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期待是美丽的
15359700000012

第12章 师林闲话(3)

我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共工怒触不周山,那是为争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有的为争帝位而战,有的为争地盘而战,有的为争财物而战,古希腊与特洛伊城的战争竟然是为了争夺一个王后。因为有战争的存在就不允许人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以,即便最热爱和平的母亲,都会给她的小儿子买上一把玩具枪,这不仅仅是为了玩儿,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战争意识。战争是残酷而惨烈的,要应对战争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超常的毅力,而要培养这种意志与毅力,我们就不能把自己关在温室里,更不能被父母完全包起来,经不得一点风雨,而探险正是培养意志与毅力的最佳途径。但是,也有人不这么想,以为生命太重要了,失去了生命一切都将没有意义,探险中一定有冒险的成分,所以不主张探险。我们同学们这节课要分成两个团队,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要求:一、辩论双方依次进行陈述,也可以抓住对方的论据不当进行抨击,但不能偏离主题;二、正反方都以小组形式构成,每小组站出来至少讲出一条理由,而且别人讲过的不能重复;三、每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论证理由,至少要列上三条,防止别人把你要说的理由抢先说出,到时候抓瞎;四、每个人的陈述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五、不发言的同学注意听,不能起哄,保持安静。

由于我开场白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都要做正方,反方只有五六个人。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大家提示:正方人多,只能一个小组出一个人发言,反方人少,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我的“诱导”下,又有一些同学加入反方。但先入之见根深蒂固,反方最终还是没有超过10个学生。

我在黑板上划出两块来,用于依次记录正反两方的观点,接着,论辩开始了。

那是我想象不到的一场论辩比赛,同学们还在初中一年级,其认识的深度、视野的宽度、论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的周严程度、同学们热烈的参与程度都出乎我的意表。我原来还在一条一条地把大家的意见记录在黑板上,到后来他们踊跃争先的走马灯般的论辩已经让我应接不暇。特别是正方提出的“探险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探险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没有探险就没有科学发明、没有今天幸福与美好生活”的观点和反方“人类的探险已经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的伤害,大自然也在以各种方式报复着人类,维持自然平衡应该是人类最积极的进取方式”的观点,让我对这群娃娃肃然起敬。后来当正方说到“我们还要探索外太空,为人类开辟新的家园”时,反方直言抗辩:“人类的欲望无法遏制,探索一个星球就等于毁坏一个星球。”

快要下课了,学生们兴致正浓,我几次试图终结这场论辩,都不忍心。最后三分钟,我把他们都请下讲台,制止住了他们脖粗脸红的辩论。我告诉大家:“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因为你们的论辩已经触及到了人类最敏感最核心的思想领域,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思索的问题,也不外乎这两个问题,那就是入世和出世。这两个思想流派几千年都没有互相说服对方,我们也不要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分清胜负。大家不必以为自己没有说服对方就没有成就感,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过,我告诉大家,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出世入世的问题,积极消极的问题,探险保守的问题便不再对立,而成了互补。或许这个问题有些深奥,但随着大家的成长,你会越来越感到中国人那种异乎寻常的智慧与聪明。”

这两节课没有备,因为有错在前,没有来得及准备。但是,一旦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观察、主动思考、结合实际、自由表达,学生们迸发出来的创造力的确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之后,他们的热情、积极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能量绝不是做老师的能够提前预设的。

这样两节课后,我回过头来反观我们的备课与教学,是不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做得太多了?特别是我们把教参当指南教材当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中还有没有学生?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学还是让别人看?我们动的心思,到底是花到了激发学生思维上面了,还是花到限制学生思维上面了?与其这样,何如放手发动学生学习!

当一个偶然出现的教学事故引发诸多思考之后,我在想,语文教学,真的是应该回到语文学习的本真上来了。

读到听时始传神

平日自诩为书生,其实并不是在标榜自己读了多少书,而是喜欢与书为伴,以书为生。心念终日以读书、教书为业,终年与写书、读书、教书人为伍,好歹也算个书生了吧?但是倘若有人问,你读过多少书,什么什么书你读过吗?就立马窘迫起来——因为确实没有读过。

其实,我读的书并不多,而且读书也多数是被逼而做的。在中小学时期,那是没书好读,因为饥渴所致,见了书真跟饿狼见了肉似的。课本读完了之后,便读大哥上学走后留下来的一些破书—-大都是****前中小学的什么汉语课本、文学课本、《少年文艺》之类。读书自然是有用的。读了些许的书之后,作起文来就不一样了。在老师表扬、同学羡慕的一片喝彩声中,到了可以写大批判文章的年龄。没有生活没有情感没有这方面的阅历,但作文写得好你就得出大批判文章,于是只好抄。从“两报一刊”到各类能见到的,抄着抄着,虽然也能做到文从字顺,但那文章真的如同抽干了血液的躯壳,没有了一点生机,甚至不会说真话了。明明我家是中农成分,解放前有30亩地和一应俱全的生产资料,而且听父母讲,农忙时我家还经常雇些个短工的——但写起“我的家史”之类的文章,总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时候不知道鹦鹉学舌这个成语,反正就这么做了。****过后恢复高考,在师范大专班上学的时候,这个毛病让我栽了个大跟头。

师专教我们写作课的老师并不是个十分严谨的人,但他对我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得有一次他让我们自己命题写一篇议论文,我便以“论道德”为题写了一篇不足一千字的文章。交上去后,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可以。直到有一天上写作课,全班同学人手一份刻印的文稿,文稿上是两篇文章,好文章的典型是谁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最差的文章便是我的那篇《论道德》。看到那个东西,我的头都大了,上涌的血液冲击得脑袋嗡嗡作响。依稀听得老师说这篇文章“题目大而无当语言空洞无物思想苍白无力”之类的话,剩下的都已经听不进去了。当一个经常被捧到云中飘飘然惯了的人猛然间被抽去巫师的扫把,那种失重的感觉,要不是当时年轻力壮,连心脏病高血压都可能被“激发”出来。从此之后,写作课的作业我再没有交过。

