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15575400000017

第17章 学习的细节(4)

3.合理分配预习时间。应该把预习的重点放在比较薄弱的学科上,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酌情减少预习,这样有利于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4.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预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阅读法与回顾法。阅读法:预习开始,首先朗读或默读一遍新内容,了解知识脉络和基本内容,扫清字词障碍,明了基本内容。然后再读一遍,圈点勾画,使预习过的内容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同时思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减轻听课压力。最后把一时无法理解的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留到听课时认真听讲,直到弄明白。回顾法:在预习时,首先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然后再学习新内容。具体运用哪种方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学科特点而定。

5.认真解决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对于自己不太明白的内容,用着重号或自己设定的符号标示出来,在老师讲解时候认真听,直到弄懂为止。

智慧满行囊

预习要注意读、思、问、记同时进行,对课本内容能看懂多少算多少,不必深入钻研,但是要用笔作出不同的符号标记,并把没有读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另外,预习应该在当天的作业都做完后进行,如果时间多,就多预习几门课程;如果时间少,就少预习一些内容。一定不要再还没有完成作业时就预习第二天的内容,这样就有点本末倒置,急功近利的意味了。

预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性的知识,熟悉教材,能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听课。对于一时看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做个记号,留到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不需要将所有的问题都在预习中弄懂,那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上课时,应该对所要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预习,就是要在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为新一轮的学习做好准备。预习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我们的学习一步紧跟一步,一环套一环。预习会让我们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的位置上,我们才能取得学习上的胜利。

40.上课要集中注意力,不开小差

上课集中注意力,不让思想开小差就是专注。注意力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注意力的集中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在学习上能否能够取得成功。对我们来说,学习、做事时集中注意力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尽早把自己的注意力激发出来。

2006年11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公布了“首次全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活动结果。调查显示,被访学生中自认为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的比例为58.8%,刚刚过半,而在自习时间,可以集中注意力者也只有48.6%的比例。其中大学生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的尚不足一半,比中学生低将近17%。上课走神现象在大学生中也十分常见。

在具体回答“能坚持多久集中精神地听课”时,结果同样不令人满意。在一节课中能坚持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的仅有39.7%,大部分只能坚持15-30分钟。而在大学生中,更是仅有28.8%的人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超过30分钟。近80%的青少年承认在上课时“有时走神”。

导致青少年注意力难以集中有内因也有外因,睡眠不足与疲劳是两大内因。本次调查中,被访者的睡眠时间有8-10个小时的只有19.4%,而学习时间在7-9个小时的为41.5%,毕业班中学习时间超过9个小时的情况最突出。外因则主要来自外界的干扰及所从事的活动本身。

由此可知,中国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状况有待提高。我们可以针对这次调查显示出来的问题,结合自身的问题调整自己的状态。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有关专家指出,注意力是智力行为的本质特征之一。提高注意力水平,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注意力是人对一定事物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它在各种认识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学习中,注意力分散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很多学习成绩很差的同学,老师给出的评语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爱做小动作。毋庸置疑,在学习上能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的同学,大多数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没有注意力,观察和思维等认识活动也就不能正常进行了。我们只有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在一个目标上,才能成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目标集中在一个点上,这种精神必然会让我们把每一件事完成好。

集中注意力的力量是巨大的,高度的注意力可以保证记忆的持续性,会让客观事物在我们的大脑中反映得更加清晰、完整,记忆得更加深刻、扎实,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培养注意力非常重要,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激发出来。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就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就会一心一意地学习;在生活中,也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扰,心无旁骛地做应该做的事情。

集中注意力才能让我们获得好的听课效果,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让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开小差,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这样做一做

1.能克服外界的干扰,培养闹中取静的本领。比如,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读书,开始可能会有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取得好的效果。一旦有了这样的本领,就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或做事了。

2.给要完成的事情规定时间。这样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有时间限制,所以不能随便分心去做别的事情。比如,做作业时,不要想着电视节目,也不要想着玩游戏。当事情按时完成后,可以适度放松自己。

3.注意休息。我们在疲劳时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要养成好习惯,学习时就要全力以赴,休息时要尽力放松自己。

4.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如果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要赶紧做个记号,不要在那里冥思苦想,否则就跟不上老师了,造成后面的内容也听不好。

5.给自己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房间里不要有太多刺眼的干扰物,物品摆放要整齐有序。如,房间墙壁上除了张贴公式、拼音表格外,不应布置图画或照片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书桌上除了摆放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6.做好“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也就是说,上课时,眼睛要盯着黑板仔细看,耳朵认真听讲,嘴巴配合老师回答问题,手要记录重点、难点,心要常思考。

智慧满行囊

英国著名教育家夏洛特·梅森曾说:“注意力并不是一种官能,相反,我认为它比那些拼合在一起的所谓的各种官能要有价值的多,没有了注意力,所有的天赋和价值都失去了意义。”可见,学习、做事都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天窗。意识中的一切,必然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所以,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苏联著名作家普拉东诺夫说:“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办法时: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能漫不经心。”可见,不管做什么事,只有聚精会神地去做才能事半功倍。

人的大脑有个特点,刺激得越强烈,留下的记忆就会越鲜明,保存的信号也就越持久。有人说:“注意越强烈,则感觉越明确,越清楚,因此它的痕迹也就越牢固地保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学习过程中,第一个要具备的要素就是集中注意力,它是记忆的基础、理解的基础、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如果在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就只能看到书本上的字,而无法把握文字的内涵;就只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而不知道老师讲的内容是什么。这种“左耳进右耳出”的漫无目的的学习,是注定不会有任何收获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41.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刚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就会逐渐忘记。虽然我们上课听懂了,但如果忽略了复习环节,就会破坏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自然就会逐渐模糊、忘却、不成系统。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课后及时复习。

有一名学生,刚进大学时,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只知道他爱玩、爱开玩笑、爱睡觉。每天晚上,当其他同学都在自习室埋头学习时,他总是一个人回宿舍睡觉。

期末考试,他每科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很多同学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睡觉反而能取得好成绩呢?

