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说益阳
15580800000079

第79章 益阳民间文艺大观

益阳的地方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渊源不一,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地域特色鲜明,风格迥异,因而流传广泛,影响较大。

益阳弹词

俗称“道情”或“月琴戏”。清嘉庆年间从长沙传入。后经本土艺人王才喜、王典山、李冬生等不断改造,逐渐形成具有益阳特色的艺术品种,故有“益阳弦子长沙腔”之说。

起初,艺人多在益阳城里走街串巷,每年春节过后转入城镇乡村,趁“做街”、“赶酒”、“做寿”、“奔丧”、“婚嫁”等场合卖唱演出。唱“道情”主要是“赞丰收”、“赞好话”,祝福人寿年丰;兼有劝世向善和宣讲礼义道德内容,谓之“怀抱月琴,口吐圣贤”。1926年,王典山等人在福星宫成立益阳弹词“相子会”,吸收县境和新化等地40余人参加,约定每年农历2月13在当时的龙麟镇演唱道情三天,以纪念韩湘子生日。1931年,艺人钟文宝牵头开设四海茶馆,益阳弹词艺人开始进驻酒楼茶馆坐棚唱书。

益阳弹词的演唱分为说白、表白、说唱和表演四种,语言通俗易懂,唱词合辙押韵。表现内容多以古代武侠、言情之类传奇故事小说为主,如《小八义》、《水浒传》、《九美图》、《粉妆楼》等。新中国成立后,将《林海雪原》、《江姐》、《雷锋》等改编成弹词,不仅拓展了题材,还创新了表现形式。如在对唱的基础上,加进小锣,形成了三响联唱。20世纪70年代末,又陆续加入二胡、扬琴等乐器,大大丰富了益阳弹词的艺术表现力,受到观众的称赞。在益阳弹词的演唱队伍中,盲人不在少数。当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益阳弹词表演艺术家,谭水力是其中代表之一。作为1983年全国盲人先进集体的一员,他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盲聋哑人先进工作者会议,受到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接见。

兰溪山歌

益阳山歌从唐、宋开始就在县境内广为流传。它诞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之中,表达个体情感,消除劳作疲惫,增添欢乐气氛,增进彼此交流。一般而言,山歌一唱一和,此起彼伏,热闹活跃;触景叙事抒怀,即兴演唱,男女老少皆宜;声调高昂激越,风格粗犷。旧时,多以男女调情和民间艳事为题材,也有歌唱生活劳动场景的,不过总的来说,格调普遍不高,少有佳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山歌的内容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生活气息的增强,时代特色的凸显和地方特色的鲜明,使得山歌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从清代嘉庆年间开始,益阳县城附近的兰溪枫林桥,每逢端午节,都要举行“山歌会”。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山歌的演唱技艺的提高,不仅大大提升了兰溪山歌的知名度,也让外部世界认识了益阳的山歌。特别是兰溪歌手孙云台《绿鸟绿肚皮》等一批山歌作品在省内外的广播和获奖,使得兰溪山歌一时声名鹊起。时至今日,兰溪山歌演变成了益阳山歌的代名词。

岳家桥皮影戏

皮影戏俗称影子戏,亦称灯影戏,又因它多为旧时民间祭神、祝寿祈福而表演,故又被人称之为“香火戏”或“还愿戏”。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传统艺术品种之一。

皮影戏的表演特点是,先在硝制牛皮上雕刻和彩绘出戏剧人物,然后,由艺人在特定的光照条件下操纵道具,将光影投射到前方的幕布上进行演出。它通过创造独特的光影效果,来逼真模拟人和物的一系列动作行为,从而让观众获得独具魅力的审美感受。

皮影戏是益阳流传比较广的民间艺术。清末民初,县境之内的沧水铺、衡龙桥和岳家桥一带,操皮影戏的艺人较多,尤其是岳家桥的皮影戏班,农忙务农,农闲演出。一般在秋收之后,五四口人手、配三份行头、装两个戏箱、挑一根扁担,风雨兼程,往来于洞庭湖周边的城市乡村。庙会、过年和红白喜事,城里城外少不得请来皮影戏班唱唱戏,渐成风俗。小生唱腔圆润、刚柔相济,旦角清脆甜润、委婉细腻,丑角妙趣横生、令人捧腹,无论是演技还是口碑,即使在电视娱乐大行其道的今天,仍为市井乡村的百姓所津津乐道。

岳家桥的皮影戏多采用常德汉剧唱腔,可以说是汉剧的同门兄弟,只有极个别采用湘剧唱腔演唱的。它以益阳本土的方言俚语、土味十足的腔调、密集的锣声鼓点、精美的造型和特殊别致的演出形式,深深吸引了广大观众特别是乡村观众的目光。它的剧目丰富,远至上古的兴周灭纣,下至近古的明亡清兴,历朝历代的历史故事皆纳入其表现范围,数目多达上百个。

三堡虾舞

虾舞,俗称“耍虾子”或“虾子起拱”,是益阳最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之一。从种类看,可分为巨虾、单人虾、双人虾等三种,其中流行于益阳和沅江的巨虾最有气势和影响。巨虾通常由虾身、虾头、虾须三部分组成,竹木为骨架,白布为蒙衣。虾头大小约3立方米,虾须大约长7米,以楠竹数根绑扎而成,其中最长的称作“主须”,虾身估计在18米之内。

