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色中的生死经
15246100000037

第37章 黄色主病条目

《内经》说:“面色黄是得了风病”。又说:“面色黄赤是得了热病”。黄色,是脾胃的颜色,也是湿土的颜色。六部十法都可以交互推理,五色四时都应该综合研究。

比如,周身疼痛,发热,身上颜色如熏黄的,说明此人常患湿病。面现黄色,身体发热,身重体痛,说明有湿气在肌腠皮毛之间。面色黄润而微弱的,是湿热的病。湿病的表现为身上疼痛,发热,面色泛黄,喘气,头痛,鼻塞,感到烦躁,其脉象洪大;能进饮食的,为腹中调和无病,但病都是在头部,头部中了寒湿,所以还表现为鼻塞。面色黄而昏滞的,是寒湿。

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指甲黄的,是得了黄疸病。面色泛黄如栀子色的,是黄疸。风邪与湿邪侵入肌表筋骨,互相搏击,致使吃饭即吐,谷气不消,因为胃中有浊气而难受,浊气下走,小便不通,阴部被其寒气所侵,热气则进入膀胱,身体尽显黄色的,称为“谷疸”。面色泛黄而昏黑的,称为“女劳疸”。面青目黑,心中好像在吃大蒜似的,大便全是黑色,皮肤麻木不仁,脉浮而弱,虽然黑中仍现黄色,也属“黑疸”。黄疸病,面红而黄,口渴,尿色鲜红而身上发热的,是“阳黄”;黄疸病,口不渴,面色暗黄,一身冰冷的,是“阴黄”;黄疸病,面色黄而带黑,发渴而腹胀的,病难治。

小儿全身及面目都黄如金色,属“胎黄”。全身及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象沉的,是水气内盛所致的水肿病。

唇现黄色的,是得了脾病。面色枯黄的,是脾气虚损证。鼻端黄色,腠理开,汗大出,全身发痒像有老鼠在身上爬的,是“肌痹”,如果这时感受了邪气,新旧之邪内合而害脾,两鼻孔如黄土色的,是脾伤。面色薄而微黄,不想吃东西,身体倦怠,四肢不想动,汗多而怕风,鼻上现黄色的,是脾受风邪而导致的脾风。面黄,身体麻木不仁,不能行走,饮食无味,晚上不睡白天睡,常梦见与死人在一起,是脾风发作的表现。面黄而腹大,常下痢的,是“脾痫”。脾痫大多因为饮食没有节制,饥饱劳役,痰湿积聚,气机上逆而引发;发作时有突然仆倒,肢体抽搐,唇口掀动,痰涎外出等痫病症候。痫病发作,面黄而腹满,吐酸水,泻臭便,抽搐时时发作的,称为“食痫”。

面色泛黄而兼有肌肉蠕动的,是脾受热邪或过食热食而引起的脾热证;有唇红,咽干,心烦,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症状的,也是脾热。常打呵欠和喷嚏,流清涕,发热而色黄的,是脾胃受寒的实寒证,也叫“中寒”;面黄兼带白色的,是脾胃虚寒;面黄兼青色的,是脾虚泄泻之证;面色黄白而无光泽的,是脾肺气虚;面色黄,人也枯瘦的,是胃病虚热之证;面色黄而色淡的,是胃病虚寒之证。腹胀食少,精神倦怠,面色黄而肌瘦的,是脏腑气血虚所致的胀闷不适,也叫虚胀;面色黄而虚肿食少的,是虚弱到了极点。面色苍白兼带黄色,腹部青筋暴露,腹胀,一身肿大的,是鼓胀。面色泛黄,大便色黑,喜怒如狂的,是内有淤血潴留。凡是面色发黄的病人,大便难解,脸上一黄一白像螃蟹爬的痕迹,是食滞不消化、日久而成的食积。

小儿面色黄而肿的,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症。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双眼呆视,腹大而坚硬,青筋暴露的,是疳病。疳病是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的症候。面色忽黄忽白的,是疳积。面黄而瘦弱,毛发结团,鼻痒的,是脑疳。脊椎骨像锯齿一样突出,拍背有敲鼓的感觉,面黄而瘦的,是脊疳。(《仁斋小儿方论》说:患脊疳的人,像有虫在脊和脊柱两旁的肌肉上咬一样,身体发热,面瘦弱萎黄,积中生热,烦渴下利,拍背犹如鼓鸣,脊骨如锯齿;十指皆生疮,这是因为疳疾日久,消耗骨肉所致。)颈项里有结核,便下脓血,瘦弱,面黄而发热的,称为“无辜疳”。(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玄中记》记载说:“凡有小儿家,不可夜露衣服,此鸟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痫及疳疾,谓之无辜疳也。”意思是说,此病是因为夜间小儿赤身露体引鸟而来,啄伤人的皮毛而引发的疾病。)腹胀筋青,面色萎黄,毛发干燥,骨节突显,喜欢吃泥土,乳食不消化,身有疮疥的,是脾疳。腹部大且细小,面色黄,人消瘦的,是丁奚疳。身瘦面黄,有疥疮,或泻下青黄白色,或泻如垢腻,或泻如烂泥的,是疳泻。

