批评,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父母在向孩子发泄自己的不满。
孩子的成绩不如意是有很多原因,但无论哪种原因,父母不恰当的指责不但起不到激将作用,反而会雪上加霜,这样,会离父母和孩子的目标越来越远。而上面那位母亲清楚地知道,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一定不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反而用小灰雀和海鸥的例子引导了孩子,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最终考上了名牌学府。
『身体力行』
当孩子没考好时,请父母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的心情。
1. 要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考试没考好和父母在工作中失败是一个道理,难免会有沮丧和迷茫。父母试想,当我们受到挫折时,希望最亲密的人怎样对待我们?是继续给我们压力,还是帮我们释放压力。只要父母能体会孩子真正的需要,就不会大加指责、呵斥,甚至打骂。孩子虽然小,没有足够的反抗能力,但是感受是一样的。
所以,当孩子没考好时,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耐心地交谈,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然后再寻求解决的办法。例如,当父母发现孩子考完试闷闷不乐时,可以说:“考坏了心里很难过是不是?怕同学笑话、怕妈妈骂你是不是?”这时,孩子肯定会向父母说没考好的原因,以及他的感受。父母就可以及时引导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孩子也会从失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精神,努力学习。
2. 请理智对待孩子的分数。
考试是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的检测,考试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帮助老师和父母明确日后引导孩子的方向。所以,分数虽然是检测出了孩子的真实状况,但父母的重点不在于对眼前的分数有任何情绪,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劣势,并引导孩子保留优势,改变劣势。
3. 和孩子一起找原因。
孩子没有考好是有原因的,结果呈现出来后,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原因。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大致有六个因素:能力的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只有父母帮孩子找到了正确的原因,孩子才会有改观的方向,方向正确,目的地就容易达到。
4. 制定改进的计划。
当父母帮孩子找到没考好的原因时,就要进一步计划如何改进,如果是孩子的能力有限,父母就要制定一个如何培养孩子能力的计划;如果是孩子不够努力,父母就要看看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如果孩子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就要经常和孩子一起读诵经典,以慢慢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是孩子的身体素质不好,父母就要和孩子每天早上坚持锻炼……当然,父母帮助孩子的改进计划,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就是从孩子的现状出发,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反倒会使孩子再次挫败。
『教子参考』
当孩子没考好,父母的理智很重要,在接下来的日子,父母也要尽量帮助孩子。
1. 及时鼓励孩子。
有一个孩子,他上初中时,老师告诉他的母亲:“这个孩子考不上高中,更考不上大学。”而这个孩子最后考上了高中,并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这位母亲后来说,她对孩子唯一的帮助就是鼓励。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稍微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就请赶快肯定孩子,得到鼓励的孩子会有强大的信心继续前进,父母不断地鼓励,孩子就会不断地进步。
当然,父母也应该教给孩子一些自我鼓励的方法,如:“虽然这次考试没考好,但是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弱点,我只要克服自己的弱点,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虽然我语文考差了,但是我数学进步了。”这样,孩子在不断的自我鼓励中,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2. 懂得欣赏孩子。
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让差生变好真的很容易。”的确是这样,因为差生是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而变差的,那么,想让孩子学习好就是让孩子反复感受成功并表扬。其实,所有的孩子无论学习多差,都有优点,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成绩变好,那就收回对孩子的批评,从孩子身上找到孩子真正的优点,开始欣赏孩子,孩子的潜力就会以惊人的速度爆发。
3.让孩子正确认识考试不理想。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一次考试不理想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要能从中认识到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争取下次能够做得更好。同时,父母一定要摒弃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想法,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教育名言』
