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色中的生死经
15246100000089

第89章 诊血望法提纲

血液是渗灌营养五脏六腑的物质,颜色为红色,五行中对应火,形态是液体,和水相似。心主宰周身的血液,行于脉中,有规律地循环往返,充养全身。《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是人的神气寄存的地方,不可不谨慎调养。”如果调养失当,嗜欲太过,或者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的邪气,或者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过极,就会导致营卫失调,脏腑不受制约,出现太过与不及的情况,就会发生疾病。有人说只要病变中出现血的都是热证,这是不正确的。他们只知道血属火,却不知血也和水类似。只知道有太过的情况,而不知道还有不及的情况。

分开来说,人体有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九窍,血从九窍而出的,就是九窍出血。血随小便而出的,是尿血或者血淋;大便中有血的,是肠风或者痔疮;鼻出血的,是鼻衄;舌出血的,是舌衄;牙龈出血的,是齿衄;从毛孔向外渗血的,是肌衄;因呕而出血的,是呕血;因吐而出血的,是吐血;因咯而出血的,是咯血;因唾而出血的,是唾血;因咳出血的,是咳血;因嗽而出血的,是嗽血。

凡是各种血证,因为部位不同,所以病因各异。何况还有殴打致伤出血,跌仆出血,以及月经逆行的倒经,伤寒病误用汗法引起的红汗。还有疮疡出血,妇科崩漏的出血,生产前后的出血,小产和痢疾的出血等,可谓不胜枚举。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所有的血液,皆输于心。”而朱丹溪所说各种出血都是热证,是不可取的。

就血液的形色来看,也需要进行进一步辨别分析。许多医书上说,身体强壮的,血轮多,所以血液的颜色浓而红;体质虚弱的,血轮少,所以血液的颜色淡而稀。阳热病引起的出血,颜色鲜红;阴寒病引起的出血,颜色就像猪肝那样暗紫。新血的颜色鲜红,旧血的颜色紫黑。血液颜色鲜紫浓稠的,是气盛;血液颜色晦暗而无光泽的,是气虚。风邪伤人致病出血的,血色发青;寒邪伤人致病出血的,血色晦暗;暑邪伤人致病出血的,血色鲜红;湿邪伤人致病出血的,血色像烟煤,或者像屋檐漏下的雨水。

便血的,如果血色呈浅褐色,说明病情较重;如果血色呈深褐色,说明病情尤重;如果血色呈黑色,那就说明病情极重了。吐血的,如果血色粉红并带有泡沫痰浊,是肺有病;如果血色红得像朱漆而有光泽的,是心包络有病;如果血色鲜紫黏稠的,是脾有病;如果血色青紫黏稠,或者带有血丝,或者夹有血块的,是肝有病;如果咯吐稀痰,其中夹杂有少量珠状血块,而且颜色不鲜红的,是肾有病;如果吐血量多,并且夹杂有没消化的食物和痰涎的,是胃有病。便血的,多是病在大小肠;尿血的,多是病在膀胱和肾。这都是按血液的形色来进行分辨的具体内容。

如果是五官和四肢的出血,还应当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而加以详细分析。所以《灵枢·百病始生》说:“表浅的阳络受伤,则血向外溢,外溢表现为各种衄血症状;若深部的阴络受伤,则血向内溢,血内溢就表现为大便血的症状。”凡是出血的病症,是阳证的,多发热口渴;是阴证的,身体虽然发冷但口不渴。发病按时而至,就像潮水按时来潮一样的,说明病重;无这种现象的,就说明病轻。阳络出血,说明预后较差;阴络出血,说明预后较好。如果吐出来的血马上就凝固,摸上去不黏手的,是脏腑内藏的血;口鼻出血量多如泉涌的,是心肺的血络破损。这些都是难以治愈的病症。我还认为,如果吐血时,先吐出的血色鲜红,后吐出的血呈凝固的紫色,而且出血量先多后少,先急后慢的,说明病势逐渐好转;吐血时,如果先吐出的血呈凝固的紫色,后吐出的血色鲜红,出血量先少后多,先慢后快的,说明病势逐渐恶化。这些情况也是应该参照的。

至于因气色的不同而病情有所差异,因脉象的不同而病情有所区别,又需要结合四诊而综合分析。这里只是粗略举例,说明各种带有出血的病症,并非都是热证。朱丹溪说:“知道了其中的要领,就可以用一句话说清楚。”但是,话不能说得如此武断,为什么呢?因为不知道其中的要领,就不能把握住头绪,这是极其危险的。

诊痰望法提纲。

《虞书》中以鸟兽的行为来记录时间,《月令》中以虫鱼的活动来预测气候,这都是用自然界的物象来认识天时。《黄帝内经》用人体内水液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后世医家以人体所产生的痰涎来诊断人体的疾病,这都是用人体自身的变化来认识了解人体。天道的变化离我们较远,而人体自身的变化却近在咫尺,所以就要从自身的异常变化来取象,用以进行或大或小的预测。虽然所说的内容不同,但道理却是一样的。更何况痰因病而生,病因痰而显,这样的道理难道不是很明显吗?

其间曾参考相关书籍,均认为痰质稠黏,饮质清稀。寒痰呈青色,湿痰呈白色,火痰呈黑色,热痰呈黄色,老痰胶而黏。痰滑容易咯出来的,是湿痰,为脾有病;难以咳出的,是燥痰,为肺有病;痰清稀而多泡沫的,是风痰,为肝有病;痰质坚硬,而且结成块状的,是热痰,为心有病;痰液清稀而有黑点的,是寒痰,为肾有病。

凡是新病而病轻的,痰液就是清稀的白色;凡是久病、重病的,痰液就是黏稠的黄色。喜欢吐唾沫的,是胃中有寒;喜欢流涎的,是脾脏虚冷。舌头强直,不能说话,并且口吐泡沫的,是病邪已经深入到了脏腑;腹部时常感到疼痛,口吐涎沫的,是腹中有蛔虫。咳嗽吐浊痰涎沫,呼吸困难,气息短促的,是肺痿;咳唾脓血,口中干燥,咳嗽兼胸中隐痛的,是肺痈;如果经常吐黏稠腥臭的浓痰,拖延久了会吐米粥状的浓痰的,也是肺痈。如果咳出的痰像破败的棉絮,颜色黑得像煤烟的,就是老痰。这都是各种书上按痰涎的形色,以诊断疾病浅深的内容。

有人说,痰的多少与吐痰的声音相应的是轻病,不相应的是重病。痰液由清稀变稠浊的,说明病情减轻,反之则是病情加重。因咳痰而吐血的,多是外感病;因吐血而吐痰的,病多源于内伤。这说明诊痰的望法,也可以根据具体症候的变化来进行互相参照,综合考察。

将各种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就知道清稀的是饮,浓稠的是痰。清稀的是形气不足,稠浊的是病气有余。痰色青白的,是体内气血有寒;痰色黄赤的,是体内气血有热。所以凡是痰形的变化,痰色的差异,都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