虾舞大约兴起于明末清初,清末和民国初期达到鼎盛时期。旧时,每逢农历节庆或过大年,在益阳古城的三堡一带流行舞大虾。舞动时,20余人掌虾头,30余人牵扶虾身,20余人扶持虾须,光舞动主体就达70余人,另有8~10人手握钢叉,等“耍虾”时虾须在空中凌空抖动后再稳稳地接住,真可谓盛况无比,堪称华夏一绝。开舞前,规模巨大、人数众多的巨虾必有流星开路,虾后有数十盏牌灯尾随跟进,足足有半里之长。表演时,依“三通密鼓,一槌惊锣”的节奏,在领舞者的指挥下,众舞虾人齐声高呼“虾子起拱!”于是,虾头上抬,虾须朝天,横空绝地,气吞长虹。随后,如雷的掌声欢呼声从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来,响彻四野,蔚为壮观。有的还鸣放大挂大挂的鞭炮以示庆贺,更有甚者,会特意为虾须披红挂彩,以祈祥求福。

狮舞

狮舞又称“耍狮子”,是具有益阳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之一。益阳狮子舞根据地域不同,可以分成五类。木狮舞。流行于益阳、沅江一带。狮头狮尾由两节木柄组成。表演时,两名举柄的舞狮人随前方耍珠人彩珠的指挥而左右舞动。武狮子。流行于安化、桃江一带。表演时动作激烈,融健身、娱乐于一体。表演者身着彩裤袜,藏于狮子的蒙皮内,随着手握兵器的领舞者,作瘙痒、舔毛、跌扑、打滚、登高、腾转等动作,时而翻腾,时而跳跃,表演相当惊险、刺激。硫黄狮子。流行于桃江马迹塘一带。每年元宵节,舞狮先拜关帝,再走家串户。一边舞动一边焚烧硫黄,以期“辟邪驱瘟”,祛病消灾。罗汉狮。流行于安化。舞狮者造型富态,动作迟缓,逗狮者蒙罗汉头套,手持烂蒲扇,两两相戏,诙谐风趣。讨米狮。流行于桃江、安化山区。造型和动作均较简单,主要在春节期间到各家各户,以送吉利名义获得主人赏赐。

龙舞

龙舞俗称“耍龙”。同全国各地一样,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益阳城乡流行龙舞,以此增添喜庆气氛。益阳的龙多为竹木布纸彩扎,九至十五节不等,每节皆置木柄,舞动时人手一柄,前有彩球引路,以长龙戏珠呈现。龙舞套路有“翻龙”和“绞龙”两种。耍龙时,锣声和鞭炮齐鸣,气氛热烈。此外,还有两种装饰龙,躯身较长,节数较多的“摆龙”内置彩灯,只摆不舞,供观赏用;用稻草编扎的“草龙”,是一种农村儿童的民间游戏。

蚌舞

蚌舞是风靡于益阳湖平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因道具形似蚌壳而得名。蚌壳用竹篾、彩布条或彩纸缠扎而成。表演时,一位秀丽女子藏身其内,将蚌壳一张一合,一渔翁身背鱼篓,手执渔网,作戏蚌捉蚌状。蚌舞意在表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情境,伴奏以清脆的笛子为主,配以打击乐器和其他乐器,气氛轻松欢快,富有情趣。

附:益阳民谣陈杂货唱银益阳(1921—1930)

银益阳,真正长,接城堤起到东关。

五福宫,有名声,学生口里读英文。

青龙洲,木排多,排筏工人会唱歌。

甜酒馆,苏楚江,甜酒冲蛋喷鼻香。

基督教,福音堂,仁德学校有洋房。

陈宝元,绸缎铺,春源南货酱萝卜。

韩家码头一条街,白米如山粮行开。

石码头,搭洋船,旅馆开在老岸边。

大码头,水不干,下河挑水排中间。

此间集中大富商,铺面富丽又堂皇。

太古下面是临兴,竹器生意很有名。

七公庙河下麻竹响,鸬鹚划子出在粟公港。

汽车路,渡口忙,来往汽车排成行。

乾元宫,响叮当,学生下课到操场。

此处特产盐烧饼,又枯又脆又甜香。

广法木鱼响叮当,贺家桥一排水果行。

学门口,发粑粑,还有红糖糯米糖粑粑。

庆洲饭馆客盈门,鱼笼肉笼热喷喷。

窑钵子碗蒸饭分外香,几百钱吃得一饱餐。

挑起担子我进城,里有东西南北四张门。

西门城墙巷子窄又窄,马王庙尼姑迎接烧香客。

北门街口城隍庙,大小判官狰狞笑。

南门口内县衙门,绅士进出好威风。

拿破仑帽子文明棍,夹着皮包向前冲。

东门口,蛮热闹,大小铺子真不少。

东关设卡抽厘金,客商过此战惊惊。

资阳机器响隆隆,姑娘嫂子一大群。

个个都要买杂货,手中生意挡不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