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15349700000016

第16章 战胜自己(2)

3.与人交往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途径人们常问自己:“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在人际交往中可求得答案。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镜,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而加以认识。别人是尊重、喜爱、赞扬你,还是讨厌、轻视你,这常常成为认识自我的镜子。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和缺点,找到自己恰当的社会位置,从中得到丰富的教育意义,为自我设计、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与人交往是培养良好个性的需要一个人的个性除了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如果长期生活在互助、互爱、充满热情、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一个人的个性会变得开朗、乐观、积极、主动。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形成,影响最为明显。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充满冲突的环境中,则性格压抑、内向或者暴躁、疑心重,这反过来又促使人际关系更加不和谐。

5.与人交往是获得知识的手段和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与人交往中,随时可吸取对自己工作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新观念,得到信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条件是人与人之间能够通过交往,建立各种关系,相互依赖而达到目的。个人的能力是渺小的,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他人的帮助,将一事无成,甚至连生存都很困难。

三、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语言技巧、交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通过感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的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常见的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的偏差

认识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这是人际交往的首要因素。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身体状态(如健康、长相等)、心理状态(如性格、爱好、能力、情感等)及社会关系(如社会地位、是否被人接受等)的认知。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就羞于与人相处,缺乏进行人际交往的勇气;一个人如果过度自我欣赏,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导致交往中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就会使自己与周围同志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不利于与他人的正常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中除了自我认知外,对他人的认知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过程中常常受人际认知的心理效应的影响,而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1.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指一定条件下首先映入认知视野中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第一印象常常是对一个人表面特征的认知,如对对方的外貌、表情、姿态、谈吐、衣着等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与评价,形成某种印象,这就容易出现以貌取人,使认知具有片面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能因第一印象的好坏而拒绝交往或过分地信任他人。

2.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常常有一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认知倾向,犹如大风前的月晕逐步扩散,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这种现象称为晕轮效应。如果认识到一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优点,就认为其其他方面都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相反,如果一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缺点,就认为其其他方面都不好,这个人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晕轮效应是一种明显的从已知推未知,由片面看全面的认知现象,往往会歪曲一个人的形象,导致不正确的评价。纠正的方法在于不要以一当十,以偏概全,凭一时的主观印象办事。

3.刻板效应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比如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精明;农民质朴,军人勇敢等。刻板效应的产生,一是来自直接的交往印象;二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或传播媒介的宣传。刻板效应有两方面的作用,积极的作用是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化,有助于对人迅速做出判断,有效地适应环境;但刻板效应不一定符合实际,容易造成偏见和成见,影响人际交往。

4.投射效应指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投射效应对他人的感情、意向往往做出错误的评价。比如一个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自我投射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情感投射是以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的相同,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另外,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喜欢,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越看越讨厌。因而表现出过度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过度中伤自己所恶者,使人际认知失去客观性。另一种愿望投射,把自己的主观意向强加于他人,出现对他人的认知偏差,带来交往问题。这种投射容易造成疑神疑鬼,自己对别人有看法,就以为对方在搞鬼,搜集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来表明确实如此,使友谊不复存在。自我投射效应的影响就在于从自我出发认知他人,自我与非我不分,主观与客观不分,认识主体与客观对象不分。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客观存在着。因此,在认知中应注意客观性,从他人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去认知他人,才能避免障碍与冲突的产生。

(二)情感障碍

情绪与情感的接近与疏远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这种距离的远近取决于人们相互接近和喜欢的程度,成为人们相互选择和相互交往的基础。因此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成分。负性情绪如愤怒、恐惧、厌恶、嫉妒、自卑及自负等经常出现,往往是导致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

一旦心理活动和行为染上某种情绪,那么这种情绪就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如当你情绪烦躁时,会变得好发脾气,说话带刺;如果遇上不顺心的事,忧伤、痛苦占据着你的心灵,会变得郁郁寡欢、冷淡,影响的待人接物方式和态度,妨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三)人性的弱点

人性中的一些固有弱点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1.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3.猜疑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4.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5.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负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6.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7.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8.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四、人际交往的原则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受。为改善人际关系,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以下原则和方法:

1.平等的原则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等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地完善自己。

3.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礼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五、人际交往的技巧

有的人天生活泼开朗,喜欢结识朋友,也有的人偏爱独来独往,不善交际。但无论如何,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我们不可能永远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步入社会,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种种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如何与别人进行沟通,留个好印象,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朋友呢?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习惯于把交流局限在言语方面。的确,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在信息交流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这些极简单的身体语言往往也是很重要的,往往能给人最生动和深刻的印象。对方如果能从你的表情、动作中感受到你的真诚与热情,他们也会乐于开放自己的。

