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家国书
1530800000045

第45章 第四封 把希望播洒在原野上——钟公庙·沈氏家族(下)

五:猪圈上矗立的宏伟大厦

沈家兄弟长得都很像,比起来老三沈也夫稍稍文气一些,是个衣着朴素、表达蕴藉的成熟男子。

他留给我的最深影响,则是他当年在猪圈上建的婚房。

沈也夫本是七兄妹中的福将。如果说,沈家二哥是因为政治抱负难以实现而投身实业的话,沈家三哥恰恰相反,他是政治上该得到的都得到了之后,再去争取实业的成功的。虽然改革开放让七兄妹中的所有人命运都为之改变,但第一个搭上改革开放顺风船的,首先恰是沈氏兄妹中的老三沈也夫。

沈也夫复员时四人帮刚刚粉碎,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家里的日子和他出去前一样,毫无起色,他也没有什么好神气的。然而当过兵的老三沈也夫已经完全改变了,特务连的工兵班长,六年大熔炉中的锤炼,这块好钢已经炼出来了,就等着国家给他派用场呢。

沈也夫运气好,脱下军装,才干了三个月活,公社就开始搞运动了,那年代运动特多,特别需要复员军人,老三就被抽到了工作队。工作了一段时间,沈也夫记清楚那个日子:1977年7月31号,八一建军节前一天,他被分到了供销社。这一下子算是糠箩里跳到米箩里了。

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土块就发芽,这是个集体单位的商业部门,沈也夫开始在那里负责跑运输。才干很快就展现出了,他就当了一个乡村商店的小经理,他的户口也随之从农村转到了城里。沈也夫永别了祖辈的农民身份,他一步跳进了天堂。

1978年,十年浩劫已经结束,27岁的沈也夫,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他相中了自己单位的一位本地姑娘。姑娘的经济情况比沈家要好一些,家在农村,父母生有三个女儿,父亲有公职,女儿顶了他的职,到了乡村的贸易系统,成了老三沈也夫的同事。

要成家就得要婚房,可沈家哪有房子让老三结婚呢。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沈也夫的婚房就在眼皮子底下。他家隔壁有间破旧的楼房,楼下曾关过猪养过牛,是父母用150元钱巨资买下的。想起来这也就是缘份,父亲当年从外地来,就是从放牛娃开始,说不定也住过这里呢。沈也夫自己从小也放过牛,也有跟在牛背后车水的日子。猪棚也罢,牛棚也罢,收拾整理好,都可以成为婚房。他用河泥拌上干草糊墙,再用报纸糊了顶棚。生活就是千层饼,就得那么一层一层地往上糊,就这样,他们在由猪圈改造而成的新房里成了亲,开始了新生活。

而工资,也从33元涨到35元了,小家庭,也从二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了,老三沈也夫有了一个千金。平民百姓的日子,完全可以这样安步就班地过下去了。

从1979年开始,计划经济时的一些制度的樊篱开始被打破了,商店的工作开始有了新机制,开始有奖金了。起初一个月3块钱,以后翻了一翻,加到了6块钱。1984年体制改革,沈也夫一步一步地跟着国家的改革往前走,到1985年,他已经积存了2000元钱,买下了一幢70个平方的房子。又过了两年,他批到了地基,化了近四千块钱把两年前的房子卖了,又化一万多块钱盖了一幢13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

时代给了沈氏兄弟更多的机遇,老三沈也夫,由此有了更大的天地。1999年,随着国家体制的改革,沈也夫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买断了自己的工龄,开始了自谋生计的经商之路。

说起来,沈也夫算得上是一个共产党的基层优秀党员,在七兄妹中,实际上他是经商最早的一位,但又是个体经商最晚的一位。也是他们当中拥有私家车最后的一位。经过在国有企业中中二十多年的历炼,他知道如何稳健地经商。因此他选择了玉米的深加工,在他所盖的那个三层楼房的底层车棚里开了一个窗户,就成了他的厂房。到2001年,他已经有了他自己的公司房子。他成功了。短短十年,他从零开始,做到了上千万。

可沈也夫却不会消费。他没有什么业余的特殊爱好,对虚荣浮华的东西完全没有感觉,感觉中他的生活有钱没钱,都没有什么变化,含饴弄孙是他的最大的快乐。他也从来不去夜总会卡拉OK厅,唯一爱好就是打乒乓球。他喜欢和员工们在一起,基本上就是把员工宿舍当作了自己的宿舍。他对和谐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凡事有度,谨慎小心,做事永远如履薄冰,就不会冒太大的风险。

回过头来说那个楼下养过猪牛的新房,沈也夫用2000块钱卖给了小弟。小弟加一万多块钱重新翻建,直到1993年城市又要新建,这个房子被拆迁了。此时的沈也夫一家,已经居住到了江东区,2003年这里也要拆迁了,安置费40万元。

从150元,到40万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传奇呢?

六: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次次地搬迁,拆迁,房子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2008年,沈家七兄妹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鄞州家族企业中最有代表性的家族。

此刻,沈家老小沈小红带着我来到了他家的故居,这块村落已经完全在撤县建区的城乡一体化浪潮中被整合进了宁波市区,周围都是高楼林立,只有一条河流与河边的树木,还存留着一点乡村田野的风景。而沈氏家族六十年前分到的旧房故居,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我在仅有的一间半塌的房屋屋脊前看到了一副石刻的对联:静卧千年古,心田总自培。沈家兄弟告诉我,这是他们第二生产队的仓库。我又问沈家二哥,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你们想不想自己的故居啊。

二哥爽朗地笑了,说:早就搬了,老东西也没有了,贼骨头做巢的地方,还有什么好想的。

我想找找那个猪圈,哪里还有什么影子。沈家老二告诉我,实际上老三只是把新房建在猪圈的楼上,六弟沈也红结婚时的新婚住房,才确实是用三间猪舍改建的,不过早已拆迁,成为回忆往事的一点谈资了。