后来,他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我不是在睡觉,而是在回想当天学习过的内容。比如,今天新课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已经弄懂了,哪些还没有弄懂?没有弄懂的明天继续学习。我归纳和总结当天学过的内容后,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并用一条主线把它们串起来,这样,就能在想到某一点时,把当天学习的所有内容全部回想起来。

“此外,我还把当天学习的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出内在联系,也串起来。这样,通过一番回想,就把当天所学的知识都消化了。”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乌申斯基也说:“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记忆以后再重新去记。”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了复习的重要。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经过多次重复才能牢固记住知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名家都非常重视复习。爱因斯坦记忆力超群,有人请教他记忆的记忆秘诀是什么,他说:“说起来也简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组的学生熟记同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1天复习;第二组间隔3天复习;第三组间隔6天复习,一直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结果,第一组学生平均需复习4次;第二组平均需要复习6次;第三组平均需要复习7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复习的次数越少。如果复习能做到及时,就可以提高熟记的结果。

是的,及时复习与不复习有巨大的差别。学过的东西,只有不断去复习,才能够牢固地记忆,并能运用自如。对于我们来说,自以为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而且自己的记忆力也很好,所以下了课后从不复习。久而久之,那些学过的东西会很容易渐渐淡忘。

因为学过的知识虽然理解了,但并不等于就记住了。即使已经记住了,但也不等于记牢了。当时间慢慢消逝时,记住的知识也会被我们慢慢遗忘。只有不断复习,反复思考,才能牢记知识,才能真正把握其实质。我们不应该死记硬背,但却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一个善于复习的人一般能掌握其他人无法学到的知识。所以,从现在开始,重视复习吧,这样我们就能真正掌握知识,并能有效运用知识。

这样做一做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复习时间很重要,根据遗忘“先快后慢”规律,应该及时复习。每天放学后,就应该复习当天学的内容;每个周末进行小结性复习,学完一单元就进行单元复习;经常性复习可以及时巩固知识,避免考前突击。复习时间不能过长,反复次数也不要过多,否则会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复习效果。

2.复习时要侧重重点和难点问题,兼顾其他问题;同时,注意交叉复习文科和理科,这样,可以有张有弛,提高复习效果。

3.采用恰当的复习方法,如阅读、背诵、做练习及动手操作等。具体采取哪一种方法则根据自己的偏好。不同科目应该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4.注意运用复习技巧。复习时首先要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把每天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已学过的知识体系中,其次运用一些形象的提纲和图表使复习条理化、系统化。第三是用回忆法,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可以检验听课效果,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单独回忆,也可以和同学互相启发、补充回忆。

5.注重多感官复习。采用看、听、记、背、说、写等多种形式复习。比如,一边看、一边读、一边用手比划等,也可以借助磁带、CD学习。这样可以在复习中得到乐趣,提高复习兴趣和效率。

6.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复习时,千万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以免心理压力太大而影响复习效果。

7.假期不忘复习。除了完成作业外,在假期也要适当复习以防止知识遗忘。千万不要在假期让自己过度放松,否则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在开学后无法收心。

智慧满行囊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使我们巩固、加深和充实学过的知识,使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正如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只有复习,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提高运用知识的技巧,进而使知识融会贯通,系统化。这样,才能真正让知识变成自己的。

一个人即使再聪明,如果不复习,他也很难牢固、系统地掌握好知识。复习就好像在大脑里刻印迹,每重复一次就会加深印迹。反之,如果不重复,印迹就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模糊、消退。

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一个连续系统,环环相扣。所以,如果不复习前面的知识,也就不能理解和掌握后面知识。温故而知新,不“温故”则不会“知新”,就是这个道理。没有积累就没有提高,积淀得越深厚,提升就越快。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体系,没有“温故”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复习对我们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复习的过程也是发展我们能力的一个过程。复习既要求我们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也要求我们努力记住复习内容,这有利于发展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增强理解力。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还能掌握有效识记和复习方法,能科学地复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42.按时完成每一科的作业

作业对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一定要非常重视作业,要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拖拉,更不能不做。否则,就不会掌握知识,就会影响我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做一个按时完成每一科作业的好学生,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业天天进步。

妈妈在厨房喊道:“诚诚,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做完了!”诚诚大声回答说。其实,他的作业只写了一半,现在正在玩电子游戏呢!

第二天到学校后,他才突然想起来,老师今天要检查作业。怎么办?赶紧拿同学的作业本来抄,很快他就抄完了。

不过,今天有些特别,老师并没有急着把作业都收上去,而是随便抽查了几个同学的作业,然后针对作业进行提问。这下,诚诚可吓坏了,他的作业是抄的,怎么能回答上来呢?

结果,老师竟然没有抽查到他。但是,诚诚想: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完成作业,不能再抄作业应付老师了。从那以后,诚诚果然每天都能按时完成每一科的作业。

想一下:我是不是很不情愿拿出作业本来写作业?是不是一直让笔在手中打转呀?是不是好半天都过去了还一个字没写呀?是不是一边吃东西一边写作业,或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呀?……这都是不认真对待作业的表现,如果老是这样,又怎么能按时完成作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