我们老师和家长最应该做的事,不是逼着学生从一楼到二楼,而是引导学生,给他一个合理的铺垫,让他从一楼比较自信、比较踏实地上到二楼。
——(中国)王金战
父亲是个教育家,他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去决定自己的前途,他只从旁略加指引,用鼓励代替打击与责罚。
——(中国)罗兰
孩子没有朋友怎么办
对孩子来说,有朋友意味着被认可和被支持,大多数孩子在没有朋友时,心底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而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许是与父母自身交友方式有关,或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所以,当孩子没有朋友,还是从父母本身找原因。
『经典事例』
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幼儿园经常挨小朋友欺负。小女孩通常都哭喊着不想去幼儿园,母亲总是连哄带骗地把孩子哄去。有一天,母亲带着小女孩在楼下小区溜达,不时会碰到和小女孩同龄的小伙伴,但能和小女孩和睦相处的小朋友很少,大部分不是表示对她的反感,就是故意把她手里的气球抢走,要么就是大伙都在看小动物的时候,她被别人推搡……
一系列问题让这位母亲很沮丧,她看孩子总是胆小受气,就反观自己。她虽然在这个小区生活6年了,但很少和别人打交道,即使在这个城市能数得过来的朋友也很少。她一直以为自己活得很安静、很恬淡,但是她仔细思索这份恬淡背后,却有一种对周围事物的冷漠。她从内心深处认为其他人都很浮躁,幸好自己和丈夫都比较平静。这种心态几乎把自己与这个城市区别开来,结果,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孩子不会与同龄人交往。
『教育感悟』
这位母亲看似不需要友情也能过得很好,实际上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态,导致她没有想接触别人的意愿,这种表面上的恬淡是一种傲慢。而孩子的心很平很纯,孩子希望和小伙伴玩耍,但是,孩子很少看到父母是怎样与叔叔阿姨们交往的。当孩子遇到与小伙伴相处的问题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能很被动地接受。孩子孤单的根源在于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如何与朋友互动的示范。
就这个例子而言是如此,但每个没有朋友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原因,因为孩子有不同的父母。所以,孩子的交友能力要么反映出父母与人相处的问题,要么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问题,所以,要想让孩子会交朋友,父母首先转变。
『身体力行』
如果孩子没有朋友,请父母做一下尝试。
1. 不以自己的想法判断孩子没有朋友。
古语说:“朋友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有的孩子因为受教育环境不一样,自身比较成熟,关注的话题和同龄人有区别,比如:一个小学生关注茶艺、书法等,对动画片却不感兴趣。所以,孩子暂时没有找到谈得来的朋友,这并不等于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反而说明孩子择友有取向。这种情况,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判断孩子没有朋友,父母只要确定孩子和同龄人能友好相处就可以了。
2. 观察孩子并找到原因。
如果孩子自身感到很孤单,而且与所有同学接触都过于疏远,说明孩子交友能力确实需要提升。此时,父母要观察孩子与同伴相处时,问题出在哪里。如果孩子很内向,不敢和同学主动交往,说明孩子缺乏自信,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孩子不善于合作,总爱与别人对着干,请父母反观自己生活中是不是有固执己见的倾向……只有父母找到孩子没有朋友的原因时,才能帮助孩子。
3. 改变自己的交友方式。
朋友是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并有相同价值观,能共苦、能患难的人。如果父母仅把能为自己办事的人视为朋友,难免会让孩子理解为,朋友就是为我效劳的人,这样的思想会很难被伙伴接纳;父母如果有一帮酒肉朋友,孩子也会认为,能在一起吃吃喝喝的人就是朋友……父母的交友模式对孩子是根深蒂固的影响,如果想让孩子交到真正的朋友,父母首先得是别人真正的朋友。
『教子参考』
在孩子的交友中,父母要注意引导:
1.告诉孩子交友的标准。
交朋友对孩子来说固然很重要,但是,交什么样的朋友更重要。很多孩子因为择友不善而误入歧途。所以,父母自己交友要有原则,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择友的标准。孔子曾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人们和三种人交友肯定没有坏处,一种正直、爽快的人;一种是诚实守信的;一种是博学多闻、见多识广的人。所以,父母要以人品好作为孩子交友的标准。
2.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意识。
一个孩子如果能处处看到别人的需要,并能伸出援助之手的话,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没有朋友,而同伴们都喜欢和他做朋友。所以,父母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不自私、愿意分享、助人为乐的品质。父母对孩子不要溺爱,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助人为乐的意识和行为是在平日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3.教孩子学会反求诸己。
当孩子和同学出现矛盾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包庇自己的孩子,而指责对方,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的朋友越来越少。父母应该让孩子理智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从中找到自己的过失,并且真诚地和对方沟通。只有父母让孩子学会反求诸己,也会引发对方的自我反省,这样人与人就很容易和谐,孩子还怎么会没有朋友呢?