其次,应该鼓足与人交往的勇气。有的人可能因为自卑,或者是害怕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所以产生了一种交往的恐惧心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自我期望太高造成的,解决的方法应该是重新去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位。凭什么说自己比别人差呢?即使某些方面有所欠缺,那又能说明什么?相信自己,在交往中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暴露一些缺点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更加亲切、可爱。

再次,交往是双方的事情,存在着相互适应的问题。单纯地自己去迎合别人或者要求别人对自己千依百顺,都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我们只能尽力去对别人更好,对人热情友好,建立信任感,以己度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等。同时,又要有自己的个性,让人真正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理解与信任。

最后,人与人的交往并不是越近越好。距离产生美,保留一定的心理距离,也等于给对方和自己一个可想象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敏感区,即使是好朋友,随便入侵也是不受欢迎的。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你能帮上什么就可以了。

下面介绍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一)基本技巧

对人处处礼貌相待,谦虚,和气。记住别人的姓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受到重视,要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举止大方,坦然自若。大方的举止会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开朗活泼的人会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搏得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二)卡耐基的人际交往理论

卡耐基对人际交往提出了许多富有启示的观点,简述如下。

1.如何感动他人

不要批评别人。

想寻找别人的缺点是陡劳的,对方一定会摆出防御的姿势,把自己合理化。无视自己的错误而责备别人,是人类的天性,不只是坏人如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责备别人就如向天吐口水一样,一定会落回自己的身上。如果有人希望终身被人怀恨,只需几句恶劣的批评就可达到效果,不管这些话语是如何的正确。通常在应付他人时,不应把对方视为理性的动物,要把他看作充满偏见,以自尊心和虚荣心来行事的感性的动物。批评别人是引起自尊心火药库爆发的最危险的导火线。批评别人,斥责别人,甚至诽谤别人,连最愚蠢的人都会做,同时,也只有最愚蠢的人才会做出这种事。

给人真诚的赞赏。

在人类的所有欲望中,大多数都能得到满足,只有一种欲望特别顽强,不太可能被满足,即自我的被重视感。人人都希望成为重要人物,或渴望成名。林肯曾说过,任何人都喜欢被恭维。在人类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人的自尊心也如身体一样需要滋养,而亲切的褒奖如同夜空的星星,会发出美好的光辉,引领人生之路。

从别人的需要去着想,激发对方的需求。

人类的行动都是因心理欲望而产生。想说服对方,必先激发对方的欲望。如果说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自我表现是人类重要的欲求之一。

2.如何使人喜欢你

真诚地对别人发生兴趣,给人以热诚的关怀。

狗为什么会受人喜欢,因为它奉献了一颗诚挚的心给人们。你不关心别人,别人会关心你吗?仅仅使对方佩服你,想唤起他对你的关怀,这样永远也不会结交知己,赢得真正的友谊。奥地利心理学家艾得在《人生的意义》中写道:不关心他人的人,一定过着痛苦的日子,也给旁人以极大的困扰,人类所有的失败都发生在这种人身上。要得到知己并不难,重要的是必须先为别人尽力,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努力达到忘我的境界。

多运用微笑。

一位政治家说:自己的微笑,价值百万美金。事实的确如此。行动胜过语言,微笑可以表示“我很喜欢你,因为看到你而很高兴”。和别人交往,要使对方快乐,首先就要使自己觉得很快乐。若打心底不想微笑,最好的办法就是勉强露出笑容。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可以吹口哨或唱歌,装成很快乐的样子,不知不觉中心情也会大受影响。哈佛大学威廉教授说过:“乍看起来,行动好像是由感情引发的,实际上,行动和感情是并行的,行动虽然可以由意志直接控制,但意志却不能控制感情。不过,感情可以调整动作,而此动作则间接影响感情。因此,失去快乐要再得到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装得很快乐,并且很快乐地说话……”离开家门时,注意,先收紧下颚,抬头,挺胸,用力做一个深呼吸。走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别忘了微笑。决定要做的事,必须牢记在心中。也别忘记自己是很能干,很认真,很有用的人,这样一来,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微笑的哲学就是:不要本钱,但利润无穷。

记住一个人的姓名,这是他听到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鼓励别人谈论他自己。

就别人的兴趣谈论,以对方关心的事为话题。

经常使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并真诚地这样做。

3.如何使人信服你

获得辩论最大利益的唯一方法,就是避免争论。

尊重别人的意见,永远不要告诉别人是错的。

有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吗?当对方的自尊心和他的智能判断力被你伤害后,他不一定改变他的观念,而且本能地想反击你。无论你以如何高明的言论来说服他,对方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意见。因为被伤害到的,并不是他执着的理论,而是它的自尊。当别人指正我们的时候,若他的态度自然而亲切,我们就会很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且衷心地佩服对方,若对方的态度强硬,情况就不同了。

如果你错了,迅速地承认。

用友善的方法开始。说话要和气,要以温和的态度和对方交谈。

使对方尽快说“是”。提出使对方不得不回答“是”的问题。

让对方多说话。

一般说来,愈夸大自己成就的人,就愈没有成就。我们应尽量心存谦虚,切勿自我标榜。因为再过100年后,此刻活着的人都已入土,你也就早已被后人忘记了。人生苦短,根本没有时间容许我们自夸,还是用心倾听别人的话吧!

