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913年—2002年)
小传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河北安平人,原名孙树勋。
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华北联大、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解放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从1939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以来,主要有《芦花荡》、《荷花淀》、《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白洋淀纪事》等多部作品。
他的作品清新隽永,富有诗意,尤擅白描,是“白洋淀”派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
《白洋淀纪事》(短篇小说集)
《村歌》(中篇小说)
《津门小集》(散文集)
《白洋淀之曲》(诗集)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中学语文课文收录
《荷花淀》
“童年”
在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中成长
孙犁出生在河北省安平县东辽城村,这里位于冀中平原,在滹沱河的下游,是一个只有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
孙家世代务农,到了父亲这一辈的时候,也兼做生意,因此,孙犁出生的时候,家境还算较好。
母亲总共生过7个孩子,只有他闯过了生死关,5个兄、姐和一个弟弟都没有养大。母亲是一个非常热心善良的妇女,她这样教育孩子:“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孙犁牢牢地记住这两句话。
父亲略通文墨,喜欢字画,做过生意,人们对他温良谦和的态度颇有好感,总喜欢叫他一声“孙掌柜”。
孙犁童年体弱多病,性格又内向,自卑而又敏感,他进小学时,正是发生“五四”运动的年份,农村开始告别古老的私塾改办小学,各种课程也代替了原来的四书五经。
童年的孙犁很爱民间艺术,他们村子里常有外地来的艺人说评书,那些历史演义、儿女故事牢牢地吸引着成伙儿的大人孩子,而孙犁必在其中。
后来,他慢慢长大了,就自己找那些演义、小说之类的书来读,包括我国伟大的古典名著《红楼梦》。此外,他对民间美术、戏曲、音乐等也很喜欢,比如他收集年画、带画的香烟盒等,很好地培养了他的审美情趣,这在他后来的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924年,孙犁随父亲到了安国县城,进入高等小学,这里的生活圈子比老家村子要大多了,学校里有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杂志,如《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儿童世界》等,孙犁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精神营养。
有意思的是,孙犁对他童年接触过的女孩子,如他的“干姐”、远房妹妹等,大都留有亲切而清晰的印象,这是否和他后来的作品所具有的清秀、细腻的风格有关呢?
“创作准备”
在革命的浪潮中成长
孙犁13岁到保定育德中学上学,这时大革命的浪潮正滚滚而来,保定二师学潮,“九·一八”、“一·二八”等事变,无不给孙犁思想上以重大影响。他开始接触三民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政治、哲学的理论,特别是马列主义文学理论,更使他着迷,如鲁迅翻译的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文艺政策》等著作,给了他不少新的启迪和知识。
这期间,他曾下过大量工夫,对“五四”以来的各大名家的作品作过深入的精读和研究,如鲁迅的作品,他不仅读,而且抄,许多名篇口诵耳习,他都会背;其他读过的还有《独秀文集》、《胡适文集》,冰心、朱自清、老舍等名家的小说、散文,以及杨东荪的《中国文化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等等,大大超过了一般中学生的阅读范围,对奠定他日后的创作、文学理论工作的基础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时期,他还在育德中学校刊上发表小说,如《孝吗?》、《弃儿》,这些作品虽然是练习性质,但已经写得很有章法,情节单纯,矛盾集中,主题鲜明,是他创作的开端。
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他遂到北平谋事,白天到图书馆读书或到大学听讲,过着流浪者的生活,当过抄写员,打过杂。
“成名作的诞生”
富有战斗情趣的《荷花淀》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也成了战斗的一员,他编书、写文章、搞宣传,文武一起来。1940年,晋察冀边区成立文联,孙犁到那里负责编刊物《山》;1941年秋,他又参加《冀中一日》的编辑工作,这是一部大型的特写纪实类文学集,目的在于通过群众性的写作,真实地记录冀中人民抗日斗争的真实事迹,他在一篇小说中写道:“清晨,高粱叶,黑豆叶滴落着夜里凝结的露水,田野看来是宁静的。可是就在那高粱地里,豆秆下面,掩藏着无数的妇女,睡着无数的孩子,她们的嘴干渴极了,吸着豆叶上的露水。如果是大风天,妇女们就把孩子藏到怀里,俯下身去叫自己的背遮着,风一停,大家相看,都成了土鬼。如果是在雨里,人们就把被子披起来,立在那里,身上流着水,打着冷战……”
孙犁说:“我非常怀念经历过的那一个时代,生活过的那些村庄,作为伙伴的那些战士和人民;我非常怀念那时走过的路,踏过的石块,越过的小溪,记得那些风雪、泥泞、饥寒、惊扰和胜利的欢乐,同志们兄弟一般的感情。”
正是这样的情感经历,促使孙犁写出了他的成名作《荷花淀》、《芦花荡》等这样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那是在孙犁到延安以后,他先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来当教员。在这里,他享受到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生活虽然清苦,但精神十分愉快。
