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缤纷气候
15320500000016

第16章 地球气候的分布(6)

3.7.2安第斯山以东的南美气候

亚马孙平原的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面向大西洋。由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到西部山地抬升的作用,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4~28℃之间,夜间气温也难得降到20℃以下。年雨量都在2000毫米以上,有的地方超过3000毫米。常年的高温多雨,发育了世界上最繁茂的热带雨林,使得亚马孙河成为世界第二长河,流域最广、流量最大。它从秘鲁的乌卡亚利-阿普里马克水系发源地起,全长约6480千米,其干支流蜿蜒流经南美洲7个国家。上游宽700米;中游宽5000米以上,水深70米;下游最宽处80千米,水深超过100米。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泛滥期流量达28万米2/秒,使距离岸边160千米内的海水变淡。亚马孙河河口形如喇叭,涨潮时,巨浪汹涌,气势磅礴,极为壮观。沿亚马孙河两岸森林特别茂密,形成了一道不宜穿越的林墙。

南美热带雨林地区人烟稀少,整个亚马孙平原至今只开垦了1%。从亚马孙平原往北,进入赤道以北的奥里诺科平原。这里各月气温虽都在26~29℃之间,但降水已较热带雨林地区明显减少,年降水量多在1000~2000毫米之间,加勒比海沿岸的降水量还不足500毫米。这里干湿季节非常分明,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至来年4月为干季。随着气候干燥性的增加,热带森林已被热带草原所代替。

3.7.3安第斯山的垂直气候带

安第斯山脉地势高耸,大部分山地处在热带纬度内,从山麓至顶峰温度差异很大,垂直气候带谱十分明显。在热带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终年高温潮湿,为热带山地气候带,易于种植水稻、甘蔗和可可。海拔1000~2000米的地方,已不像山麓那样暑气逼人,为亚热带山地气候带。到海拔2000~3000米,各月平均气温都已在18℃以下,主要种植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为温带山地气候带。3000米以上的山坡,为放牧羊驼的高山草地,属寒带气候。大致在5000米以上的高度,则终年积雪,是冰雪覆盖带。

南美洲热带区域的内陆山地国家,居民大部分都分布在温带高度的山间盆地和河谷之中。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和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就位于这个地带,海拔高度分别为2600米和2850米,气候四季如春。这里气温日变化很大,白天可以上升到25℃,夜里则会出现接近0℃的低温。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海拔高度365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这里各月气温在6~11℃之间,气候温凉,有时候夜里还会出现霜冻。

3.8全年皆冬的极地气候

极地气候又称寒带气候,全年皆冬、烈风、降水稀少,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两种类型。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常冬无夏,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植物。

极地气候指南极洲和北冰洋以及环绕其洋面和陆地的寒冷气候。南极洲大陆为冰雪覆盖,是全球最冷地区。在沿海和南极圈附近,年平均气温约为-10℃,内陆地区低达-50~-60℃。全大陆年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剧减,平均约为120毫米,在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达到15~20米/秒。北半球则把树木生长的北界作为极地气候的南界,北半球大部极地气候区为大陆环绕的永冻水域。冬半年在极夜无太阳辐射,夏半年极昼期间终日太阳不落,但冰雪反射率强烈。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尚不足以融化冰雪,故夏温仍低。只有大陆边缘部分的夏季气温可达0~10℃间,可生长苔藓之类的低等植物,故称苔原气候。其他极区均为低于0℃的永冻气候。苔原气候出现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沿岸,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0℃以上,年降水量200~300毫米。

冰原气候出现在南极洲、北冰洋以及格陵兰岛的一些岛屿上,全年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积雪终年不化,简单概括为干燥、酷寒。

3.8.1北极海域气候

北极地区主要包括北冰洋和格陵兰岛。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它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加拿大北部的一些海峡与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面积1300多平方千米,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一个。这里生长着北极狐、北极熊等。生活在这里的爱斯基摩人居住冰屋,靠猎杀北极熊、海豹、白鲸等为生。

11月至次年4月是北冰洋的冬季,5~6月、9~10月分属春、秋季,7~8月为夏季,由于北冰洋地处高纬(一年中有5~6个月不见天日,即使在永昼时段,太阳高度角也在23.5°以下),广覆对太阳辐射有极强反射能力的冰盖,因此接受的太阳辐射很少,气温极低。1月平均气温为-20~-40℃,8月为-8℃,北冰洋极点附近漂流站上曾测得-59℃的低温。由于洋流和北极及气旋的影响,北极地区最冷的地方并不在北冰洋中央,在西伯利亚维尔霍扬斯克曾记录到-70℃的低温,在阿拉斯加的普罗斯佩克特地区曾记录到-62℃的气温。唯独巴伦支海上空,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及东进的温带气旋影响,气温较高,可达0~3℃。

北冰洋海域降水不多,年降水量一般只有100~200毫米。冬季极地高压的范围达到盛期,北冰洋吹偏东风,气旋活动出现于极圈之外,几乎没有降水。夏季,随着行星风带的北推和极地高压范围的收缩,气旋活动可进入北极圈以北,带来一定的降水。在亚欧大陆北部沿海区域,冬季的天空大部分时间被云层遮蔽,显得格外阴沉。例如在鄂毕河和叶尼塞河河口,每年的阴天日数超过了210天。尽管由于冷空气长期维持,大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少,年降水量不多,但降水频繁,许多地区年降水日数多达160天左右。

