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5189400000059

第59章 八 论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曾芬钰-

1996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许多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相对的暂时的过剩;二是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即现有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调整。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需求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来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儿什么、少种点儿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优化区域和城乡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的长远发展,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

根据恩格尔定理,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中,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的强度也逐渐递减。但是,不同种类的食品,其需求收入弹性是不同的。如果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意味着消费者变得更加富有时,他们的收入花费于购买这种食品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食品一般是属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对于超出“温饱型”的那部分消费者,大众化食品(如粮食)就具有这种性质。当前,大多数居民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或摆脱了生理性需求的束缚之后,开始进入以追求消费品质量、更多地选择新兴耐用消费品和高营养食品方面,包括从更多地追求植物性食物,转变为更多地追求动物性食物,就反映了这个趋势。与食品消费结构多元化、高级化趋势相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必须由以种粮为主和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从目前看,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总体上虽处于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历史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现代畜牧业还比较落后,距离成为农业的第一位的主导产业甚远。在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形势下,畜牧业仍然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的猪肉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57%,牛肉低84%,羊肉低54%,蛋类价格也低得多,有很大竞争力。同时,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必要时可以从国外购进一部分低价的玉米、小麦等饲料,通过畜牧业转化、增值再出售,经济效益可以数倍增加。这就必须加快非粮食种植业和非种植业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大产业,同时,正确处理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注重发展饲料作物,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初级农产品质量,更取决于整个产业链条,以及整个生产体系的发达程度。没有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以及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的多次升值,农业经济效益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这就要求必须加快各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转变增值程度,促进农业深层化、链条化和产业化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使从流通中退出来的农产品,重新进入加工领域和流通领域,扩大市场需求与容量,实现产品的更大增值。

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即将加入 WTO交汇在一起,对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整结构,不仅面向国内市场,在基本满足农产品数量的需求基础上,全面转向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新阶段;还要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

应当着重指出的是,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环节。在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即出现买方市场)和我国即将加入 WTO的形势下,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必须着眼于培育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产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有利于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而特色主导产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当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带动起加工、运销、服务等系列关联产业群,甚至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增长点。

(二)区域结构的调整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关键,就是不能雷同,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式的“加减法”边际性调整,而应当调出特色,调出区位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同地区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极为重要的。目前不少地方从实际出发,提出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这种新趋势的体现。

农业主要是利用本土资源(而不是借助于资源转换),以直接提供食物(主要指粮食)的方式,来完成其支持经济发展的基本功能。在土地资源特别稀缺的区域(如沿海地区),这种直接提供以粮食为主要产品的经营方式,便会越来越成为不经济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农业所能提供的农业“剩余”便会日趋减少,甚至很可能变成负“剩余”,从而严重威胁着自身的存在,更谈不上有可能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在客观上就要求必须进行农业自身的结构调整,着重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即着重发展精致农业,通过资源的交换与转换机制,间接地完成农业所固有的传统基本功能(这里主要指提供廉价粮食),并把一部分农业“剩余”注入经济运行流程,扩大经济流量,支持经济发展。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种粮已经亏本,应酌情免除粮食定购任务,以利于农民放手发展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价值非粮农产品。当前摆在我国东部地区面前的主要问题而是如何有计划地把一部分传统农业转变为精致农业。

市场交换理论是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为的是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这一区域分工与资源转换的特点,是利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粮食种植业与其他产业的经济位差,以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所形成的经济位差,通过价格传导与贸易传导的方式,扩大内陆地区粮食销售市场,提高内陆地区粮食生产比较利益,形成内陆地区(主要是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增产的内在动力,在互利、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合理经济分工与必要的资源转换。这一经济运转流程大致可作如下表述:即伴随沿海地区以粮食为主体的传统农业的适当收缩,把置换出来的那部分农业资源用于发展精致农业,即附加值高的名、优、特农产品。这部分附加值高的名、优、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一方面用于供给国内市场的需要,并把所获得的收入换回国内市场较为廉价(相对新兴农产品而言)食物(主要指粮食);另一方面,用于出口创汇,把所获得的外汇用来购买先进技术和设备,武装和改造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生产。通过这一资源转换过程,有助于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摆脱确保粮食自给率所造成的困境,又可增强农业自身的活力,使其继续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柱系统。

(三)社会结构的调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持续下降的深层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城市化的严重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思想方法,从宏观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国农民增收的更大希望,在农业以外,甚至在农村以外,因此,着力解决非农业化和城镇化严重滞后问题,以及城乡人口比例严重失调问题,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及其家属),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而且这对在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同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城镇化步伐加快,从近期看,加大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必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入镇的农民短期内从事非农产业,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看,随着身份的变迁,留在农村人口占有资源量相对增加,农民整体收入的增长速度会加快,并可促进城乡关系进一步协调发展。亿万农业人口的非农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要靠工业化和城镇化,以“两化”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不仅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还要相应调整城乡人口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这就是调整社会结构。

我国目前正在按照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的支点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的两大难题:一是剩余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劳动生产率低;二是缺乏资金,难以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供产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龙头在城镇的一条龙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是联系城乡经济、工业和农业的有效经营方式。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小城镇迅速发展的态势,是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我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小城镇建设要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小城镇内的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支撑。如果没有经济上的支撑,农民进了城,也不可能安享城市文明,因为他们没有收入,进了城也会再回去。城镇兴隆不兴隆,关键在于经济发展不发展,经济发展了就有了物质基础。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