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5189400000102

第102章 十三 消费倾向分析与进一 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选择

-蔡 彤-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投资需求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投资的长期增长要建立在最终的消费需求扩张上。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消费需求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独立的变量,消费率的高低已经开始直接影响投资增长和投资效益。我国存在的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而居民消费需求又取决于居民的消费倾向。因此,研究现阶段居民的消费倾向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倾向指的是收入与消费的函数关系。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水平上消费量对收入量之比,而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消费倾向低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倾向的减弱,不仅使消费需求减弱,而且使投资需求减弱,因为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因此,在一定的收入总水平上,要增加消费,就必须提高消费倾向。

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在1981~1988年间基本保持稳定;而从 1989年开始,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由1988 年的 0.93下降至1997年的0.81,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说明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心理也逐渐成熟,平均消费倾向出现了一个长期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变动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这说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易受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2.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制度以外的客观因素,包括货币工资的改变、利率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人们的心理预期等;另一个对居民消费倾向产生影响的因素是经济制度以内的主观因素,包括人性的心理特征、社会习惯和社会制度等。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的变化来看,决定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居民收入增长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1997 年,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为3.4%,1998年扣除较大幅度的物价负增长的影响后,实际收入也只增长 5.8%,两年增幅比“八五”时期分别下降了4.4和1.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幅也出现大幅度下降现象,扣除物价下降的影响,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仅为 4.3%,至2000年,农民收入已经出现连续三年的收入增幅下降。连续的收入增长下降必将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从而影响居民的实际消费。

第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对消费倾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影响消费需求的总量变化,也同时影响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化。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增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明显增大,据国家统计局对3.5万户居民的跟踪调查,其中10%最低收入家庭与10%最高收入家庭的差距已由1981年时的2倍增加到1997 年的 4.2 倍;20世纪90年代后,城镇居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减收户,减收户比率由 1992年的31%增加到1997年的40%以上。二是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普遍低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近年来,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1996年的0.71下降至1997年0.27,下降幅度达44个百分点,同期,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则由 0.67下降为0.63,降幅只有 4 个百分点。可见,农民的储蓄倾向大大增强。

第三,急速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居民收入支出预期恶化。随着我国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等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化,居民的收入预期没有大幅度增长,实际消费支出结构却从9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房的货币化分配逐渐取代实物式分配;个人按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金;医疗费用由过去的国家全部负担改为个人负担一部分;教育费用迅速上涨。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因此,人们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期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防范风险的储蓄倾向上升,即期消费减少。这也使得利率机制对储蓄的影响减弱。所以,从 1997 年以来连续八次的利率下调,并未有效地刺激居民的消费倾向上升,消费需求仍然维持持续乏力的状态。

第四,低水平的消费信贷,制约了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在国外,消费信贷是帮助中低收入阶层实现耐用品消费满足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消费信贷约占了银行贷款总额的 20%~30%,而在我国,虽然国内几家大银行近年来已陆续推出住房、汽车及其他家电等耐用品的消费信贷业务,但至1998 年底,消费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重还不到1%。这使得广大居民为实现消费升级的目标只能主要依赖于自我积蓄,从而使得储蓄倾向居高不下,制约了消费倾向的提高。

(二)对前一阶段扩大内需政策的评价

1.扩大内需的政策对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但民间投资仍然乏力。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体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速度在1999年第三季度达到最低点后开始回升,2000 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已上升到8.5%,增幅比1999年四季度提高了5.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增加1 813个,增长 25.8%,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75.7%。2000 年三月底,现金流量同比增长 16.7%,仍呈上升的趋势;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8.7%,增幅比上年末提高 1 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3%,增幅比上年末降低1.7 个百分点,仍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0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增幅较低,无明显变动;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3%,增幅比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可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拉动投资需求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国家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非国有投资没有被有效地带动起来,民间投资增长没有改善,政府投资孤军深入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宏观政策的总体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大。

2.居民的消费需求没有随投资需求的扩大而扩大,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持续下降。据统计,2000 年一季度,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四季度提高 2.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5%,2000 年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年四季度缩小 0.9 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1%;有止降迹象。但价格回升的趋势仍不稳定。而农民的收入的增长率已连续三年下降。1998 年以来,我国的投资增幅虽然较高,但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大大抵消了投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对民间投资的制约上,因为我国的非国有经济经营的优势领域更多的与生活消费有关,因此民间投资活跃与否同居民消费活跃有关,在消费需求没有显示新的需求热点时,企业不敢贸然投资。

(三)下一步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从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抑制通货紧缩,进一步扩大内需是2001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取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消费倾向偏低造成的,而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受制度变迁等长期因素的影响很大。消费需求对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又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从而影响着整个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为了确保扩大内需政策成功启动中国经济,必须加大政策力度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刺激民间投资,支撑总体的投资增长。

1.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如前所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已连续几年增幅低于经济增幅,居民的消费率低于经济增长率。为了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政府除了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以外,还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扩大就业机会,使收入增幅与经济增幅同步增长。

2.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释放农民的消费能力。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目前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放宽户籍管理政策,推进城市化进程;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体可以拉动 GDP增长 2个百分点。另外,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提高农民人均资源的占有率;二是加快农村商品流通体制诸如粮食、棉花等商品的流通体制改革,保证农产品价值的实现,保证农民收入的提高。三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农村电网改造的力度,降低农村电价;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力度,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减轻农民的负担,保证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3.发展消费信用,使之成为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自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商业银行陆续开办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等业务,但总的来讲,信用范围还较窄、信用规模还较小。因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开拓消费信贷领域,开办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分散银行的信用风险;银行要在技术上完善支付系统;另外,应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促进消费升级。

4.加快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不稳定感,改变人们的消费支出预期。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住房改革、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医疗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有一个认识及适应的过程,加上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很不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发放、管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的“社会保险法”,切实解决目前保险覆盖面窄、保费过低、管理混乱的问题,为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保险制度奠定物质基础,从而消除消费者的不安定感,使消费者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形成新的理性预期,改变消费观念,从根本上降低消费者为防范风险而居高不下的储蓄倾向,增加即期消费。

5.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如电网改造、通讯线路、道路交通的建设;降低农村电价,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限制过剩的生产能力,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同时,增加新产品的供给,开拓新的消费领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