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清一直到民国,益阳被人称作“健讼之县”,意思是百姓爱打官司,各种是非曲直和矛盾纠纷由有司衙门断案繁多。过去,人们通常把对某一案件不断告诉或纠缠不清而上诉称为“健讼”,它既指人,也指民风。在仰仗人治的封建时代,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清初,因移民涌入,益阳“生齿剧增”。按照清廷三级制划分,以户口赋税多少、面积大小为标准,益阳被划入一等县,其中,词讼繁简是重要指标,知县政绩考核和俸禄据此推定。民国循袭旧例,益阳继续定为甲等县。据1935年《湖南年鉴》统计,益阳县府全年收结刑事、民事案件多达1218件(不含乡、保、族氏结案数),与同类县份相比,案件数量超出2~3倍。其时,益阳人丁为843000多人(1936年),诉讼量超过1%。尽管益阳被视为资水流域的工商业中心,市场活跃,经济繁荣,拥有“小南京”、“银城”等美誉,但掩盖不了其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健讼之风依旧。
其实,益阳讼风盛行由来已久。《益阳县志·风俗篇》记载:“……俗以好讼名,凡令益者,诰诫止讼之示,几为下车后照例文章。凡田土口角,动则请客论曲直短长,谓之吃‘是非饭’。此造既动客,例派保甲向彼造通知回席,谓之‘打约’。两造均已备筵而事不能散则赴县告状,以各地方人之名具公廪。一经审讯,两造各集词证,皆有轿费、出官费。其火食酬谢,更所费不赀。谚曰:‘灶里不断火,路上不断人,’往来倾家荡产而不悔。乃讼棍及地方鬼为害也。相传县对岸宝塔山昔为光棍山,县令某建宝塔压之,然后光棍之风稍息。”上述记载表明,因为健讼,几乎每一任益阳县令都感非常棘手。小小县令抵不过强大的地方势力,常常需要忍气吞声,否则乌纱不保。据益阳洪桥周氏族谱记载,清初,邑人周达嵩在江西九江一带做“卖状纸”生意,充当讼棍,“三年告脱九个官”。益阳虽无此况,但亦令七品县令谨小慎微。不过,像咸丰知县林廷式为扯平一件买卖田土官司,不惜自己高价买入,再低价卖出以息讼,此类情形依然存在。不少县令寄希望于大办教育,修缮文庙,来提振和改变地域文化。清道光三十年(1850),湖广总督李瀚章(李鸿章之兄)任益阳知县时,特意拜访益邑高士善卷之庙,写下《洪崖寺记》。文中夸赞善卷故里“……而山村僻壤之区,犹能以善名焉,意必乡之中多善人”。希望“相安于无事之天,共化其平之气”,以期“俗美而风醇”。至于同治年间光棍山宝塔(遗址在今益阳市汽车南站后山)的修建,更叫人拍案称奇;此举表明,宝塔虽是一座激浊扬清的镇邪塔,却也是一座“以讼为耻”的警示塔。
益阳讼风为患主要表现在讼棍横行,根源在地方势力特别是宗族势力强盛,讼师不过是其代言人。讼棍也称讼师,以替人写状纸打官司为生。旧时,百姓普遍认为讼师们摇唇鼓舌,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炮制冤假错案,干的是伤天害理的勾当,不仅是非缠身,连累家室,还有断子绝孙的报应,所以成家困难,子孙不昌,故有光棍之谓。
清代至民国,益阳各地讼棍遍布城乡。他们精通律例,熟悉官场旧习,善于察言观色,巧舌如簧,口若悬河。或无事生非,滋事寻衅,恃才逞强;或小题大做,图财谋势,怂恿当事者交讼。他们往往混淆事实,串通官衙和城乡,有的还原被告两头通吃。清代,在益阳城内的县衙附近,一种名曰“歇家”的客栈专为诉讼者告状所设,多达近20家。按惯例,凡报官者必先寄宿歇家,取得铺保,以便官府传唤。歇家除索取寄宿费,另收铺保费若干。个别歇家还为诉讼者写禀帖(俗称状纸),再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益阳著名的歇家清代有张岳保、桂华、五仁、三阳等,民国有信性大旅社、得安大旅社等。张岳保曾聘有专业律师入店坐堂,代写诉状,帮忙打官司。歇家老板周桂华于1926年在县衙外修建一栋二层楼房,拥有客房十余间,在益阳城挂起第一块旅社招牌——桂华旅社。诉讼者众,从旅栈业的兴盛可以推知。