使对方以为意念是他的。不强加于人,让人自动提出要求。

尽力从对方的观点去考虑,真诚地为别人着想。

同情对方的意念及欲望。

激发更高尚的动机。

使你的意图戏剧化。

抛出—个挑战,刺激竞争的意识。

“其实,这份差事艰苦得很,一般人是无法胜任的。”

成功的人都酷嗜竞争,竞争能使他利用机会,表现自我,并充分发挥潜力,以胜过对方。因此才会有现今种种比赛的设立,以刺激“想占优越地位”和“被人重视”的欲望。

4.如何改变他人

从称赞及真诚的欣赏开始。

间接地指出他人的错误。

在批评对方以前,谈论你自己的错误。

发问而不发命令。

使对方保持他的面子。

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给人一个好名声去保全,寄于期望。

用鼓励去促使对方改正错误,并使他感到错误好像容易改正。

使对方乐于做你所建议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面临心理压力,是以疯狂的工作或玩乐麻痹自己,或者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还是平静地处理好问题然后置之脑后?前两种情形是大多数人较容易出现的反应,而对第三种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冷静地处理心理压力也不是难事,那些在危机面前不惊不诧,保持冷静的人并非天生就有这份能耐,他们也都是在生活中逐渐学会的。以下介绍几种能有效减轻生活压力的自我心理调节法。

一、别被自己伤害

在复杂的人际社会中,有一些心理障碍是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但更多的心理障碍是来自于生活的压力,来自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听到伤害和被伤害的事。那么一个人是怎么受到伤害的呢?伤害有两种,肉体的和心灵的。心灵的伤害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比如我希望一个人喜欢我,但实际上他却对我不好,那我就会感到受到了伤害。相应的,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好,那我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更糟糕的是,这为下一次受到真正的伤害留下了隐患,因为这提升了我们对别人的希望。别人的态度是由别人控制的,我怎么能保证别人总对我好呢?再比如,一个我不在乎的人,我对于他对我的态度没有任何希望,因而无论他怎么对我,都不会跟我的希望发生冲突,我也绝不会受到他的伤害。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感觉到受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如果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也在某些方面伤害过别人,因为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不可能总是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古人说:宠辱不惊。那是把对别人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呢?别被自己的希望伤害。请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那你就永远不会受到来自人际间的伤害了。

二、学会识别心理紧张的征兆

心理紧张通常表现为身体和行为两方面的变化,具体反应因人而异。以下几条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压力征兆,可以自我识别:

(1)没有食欲或食欲过盛。

(2)心跳过快。

(3)头痛或颈背部肌肉紧张。

(4)难以入睡或半夜醒来。

(5)噩梦频频。

(6)不能深呼吸。

(7)皮肤过敏或湿疹。

(8)吸烟或饮酒过量。

(9)注意力难以集中。

(10)为琐碎小事而与家人、同事争吵。

如果你有其中两条以上的征兆,就意味着你可能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了。

三、应付紧张状态的策略

1.找到控制压力反应的方法我们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并非来源于所陷入的生活困境,而是来源于我们对这些生活经历所采取的反应。你无法控制生活降临于你头上的打击,但你却能控制自己对待这一打击的态度。所以,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你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洞察你自己的心声。许多人对一些情形已形成条件反射,不假思索就做出反应。我们应多聆听自己的心声,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考。

2.尝试创造一种内心的平衡感心理学家认为,保持冷静是防止心理失控的最佳方法。而每天早或晚进行20分钟的盘腿静坐或自我放松术,则能创造一种内心平衡感。这种屏除杂念的静坐冥想能降低血压,减少焦虑感。有一项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烦躁的人每天花10分钟静坐,集中注意数心跳,使自己心跳逐渐变缓慢,10个星期后,他们的心理紧张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此外,按摩对减轻压力感也非常有效。