不过,在师专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写作老师不喜欢,我也并没有把自己混成孤儿浪子。因为我喜欢古典文学,自然学习也比较用功,最典型的是曾经利用暑假在家看瓜的时候,一个暑假背了唐圭章先生笺注的《宋词三百首》。毕业之后到中学教书,我也知道自己古典文学稍强而西方文学薄弱——学校只发了课本却没有老师教。于是在市图书馆办了借书证,每周从乡下中学到市图书馆一趟,换一本书。一年时间,我把西方文学史中自己想看的名著换了一遍,而且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看到写得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似乎感到了一种充实。但这些东西的阅读,只是拓宽了我对西方文学的知识视野,真正对于我的写作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还得说《小说选刊》。

教书第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小说选刊》,不经意的浏览之中,一下子被其中一篇小说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语言吸引住了。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感觉,既没有二三十年代白话尚未成熟的那种生硬,也没有西洋文学被翻译家“欧化”之后的那种冗长,还不像当时部分知青作家那种简淡,似乎是既有民间英华,又有传统精萃,还有作者特有的那种潇洒风流、沉郁顿挫,既激越奔放又娓娓道来——总之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但这种说不出来的味道紧紧攫住了我,使我根本无法把它放下。一篇,两篇,读完了一本找人再借。下半年干脆订了一份。之后,《小说选刊》上刊载的小说,无论中篇短篇,一概全读,一篇不落,尽管不同作家各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我都欣欣然接受了。

我读书有个毛病,不会一目十行,只会一字一句地读,特别是遇到语言有味道的篇什,更是不惜字斟句酌。不仅散文是这样,小说也是这样,且无论短篇中篇都改不掉这个毛病。不仅读《小说选刊》时这样,以至于后来读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都是一字一句读下来的。我知道这样做挺笨的,但没有办法。直到有一次,看一部因思想激进遭禁的电视专题片,那精于思辨、文采富赡而又气势磅礴的解说词,在著名播音艺术大师张家声先生那顿挫抑扬、富于磁性的声音里,是那么令人震撼不已。我一集不落地看到最后,时而如坐春风,时而热血沸腾,多次为之感动得落泪。

此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之后,我读书字斟句酌的毛病逐渐演化为看着文字却像在听着声音——听张家声在朗读,听虹云在朗读,甚至听毕克、杨成纯、童自荣、刘广宁在朗读,久而久之,就连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的小说,除了叙述语言似乎是在听某个著名的声音在解说之外,中间的人物对白常常会让我对应到某个熟悉的影视画面里,感受的就是某个角色的声音。

由于有了这种感受,自己在写一些文字时也便不自觉地做了起来——似乎我不是在写,笔尖流出的其实是声音,或叙述,或演说,或高声朗诵,或慷慨陈辞。这样虽然误了些许的时间,文辞也未必华美,但至少出来的东西没有诘屈聱牙之感。到这个时候,我才真的摆脱被师专写作老师羞辱的阴影,在作文课上给学生写的下水示范文章也渐渐多了起来。偶尔有几篇像回事儿的东西见诸报端,就更加激起了我想写点什么的欲望。于是,一发而不可收。

后来细细地想,读出听的感觉,似乎也应该算是摸索到了阅读的某种门径。因为作者在写的时候,总是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可能一句话十几一二十个字同时蹦出,你读的时候倘若不能循着作者的思绪一点点前行、深入,是很难真正进入作者并融入其中的。当然,我不反对浏览,也不反对一目十行,那种阅读对于概要式了解是很有作用的,省时省力,提纲挈领——你不会而别人会的东西千万不要武断地贬斥。但是,论欣赏,论品味,论咂摩,论体验,似乎非用这种方法不足以传神。

从学校出来到行政机关从事文字工作,这种方法也帮了我的大忙。给领导同志起草讲话稿,给自己起草发言稿,如果笔底流出的是声音,除了不会不顺之外,还会多一些人情味与人文关怀,多一些缜密与周严——说服不了自己的讲话稿我坚持不送给领导。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公文本身的质量,也降低了“东拼西凑”的难度。后来一些同道问我,公文怎么写,我就把这种感觉说给了他。结果他们恍然大悟,瞪大眼睛说我是机关里唯一一个“没有写烦的家伙”。

读书读到听读时,是我几十年的阅读感受。看到“白色月亮”的“读书方法大看台”,就有想写点东西的感觉,只是冗务杂遢,一直拖延至今。今天儿子参加高考,我回避在家,当后勤部长。做饭之余便把这些东西敲出来,或许于正在阅读摸索的后学者有一点点启发。

百学不如一教

从学生到教师,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跟老师学东西,无论学得多么扎实,都不如教一遍掌握得牢靠。后来读陶行知先生的书,看到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度,陡然感到从先生朴拙的字里行间,含蕴的是何等精深的教育思想啊!

小时候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中学时老师教“两个黄鹂鸣翠柳”,到了师专讲师教授们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遍遍地接触这句杜诗,感受的不过是两只鸟而已。直到师专毕业,走上讲台,自己要给学生们讲这首诗了,才真正品味咂摩,感受到这翠柳间两只宛转啁啾的黄鹂,映射出多少万物兴歇的自然之美,承载了诗人多少天地融通的愉悦。设若不是要给学生们讲,我会去细品这再普通不过的诗句背后那丰富的意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