讼师泛滥成灾,结果必定是视律法如儿戏,炮制冤假错案。震惊全国的丁朝佐陷害无辜案就是典型。这是一起错综复杂的由讼棍泄私愤制造的冤案,原案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案情大致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新化生员阳悦安与安化刘海清因水田典契发生纠纷,阳带人到刘家田里抢稻谷,双方发生斗殴。在群殴中,刘海清的弟弟刘光辉不慎飞石砸到父亲刘廷畅头部,致其重伤而亡。讼棍丁朝佐因新近输了一场官司,将与己争讼的王家之子王金鹏、王玉鹏兄弟列入诉状,诬蔑王玉鹏致人死亡。官司刑讯逼供,又屡屡翻供,几次在益阳与长沙府间来回发审,历时一年多。后终由曾任益阳知县的张焕发现破绽,寻访证人,理出事情原委,查出真凶刘光辉,并开棺验尸重新勘验伤情,才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结果,“救父”而“伤父”的刘光辉以“逆伦”论罪而凌迟处死,枭首示众;丁朝佐陷人于死罪未决,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就地加徒役三年后再发往伊犁终生为奴;阳悦安革去生员,发往宁古塔服徒役。
而多数讼棍的做法是暗中接受诉讼当事双方的委托和钱财,然后权衡利弊,操纵案情,造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局。有的拖宕案件审决时间,索取更多财物,尽量将官司搓成平手或小有输赢。民国时期编写的《资阳刀笔汇例》记载:清末,县内瑶华一王姓木匠在干活时与人争执相殴,用斧头将对方砍伤。伤者请讼师具状,木工闻讯后亦请此人代为应诉,并予以重金。讼师深知,此类小案,官府很少出面查实,故将“用斧伤人”改为“甩斧伤人”。一笔之差,结果案情性质大变:犯意变成过失,刑事变成民事。讼棍之害,可见一斑!
在益阳,讼师还有一大本事就是诡辩和狡诈。据《资阳刀笔汇例》记载,同治年间,一安化木簰过益阳,时值洪水季节,木簰撞到河岸边吊脚楼,致使数间茶楼受损。双方交讼,知县判令簰主悉数赔偿。因受讼师指点,簰主辩称,今后过益阳,将驾簰从陆地通过。知县斥其荒谬。讼师趁机说出一番“舟簰行水道,房宇建陆地乃天经地义”的道理,貌似有理的说辞,致使知县改判为部分赔偿。
而为钱财驱使,讼师参与作弊犯奸之事也屡屡发生。相传清代,县城东门外有一年轻寡妇,因家财富有而不愿出闱,与代为管家的中表私通。族人觊觎其家财,谋其产业,于某晚将二人双双捉获,押送县衙。夜晚三更,衙役暂将人犯关押。中表之妻闻讯,急忙找讼师解救。讼师素与衙役熟识,夤夜将其找来并贿以重金,衙役即将中表妻与寡妇互换。次日,知县升堂,提中表诘问:“所犯何奸?”中表振振有词,答曰:“为避嫌疑,携妻同居;夫妻同室,所犯何罪?”知县令妇出堂,果然为其妻子。族人瞠目结舌,反遭一顿斥责,悻悻而归。由于讼师诡劣,加之旧时官府昏暗腐败,使得官司裁断偏颇,有失公允。而获胜一方为讼师的名声增添了砝码,借助讼师之力,产生一种“无理变有理,少理变多理”的社会心理。此种心理的蔓延,不仅导致诉讼成风,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判理的难度。
益阳健讼之县的流传,与封建宗法制度提供的保护伞脱不了干系。自宋元至明清以来,大量江西籍客民移居益阳,从事开垦。移民到来,有先来后到的主客之分,故而“聚族而居”。之后人丁繁衍,一村一姓,绝不掺杂外姓。自明代始,各族筑有祠宇,置有公产田地,修有族谱,设有族长,崇尚“族谊”,俨然成一独立王国。此类族氏,《益阳县志》记载多达100余个。大凡田地产业、山林水利、婚丧嫁娶与外姓争执纠纷,族内务必同仇敌忾,小则涉诉,大则械斗,若不参与,即被视作“轻漠祖业,斥为不孝”。一旦械斗,一般由族长组织,全力以赴,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益阳县志·风俗》载:“集族众于祠,以全族之力与之较。”至于涉诉,各宗族均以头面人物具状,谓之“具首”。