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
棉铃虫又叫棉铃实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害番茄、茄子、甘蓝、白菜、南瓜等蔬菜及棉、麦、豆、烟草等农作物。
为害特点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幼虫蛀食番茄植株的蕾、花、果,偶也蛀茎,并且食害嫩茎、叶和芽。但主要为害形式是蛀果,是番茄的主要害虫。蕾受害后,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被蛀食部分果肉,蛀孔多在蒂部,雨水、病菌易侵入引起腐烂、脱落,造成严重减产。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灰褐色。前翅具褐色环状纹及肾形纹。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卵约0.5毫米,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格。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红褐乃至黑紫色,常见为绿色型及红褐色型。头部黄褐色,体表布满小刺,其底座纹较大。蛹长17~21毫米,黄褐色。腹部第5~7节的背面和腹面有7~8排半圆形刻点,臀刺钩2根。
生活习性棉铃虫以蛹在土中越冬。在华北越冬蛹于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一代卵见于4月下旬至5月末,以5月中旬为盛期,一代成虫见于6月初至7月初,盛期为6月中旬;第二代卵盛期也为6月中旬,7月为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为二代成虫羽化和产卵盛期;第三代成虫盛发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棉铃虫为害番茄果实四代卵见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入土化蛹越冬。成虫于夜间交配产卵,95%的卵散产于番茄植株的顶尖至第四复叶层的嫩梢、嫩叶、果萼、茎基上,每头雌虫产卵100~200粒;卵发育历期15℃为6~14天,20℃为5~9天,25℃为4天,30℃为2天。初孵幼虫仅能啃食嫩叶尖及花蕾成凹点,一般在3龄开始蛀果,4~5龄转果蛀食频繁,6龄时相对减弱。早期幼虫喜食青果,近老熟时则喜食成熟果及嫩叶。一头幼虫可为害3~5个果,最多为害8个果,蛀果数随番茄青果密度及降水量而变化。幼虫共6龄,在不同温度下发育历期:20℃为31天,25℃为22.7天,30℃为17.4天。老熟幼虫在3~9厘米表土层筑土室化蛹,预蛹期约为3天,蛹发育历期,20℃为28天,25℃为18天,28℃为13.6天,30℃为9.6天。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成虫产卵适温在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最为适宜。在北方尤以湿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当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时为害严重。但雨水过多造成土壤板结,则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同时蛹的死亡率增加。此外,暴雨可冲掉棉铃虫卵,也有抑制作用。成虫需要在蜜源植物上取食补充营养,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与番茄、瓜类作物花期相遇,加上气温适宜,因此产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铃虫成为为害最严重的世代。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压低虫口密度,在产卵盛期结合整枝打杈,抹去嫩叶、嫩头上的卵,可有效减少卵量,同时要注意及时摘除虫果,以压低虫口。在菜田种植玉米诱集带,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产卵量,但应注意选用生育期与棉铃虫成虫产卵期吻合的玉米品种。冬耕冬灌,可消灭越冬蛹。
(2)物理防治:诱杀成虫,可以结合使用杨树枝把、性诱剂等诱杀成虫,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3)生物防治:在二代棉铃虫卵高峰后3~4天及6~8天,连续两次喷洒细菌性杀虫剂B.t.乳剂、HD-1等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使幼虫大量染病死亡。
(4)药剂防治:关键是要抓住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即幼虫尚未蛀入果内的时期施药,可选用21%增效氰·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800~15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800~15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800~1500倍液,或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或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1500倍液等。以上药剂要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烟青虫
烟青虫别名烟夜蛾、烟实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为害辣(甜)椒、番茄、南瓜、烟草、玉米等。
为害特点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也食害嫩茎、叶和芽,在辣椒田内,幼虫取食嫩叶,3~4龄才蛀入果实,可转果为害,果实被蛀引起腐烂和落果。
形态特征与棉铃虫极近似,区别之处:成虫体色较黄,前翅上各线纹清晰,后翅棕黑色宽带中段内侧有一棕黑线,外侧稍内凹。
卵稍扁,纵棱一长一短,呈双序式,卵孔明显。幼虫两根前胸侧毛(L1、L2)的连线远离前胸气门下端;体表小刺较短。蛹体前段显得粗,气门小而低,很少突起。
生活习性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华北、华东地区每年发生2代,发生时间较棉铃虫稍迟,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卵散产,前期多烟青虫为害番茄果实产在寄主植物上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处,后期产在萼片和果上。成虫可在番茄上产卵,但存活幼虫极少,主要寄主是青椒。幼虫昼间潜伏,夜间活动为害。发育历期:卵3~4天,幼虫11~25天,蛹10~17天,成虫5~7天。
防治方法参见棉铃虫。
蚜虫
蚜虫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科。为害蔬菜的蚜虫主要有桃蚜(烟蚜)、萝卜蚜和瓜蚜。三种蚜虫都是世界性害虫,分布范围极广。为害茄科蔬菜、豆类、甜菜等多种农作物。
为害特点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蔬菜汁液。其繁殖力强,又群聚为害,常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同时蚜虫可传播多种病毒,引起病毒病的发生。
形态特征萝卜蚜呈绿色至黑绿色,背有白色蜡质。桃蚜呈黄绿色与红褐色。瓜蚜呈黄色、黑绿色至蓝黑色多种体色,体表有蜡质。
生活习性桃蚜属乔迁式蚜虫,可为害350多种植物。萝卜蚜、瓜蚜属留守式蚜虫,即终年生活在一种或近缘的寄主植物上。萝卜蚜喜欢在叶面多毛而蜡质少的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三种蚜虫在保护地每年可发生20~30代,在具备繁殖的条件下可周年发生并为害,无滞育现象。在露地以成蚜或卵在过冬蔬菜上或桃树上越冬。一般在春、秋两季各有一个发生高峰。
防治方法防治蚜虫宜及早用药,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
