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乡村物语
15514300000011

第11章

锄头是乡间主要的农具之一。它大抵由锄体和锄柄两部分组成。锄柄笔直,用韧质木制成。“立”时微微欠身,横卧时其“头”俯下,谦恭倍至,宛如我们与泥土生死相依的农人,对土地、对庄稼对岁月河流里所有的事物,充满着虔诚、崇拜与隐秘。我们所用的锄基本有三种,即大锄、板锄和扒锄。大锄长约长两米左右,由“锄脸”、曲钩和木柄组成。“锄脸”扁方,刃口呈月牙状,曲钩形似鹅颈,弯曲修长,钩尾受以木柄。大锄把长体重,适宜于大面积秋作(玉米、高粱等)田地间的锄草、松土活动。板锄与大锄在形制上有些相似,但板锄“锄脸”下宽上窄,外形呈弧状,曲钩较短,颈部曲线较陡,用于在土质较硬的地里锄草,翻土、整理地垅等便于施力。这两种锄头的刃面与锄柄之间形成了一个斜度,执锄者不用弯腰曲背便可轻松锄草。另有一种短小的手锄,柄长尺许,“锄脸”呈扇形,可蹲踞田垄间自由操作,方便简易,俗称“小扒锄”“小挠子”等。

锄,关于它的谚语遍地开花。如“多锄草,籽粒饱”“千锄生银,万锄生金,一锄不动生草根”“苗怕草欺,草怕锄犁”;保墒时有“锄头底下三分水”“无雨不要怕,紧握锄杠把”“浇水不锄地,出了傻力气”等等。锄,它与庄稼呼吸在一起,与农人共命运。融入农人的生命里,是庄稼的节气,土地的守护神。

“锄头响,庄稼长。”锄的功用主要是除草。试想,如果庄稼不除草,任凭田禾与杂草赛长,那庄稼还会有多少收成呢?只有清除了庄稼周围的杂草,让庄稼独享肥力与水分,庄稼才能长得茁壮,农人才会五谷丰登。父亲就是远近有名的庄稼汉。曾经硬是靠半亩口粮地养活一家五口人。父亲说,庄稼从出苗到收割,要锄够三遍。锄地锄地,锄草亦锄地啊!第一遍叫间苗,即剔除掉多余的田苗,庄稼厚不利于吸收充足营养;第二遍叫松土,庄稼身边泥土只有疏松,庄稼才会长得更滋润的;第三遍主要是给庄稼培土,防止长高倒伏。三遍锄毕,按农人的术语就可“挂锄”了,即将锄头挂在墙壁或房檐下,不再使用了。依农人的经验,锄够三遍的的庄稼,籽头重,果实饱满;而只锄一两遍的庄稼在收成上就要大打折扣了。父亲视土地为命根子,一有空闲,他总要扛着那鸭嘴锄下湖劳作,把土地翻过去掉过来地侍弄,直到无一杂草,且地异常蓬松。

父亲锄禾,亦如其他农人样,均选择在烈日下,阳光不毒辣不锄草。正午,大地像火笼,片片阳光,似团团烈焰,在父亲的身边聚集。父亲戴着斗笠,肩搭着毛巾,在葳蕤的玉米地里埋头锄地。脸上、身上汗水成河,顺着臂膀、裤脚流进泥土。至此我似乎感觉到,农人的粮食哪里是地里长出来啊?分明是我的父辈们用生命的汗珠喂养大的!饱蘸着天气的阴晴和日子的困难,统统都倾注在脚下的这块土地上了。那专注的神情,那执着的动作,就是再大的河流也带不走他。他右手自如向前伸展、左腿自然后蹬或者左手向前伸出、右腿用力后伸的单纯而固执的左右轮回。锄头在玉米棵里穿梭,划破泥土的肌肤,铲除杂草,虔诚庄重。这庄重是对土地、生活本身的尊敬,更是对这劳动的尊敬。父亲执拗地认为,阳光是最好的肥料,每多锄一棵杂草,就是多一棵丰收的庄稼。只有在正午锄掉的杂草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因为水分的缺失而死亡。这样,一个农业活动中最简单和惬意的农活,却变成了一个人与庄稼与泥土的战争,锄也因为与人同样承受了苦难变成了一个富有人情味的武器。

父亲没有文化,格外地崇敬文化,对我的学业倾注殷切希望。村里有位老学究,过去称之为秀才。父亲对他无比信服。农耕之事,只要秀才需要,父亲逢叫必到。父亲说,他是大老粗,没有文化,只有这不值钱的力气了。到老了,恐怕连这点可怜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无法用纸上的文字教育我,却把大地当稿纸,用锄头作笔,用颗粒饱满的麦穗展示他的锄文化、它的识字课本。父亲还告诉我,使锄也是一门学问呢。锄禾,松土,同是锄草,但锄禾与松土却各有各的讲究。锄禾要的是位置适中,除去杂草,还不能锄到庄稼苗;而松土却是要到边到角,深浅适度,深了有害,浅了无益。父亲的话语一直烙印在我心田上。这何止是锄文化?而是生命的文化,灵魂的甘露。庄稼需要阳光的炙烤,泥土需要精耕细作,生命焉能缺少铲去杂草的锄?没有锄的拷打,人生怎会赢得金秋?