清末,周姓族人与外姓争一葬有远祖的山地,竟邀宁、益两县在外任知府、知县及在籍的举人、生员、绅士等30余人出首,联名向省府衙门呈控。民国末年,益阳枫田夏氏与县府争益阳十景“裴公云树”的山地归属,不惜借其族人、时任国民政府第四方面军中将副司令夏楚中的威望和影响,多次请省府主事者调停,举全族之力,具状应诉,据理力争,终于改变民国县府欲将裴公山建成民众公园的想法,“维持原状”。其兴师动众,可谓登峰造极。当然,宗族势力介入亦维护了族人利益。清光绪初年,益阳人周鉴佑驾木簰流放汉口,因时值洪峰,木簰不慎将汉口盐税局一艘在长江上航行的盐船撞坏,随即木货被没收,人犯被当局法办。家人向时任汉阳府学谕的桃江族人周近山求助,请其出面与官绅联络,向衙门申辩,以“簰来如山倒,船来如鸟飞”应对,结果周鉴佑被无罪释放,货物及其他损失均由盐税局赔偿,计银元宝72个(合银360余两)。上述诸案,均以胜诉告终,族人奔走相告,视为庆事。其诉状和判词均载入族谱,彰显宗族权势和强盛,流芳后世。而为在争讼中获胜,各族亦是不计工本,不吝钱财。益阳徐姓族谱记载:徐氏族人为一块山地纠纷,不惜“争讼十四年,耗公田十石”。正是由于得到人、财、物的全面支持,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操纵了各种大小刑、民事纠纷的争讼,止诉息诉,几为一句空话。
除了宗法势力为百姓诉讼撑腰,究竟还有何种原因造成益阳诉讼成风呢?首先是地理环境。地理因素与讼事多寡有关联。在益阳传统的上、中、下三乡之中,上、中乡多丘陵山地,物产丰富,土田肥沃,如有纠葛,寸尺必争。每年夏秋两季,水利灌溉纠纷突出。山林争斗,为数也不少。下乡皆湖垸平川,开发较晚,五方杂居。清代至民国,因围湖筑垸,洲滩显露,业权不明,易生讼斗。一旦洪水来袭,百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灾后发生业权争执者尤多。因河湖改道,堤垸异位而引发纠纷亦屡见不鲜。其次是人口杂居。明清时期,湘中陆路交通阻塞,全赖资水出行。益阳是通往武汉的最主要商业航道,上下来往商贾,多于益阳逗留。地当要道,四方杂汇,虽商业繁荣,但嫖妓、赌博、贩运和吸食鸦片以及帮会道门等丑恶腐朽势力随之而至。人心不古、世风不振是诉讼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是封建人治制度。法制黑暗,贿赂公行,官风不肃,特别是律出知县,随意释法,为健讼提供了契机。历任益阳知县贤愚不一,因方法、态度不同,其释法、执法和断案水平差异巨大。有的姑息养奸,任由讼棍架讼、霸讼;有的生性柔弱,苟且为官,充当和事老。面对益阳的“健讼”,康熙朝赵申乔在湖南巡抚任上,曾撰联“纵然院署如冰冷,唯望民安诉讼空”表达自己的愿望。光绪十三年(1887),益阳知县左斗才于益阳县衙的门楹上题联:“公生明,廉生威,果哉未之难矣;礼制心,义制事,必也使无讼乎?”语虽堂皇,实则无奈,近乎自我宽解。光绪二十一年(1895),赵润生任知县,移世风,重教化,开导知识分子恪守“涉讼为耻”信条,对诉讼事主开展息诉教育,以理服人,使讼事稍减。也有设酷刑,以期达到减少诉事的目的。《益阳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杨允芬在任,“负讼者以棒敲其胫,肿大如股,讼事为之大减”。饮鸩止渴之举,为时人所诟病。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宗法制度的消亡,社会秩序的整顿,法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移风易俗的推广,特别是对社会黑恶势力打击力度的增强,曾经盛行200余年的健讼之风逐渐熄灭,益阳人“小意”的文化禀性再度闪现,“健讼”在建设法制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人治时代的历史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