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三段论
15476200000006

第6章 金庸文化的魅力

四十三年前的香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浙江青年,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听来的一段乾隆传说,用自然流畅的文笔,写成洋洋洒洒、飘逸自如的《书剑恩仇录》。从此一个响亮的名字诞生于世------金庸。

相比不少文学名家那些颇有来历和颇有讲究的笔名来说,金庸这个名字的来历却出人意料的简单:他的本名查良镛的“镛”字拆开便是。就知名度而言,这信手拈来的笔名,实在不知要比他的本名高出了多少倍。

今天,金庸的作品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小说。邓小平是内地最早接触金庸作品的读者之一,而台湾蒋经国先生的案头上,也经常放着一套金庸小说。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坡到异国他乡,极少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获得如此广泛的接受。仅是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历年来的销售量,连同非法盗印的在内,累计已达一亿套以上,实际读者比此多出几倍。英、日、韩等文字译本也已问世。金庸的小说,造就了亿万个“金庸迷”。

自己从小爱好文学,中外名著皆有所浏览。对于武侠小说,一直视为难登大雅之堂,不屑一顾。上大学时,看到一些同学捧读金庸小说到了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的程度,感到极为不可思议。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多是盗版,鱼目混珠、移花接木之作不少,寻来几本细读,方觉不俗,于是留心收集相关资料。来港工作后,如愿购得一套竖版繁体的金庸全集,供平日闲暇时细细品味。前不久参加在港举办的一个展览,更是亲眼目睹了“金大侠”的风采:一脸佛相,刚柔并蓄,宽阔饱满的额头,予人一种睿智之感;满面红光,一对细小的眼睛,微笑时眯成一条线,予人一种深不可测、洞察世情的威力;笑声爽朗,挥洒出一种真率的情怀。

读金庸的作品,会愈发对金庸这个人产生兴趣。

金庸自己完全不会武功,书中描写的名山大川,许多他也从未涉足过。但他的作品,文字浅白凝练,情节精彩纷呈,幻想雄奇无比,刀光剑影,曲折离奇,并时时处处流露出他在学术、艺术、历史、地理等范畴的渊博学识,比旧武侠小说多了一种人情味、一种艺术沧桑感、一种诗意、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有评论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真正做到了写尽中国的人生,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正如“红学”的兴盛,一个以金庸武侠小说为研究对象的“金学”,正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北京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金庸作为文学大师,位于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名列第四。

金庸从1955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退出“江湖”,迄今作品共有十五种三十六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已成为历史。但他三十五岁时,用八万元港币创办的《明报》,至今仍活跃在香港传媒界,为人们津津乐道。1993年,金庸功成名就、事业辉煌之际,他毅然决然地辞去《明报》掌门人一职,彻底隐退。金庸解释道:“我最佩服的便是范蠡和张良,功成名退,飘然而去。每个人的理想各不相同,对于我,第一个理想是少年、青年时期努力学习,得到相当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个理想是进入社会后辛勤发奋,做几件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都有利的事;第三个理想是衰老时不必再工作,能有适当的物质条件,健康平静愉快的心情和闲暇来安度晚年,逍遥自在;第四个理想是,我创办了《明报》,确信这件事对社会有益,希望它今后能够长期存在,继续发展,为大众作出贡献”。

金庸一生很幸运,他的四个理想大致都实现了。他塑造了众多浪迹天涯的武林高手,而生活中的他则不爱交际,只喜欢独处居室,静静地读书、研佛、下棋、听音乐。金庸文化的魅力,源于他的武侠小说,但并不止于此,他还是著名报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佛学家。金庸这个重要的文化人物,没有产生在内地,也没有产生在台湾,偏偏产生在被称作“文化沙漠”的香港,确实引人深思。

金庸的作品经久不衰,金庸的为人,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值得我们去反复研读。

1998年6月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