沈家七兄妹当中,我唯一没有见过的就是沈家老六沈也红,他正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大殿宏图。沈家七兄妹中,跑得最远的也要算是老六沈也红。七兄妹的创业史中,他应该算是最大起大落的一个。初中生沈也红25岁就当了村长,虽然是代的,当下去也就能扶正。谁知二哥沈门峤回村担任村书记了,总不能书记村长他们沈家兄弟一锅端吧。沈也红成全了二哥,自己便离开村庄,到宁波协助五姐做销售工作。

当时的沈也红,也算得上是一个少壮派了,在宁波帮着五姐卖三角带,很是尝到了赚钱的快感,便有着心浮气躁起来。一日来了一单钢板生意,他没有验货就付了钱,结果被人骗了2万元。你想想,那是什么年代,被骗2万块钱,足以让一个平头百姓去自杀。受挫极大、垂头丧气的沈老六,神情恍惚地回到了家中,沈门峤一看六弟这副模样,知道万万不可再去刺激好,还得再给于鼓励,重新振作。付了这笔学费的沈也红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专营油漆,涂料等化工产品,公司飞速发展。成为宁波最大的颜料经营垄断商,然后开始独立地发展起自己的生产基地,先后在山东购下淄博颜料厂,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奈曼旗设立生产基地,现在的沈也红,已成为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的公司里,兄弟姐妹均入股,资产已经有好几个亿了。

他们那放牛娃出生的父亲,倘若地下有知,又会发出怎么样的感慨呢!

尾声:此刻,我站在沈家兄弟当年出生的地方,站在那个曾经做过沈也夫婚房的猪圈的所在地。我要以此为原点,来阅读这个世界。

这里已经完全没有一丝一毫当年的影子了,它目前已经成为鄞州新城区的核心地段,宁波市三江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沈家老大的公司在鄞州天童南路陈婆渡路上;沈家老二的实业在鄞州嵩江中路路上;沈家老三企业的鄞州麟寓路上;沈家老四的公司在宁波江东曙光路上;沈家老五和老六的的实业在鄞州麟寓路和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奈曼旗;沈家老七的公司在鄞州天童南路上。

七兄妹中,大哥沈阿嘉,1946年出生,1964年入伍,1970年转业回村担任村民兵连长,支部委员初中文化,1979年后到社办企业先后担任搬运队队长,螺钉厂厂长,1994年螺钉厂转制成民营企业,现为宁波光菱螺钉有限公司董事长,资产几千万。

老二沈门峤,现为宁波东方红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1949年出生,是共和国同龄人。高小毕业。改革开放后,率先通过承包工程、办厂、开店致富。1987年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1991年任钟公庙乡工业公司总经理,1994年重新开始经商办企业。2007年商业销售达6000余万元,个人资产达2000余万元。

老三沈也夫,1952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并入党,复员后分配在商业部门,先后担任基层分店经理和总店副经理,1998年企业转制后创办香港德狮特(宁波)织造有限公司,现资产上千万。

四弟沈也国,1955年出生,高中毕业参军入伍,1980年复员后分配到社办企业陈婆渡玻璃纤维厂当机修工,是七兄妹中学历最高的农民企业家,1998年他担任其家族所有企业总会计,现持有资产上亿的明州化工公司30%股份。

七兄妹中唯一的女性沈国芬为老五,1958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78年进入陈婆渡章华西服厂当缝纫工。1987年到二哥的宁波建筑装潢店任会计,后成为该店经理,目前已更名为宁波市一盟橡塑机电有限公司,拥有资产数千万。

六弟沈也红,1962年生,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87年任鲍家村代村长,二哥沈门峤到村里当书记后,把他调到宁波建筑装潢店去从事销售工作。专营油漆,涂料等化工产品,后来改营化工染料,成为宁波最大的颜料经营垄断商。先后在山东购下淄博颜料厂(3000万元),在内蒙古科尔(泌)沁草原奈曼旗设立生产基地,现已成为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产上亿。

老小沈小红为七弟。1964年生,初中毕业后到建筑队工作。2000年在陈婆渡开沙场。2003年搬到上游九眼锲继续经营,并在中心区经营饭店,资产也上千万。

他们的子女事业宏图如下;

沈阿佳的大儿子沈光程,现为宁波螺钉厂厂长;二儿子沈前程,现宁波塑胶公司老总。沈门峤的大儿子沈建辉,现为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总。二女儿沈建波,为沈苑楼宾馆老总。沈也夫的女儿沈冬琴在银行就职。沈也国女儿沈露燕和儿子沈刚刚分别在工作和就读。沈国芬的儿子付成杰,现为宁波塑胶店的老总。而七兄妹中的老六沈也红,他的儿子沈光磊,正在澳大利亚大学就读。

还是从前的天空,还是从前的大地,还是方圆那几十里路的格局。沈氏家族的蓝图就画在自己家园的大地上。

此时此刻,我看到了近百年前那个赤足的8岁的放牛娃,我看到他从遥远的家乡蹒跚走来的田野上的孤单身影,我还看到迎着他走上前去的那7个儿女的健壮而又高大的身形。

在他们的周围,一起簇拥着许多劳动者,他们以他们特有的宁波乡音喧哗着,笑着,奔跑着,母亲,我在其中看到了微笑着挥动手臂往前行走的小舅舅……

光荣源自于奋发图强,梦想实现于开拓创新,“敢为、求实、争先”,多干少讲、辛勤耕耘,终于描绘出了这一幅宏伟壮丽的发展画卷。

时光和岁月,就这样将百年光阴的两头,意味深长地折叠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