敬仰锄,敬仰大地上无数荷锄的农人,曾经,他们在阳光下用一柄锄,以匍匐的姿势虔诚地面对生活,承载几千年农业的苦难与坚贞,践行着一个农人与泥土最真挚的情感。当一个个馒头或者一块块面包在口中满嘴生香之际,恍惚中,生在都市的我们,总会莫名其妙地咀嚼到一根刺。一根来自泥土的刺,来自庄稼深处的刺,对准我们物质的胃或者精神的胃,深深扎进。

它的名字就叫锄。一根异常坚硬的肋骨。

说锤

写锤,是我久已预约的命题。人生的弯弯场里,总有几块横截面需要其敲打,记忆或者怀念,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头颅时刻保持着清醒的状态。

锤是有重量的,无论木质还是铁质的。先说金属制的锤,又名锥,古代十八般兵刃之一,从历史的眼光审阅,作为中国古代重型打击冷兵器的代表,锤是一种带有球状打击部,砸击力甚大的复杂型棍棒。由于其顶端打击部类似人的拳头紧握后的状态,而引申自握拳“锤”打之意。又因锤的头部酷似瓜形或蒺藜球,早期也将“锤”称为“瓜”、“骨朵”。依锤头形态不同,又将瓜分为立瓜与卧瓜两类。其中,卧瓜的样式更像我们今天使用的榔头、斧头一类,故古也有“槌”之字意。古语中“锤铛之将不可力敌”即是指此。

作为兵器的锤,种类繁多,究其名字与作用,令人眼花缭乱。锤大体有长柄锤、短柄锤、链子锤等;也有分为硬锤、软锤的。长柄锤多单用,端柄锤多双使。少时读过不少通俗小说如《岳家将》《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等,书中写到了许多锤,如林铜锤、立瓜锤、两头锤等。翻阅历史的册页,我们还可以读到不少使锤的将士。就是这样一柄铁锤的出现,往往一战即成为千古传颂的沙场名将,疆场英雄!譬如大家熟知的裴元庆,他使的是灭地锤,此锤单重一百五十斤,外漆银粉,是瓦岗山头号猛将;十二岁随父从军,三打瓦岗寨,锤震众英雄。归降瓦岗后为前部先锋,四平山一战,打得隋朝天宝将军宇文成都抱鞍吐血,与李元霸对锤,被其称为:“天下无人能敌我半锤,你能连接我三锤,是条好汉!”,在隋末唐初被称为“天下第三条好汉”。英雄与锤,好比英雄与美人,互为辉映,光照千秋。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少年夭折,成为这些少年英雄共同的际遇。天不佑少年英雄,惜哉!

如果说金属锤的使命是沙场,那么木质的锤或者石质的锤就是属于民间生活的了。把石头或者木墩凿一个孔,安塞一柄长棍,这就是最简易的锤了。不同物质做的锤有不同的用处,铁锤笨重,木锤轻盈,石锤简易。农民们在播种前,特别是种芝麻、疏菜等农作物时必须将土砸细,这时候就必须用木锤。

我垂青于木锤,因为金属的锤过于刚烈,浓缩着昔日的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而木质的锤充满着人间的烟火,乡间的温情。沿着木质,你会找到温暖,找到温暖的岁月。曾经乡间活跃着货郎鼓,挑着担子,装着针头线脑,生活用品之类,走街串巷,吆喝叫卖。我记得那时的商贩手里总拿着铜锣、木锤,一边遛达,一边敲响铜锣,一声长长的吆喝:卖针头线脑网头布头包头哟——。立马,从锅门灶台、场上还有茅房里钻出男女老少,带着废品、破烂奔涌而来,叽叽喳喳地兑换,拣这买那,其乐融融。锣鼓声里,木锤之下,一个微型的乡村集市瞬间诞生了,弥补着日子的缺失。

在乡村,凡稼穑之家,都会备个木锤,特别是勤劳的母亲们,一到收割打场麦子的时候,一阵碾子压磨之后,总会有不少麦穗里的麦粒,没有随着汗水、力气还有咿咿呀呀的石碾声回到乡场上;母亲总会把那些麦穗头集中到一起,置于阳光下曝晒,直到焦脆,手一揉,麦粒就会冒出来。这时,母亲从门后的鸡窝附近找到柄木锤,在毒辣的阳光下,手拿着锤,对着麦穗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地敲打起来。一个晌午的劳作,一斗麦子就分拣出来了。饱满的麦粒,灿烂的阳光,还有那捶打的金色五月,把整个麦忙时节铿锵着,一野喜悦。农人汗珠子养大的麦子,哪怕一粒,农人都会不辞辛苦拣出来。一粒麦子,乡间整个乡间的生活,岁月的风味。品咂一粒麦子,我们会尝出岁月深处缠绕着农人一生的酸甜苦辣来。

