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期待是美丽的
15359700000018

第18章 师林闲话(9)

二是耐心。学习贵持恒,管班也得持恒。王庆班有规矩,是王庆老师长期训练的结果。以前王庆管班,开学时提前两周让学生到校,就是学习规矩,培养习惯,今年王庆接班较晚,但国庆长假他让学生提前两天到校,也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就是让你坐在教室里读书背文,磨性收心。在这个时候,王庆则坐在教室中读自己的书,默默陪伴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家伙。

三是科学。学生由小学刚入初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培养方法可以让学生平稳过渡,不科学的培养方法或放任自流,让学生自由成长,或约束太过让学生畏首畏尾,都不科学。王庆用的磨性收心法与习惯培养法看似笨拙,其实科学。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积健为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积累,无论是习惯还是学业。

四是有序。学生成长在有序的环境中,必然规矩,规矩生条理,条理出效率。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我们没有办法要求,但班级环境一定要有序,通过有序的环境让学生逐步养成规矩的习惯,逐步成为规矩人。多数班的教室后边都是乱七八糟的打扫卫生的工具,但在王庆班,后边与前边一样整洁,它们一定有一个地方,规规矩矩地存放着。同时,王庆班里许多陈列,都十分规矩,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卫生意识、城市意识、文明意识都要优于在无序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成人之后对于子女的要求也一定不是放任的。

五是品牌意识。王庆班有王庆班的“班徽”,这个东西看似小,但很重要。这是个标志,这个标志有它很重的“含金量”。看到它,老师会振奋,学生会自豪,想捣乱的孩子会收敛,想交头接耳的孩子会缄口,因为这是个荣誉,它体现了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的智慧与努力,谁都不敢无视它的存在,集体主义会由此而产生,凝聚力会由此而强化,荣誉感会由此而升华。

评王思明的公开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在认真分析教材、客观把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巧妙设计教法,运用“学、导教学和谐发展教学模式”,将一篇思想意义深刻、时代背景复杂、语意含蕴丰富的回忆性散文讲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阅读、主动思考,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

分析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一是因势利导,以导促学,自然引入,注重学生思维的渐进性,许多抽象的道理能在较为自然的导引下由学生理解与体会;二是恰当把握“教学机智”,不断根据课堂变化,及时调整导学方法,表现了老师较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三是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注重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但这节课仍有些值得研究的地方。首先,以课文分析为目的的导学痕迹明显。虽然导学的方法很好,但如果不能淡化分析(特别是在中低年级),往往一节课下来,给学生的不是一个浑然天成的完整印象,而是几段被老师肢解的文字或是教师在备课中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几个概念、定义或结论。

其次,老师在教材分析时注意到了学生对“旧社会”的陌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运用了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孰不知,即使学生看到那些图片或视频,由于距离自己生活的遥远,仍然不可能体会到应有的深度。倒不如因势利导,抓住“旧”与“新”的对比,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如老师可以这样引导:“旧”与“新”是相对的,相对于今天的社会,过去的社会就是“旧”的。但“旧”与“新”有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区别。我们一般意义讲的“旧社会”是以新中国建立为分界,以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相对于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当然是“旧”社会。但是,社会的发展是渐进的,是不断革除不合理的制度或现象的过程。鲁迅先生不满当时社会中许多不合理的制度或现象,现在也并不能完全杜绝,也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改进。因此,学习本文不仅要了解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更重要的是要学习鲁迅先生不畏强权、关心民生的精神和庄谐融通的大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其三,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不妨在一些问题上再放开些。如感到“学生说得已经够好了,不会再有更深刻的想法”了,这种认识必然导致将学生的思维囿于老师思维的框架之下。其实,只要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将是无穷的。在一个成功的课上,往往不是学生的思维之流在老师预先筑就的沟渠中顺利流淌,而常常在于它们遇到壅塞之后的夺路而行或者砖石沙砾为之激起的层层浪花之中。

评党红英老师的《故都的秋》

党红英老师的《故都的秋》一课,是她“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教学理念的一例成功实践。

文道统一的传统使得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而鉴赏性的语文课又突出了课堂教学更为鲜明的审美功能,要求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的审美实践体验审美愉悦,进而陶冶思想情操,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表现力。

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这个环节上,党老师采用的就是营造情感氛围的办法。首先她以优美的语言,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秋景之中,然后让学生想象作者如何不落窠臼地展开自己的审美创造。在与学生产生审美情感共鸣的同时,已经给了学生以审美想象与创造的空间。然后老师步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老师的娓娓絮语中品味着作者创造出来的故都秋景,与半个多世纪前的浪漫才子进行着灵魂的沟通。不仅沟通着各自不同的审美体验与精神感受,而且还沟通着美的表现技法。设若没有这样的情感氛围,学生如果从情感上首先拒绝接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产生师生沟通、师生与作者心灵沟通的效果。