由于受格陵兰岛、北美洲及欧洲大陆北部冬季冷高压的影响,北冰洋海域冬季经常出现猛烈的暴风雪天气。俄罗斯北极沿岸雪暴日数多达100天以上,当暴风雪来临时,居民不敢离开家,以免迷失方向。

常年覆冰的格陵兰:格陵兰是世界第一大岛,位于60°~83°N之间,南北长约2500千米,宽1500千米以上,海岸的海拔高度为90~1200米,愈向内陆,冰层愈厚,海拔愈高,有些地方高达3000米以上。格陵兰岛中央高原全年酷寒,堪称北半球全年最冷的地方。如埃士米特,极端最低气温为-65℃,有5个月的时间低于-38℃,气温降至-51℃以下的日数达83天。正因如此,岛上80%以上的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

据考证,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其祖先来自中国北方,大约是在1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他们在此地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为了适应寒冷的极地气候,他们的住房和衣着都很有特色。利用冰块砌房子,搭成拱形的圆屋顶,背风面开一个窄窄的小门。由于密闭程度高,尽管冰屋外面寒风呼啸,气温降到零下几十摄氏度,可屋内还是不失融融暖意。他们的服装颇具匠心,别具一格,是世界上最轻、最软、最暖的衣服。他们特制的风雪大衣,可以让身体发出的热量在衣裳内自由循环。只有在人感到太热而把连领帽在颈部松开时,热量才能够逸出来。

3.8.2南极大陆气候

南极大陆连同附近的岛屿合称南极洲,几乎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浩瀚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远离其他大陆,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大于欧洲和大洋洲。

横贯南极的山脉把南极大陆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南极洲,又称大南极洲,面积约占整个大陆的3/4,地势较高,基本为冰雪覆盖的高原。西南极洲,又称小南极洲,面积约占整个大陆的1/4,是一组被冰雪覆盖并与冰层连接在一起的山峦起伏的群岛,其北端为南极半岛,深入大西洋。

南极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平均高度2350米,最高峰文森山海拔5140米。整个大陆几乎全为冰雪所覆盖,露岩只占2%,冰层平均厚度约2000米,最厚的地方4200多米。南极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库,冰的总量为2867.2万立方米,占世界总冰量的90%。如果这个大冰原融化成水,全世界的海面将升高60米,地球上的许多陆地将成为水乡泽国。

南极洲气候独特,是地球上最冷、风暴最多的大陆。冬季最冷的7月,沿海地区平均气温为-20~-30℃,内陆为-40~-70℃。夏季最暖的1月,沿海地区平均气温为0℃,内陆平均为-20~-40℃。1983年7月31日,苏联东方站记录到-89.2℃的低温,是世界记录到的最低自然温度。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大陆,俗称“地球的风库”。在40°~60°S之间由于陆地甚少,西风环流可以不受阻挡地围着地球转圈,风速很大,许多地方全年大于30米/秒的大风日数有100天左右。有南极“风源”之称的阿德利地,大风日数竟达340天之多。这里的风暴不仅频繁,而且十分猛烈,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曾观测到82米/秒的大风;法国一个站更测到全洲最大风速——吓人的100米/秒。

由于南极气候寒冷,植物很难生长,只是在岩石裸露的“绿洲”处才能见到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附近的海域中有数量极大的鳞虾,于是在海岸和岛屿附近有一定数量的鸟类和海兽。海兽以海豹、海狮和海豚为多,鸟类的代表是企鹅。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加上与其他大陆分离较早,无人居住,只有各国的科学考察队在此短暂停留。

南极洲也像北冰洋一样,极圈以内的地区都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的日子。极夜时,满天星斗,晶莹剔透,而空旷辽远的高空,也常有绚丽夺目的极光出现,把极夜打扮得五彩缤纷。

近来研究表明,极地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很大作用。由于极地的大气环流强烈地影响着较低纬度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所以海水覆盖范围的变化必然对全球的热平衡及世界的天气和气候产生深远影响。南极不仅是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样也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海洋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重大科学研究以及了解地球整个环境的重要基地。因此,南极被誉为“科学圣地”。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虽然拥有共同的家园,但这个家园由于所处的气候带不同,气候状况完全不同。

赤道气候带全年都是夏季,虽然很热,但却不似大陆内地的夏季那样灼热烤人。赤道地区高温多雨,成为动植物生长繁衍极为有利的区域。热带气候带分布在赤道气候带的南北两侧,分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沙漠与半干旱气候,各地降水量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亚热带气候带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四季分明,气候的季节变化十分显著,夏季与热带相似,炎热潮湿,冬季明显比热带冷,喜温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亚热带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很长,喜凉和喜温不同生态型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温带气候带分布地域广泛,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类型多样,从而为生物界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世界。亚寒带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是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寒带气候带出现在南北极圈以内的两极地区,太阳光只能以很小的角度斜射这些地区,再加上地面多为冰雪覆盖,因此终年冰天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