他用一种黄色的草纸、自制的墨水,开始正式写起小说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副刊上,陆续发表小说《杀楼》、《荷花淀》、《村落战》、《麦收》、《芦花荡》,其中《荷花淀》更使孙犁出了名。
《荷花淀》是一篇只有五千多字的小说,它描写的是冀中人民抗日的热情,但它又不是从正面直接描写对敌斗争,而是选取富有战斗情趣的生活侧面,来烘托抗日战争给人的思想、生活带来的变化。当时发表该作的《解放日报》编辑方纪看了稿子后说:“读到《荷花淀》的原稿时,我差点儿跳起来了,还记得当时在编辑部的议论——大家都把它看成一个将要产生好作品的讯号。”又说:“这就使《荷花淀》无论从题材的新鲜、语言的新鲜和表现方法的新鲜上,在当时的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的确,这一连三个“新”字来得不易,也是这篇作品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奥妙所在。
作者侧重刻画了水生嫂等几个年轻妇女的形象,战争改变了她们的生活,她们从单门独户的小庭院里走出来,成长为在百顷苇海里英勇善战的女游击队员。这是民族自卫战争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巨大飞跃,是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跨进的起点。
在艺术上,作者并不拘泥于故事的铺叙,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将叙事、抒情、写景、对话融合在一起,手法十分凝练和传神。
“巅峰之作”
白描手法的运用
孙犁从新中国建立到50年代中期,创作进入最佳时期,无论是短篇、中篇、长篇,还是散文、诗,以及文艺评论方面,他都有所建树。
在这里我们着重谈谈他这一时期深得好评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下面先介绍小说的故事:
抗战前,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就在贫困、互助的关系中,成为患难之交,他们的子女——九儿和六儿,也在童稚的心田里,悄悄播下了感情的种子。他们老少两代,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
胜利后,傅老刚带着九儿回到山东老家,重新跌入蒋管区的苦海。黎老东这时在解放区,日子过得红火了起来。当傅老刚带着女儿回来时,黎老东正为跑生意雄心勃勃地赶制着他的铁轮大车,他以东家的身份对待多年合作的老友,对于从前热心的儿女亲事,也不再提起。
傅老刚和从前一样,是个刚直的硬汉子,他不能接受变了心的黎老东的奴役,于是他浇灭了铁匠炉,推起车,离开了黎老东的家。十几年的交情,就这样在“富裕”的日子里毁于一旦,九儿和六儿之间的青梅竹马的友谊,也因生活道路的不同而中断。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但由于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生活形态中,重新发现和创造了故事,因而使作品的底蕴非常深厚。
作品主要有两个特点:一、它的篇幅不大,而容量大,意蕴深,写得特别简练;二、它虽然也写了两极分化,两条道路,但笔墨不是落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革命变化等上,而是写铁匠和木匠之间的动人的友谊、恼人的矛盾、痛苦的绝裂,以及对子女的影响等方面,由人们的思想、感情、心灵变化来折射出社会的风云变幻,这就更加令人信服。
小说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主要采取白描手法,就是用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人物来,且能形神兼备,这是很深的工夫。
“趣闻轶事”
孙犁写信
孙犁从学生时代开始写信,那时他离开家乡河北安平县到保定读书,总是要给家里写信的,这些信是为了报平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参加了革命工作,在晋察冀编报刊,那时他给通讯员和文学爱好者回了不少信,那是为了交流和辅导。
最令孙犁难忘的是一封家信。1944年秋天,孙犁在延安窑洞里,用从笔记本上撕下的一页纸,写了一封家书,他当时离家已经五六年了,听人说父亲身体不好,他的大儿子也因病夭折了,心里很沉重。他在这张纸的正面给父亲写了一封短信;在背面,孙犁又给妻子写了几句话,他知道虽然妻子不认识字,但父亲肯定会念给她听的。
这封信先寄给了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朋友周小舟,请他设法转交到自己家里,因为当时孙犁的家乡还被日本军队占据着,直接寄信很危险。虽然千里迢迢,敌人封锁得又很紧,但周小舟和其他地下交通站的同志,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地把信送到了孙犁家。
信送到时,全家人正准备吃午饭,孙犁的父亲立即站在门口念信。全家人听后都哭了,在外抗战好几年,毫无音信的亲人,忽然捎来了书信,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呢?
这封信虽然没有保存下来,但事隔几十年后,孙犁仍然记得信的内容,它的每句话都是有用的,有千斤重。
孙犁曾因写作劳累过度大病了一场,有好长时间没有再写东西,但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写信,他充满感情地说:“写这些信训练了搁笔已久的我,使我后来再写文章时,手和脑并没有生疏、迟钝。”
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习惯了打电话、电报、传真……但孙犁仍喜欢用写信的方式与朋友交流,因为写信既便于传达真实细微的感情,又能锻炼运用文字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