身体发热,肚腹大,成天昏睡,面色发黄,四肢无力,鼻烂流臭涕,齿龈生疮,或腹泻黑血的,是小儿疳,原因是腹内有虫。面目青而泛黄,周身乏力疼痛,唇舌焦干,眉发脱落,腹中切痛,或腹中如被虫咬,或腹中有如虫在爬行的,是虫疰。腹中起块,用手按压又无法触及,时聚时散,然而痛无休止,五更时心中嘈杂,牙关强硬,呕吐涎沫或清水,面色青而泛黄,食量好但又不长肉的,是虫证;眼眶及鼻下青而发黑,面色萎黄,脸上有血丝,形如蟹爪的,也是虫证。面色泛黄而唇白的,是虚寒泄泻;面色深黄的,是伤食吐泻。

脉象弦浮而大,气短,腹部胀满,胁下及心痛,久按腹部也不通气,鼻干,不出汗,嗜睡,周身及面目都黄,小便困难,有潮热,时时打嗝,耳前后皆肿的,是阳明中风的证候,即阳明经为风邪所伤。面目全部出现黄色而有潮热的,是胃热。面色泛黄而下眼胞微肿的,是痰饮。面色泛黄而脉大无力的,是有积气在腹中,是厥疝之证。

面色泛黄而呈现红色,肾脉搏动有力而脉息长的,是得了腰弯而不能伸的病;脉象散而无力的,是得了病又血液不足,以至于身体不能恢复。脾脉搏动有力而脉息长、面泛黄色的,是得了病而又少气;脉象散而无力,面色无光泽的,是得了小腿浮肿的病,其形状有如水肿。面色泛黄,脉象浮大而长,心的下方有包块如桃李,腹部胀满,上呕下泻,肠鸣,四肢沉重,小腿肚和足跟肿而冷,不能睡卧的,是脾积的证候。这种病饿了就发,吃饱了就减轻,这是因为腹内的胀气与谷气争斗的结果。

面色泛黄而枯燥的,是热伤津液;面色黄而晦暗的,是津液耗损。额上现黄、红色的,是咽喉至胸膈部位有热。脉微弱而面色泛黄的,是卫气衰弱。寸口脉微而涩,面现青黄色,怕寒而战栗,咳嗽,吐腥臭涎沫的,是营气和卫气都已衰败。鼻头现黄色的,是胸部有寒。鼻色现惨黄色的,是脾气衰败。鼻尖青黄色的,其人必患淋证。如果发现病人鼻呈黄色的,便知其小便困难。

妇人面色如熏黄的,是有月经不调的症状。胖人脉细而现黄色的,必定胸部有寒。

小儿刚从母腹中生下来,面目绕鼻口,左右都现黄色,闭目而哭,嘴唇收紧如鱼口状,五官缩作一团,口中干燥,四肢不能伸缩的,已是败血之症,此症肌肉难以生长,血脉不能收敛。面色泛黄而呈膏润状的,是化脓症状。面色黄而不带血色的,是久病不愈。久病而面色泛黄,却仍能吃的,是有内热。

伤寒太阳病,发汗后,再用火针治疗,如出现心下胀满,胸中烦闷,面色青黄,肌肤抽搐的难治;如面色微黄,前臂尺部温暖的易愈;若鼻头及鼻梁光亮,只是眼角呈现黄色的,病就有起色;如脉象平和,而病人大为烦躁,双眼皮内缘现黄色的,其病将缓解;久病而面色转黄的,是病快要好了;只是隐隐现微黄的,其病趋向好转。各种病的颜色,如云彩般消散的,说明病将痊愈,也容易治疗了。内外眼角有黄色生起的,是疾病初愈。

人面部,当颏唇沟正中凹陷外的承浆穴现黄色的,是不治之症。口角现黄色的,是脾气绝出现的危重症候。肾病,面上出现黄黑色,有拇指大的黑色斑点连接到耳部的,必将突然死去。热病喘咳吐血,手足及腹部都肿,面黄,战栗而不说话的,是肺先死,其魄与皮毛都不存在了(中医认为肺藏魄,主皮毛)。面色泛黄,眼睛发青,手乱动的,是邪风在胃,是“肝木克脾土”的缘故。面无神光如土色的,是脾气绝出现的危重症候。面色无神光如土色,不进饮食的,四日即死。面部表情惊诧,口吐妄言,面色泛黄,上下面部的经络极其麻木不仁的,说明阳明经功能已经丧失了。

病人精神委靡,面色泛黄,口干燥但又不渴,胸中烦躁有胀满感,下利不止的,是脾胃气绝。出现了脉象弱软无力,节律失常而无柔和胃气的真脾脉,是脾气败绝的危候。如果脉象无力而忽慢忽快,面色青黄而无光泽,毛发容易折断的,是危重病症,这是因为脉无胃气,“肝木克脾土”的缘故。肾病手足逆冷,面色泛红,眼睛发黄,小便失禁,骨节因疼痛而心烦,小腹结痛,气上冲心,脉象应当是沉稳、细小如线,圆滑如按滚珠;现在反而浮大,面色应当现黑色反而现黄色的,是“脾土克肾水”,是大逆之证,这便百分之百没法救治了。

以上都是黄色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