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曾永顺笔墨店原是一家著名的老字号,开设于清初,专制笔墨,兼营石板、石砚、石膏,历史悠久,声誉卓著。
曾永顺笔墨店的先祖早在江西抚州就开设笔墨行,大约在嘉庆年间迁居安化东坪,从事笔墨和土纸买卖。曾永顺创建于清末光绪年间,老板叫曾卓芳。他年轻时远在江西临川的老家学习制作毛笔技术,长大后入湘,一度还去京津参加过义和团,后帮在安化经营书纸笔墨的父亲打理商铺。维新运动以后,商铺因生意不景气,遂从安化迁到桃江,不久再迁益阳,最后在大码头上首河岸边开设了这家文化用品商号。商号采取自产自销方式,积沙成塔,靠自我滚动发展起来。
毛笔制作是曾永顺笔墨店的立足之本。作坊在创设之初,就有笔工五六十人,年产量达六七十万支,效益相当可观。于是,笔墨店在原基址四周购进旧居,进行大规模拓展。改扩建后,商铺采用砖木结构,一共三进,前店后厂。门面为两层,下层为铺屋,上层为店员居所;中进为三层,最高层为家居用房,中层为制笔生产工场,下层为食堂仓库;后进旧房作制墨工场和厨房杂屋之用。随着业务扩张、管理完善以及资金的充裕,也因为需要提升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1911年,曾卓芳派其弟至省城长沙太平街朝阳巷的斜对门开设了一家分号。五四运动以后,各地掀起抵制日货热潮,一种蒙童推广的习字板首当其冲。这是一种日本在中国产的薄铁皮制成品,随着新文化运动普及而来,在国内学堂很畅销。曾卓芳看准时机,即在县境桃江许家洲舞凤山建起文具工厂,利用当地质量上乘的青石制作石板、石砚和石笔等产品。由于携带使用方便,练字效果也较好,石板很快在县内的众多学堂推行开来,加之又辅以“抵制日货,发扬国货”的宣传,销路特别广,“获利甚丰”。
曾永顺笔墨店在创业之初,就积累了一套自己的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善于抓住商机,狠抓产品质量,销售讲究信誉等。对产品制作要求严格,务求精益求精。如生产毛笔,从原料开始,用的兔毛和黄鼠狼的尾毛,必须是西北地区所产。曾卓芳认为,这些地方是草原区,畜类生长的锋毫未损,以此制笔,不仅书写流利,刚劲而柔软,而且笔锋秀丽美观,坚韧耐用。而南方的毛皮出没于山林,锋毛受损,质量难以保证。羊毛则须江北江苏一带挺括的淮毛,而不可用寒区卷曲的绵羊毛代替。又如制墨,原料均选用西烟、牛皮膏等材料,其著名的龙门牌墨,配料还加入猪胆、冰片和元寸等成分。此墨在砚池里磨研,气味芬芳。书写的墨迹,色泽美观且有凸突之感,墨色光鲜,久存不变质。而用资水上游木材加工的土烟,质量逊色不少,仅供加工一般用墨之需。由于特别注重信誉,质量有可靠保证,清代末年,益阳“曾永顺”、长沙的“桂禹生”、“彭三和”和湘阴的“虞云和”被誉为湖南四大名笔。
在管理方面,曾永顺一向要求苛严。它的生产成品要注明工序制作人姓名,可溯其责。以做一支笔为例,它包括做头、上杆、整理和刻字等四道工序。如售出后顾客发现质量问题,可按工序追查归谁负责。在分配报酬上,采取多劳多得方式,技术好的,一个月工资高达银洋60~70元。
抗战期间,长沙发生“文夕大火”,分店遭受不少损失,加之日寇不断进犯长沙,分店只好紧缩回益阳。其时,老板曾卓芳已逾80高龄,店业基本由其子曾镛丰负责。由于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许多沿海沿江的大城市相继沦陷,国民政府机关迁往重庆,大批学校以及文化机构随之内迁,益阳一度成为避难之所。因交通阻滞,各类教育文化机构所需笔墨等高档文化用品难以获取,只好到益阳曾永顺笔墨店购得。因曾永顺笔墨店在湘省声名鹊起,所以不少远在重庆的慕名者来函来电邮购,业务量颇大。此时,工人有200多人,光制笔工人就有100余。特别是每逢开学之际,笔墨供不应求,加班赶制已成常态。因此,同益阳许多别的商号一样,曾永顺笔墨店在国运艰危时获利不少,企业发展至鼎盛。但因曾镛丰嗜好鸦片,耽于酒色,抗战刚结束就死了。后来商号只好由其一妻一妾共同掌管,堂侄曾广祺负责管理对外业务,直至新中国成立。1956年公私合营时,曾永顺笔墨店股本仅剩银洋6840元,职工55人。
50年代初,随着钢笔和蓝墨水大量推广普及,延续2000多年的毛笔及相关产业日益萎缩,曾永顺笔墨店也被划入人民印刷厂名下。此后,在现代工业的挤压下,缺少扶持的传统笔墨业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条件,只能走向衰亡,定格在人们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