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5189400000044

第44章 十七 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格局

-夏兴园 樊 刚-

(一)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

1.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并且呈继续扩大的趋势。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我国基尼系数随年代的延续越来越大,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据世界银行计算,1979年中国全国的基尼系数为 0.33,1981年中国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288,1992 年中国全国的基尼系数为 0.376,1995 年为0.415,1998年为0.42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根据两次调查的数据估计,1988 年和 1995 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82和0.452.

2.收入差距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对中国全国的收入差距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把它分成以下四个方面:(1)城乡收入差距;(2)地区收入差距;(3)城镇居民收入差距;(4)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以上四个方面中,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造成我国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分析:1988年全国收入差距的40%来自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不进行城乡区别,1988 年全国东、中、西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约占全国收入差距的7.5%,199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3%。

3.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形态呈不规则的陀螺形。在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上,具有中等和中等偏上收入的群体比重相对较少,无法构成一个稳定、庞大的中产阶级;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比重相对过大,而少数高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较快。这样一种“陀螺形”的收入群体分布结构,使低收入者对高收入者的行为特别敏感,容易造成心理失衡,放大了收入差距的效应。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合理分布是我们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要解决的重要矛盾。

4.总体收入差距偏大与部分行业、部分领域内收入差距过小并存。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平均分配状况从总体上看也有了好转,但是“平均主义”并没有彻底根除,多数国有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工资收入分配差距偏小,劳动贡献与报酬并不完全挂钩。

5.垄断性行业与非垄断性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在我国,政府缺乏有效的限制垄断、鼓励平等竞争的政策,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问题十分突出。电力、金融、航空运输业、邮电等属于垄断性行业,其收入、福利待遇有较大提高。一般制造业、商业等部门由于市场大环境所限,行业内部竞争十分激烈,只能微利甚至亏损经营,其职工收入较低。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分析

首先,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所决定的,难以完全避免,有着其内在的客观原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1.一国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通过对多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倒 U字型”假说,即一个国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随着早期经济发展而恶化,达到最高点后,又随着后期经济发展而改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分布极不均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发展初始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及所能够创造的财富总量无法迅速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壤沙化严重,交通不便,虽蕴藏丰富的资源,而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体制的变迁。经过20余年的市场化改革,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机制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计划分配方式,并基本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经济组织因竞争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同,收入差距的形成及扩大是必然的。

3.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采取了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东部地区创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放松管制,并给予资金、资源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大量外资也流向该地区,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为国民经济的整体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过来看,沿海战略的实施也使内地与沿海发展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其本身的资金、人才也大量向东部积聚,在为东部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发展缓慢。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地区之间收入水平差距的日益扩大。

4.90年代末我国经济结构进入战略调整时期,一些行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下岗、失业职工增多。他们当中,有的实现了二次就业,获得稳定收入,但多数仅靠发放的少量救济金过活,有的则完全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吃老本和借贷。更加上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相继出台,需要自我承担对他们来说数目巨大的医疗、子女教育费用,因此,原有的高低收入差距更为悬殊。

其次,收入差距过大存在不合理因素:

1.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劳动要素在行业间、地区间、城乡间流动性不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僵化的就业政策,限制了劳动要素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虽然近年来政策有所松动,居民转换职业仍有很大障碍。

2.制度缺陷以及政策缺位现象使一部分人获得大量非法收入。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出现了以下制度缺陷:新旧体制并存、摩擦;新体制内部摩擦;体制缺位,即旧的已破而新的未立。由于这些制度缺陷,特别是计划体制下对资源配置具有决定作用的行政权力因素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利益分化交织在一起,易形成公共权力的异化,而由于法制本身的不健全以及法律法规贯彻不力,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捞取“灰色收入”。一部分单位和个人通过制假售假、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非法活动牟取暴富。这些非法收入破坏了正常的分配关系,扩大了收入差距。

3.垄断行业的存在。由于我国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政府对产业的进入和退出有严格的控制,即使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国民经济中仍然存在着过多的不必要的行业垄断。一些社会强势集团,凭借其有利地位,假借市场经济的原则,利用不平等的价格、垄断地位和政府背景,攫取了大量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全部或部分变成了这些具有垄断地位的单位、企业工作人员的个人收入。而其他行业、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是无法与这些单位或企业工作人员的收入相比拟的。这些垄断制度和行为造成了收入分配领域的严重混乱。

4.政府对个人收入的宏观调控措施不力。目前,我国在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方面,主要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首先是个人所得税征收效果不理想,税款流失严重,其中高收入者偷漏个人所得税的比例最大。第二,起征点较低,把很多具有较低收入水平的居民也纳入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由于目前边际税率的规定,导致税收对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对高收入居民的影响。这样一来,个人所得税不仅没有降低收入差距,有时反而起了逆向调节的作用。同样,在农村居民中,各种税费的征收也具有累退的性质:收入越高,税赋却越轻。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收入低,但税费负担要高得多,税费没有发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功能。因此说目前的税收制度客观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平抑收入差距的作用。

(三)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心弱势群体,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防止贫困问题加剧。(2)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要改革劳动力流动及户籍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强化税收的调节功能。要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缴力度,并逐步通过开征个人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对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要采取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并对低收入户实行税赋减免。(4)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广大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带动收入的持续增长。(5)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配套实施。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实际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的利益分配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即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所最终导致的社会成员利益关系的扭曲。贪污受贿、走私贩私以及垄断收入等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仅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决策民主化与公开化,强化对公务人员个人以及群体和机构行为的监督与约束,全面形成对权力行使过程的制约机制。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