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姑苏食话
15334900000028

第28章 二月

中和节为二月初一,《新唐书·李泌传》记李泌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相问遗,号为献生子”。据说唐时,百官于此日献农书。过中和节,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收、人丁兴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入清以后,中和节一度改为二月初二,或称为“龙抬头”。苏州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又有俗话说:“二月二,瓜菜落苏尽下地。”这时春日融融,该是播种的季节了。

苏州风俗,二月初二要吃撑腰糕,即是将剩下的年糕切成薄片,油煎了吃,以为可以强健筋骨、避免腰痛。前人于此吟咏甚多,蔡云《吴歈百绝》曰:“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许锷《撑腰糕》曰:“新年已去剩年糕,饱啖依然解老饕。从此撑来腰脚健,名山游遍不辞劳。”徐士鋐《吴中竹枝词》亦有曰:“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常熟也一样,清佚名《海虞风俗竹枝词》曰:“糕条忙向笼中蒸,朵朵霉花热气腾。那晓卫生忘命嚼,撑腰弗痛究何曾。”光绪《盛湖志》卷三也记道:“二月初二日,家食年糕,谓之撑腰糕,谚云可免腰痛。”吃撑腰糕的风俗,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二月初二又是土地神诞日,苏州人称土地神为“土地公公”,例作春社,祭祀五土五谷之神。《吴郡岁华纪丽》卷二记道:“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廨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乡村土谷神祠,农民亦家具壶浆,以祝神釐。俗称田公、田婆,古称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钱作会,曰社钱。叠鼓祈年,曰社鼓。饮酒治聋,曰社酒。以肉杂调和铺饭,曰社饭。”

《荆楚岁时记》说:“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苏州作春社,社饭、社肉、社酒必不可少,别处还有社糕、社粥、社面等,都是祭品,祭神之后,分而食之,被认为是神的恩赐。以猪羊肉等杂于饭中或铺于饭上,谓之社饭,《格致镜原》卷二十二引《风土记》说:“荆楚社日,以猪羊肉调和其饭,谓之社饭,以葫芦盛之相遗送。”社肉宰自社猪,作为祭神的牲肉,《史记·陈丞相世家》记有陈平在乡里主持均分社肉的故事。

人们饮罢社酒,再去看春台戏,锣鼓开场,连村哄动,茶篷酒幔,食肆饼炉,赌博压摊,喧聚成市,马元勋《乡村观剧》诗曰:“柳阴路曲聚村农,四角平台彩几重。胡蝶牡丹春梦短,桃花燕子丽情浓。祈年俗尚迎田祖,堕泪人犹说蔡邕。携稚来观多父老,日斜桑径醉扶筇。”沈宝千《观剧》诗曰:“酒斾茶棚飐野风,喃喃笑语醉扶翁。驱蝗神每祈刘将,禁丐灵还乞社公。雉雊蚕眠蝌蚪变,麦黄秧碧覆盆红。吴儿不记年常歉,派户收钱一哄中。”不少人因为社酒喝得太多,看戏时已浑浑欲睡,未及散场,就扶醉以归了。

自古相传饮社酒能治耳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说:“世言社日饮酒治聋,不知其何据。五代李涛有《春社从李昉求酒》诗云:‘社公今日没心情,乞为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厅。’昉时为翰林学士,有日给内库酒,故涛从乞之,则其传亦已久矣。”故社酒又称“治聋酒”,王炎《社日》有曰:“一杯社日治聋酒,报答春光烂漫时。”陆游《春思》亦有曰:“兀兀治聋酒未醒,霏霏泼火雨初晴。”旧时苏州也有此俗信,袁学澜《春社》有曰:“嘈嘈一片酣嬉声,社酒治聋各沾醉。”记下了社酒治聋的风俗故实。

二月初,酒酿上市了,在街巷间唤卖。《吴郡岁华纪丽》卷二说:“二月初旬,市人蒸糯米,制以曲药,造成酒酿,味甜逾蜜,色浮浅碧。担夫争投店肆贸贩,双櫑肩挑,吹螺唤卖,赶趁春场,巡行巷陌。儿童游客,投钱争买,解渴充肠,润齐甘露。茶坊酒肆亦瓷缸满贮,小杓分售,以供游衍,至立夏节方停酿造。俗亦称为酒娘,盖制成数日味老,酝为糟粕,即成白酒。《集韵》称酒滓谓之酪母。《说文》谓曲亦作酴,酒母也。酒娘之称,其亦酪母、酒母之意欤?李艾塘云:‘烧酒,未蒸者为酒娘,饮之鲜美,以泉水烧酒和之,则成烧蜜酒。’《梦香词》云‘莺声巷陌酒娘儿’是也。”

这时玉兰花开了,闺中又纷纷做起玉兰饼来。玉兰早于辛夷,花开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一树万蕊,不叶而花。二月间,风雨溟濛,云容黯淡,花叶飘零,远望树下如残雪,苏州人称之为薄命花。旧时,闺中之人纷纷拾取花瓣,和以粉面蔗糖,下油锅煎熬,称为玉兰饼,以佐小食。

当此时节,白蚬、菜花鱼、河豚先后上市。白蚬相传为白蚬江所出,其实江河湖塘随处有之,渔人网得后,秤量论斗,价格低廉,调羹汤甚鲜美,或剖肉去壳,与韭菜同炒,为村厨佳品。苏州人称土附鱼为菜花鱼,因菜花盛时,此鱼怀卵,争出荐网,味尤肥美,烹调鱼羹,亦为村厨俊味。黄省曾《鱼经·江海诸品》说:“有土附之鱼,似黑鲤而短小,附土而行,不似他鱼浮水,故名。”又因其形似鲈鱼,苏州人称为菜花鲈,蒋元龙《菜花鲈》诗曰:“亦拟持竿学钓翁,湖天连日雨濛濛。菜花开后鱼方上,竹笋香时信早通。不识乡音呼土捕,何须归计说秋风。年来枉作吴淞梦,又误春帆一片东。”河豚则出太仓、常熟、张家港沿江一带,老饕争食,以为天下美味,袁学澜《续咏姑苏竹枝词》有曰:“河豚洗净桃花浪,针口鱼纤刺绣缄。生小船娘妙双手,调羹能称客人心。”但河豚如果烹调失宜,食之者往往中毒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