同时,在对《故都的秋》一文的引导鉴赏之中,党老师还时不时让学生将思维荡开,温故知新,不断进行新的知识建构,时开时阖,张弛有致,体现了较高层次的新教学理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科教学都十分强调精讲多练的大环境下,党老师虽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却没有显出一丝“灌”的痕迹,学生完全被老师那优美动人的叙述语言和精心设计的启发问题所吸引,被老师营造的情感氛围所笼罩,在轻松而活跃的审美实践中充分感受着审美的愉悦。从这一点来说,不必强求与其他学科那样的“精讲”,何况鉴赏课自有鉴赏课的教法,且优秀的语文老师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魅力,让学生由欣赏、崇拜到模仿,这种潜移默化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然,这节课也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秋,实际上是他本人清、静、悲凉心境的表现,已经融入了太多的个人情感,是典型的“有我之境”。且虽然他在表现时力求不落他人窠臼,然并未脱出中国文化乃至于人类本身因秋的肃杀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人生苦短的悲叹。不然的话,他不至于一定要用北国的秋作为描写的对象。这一点似乎老师没有着意点出。同时,作者对清、静、悲凉的秋的欣赏本是伤感文人常有的事,不必在更多的时代背景中寻求答案。且用《死水》进行佐证,也似有牵强之处。最后让大家“放声诵读全文”,“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似乎也不会有默读或闭目静听配乐朗诵想象的空间更大,体味得更真切。

只一些浅见而已,或许隔靴搔痒,希望得到党老师指正。

评薛志芳老师的《勇气》

自读课文如何处理?许多语文老师都很费心力。如何做到放手又不放任,指导又不插手过多,这个度并不那么容易把握。看了薛老师的这节课,感觉处理得干净利索,很漂亮。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一是恰当把握了老师的角色定位,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理解主体的作用。在这一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理解、思考并寻求答案。与此同时,老师的作用也得到了恰到好处地发挥,老师的适时鼓励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点拨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正题。

二是老师导读的思维层次十分清楚,能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如关于作者所定题目“勇气”的指向问题,就引导得非常精彩。学生的回答从指向法国妇女开始,到指向美国青年伞兵,再到指向双方,这是一个层次。看似已经完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层面,学生概括得已经非常全面了,然后话锋一转,再让学生考虑在指向双方的基础上,更倾向于哪一方。通过这一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加深入的层面,也是作者要突出的所在。这样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很自然地深化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三是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应用得比较到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经过深入思考的。但是由于理解能力、生活阅历、思维方向以及视角的不同,常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有些还会与老师期望的大相径庭。如果老师对这些思维给予正误判断,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薛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对即使看起来并不理想的答案(如生29想象的法国女人的心理活动——反正我和孩子已经失去了我们最亲爱的人,我们也不想活了。德国佬,我们和你们拼了)也不去否定,反而与其他同学一起鼓励。这样做较之传统教学中老师按照自己的观点评判学生的思考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轨。

当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是否也必须按照一般意义上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思去安排,一定得一个不落地考虑温故导入、阅读问答、交流讨论、创编写作、拓展迁移等环节,还值得商榷。因为考虑环节太多,不可避免地会使各个环节都比较平淡,如果能够突出某一两项重点,下大力气,做深做透,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浏览唐诗千首不如诵得唐诗十首,击溃一个团不如吃掉一个连,就是这个道理。

不成之见,唯恐见笑大方。

科学与技术结合才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不是收到从市教育局转来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迎春贺卡,我几乎就要忘记自己还是这个协会的理事了。

这个理事的头衔不是靠“技术”赢得的。

2000年5月,受错综复杂各种因素的联合作用,我从市教育局出来,出任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兼领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那是当时中原地区教育技术的前沿阵地之一。虽然已经拥有当时全省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培训中心、全省第一个教育信息网,但受部分领导同志个人恩怨的影响,前途未卜,风雨飘摇。

有些时候天时地利的转变,往往就是瞬间的事情。当一些人出于个人恩怨,将自己政敌倡导的一切都列入打击对象,就要否定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时候,国家出台了《“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列入重要发展目标之中。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欣喜若狂。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自然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既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奠基工程,也一定是它们的前提呀!只能也必须“适当”超前发展。教育信息中心如果能够抓住教育信息化这个历史机遇,搭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这趟班车,一定大有可为。

天时已至,地利自不待言,至于人和,关键在于争取。于是,围绕教育信息化的大课题,我与诸同仁一起,采取各种方法,努力争取上下左右各种力量。看到天时地利之便,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狠下决心,并继续向上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首脑的支持。螳臂挡车,终无所用,上下同欲,戮力协心,终于掀起了后来我们想起来就激动万分且轰轰烈烈的教育信息化运动。

实施教育信息化,没有教育网络平台不行,我们就与电信部门结合,建起了当时全省第一家宽带教育城域网;实施教育信息化,没有中心资源不行,我们就争取资金,通过政府采购,建起了当时全省最大的拥有600G资源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实施教育信息化,教学信息进不到普通教室也不行,我们就组织资金,在全省第一家开始实施“班班通”工程;实施教育信息化,没有一支懂得信息技术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不行,我们就采取措施,开展了不间断的教师与校长培训,让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走在前边;实施教育信息化,学生没有可操作的机房不行,我们就与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合作,引入他们的资金,为全市中小学装备计算机教室,然后收费还贷,三年筹集近2亿元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实施教育信息化,没有领头雁还不行,我们就组织11所学校,建起了当时全省第一个大型校园网群。建设大型校园网群的时候,没有经验,技术力量也不够,为保证招标质量,特意请来了中国教育网网络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有悦先生和北京大学网络中心副主任刘贺湘女士出任评委,与其说是拉大旗做虎皮,倒不如说更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