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二)
15610100000005

第5章 姚雪垠

中国现代作家

(1910年—1999年)

小传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河南邓县人。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出狱后,依靠自学走上创作道路,1938年发表优秀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东北大学(四川三台)、上海大夏大学任教。1951年到河南文联,后转作家协会武汉分会从事专业创作。

1978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文联主席。

他的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出版后受到文艺界的高度评价和读者的热烈欢迎。

代表作品

《牛全德和红萝卜》(中篇小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长篇小说)

《差半车麦秸》(短篇小说)

《戎马恋》(中篇小说)

中学语文课文收录

《差半车麦秸》

“童年”

亲身经历土匪窝的生活

姚雪垠,原名姚冠三,1910年10月出生于河南邓县姚营寨一户破落地主的家里。

姚雪垠的祖父、父亲都抽大烟,他一出生就差点被溺死,是他的老祖母把他救活了,并呵护着他长大。

当时河南土匪很多,并分成两派,因姚雪垠的父亲这一派在争斗中失败,家里房子和财产都被烧光了,他们家从此跌入了赤贫阶段。

童年的姚雪垠没有上过几年学,但他聪明伶俐,记忆力极强。四五岁时,就把《三字经》都记住了,冬天农闲时,听大人们讲历史故事,听艺人们说《施公案》、《三国演义》等,他都很入神。

姚雪垠十三四岁的时候,曾被土匪绑架,并在土匪窝里生活了100天左右,那经历当然是十分险恶和危难的,他后来的长篇小说《长夜》就取材于那段生活。

后来因为家里遭难,他母亲神经受了刺激,终日哭笑无常,并染上了大烟瘾;父亲也抽大烟,乌烟瘴气的家庭,令姚雪垠更加难以容忍,他几次逃出去,还在樊钟秀的“建国军”中当了三个月的兵,经历了一些他前所未闻的事件,这些生活为他日后创作《李自成》提供了素材。

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新旧交替时期,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封建社会的制度、礼教、道德、风俗都依然如故,这就使十七八岁的姚雪垠有机会看到封建社会的旧貌,甚至官府的各种杀人方法,这些特殊的生活经历,在他后来的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创作准备”

处女作的发表

1929年,19岁的姚雪垠不甘心在家长期失学,抱着青年人的向往和希望,离开了他早已厌恶的、充满了悲剧和没落气氛的家庭,来到当时河南省会开封寻找出路。

他看到一则水利学院招生的广告,想去报考,后来遇到一个同乡让他报考河南大学预科,但又没有文凭,那位同乡便帮他弄了一张假文凭,他终于考上了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相当于高中)。

不久,他在《河南日报》副刊上,发表了笔名“雪痕”的短篇小说《两个孤坟》,这就是姚雪垠的处女作!

这段时间里,他还如饥似渴地读了不少马列主义书籍,初步了解了一些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同时,对新文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史学方面,他以清代朴学家、古史辨派和新史学等的不同方面的综合研究,对他日后的治学态度和方法都有一定影响。

由于参加了中国共主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他曾几次被反动当局逮捕,最后被开除出“河大”,流亡到北平。

生活依然艰难,但北平图书馆牢牢地吸引着他,每天早晨,他就来到图书馆,直到晚上闭馆才离开,渴了就喝口凉水,饿了就咬一口干烧饼。

他在北平、上海等地的报刊上发表散文、短篇小说,他曾根据一个地下党员的事迹,写成小说《红灯笼的故事》,发表以后,还被翻译成俄文。他还专门研究过群众的口头语言,把搜集的语言编辑起来,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成名作的诞生”

与时代同步进行创作

姚雪垠在20世纪30年代初,写了十多个短篇小说和大量散文、杂文,但毕竟是他的早期创作,并没有产生过大的影响。

抗战开始以后,他一面从事抗日宣传,编辑出版刊物,一面深入战地采访、搜集素材,终于写出了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中篇小说《牛全德和红萝卜》,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

《差半车麦秸》全文八千多字,写一个绰号叫“差半车麦秸”的农民游击队员锻炼成长的故事。当时,标语口号式的作品比较多,姚雪垠的这篇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茅盾评论说,“差半车麦秸”这一形象,是抗战文艺发展不到一年中出现的“新的典型”。

中篇小说《牛全德和红萝卜》,写的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游击队员的形象。牛全德出身于旧军队,思想动机并不纯;红萝卜是个比较单纯的年轻农民,他们两个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最后牛全德终于觉悟了,在一次战斗中他打死了汉奸“七弟”,救了被“七弟”追杀的战友红萝卜,他自己也献出了生命。小说表现了旧江湖义气向新的革命责任心的转变过程,同志之爱战胜了个人恩怨,具有积极的主题意义。