3.懂得平衡你的生活许多人抱怨说他们时间老是不够用,事情也老干不完。这种焦虑和受压感对许多人来说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些为工作或生活疲于奔命的人,并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含义。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应尝试换个角度想问题,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事情。为琐事而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是无济于事的,你应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一切都写下来。每天早起10分钟,把自己的感受写满3页16开的纸,事后不要修改,也无需再重读。过一段时间当你把自己的烦恼都表达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头脑清楚,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了。这种自我交谈的方法能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

四、学会辞别烦恼

1.不要喋喋不休地对人诉说不尽如人意的事在单位里受到领导批评,在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回家后最好快点入睡,以使情绪尽快平复。遇事拼命诉说、发牢骚反而是越说越气。

2.集中精力在其他的兴趣上尽可能撇开不愉快的思路,去想其他的事情。

3.利用运动来忘掉不如意要忘掉不如意的事,活动身体非常有效,它能使身体舒畅,具有安定心理的效果。

4.吃东西不妨到餐馆饱餐一顿,或在家中大吃特吃一番。因为肚子吃饱了,思考力就会下降,不想动,也较容易入睡。

5.改变服饰喜欢保守打扮的人,不妨改变造型,穿与以前不同的衣服,心情也就会跟着好起来。

6.出游趁假日去旅游,可携家人,但不要参加旅游团,因为固定的行程和太多的人,会影响情绪。交通工具以火车为佳,可能在欣赏风景之余,完全放松自己。

7.另交朋友失恋后,许多知道此事的朋友,一见面就会表现出同情,而重新结交一些工作性质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朋友,在不同的感受下,或许心情会自然改变。

其实,转换不良情绪的方法很多,只要稍加思索,就可以想出很多良策。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你想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吗?你想品尝成功的欢乐吗?那你就要学会战胜自己。

对于一个生活中的强者而言,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他办不到的事情。关键在于他是否以巨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去改变他渴望改变的现实。没有什么力量能操纵你的命运,除了你自己!每一个渴望生活更加美好的人都必须首先是一个能战胜自己、把握自己的人。记住:最能帮助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一、了解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们往往对别人的优点缺点一清二楚,而对自己的却一无所知。正确认识自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森田神经质的人,有着鲜明的人格特征,爱自我反省,过分仔细地分析自己的心身状况,夸大仅有的弱点、缺点,容易误入神经症的歧途,但他们做事认真,责任感强,忍耐力强。如果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放在科学研究的目标上,坚持不懈,必将大有作为。

二、用补偿心理超越自卑,架起从自卑走向自信的桥梁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敌。自古以来,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寻觅。补偿心理有助于人们摆脱自卑,走向自信。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身卑微,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做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贝多芬从小听觉就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中解脱出来。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三、用乐观态度面对失败

在自我补偿的过程中,还须正确面对失败。人生之路,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沃特所说:“通向成功的路就是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但失败对人毕竟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那么,如何面对,如何自我解脱就成为能否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面对挫折和失败,唯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一,做到坚忍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其二,注意调整、降低原先脱离实际的“目标”,及时改变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走向人生的辉煌。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四、用实际行动建立自信

征服畏惧,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具体方法如下:

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在各种形式的聚会中,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为敢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另外,坐在显眼的位置,就会放大自己在领导及老师视野中的比例,增强反复出现的频率,起到强化自己的作用。把这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虽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心态。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尊重你,喜欢你。”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昂首挺胸,快步行走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是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过来,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有助于心境的调整。要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应比一般人快。将走路速度加快,就仿佛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步伐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会给人带来明朗的心境,会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4.练习当众发言面对大庭广众讲话,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这是培养和锻炼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

在公众场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别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们会愈来愈丧失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有许多原本木讷或有口吃的人,都是通过练习当众讲话而变得自信起来的,如萧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生素”。

5.学会微笑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人自信,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这种好感足以使你充满自信。正如一首诗所说:“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大自然的最佳营养。”

五、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人的一生,极其短暂,万事转头空!功名利禄,成功与失败,一切事情都没有定论,影响因素很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但努力了不一定成功,还需要机遇、缘分,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因此我们只能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否则只会自寻烦恼。如果该为的为了,我们就不会后悔,因为我们努力过了。每年新年伊始,我们都从内心祈祷,新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然而,那毕竟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要辨证地认识它,勇敢地接受它,你就会发现,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好事,苦中有乐,挫折就是机遇,失败是成功之母!

最后以一个小狗的故事结束本文。一只小狗摇着尾巴问妈妈:“妈妈,我的幸福在哪里?”妈妈说:“你的幸福就在小尾巴上。”于是小狗翘起尾巴绕着转,想追求幸福,不一会儿就晕倒了,它问妈妈:“为什么我追不到幸福呀?”妈妈说:“抬起头,往前走,幸福就在你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