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亲情,就是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那种情,父母情、兄弟情、姊妹情等。亲情是天生的,想割也割不断的。但在中国古代,亲情有时也是无情的,为了权力,什么都可以舍弃。明史中,有一对小哥俩儿,上演了一幕从亲如手足到反目为仇的人间悲剧。而产生这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使人欢喜使人愁的东西:权力。
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9岁登基,14年后被大宦官王振撺掇冒险出师蒙古,在土木堡所率50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被蒙古瓦刺部所俘。明朝面临一国无君的局面。这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从江山社稷出发,力挺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继任皇帝,也就是景帝,摆脱了国无君主的不利局面,并亲自指挥了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击溃了前来进犯的蒙古人,使大明江山得以延续。本来朱祁钰根本不会对皇位有任何奢望,因为英宗只比他大一岁,年富力强,而且已有子嗣。但天有不测风云,极特殊的形势将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皇帝当上了,再想让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哥俩儿,可亲兄弟在权力面前也没那么多讲究的了。朱祁钰先是百般阻挠哥哥回来,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就将蒙古人送回来的哥哥幽禁在南宫,一呆就是七年;后又将哥哥的儿子、原来的皇太子废掉,改立了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亲哥哥成了阶下囚,太子也给废了,这个朱祁钰做得有点绝了,导致了兄弟情谊的破裂。也许是老天报应,刚立的太子没两年就病死了,朱祁钰心情郁闷,没几年也重病缠身。这时,几个见风使舵、利欲熏心的权臣看他大势已去,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朱祁镇复辟,哥哥重新作了皇帝。这一下弟弟朱祁钰没什么好果子吃了,没多日子就死了。有人说是病死了,但更多人相信是被哥哥英宗害死的。死后不许葬在已修好陵寝的十三陵里,降格葬在了北京的西山。这就是为什么明代十六个皇帝,北京只有十三座陵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外,就是这个朱祁钰被他的哥哥挤出了十三陵。
本来他们二人会成为很好的兄弟,一个为君,一个为王,兄弟情份,总有一丝亲情在那里。可时代造就英雄,本来对皇位压根儿没有念儿想的弟弟如果不当这个皇帝,如果哥哥回来后,弟弟再很大度地将位子还给哥哥,哥俩儿还是好哥俩儿、好兄弟,他们的兄弟情将名垂青史。只可惜,一切亲情在皇权面前都微不足道。
看来,权力这个东西挺有意思。如果刚开始压根儿就没有,也就不怎么惦记了,顶多梦里过过瘾。而一旦拥有了,傻子也不愿再放弃,管你是亲娘老子,敢挡道者一概拿下。但什么事做太绝了,必遭报应。景帝其实一开始死乞白赖地拒绝当这个皇帝,一帮大臣拿江山社稷说事儿,上升到国家安危的高度,想不当都不行。权力一旦拥有就难以放弃,导致他对返回北京的哥哥英宗防嫌太甚,更不该废掉人家的太子。兄弟情谊的破裂,就给了那些墙头草儿们以机会,加上自己的身体又不争气,到头来被亲哥哥赶出了祖宗的皇陵。其实,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景帝除了易太子不得人心以外,他于危难之时登基,收拾哥哥英宗留下的烂摊子,实为明代的再造之君,在历史上还是有功绩的。囚禁英宗的七年里,拥有最高权力的弟弟如果想加害哥哥,实在是易如反掌,看来景帝还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至少没有把事完全做绝。
皇位戏剧般地失而复得,英宗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颇多,因此在位期间释放了囚禁数十年的“建庶人”,废止了祖宗延续多年的帝王宫妃殉葬的野蛮制度,为后人称道。但他所在的年代,仍被后来的诸多史学家认定为明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纵观中国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也就是后来的秦二世之间,还有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宋太宗的“烛影斧声”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中国的皇权具有很大的排他性,有人说这世上有三样东西不能与他人分享:老婆、权力和梦。一国之君只能有一个人,不能与人分享,哪怕是亲娘老子。号称“济世安民”的李世民,由于不是长子,战功赫赫却没有被定为太子,面对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咄咄逼人,只能先下手为强,将亲兄弟杀死,逼迫老爸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才有了大唐的“贞观之治”;同样,宋太祖赵匡胤59岁时莫名其妙地暴毙,是谋杀还是因病猝死,史学界多少年争论不休,反正他弟弟赵匡义坐上了皇帝宝座,赵匡胤两个二十来岁的儿子德昭、德芳随即不明不白地相继死去。历史也是生活,有些事不见得非得有多少史料为证,单凭人们的感觉,有时也能判断出是非曲直。
男人传承家业,有时哥几个从一出生就注定成为竞争对手。在古代中国的皇亲国戚中,恐怕最淡漠、最脆弱、最容易引起权力纠纷、进而也最残酷无情的亲情,就是兄弟情了。
2000年5月于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