这篇作品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姚雪垠继《差半车麦秸》之后的又一成功之作。

《春暖花开的时候》是姚雪垠写作的第一部长篇,内容是抗战时期台儿庄战役前后,大别山下一个讲习班中的几个救亡青年的故事。作者写这部小说是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敌人狂轰滥炸,物质条件极度匮乏,连稿纸都买不到,他常常是在村外树下或菜田里,将土法制造的粗纸铺在腿上的小板子上,写一段,躲一阵敌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重庆胡强主编的《读书月报》上连载,受到欢迎。

但这部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当时抗日形势严峻,书中较多地描写了儿女情长,涉及重大主题不够。

“巅峰之作”

宏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提起姚雪垠,人们就会想到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确,《李自成》的创作浸透着姚雪垠的毕生精力。早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开封河南大学图书馆里自学时,就接触到有关李自成三次进攻开封的记载,使他对这一题材发生了兴趣。后来几次想写,由于当时抗战,未能如愿,直到建国后1957年他被错划为“极右派”后,他想起了司马迁愤著《史记》的事迹,毅然决定在逆境中开始创作《李自成》。

《李自成》是一部规模宏大、架构繁复的多卷本,是大部头的宏篇巨制。仅就第一卷来说,故事发生在明崇祯十一年冬天到次年夏天这几个月,李自成的军队在潼关附近被明军重重包围,崇祯派三边总督洪承畴督战,并授陕西巡抚孙传庭上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李自成坚决不投降,孤军苦战,结果全军覆没,但他不灰心,在商洛山中克服了种种困难,重振旗鼓,与逃到豫西山中的高夫人会师,同时推动了张献忠等重新起义,把农民战争推向新的高潮。

这一卷,仅出场的有名有姓有活动的人物就有上百个,其中人物性格鲜明的如李自成、崇祯、刘宗敏、郝摇旗、尚炯、张献忠、卢象升、孙传庭等十几个;皇帝、大臣、太监、农民领袖、普通农民、贩夫走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明末社会的历史人物画廊,全面反映了明末社会的方方面面。

小说的第二卷,长达八十余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出版后又获得巨大成功,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第三卷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版,这一卷又分上、中、下三册,字数达到九十多万。这样连同前二卷的五册,一共是八册,共有220多万字,但这还只是全书的一半,因为姚雪垠计划是共分五大卷,总字数要达到400多万,真可谓洋洋大观!

“趣闻轶事”

姚雪垠与毛泽东

1957年的秋天,姚雪垠按原先的计划,打算先写《天京悲剧》和《杜甫传》,然后再写《李自成》。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改变主意,提前写《李自成》了呢?对此,他表述得很清楚,是因为毛泽东,因为毛泽东对李自成的特殊关注。他说他虽然很早就对李自成的事迹感兴趣,但真正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是1944年在重庆的时候。当时,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了,他知道毛泽东对此文很重视,列为整风学习材料,而且还曾致函郭沫若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还有搬上戏剧舞台的建议。

在延安的时候,开明绅士李鼎铭的侄儿写了一部以李自成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永昌演义》,呈给毛泽东审阅。毛主席一直把这部书稿带在身边,进北京后交给周扬,说写得不好也可以少印一些作为参考。姚雪垠说他读过《永昌演义》,确实写得不怎么样。但由此可知毛泽东对李自成非常重视。李自成是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的领袖,是从陕北起义的;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领袖,领导过农民起义,也曾在陕北活动过,这种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使得毛泽东对李自成特别关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反右运动结束以后,姚雪垠到武汉市郊东湖农场“监督劳动”。几年以后,他成为“摘帽右派”,客观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姚雪垠已把《李自成》第一卷写完,正忙于联系出版的事。1962年年底,他为此专程去了一趟北京,回来后谈及在京期间所受到的礼遇和赞扬,都见了哪些重要人物,谁又说了些什么。说时滔滔不绝,喜形于色。这中间,他最重视也谈得最多的,是茅盾和吴晗。一个是文学泰斗,一个是明史权威,他们的意见当然十分重要,十分可贵。

就是在这个时候,姚雪垠把刚刚出版的《李自成》第一卷寄呈给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一举措与他当时的处境有关。他听到了掌声,得到了赞扬和鼓励,同时也听到了贬斥声,看到了冷眼。他在有些飘飘然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学术上、艺术上所获得的赞扬并不能改变“摘帽右派”的身份。他知道,只有通天,或许有望改变处境。他和夫人王梅彩一起包装这两部书,他们是怀着诚敬之心在做这件事的。当时有人还问他:“现在的出版物那么多,主席又那么忙,未必会看你这部书。”姚雪垠胸有成竹地说:“他会看的。这不是一般的小说,这是《李自成》,他一向非常重视李自成。”

果真如姚雪垠所料,毛泽东确实特别重视李自成,真的读了他的《李自成》,而且是基本肯定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毛泽东畅游长江驻足武汉时,曾有话给当时的省委书记王任重:“你告诉武汉市委,对姚雪垠要予以保护,他的《李自成》写得不错,让他继续写下去。”

毛泽东支持他继续写《李自成》的指示下达后不久,姚雪垠就如同跃过了龙门,迁居北京,开始进入他人生旅程和文学道路的最后阶段。