(1)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间距过大,铲除杂草。
(2)物理防治。
①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黏性剂吸引蚜虫并杀灭。
②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原理,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每亩用膜5千克,在大棚周围挂银灰色薄膜条(10~15厘米宽),每亩用膜1.5千克,驱避蚜虫。
③利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
(3)药剂防治。
①喷粉(保护地):5%灭蚜粉尘剂,每亩(次)0.8~1.0千克。熏烟(保护地):傍晚每亩蚜虫为害辣(甜)椒花蕾蚜虫为害辣(甜)椒花朵用80%敌敌畏乳油0.25千克加锯末适量点燃(无明火),闭棚至第二天早晨。
②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200~1500倍液。
****虱
****虱俗称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寄主有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魔芋、芹菜等各种蔬菜及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全国均有发生。
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集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除严重为害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严重为害黄瓜、菜豆。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两翅合拢时,平覆在腹部上,通常腹部被遮盖,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卵长约0.2毫米,侧面观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毫米,从叶背的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初产淡绿色,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1龄若虫体长约0.29毫米,长椭圆形,2龄约0.37毫米,3龄约0.51毫米,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4龄若虫又称伪蛹,体长0.7~0.8毫米,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厚呈蛋糕状(侧面观),中央略高,黄褐色,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生活习性****虱在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142.5粒。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
成虫有趋嫩性,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因此在作物上自上而下****虱的分布为:新产的绿卵、变黑的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虱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株保持水平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能力,开始营固着生活,****虱发育历期:18℃为31.5天,24℃为24.7天,27℃为22.8天。各虫态发育历期:在24℃时,卵期7天,1龄5天,2龄2天,3龄3天,伪蛹8天。****虱繁殖的适温为18~21℃,在生产温室条件下,约1个月完成1代。****虱在我国北方冬季室外不能存活,通常要在温室作物上继续繁殖为害,第二年通过菜苗定植移栽时转入大棚或露地,或温室开窗通风时迁飞至露地。****虱的种群数量,由春至秋持续发展,夏季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到秋季数量达高峰,集中为害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在北方由于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虱周年发生。
防治方法
对****虱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虫苗”,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1)农业防治:
①提倡温室第一茬种植****虱不喜食的芹菜、蒜苗等较耐低温的作物,减少黄瓜、****虱为害辣(甜)椒叶片****虱为害茄子叶片番茄的种植面积。
②培育“无虫苗”。把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的****虱,清理杂草和残株,在通风口密封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
③生产中打下的枝杈、枯老叶及时处理掉。
(2)生物防治:可人工繁殖释放丽蚜小蜂,在温室第二茬番茄上,当****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时,按15头/株的量释放丽蚜小蜂成蜂,每隔两周放1次,共3次,寄生蜂可在温室内建立种群并能有效控制****虱为害。
(3)物理防治:****虱对黄色敏感,有强烈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色诱虫板诱杀成虫。在温室或露地开始可以悬挂3~5片诱虫板,以监测虫口密度,当诱虫板上诱虫量增加时,每亩地悬挂规格为25厘米×30厘米的黄色诱虫板30片,或25厘米×20厘米黄色诱虫板40片,或视情况增加诱虫板数量。悬挂高度以黄色诱虫板下端高于植株顶部15~20厘米为宜,并随着植株的生长随时调整。在保护地内悬挂诱虫板应适当靠近北墙,距北墙1米处诱虫效果较好。当诱虫板上粘的害虫数量较多时,用钢锯条或木竹片及时将虫体刮掉,需及时重涂黏油,可重复使用。黄色诱虫板诱杀可与释放丽蚜小蜂等协调运用。
(4)药剂防治:由于****虱世代重叠,在同一时间同一作物上存在各虫态,而当前药剂没有对所有虫态皆有效的种类,所以采用药剂防治法,必须连续几次用药。
①喷雾法:可选用99%矿物油乳油200~3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吡蚜酮悬浮剂2500~4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4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3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盐乳油2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
②熏烟法:可每亩用17%敌敌畏烟剂340~400克,或每亩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250~350克,或每亩用20%异丙威烟剂200~300克,傍晚点燃闭棚12小时。
此外,由于****虱繁殖迅速易于传播,在一个地区范围内采取联防联治,以提高防治效果。
烟粉虱
烟粉虱俗称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为害番茄、黄瓜、辣(甜)椒等蔬菜及棉花等多种作物。
为害特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取植株汁液,受害叶褪绿萎蔫或枯死。同时,烟粉虱还能传播30多种病毒病,其若虫、成虫分泌的蜜露能诱发煤污病等真菌病害,严重时植株表面覆盖一层灰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影响品质,重则因病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