乡间,锤子就是农人叮当作响的生活,就是夯实人生道路的鼓点。或大或小,都纠缠着生活的角角落落。钉板凳,挂年画,都需要锤子去敲敲打打,有了它的参与,生活才会更加有声有色。如果说小木锤,是农家的针脚,那么大铁锤,则是农人的脊梁与骨骼。“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每次在唐诗里读到于谦的《石灰吟》,眼前仿佛看见一抡锤者,对着苍茫的山岭拷打,那执着、坚毅的神色里包裹着深邃的思索。

在家乡的东南第一山脚下,我曾亲眼目睹着抡锤者豪迈的激情。日头高照,从蜿蜒的山岭上披挂下来,给凝重的山岭披上件金色的衣裳,裸露的岩石,破碎的石块,一旁,为数不多的几个开山者正弯腰劳作。他们裸露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的辉映下,在汗珠子的洗礼下,金光闪闪。阳光里的他们,宛如活跃的日头,爆发出火的热情,火的力量。一人手拿钢钎,一人正起劲地抡起铁锤,对着沉重的山峦,发出生命的锤打,一下,两下,千锤,万锤……石块在阳光下发出光和热,耀眼的火花,是剥开的希望。嘿哟,嘿哟,强健有力的声音震撼了整个山谷。那一瞬间,我读到了锤,民间的锤的重量。锤打在生活的温床上,锤打在生命的河床上。我读到了几千年土地的分量,多少年来,无数农人握住时间的手柄,在辽阔的山野中,抡起生命的大锤,去叩问,去锻造……锤,兵器或者农具,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它是刃,剖开褐色的铁与黑夜,它是火,冶炼生活的盐与生命的晶体。

浮躁的年代,浮躁的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上,我们还需要那沉重的铁锤,在岁月的山崖上千锤百炼?!

说镢

我越来越深陷于农具的回忆深处。

对于那些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农具们,任何怜悯和同情,都显得颇为单薄、轻浮,甚至虚伪造作。它们负荷着时间的重量和五千年农业的文明史,沿着阡陌,不歪不斜,稳稳向前走着,直至消失、消失。

作家李锐说,正视农具就是目击历史。“有多少种命运,那些农具大概就有多少种用法。”比如一把镢就是支撑农人回家的拐杖。

镢,俗名大锄,因铁制又叫铁镢,古书里也称为鐯,一种掘土农具,类似镐,一种中国农人使用最多的农具。最早见于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资治通鉴·唐纪》记载:镢其城为坎。清朝马益着所着《庄农日用杂字》也云:“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

铁镢分大小两种。小铁镢又叫板镢。平时人们所说的铁镢指大铁镢。铁镢的外形有点怪。镢身长约三尺,宽约二寸,厚一寸左右。镢尖处有两个“牙”。别看这两个“牙”只有三四寸长半寸宽,而且其貌不扬,然而它却是铁镢的最重要部位。做刨地、松上等营生时,全靠这两只“牙”去“冲锋陷阵”。“牙”为钢质,是铁匠后来加上去的。铁镢的尾端是弯曲的,还有一个孔是安装木把的,称为镢柄。

在乡间,从少年到成人,镢、犁铧等是成人礼的标志。会扶耧,能耩地,割麦快,耙地平,锄草净,是成人与未成人的分水岭。镢与农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只要在乡间的田畴上,你扛一镢,立马你就是标准的农人。农人爱镢,甚过自己。劳动时带在身边,休憩时候枕着它,在乡场上端着碗吃饭时坐着它。要是把镢弄丢了,那真好比丢了农人的肋骨。一个出色的农人,收工时,总要将自己的镢、锄和锨擦拭得锃亮。在乡村,鉴别一个农人的稼穑之事,往往是看他对各种农具使用。乡村的农具,一般是不外借的,农人们大都懂得这一约定俗成的禁忌,所以各家各户都会有一套齐备的农具。有了它们,日子就有了着落。

铁镢刨地是种劳动强度很大的农活。真正的农人,从来不逃避镢的份量。因为镢是大之王,它的地位,靠的是铿锵的实力。在乡村,如果说持镰者,是朴质大方的女子;那么使镢者,就是好爽憨厚的山东大汉。镢和镰刀的性情不同,是力的象征,镢刨在大地上,就是震耳的鼓点。

父亲总是把镢与犁铧等当作乡村的劳动力。清闲时,它们就敦实、本分地靠着墙角或者门后站着,默不作声。忙碌时,它们就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和农人一样披星戴月,食风饮露。农人把农具紧紧拴在大地的身上,而农具,也把农人的命运牢牢地绑缚在大地上,几千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一代代繁衍着,重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