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5189400000114

第114章 二十五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庄汉文-

人类文明在经历了 20世纪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后进入了崭新的21 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备受全球瞩目,朱镕基总理在21 世纪论坛上宣布:“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高等教育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情况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发展特征。就其社会历史发展背景而言,第一,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主流方向,世界各国都想利用这一和平发展时期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因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第二,国际垄断资本为了掠取更大的利润,依照其一贯的做法在全球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投资获利机会,经济全球化成为资本全球流动的形象说法。第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社会呼吁共同谋求人类幸福的呼声下,只能掩盖他们用武力称霸世界、瓜分世界的用心,转而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来达到他们控制世界经济的目的。第四,跨国公司的不断膨胀扩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与贸易活动,直接带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第五,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包括全球性或区域性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等通过各种国际性多边协议为全球各国特别是那些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打通障碍、铺平道路。第六,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信息在全球的实时传播技术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征。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的经济全球化:第一,生产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40 000多个跨国公司(西方发达国家占了多数)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国跨地区地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实现其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的目的。第二,贸易自由化程度大为提高。1997 年 3月有40多个国家签署的《信息技术协议》承诺自2000年1月1日起取消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及电信产品等200多种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关税堡垒的撤除,给这些产品在缔约国之间的流通扫除了障碍。随着中国等一些大国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国关税“门槛”将不得不陆续降低,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将大幅提高。第三,跨国投资和兼并加剧。以我国尚未加入世贸组织的 1997 年为例,“到1997年,国内轿车制造业的100%,软饮料制造业的99%,胶片制造业的99%都有跨国公司的投资”。跨国投资给国际垄断资本掠取更大利润提供了“猎场”。第四,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量迅速膨胀,目前日货币交易量达1 万多亿美元。有 70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在1999年底对外开放其金融市场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各种投机资金异常活跃,给各国金融界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甚至会动摇一国金融货币的稳定,前几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第五,跨国、跨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协作得到加强。多个跨国经济组织从工业七国集团、亚洲的亚太经合组织、拉美的北美自由贸易联盟到欧共体、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建立和运作,基本上覆盖了全球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3.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越来越引起重视。毕竟,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诺亚方舟”,面对经济全球化,并非全球一个声音。吴易风教授在《全球化的性质和利弊》一文中,引自墨西哥《至上报》2000年5月25日发表的题为《新帝国主义》的文章,说:“全球化,完全证实了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的集中越来越迅速,企业家们的世界秩序正在逐步迫近,他们的世界权利与其企业的兼并规模成比例的资本的大联盟由于《多边投资协定》达到了高峰”。有的学者援引了有关资料:“在第9届联合国贸发会议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把各自国内的经济困难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坦桑尼亚总统本杰明·姆克巴指出:‘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控制,进行了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包括失业、卫生、保健和教育费用的削减以及无限的不稳定因素。开放我们的国民经济总是一个问题,我们国家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前景是极其黯淡的。’”“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把日益扩大的国际收入分配差距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意识指引下的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拓展的发展过程,就目前而言,西方发达国家起着主导作用和占有很大政策引导优势。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到来的同时,全球人口爆炸、环境恶化、资源危机、地区冲突、贫富分化更加突出等问题也接踵而至。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转移危机、缓和矛盾、掠取更多世界资源,会更加全力维护其既得优势和利益。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因势利导,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全球竞争,壮大自己,赶超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全球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一些弱势国家已有些身不由己,意识到独立于经济全球化之外将很难“独善其身”,但对经济全球化利弊的讨论和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应该是积极而且有益的。

由于经济与社会各领域联系的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影响着社会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1999 年 11 月 15 日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 WTO的双边协议》,协议中就有关于“高等教育服务”和“成人教育服务”的条款。WTO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加入 WTO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须履行协议中的相关承诺,经济全球化将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深刻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1.中国高等教育将出现多种办学主体共存的局面。在中国加入 WTO的文本文件附件9中的“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有教育服务的专项内容———我们将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全面开放教育市场(当然不包括国家义务教育部分),中国开放教育市场将吸引资本+教育输出国挟资金和教育的优势进入中国,原来的高等教育体系将走向多种办学主体共存的局面,由此而带来一系列的变数,诸如政府服务职能、教育法规、招生、师资、毕业生就业等各方面的变化。

2.人才全球性流动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然有大量跨国企业进入国门,并凭借其庞大的全球网络优势和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优厚条件吸引人才。高等教育领域为人才荟萃之地,也必将成为竞争人才之所。一段时期以来出国留学未归人员已让国家流失了相当一部分的优秀人才,高等教育一方面要能够培养出经得起经济全球化竞争挑战的人才;另一方面又要能够留得住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力扩张其经济势力并延揽全球人才之际,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才与之竞争,我们将会失去建立经济全球化网络的历史机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将会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

3.教育信息的“地球村”效应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创新的迅猛势头和互联网在全球的覆盖,教育信息的储存和传送出现了“地球村”效应。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跨国的经营管理理念、文化教育信息以及便捷的信息收集途径;我们既可以安坐家中轻点鼠标查询北京图书馆的馆藏资料,或进入全球数以万计的数据库去搜索自己所要的资料;也可以不出家门就可以读哈佛大学的 MBA课程;很多教育信息已经被多媒体课程所代替。凡此种种显示: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速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高等教育对此将作何反应,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4.本土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涵接问题。国际高等教育输入我国,将会带来教育输出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投资方式、教育管理机制等。高等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性,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一个文化信息创造传播的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着它与外界交换信息自我更新信息的特点,这对我国基础相对尚浅的高等教育无疑是一个机遇,机会难得啊!

5.知识更新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浩瀚的全球互联网络、即时收取的电子邮件、不断降低费用的国际长途电话、传真等先进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和卫星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技术创新使得人们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识得以实现。如同世界各地几乎可以同时获知多国科学家破解人类基因图的信息一样,当今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知识更新更快、更方便,我们面对着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借助先进的知识传播工具不断地更新已有的知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重要阵地,自身也面临不断吸纳、更新知识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办学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