『教育名言』
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美国)卡耐基
用不存成见的心情和人交往,才可以交到朋友。
——(中国)罗兰
孩子受了委屈怎么办
孩子受到委屈通常有很多原因,也许是被别人误解,也许是遇到不合理的待遇,也许是孩子自己小题大做……无论何种因素,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理解和疏导,而父母的理智、体谅和安慰能最大程度上让孩子走出困境。
『经典事例』
有一个小男孩,在一次运动会中,他的同学带的变形金刚玩具丢了。于是,老师就检查了几个同学们的书包,其中包括这个男孩的。男孩自尊心很强,老师在检查他书包的当下,他就像受了奇耻大辱一样,觉得老师怀疑自己,心里很委屈。
回到家,他把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虽然觉得老师的做法确有不妥,但是并没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只是说:“同学的变形金刚丢了,老师帮同学找一找也是无可厚非的,你可以利用这次写作文的机会把你的难受表达给老师,老师会理解的。”
于是,孩子就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被老师怀疑偷同学的东西,心里很难受等等。之后,老师专门找到男孩谈心,希望男孩不要有心理压力,老师表示在情急之下做了检查,并没有怀疑谁或不相信谁……老师的安慰,使男孩重新找回了自尊。
『教育感悟』
受委屈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孩子和小伙伴在一起时会因为性格不同、思想不同、理解能力又各异,再加上表达能力有限或情绪使然,难免会有误会和摩擦。而消除误会的最佳途径是及时而平和地沟通。就像那个男孩,父母就鼓励他通过作文和老师沟通,结果大家都消除了误会,孩子也找回了快乐。
作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帮助孩子打开心灵。同样一件事情,心胸开阔的孩子受委屈的程度就没有思想闭塞的孩子严重,而且,开朗的孩子想的是如何解除误会。这种主动性就大大减小了受委屈的几率。所以,父母平时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自身就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身体力行』
当孩子受委屈时,父母该做什么呢?
1. 了解孩子受委屈的原因。
孩子感到委屈之后,情绪必然低落甚至暴躁,父母不要轻易指责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是问清原因,问问孩子今天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受了委屈的孩子通常都渴望被理解,只要父母对他有信任他就很容易表达,这样父母就容易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有效消除孩子心里的委屈。
2. 及时地安慰孩子。
父母要耐心地听孩子把事情讲述完,然后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并适当地安慰孩子。父母的情绪一定要平和,不可以看到孩子受了委屈就愤愤不平,这样更会引起孩子的不平,让孩子感到更加委屈。所以,父母要理智地、平和地给孩子分析,帮孩子分清是非对错,帮孩子消除委屈情绪。
3.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如果孩子是被同伴误解,父母要鼓励孩子去主动解除误会;如果孩子是受到不公平待遇,并且不知道原因的话,也可以让孩子坦诚询问;如果孩子是因为自己争强好胜,没有在竞选中胜出而感到委屈的话,父母就要让孩子反省自己了;如果是无缘无故被陌生人骂了一句,父母就要鼓励孩子想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之,父母就是尽力让孩子的委屈通过合理的方式解除。
『教子参考』
父母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